Redian新闻
>
我也来说说生物吧。。。。
avatar
我也来说说生物吧。。。。# Biology - 生物学
f*e
1
我的情况应该比较有说服力吧。
干了分子生物多年,意志,耐心,自信消磨得差不多了。。。
记起当年考上研究生那会,多么意气风发啊,好像整个人生从此都很美好。当年在国内
的实验室条件真是很好,可以说比现在的大部分美国实验室都要好,不过呢,真得是很
摧残人,每天没事都要呆12个小时,没有星期六和星期天,但是那时还不懂事,总觉得
这是应该的。。
经过一些挫折,还是意气风发来到美国(一个不差,中等的学校),想干一番大事业。
经过几个rotation后,突然觉得自己为什么这么傻呢,一天到晚重复的工作,positive
的结果绝对不会超过10%,和我身边认识的一些人(学生统,engineering) 的生活状态
真是不能比。重要的是我自己觉得怎么思维好像变慢了一样,人变得很不自信。
后来发生了一些事,主要是在rotation中选实验室的问题,和director闹得很不愉快,
想想,主要是自己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对生物已经丧失了当年的激情。
还好,rotation的几个老板对我不错,给我写了推荐信,让我很幸运地转了专业。
记得在转不转之间,我犹豫了好久,一方面对数学的恐惧(很没有自信,丢了快10年了
avatar
l*n
2
说得非常好!不过我想这里面有几个要点。
1) 每个成功的PI,大约会工作30年,培养100个左右博士和博士后。这些人绝大部
分必需离开学术研究,学术机构只能够给其中10%提供研究职位。所以绝大多数博士和
博士后找工作的首要考虑是去公司,做管理,等等。只有10%左右的人确实非常成功,
又很喜欢学术研究的才应该留下来,寻找学术研究的职位。
2) 搞研究要考虑自己的实力,循序渐进,不能眼高手低。如果在起步阶段,你的
整体实力就是BBSRC的水准,那就不要去做JBC水准的课题,更不要去考虑CNS。以BBSRC
的水准去做BBSRC水平的课题,你做的实验的90%都会成功的,失败也就10%。反过来
,以BBSRC的水准去做CNS水平的课题当然你做的实验95%都是失败的。你的绝大部分实
验失败,不是因为生物学研究本身的特点,而是你自己太贪婪。
3) 搞研究要考虑自己所在实验室的实力。在一个JBC水平的实验室,就不要贸然去
追求CNS,因为实验室的氛围、实力、积累、工具都没到那个层次,靠你自己的努力在
JBC水平实验室做出CNS水平文章的可能性小于5%。要纯靠运气发表CNS总是可能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情况应该比较有说服力吧。
: 干了分子生物多年,意志,耐心,自信消磨得差不多了。。。
: 记起当年考上研究生那会,多么意气风发啊,好像整个人生从此都很美好。当年在国内
: 的实验室条件真是很好,可以说比现在的大部分美国实验室都要好,不过呢,真得是很
: 摧残人,每天没事都要呆12个小时,没有星期六和星期天,但是那时还不懂事,总觉得
: 这是应该的。。
: 经过一些挫折,还是意气风发来到美国(一个不差,中等的学校),想干一番大事业。
: 经过几个rotation后,突然觉得自己为什么这么傻呢,一天到晚重复的工作,positive
: 的结果绝对不会超过10%,和我身边认识的一些人(学生统,engineering) 的生活状态
: 真是不能比。重要的是我自己觉得怎么思维好像变慢了一样,人变得很不自信。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