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让人无语的science审稿意见
avatar
让人无语的science审稿意见# Biology - 生物学
c*a
1
公司告诉我relocation fee不管用多少都是全额扣税,而且税率可能高达40%。有过来
人能确认一下吗?
谢谢
avatar
p*u
2
已经建立GCKEY,但是就是不能sign in,一个死循环,怎么都不能进到申请的页面。打
电话问,说是因为有技术问题,让一直试,可怎么也不行。
谁能解释一下啊!
avatar
d*n
3
一个多月前兴致勃勃的买了土,把盆里发出来的苗移栽进去,一个月过去了,基本上每
怎么长,有的甚至叶子都黄了,营养不良的样子。 hd买的那种种菜种花的土,还买了
鸡粪加进去。每天也在浇水。 是土的问题么?
avatar
r*d
4
“如来藏”的内容,在以前的开示中一直没有涉及,其它的内容如“无我”、“空性”
、“因果”都讲了一些,但从来没有讲过“如来藏”的内容。今天简单地讲一讲“如来
藏”。
“如来藏”的见解很重要。因为它是显宗最顶峰的见解,即显宗没有比它更高的见解了
。麦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认为:宣讲“如来藏”的《宝性论》是显密结合的一种经典,
也就是说,“如来藏”既可以归于密宗的范畴,也可以归于显宗的范畴。因此,“如来
藏”的见解很重要。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曾公开地三转法轮。第一次转法轮时,佛宣讲了“人无我”,以及
“因果”的存在,为我们阐述了虽然“我”是不存在的,但因果相续的循环却无欺存在
的理论等等内容;第二次转法轮时,佛宣讲了空性的见解,即不论是有情世间,还是外
境的山河大地,都是不生不灭的空性;第三次转法轮时,佛宣讲了“如来藏”的内容,
即一切法虽然不生不灭,但不是像虚空一样什么都没有,而是存在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
的东西,这就是“如来藏”。
avatar
l*d
5
我们去年发了一篇JBC,本来投nature系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投到了JBC,详情请
见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郁闷的投稿经历
http://mitbbs.com/article_t1/Biology/31406021_0_1.html
我们在那片文章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很顺利,把后续的工作投到sceince上,第
一轮三个审稿人,一个说很好,小改,另外一个同意发表,需要改一些部分,算大改了
,第三个最让人无语了,他说工作很好,但novelty不够,他还补充说,读了我们那篇
JBC,觉得那篇JBC的novelty很高,那篇工作才应该投science,而这个后续工作应该投
JBC。(我们也觉得目前工作novelty不如JBC那篇)。science为了慎重,找了第四个审
稿人,也说novelty不如JBC那篇。于是文章被拒了。投nature子刊,editor直接据了,
说novelty不够,尤其是有了JBC的那个工作以后。现在真的很无语,这些人要据你,真
是什么理由都有。
avatar
c*r
6
据说 第二年报税时候可以拿回来。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公司告诉我relocation fee不管用多少都是全额扣税,而且税率可能高达40%。有过来
: 人能确认一下吗?
: 谢谢

avatar
z*g
7
浏览器cache和cookies清空再试试
或换个浏览器试试
avatar
T*4
8
弄个照片上来吧,应该是水多肥多的问题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多月前兴致勃勃的买了土,把盆里发出来的苗移栽进去,一个月过去了,基本上每
: 怎么长,有的甚至叶子都黄了,营养不良的样子。 hd买的那种种菜种花的土,还买了
: 鸡粪加进去。每天也在浇水。 是土的问题么?

avatar
r*d
9
一、推翻六识的见解
建立“如来藏”见解首先要推翻六识的见解,我们的器官,如眼、耳、鼻、舌等的功能
是有限的。这些功能局限于某种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这些器官就无能为力了。而
我们的第六意识虽然有观察的功能,但观察的依据也来自于眼耳鼻舌。譬如当人在回忆
往事的时候,他对往事的记忆仍来源于眼耳鼻舌。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思维的依据来
自于眼耳鼻舌。但眼耳鼻舌等器官本身,不但不能看见或了知“大光明”、“如来藏”
、“空性”等,而且,就连我们平时自认为看得一清二楚的东西,其实都没有真正分辨
清楚,看个究竟。
比如我们以肉眼观察某个事物,认为它处于静止状态。但佛告诉我们,它们不是静止的
,是一刹那一刹那运动变化的事物。从科学的角度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我们以肉眼
看桌子,就会认为它是完整的木板,看不出它中间有缝有孔。但《俱舍论》中却认为:
一切物质由微尘构成,微尘之间是有间隙的。众所周知的科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桌子是
由无数微尘组成,微尘之间并非相互连接,而是存在间隙的。这就像我们远看银河,认
为是一片光明,但如果借助于天文望远镜,或者从近距离观察,就会发现银河并非一片
光明,而是由很多星星构成的。
同理,平时我们看到的极其坚固的金刚石,也不是没有缝,也是由很多微尘组成的。实
际情况就是如此。而且,对于眼睛而言,事物若太远太近太大太小,眼睛都会看不见,
所以眼睛的能力是很微弱的,必须与所观察的事物配合好后,才能看得见。所以说,眼
睛所见非常有限。我们的肉眼连这些都看不清楚,又如何能看清“空性”呢?所以,相
信眼耳鼻舌,是十分荒唐可笑的事情。
佛经中曾讲过:一名具有有漏神通的外道修行人,在一个车轮般大的圆圈中,所能看到
的众生数量,可以和我们普通人在三千大千世界里所能看到的众生数量相比。阿罗汉或
初地以上菩萨在一个车轮般大的圆圈中,也能够看到外道修行人在三千大千世界里所能
看到的所有东西。然后随着修道层次依次往上类推,修行层次越高,所能观察的程度也
越深。可是,我们的眼睛根本就看不见那么多的众生。
可以举显微镜的例子来稍稍说明一下。若以肉眼看手掌,看不到其中的生命,而显微镜
却可以,这个情况你们比我还清楚。但是,显微镜也只能暂时并且有限地弥补一些眼睛
的能力,从根本上讲却于事无补。与有些修行人的眼睛相比,显微镜也不算什么了不起
的东西。修行人所见的境界,可以远远超越显微镜为人类所提供的视觉范围。而且,这
些所见的境界并非幻觉,而是确凿不移、颠扑不破的事实,但我们凡夫却看不出来。
所以,企图用我们的肉眼去观察宇宙、人生、真理等等的真相,简直是痴人说梦,即使
加上显微镜镜片的帮助,其能力也是有限的。平时我们眼耳鼻舌之所见、所闻、所感都
是幻觉,这些器官看不到什么东西。
avatar
p*m
10
这理由挺靠谱的啊 你们自己也承认Novelty不如之前的一篇。这些editor/reviewer又
没有必要同情你们之前的经历于是给点charity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去年发了一篇JBC,本来投nature系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投到了JBC,详情请
: 见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郁闷的投稿经历
: http://mitbbs.com/article_t1/Biology/31406021_0_1.html
: 我们在那片文章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很顺利,把后续的工作投到sceince上,第
: 一轮三个审稿人,一个说很好,小改,另外一个同意发表,需要改一些部分,算大改了
: ,第三个最让人无语了,他说工作很好,但novelty不够,他还补充说,读了我们那篇
: JBC,觉得那篇JBC的novelty很高,那篇工作才应该投science,而这个后续工作应该投
: JBC。(我们也觉得目前工作novelty不如JBC那篇)。science为了慎重,找了第四个审
: 稿人,也说novelty不如JBC那篇。于是文章被拒了。投nature子刊,editor直接据了,
: 说novelty不够,尤其是有了JBC的那个工作以后。现在真的很无语,这些人要据你,真

avatar
U*n
11
给cash的话是和给sign in bonous一样交税的。就是相当于你这一年多拿了这么多钱。
avatar
r*d
12
二、证悟如来藏的方法
“如来藏”是存在的,但我们却没有办法如实地讲出来。我们的语言仅能传达眼耳鼻舌
所感受的东西,我们的概念也仅能表达这些东西,而对于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领
略到的东西,心里就没有概念,所以就无法言表。
比如我们看到经中描绘“西方极乐世界”,完全是由琉璃珠宝所组成,但什么是琉璃珠
宝呢?我们就没有概念,只好心想:可能和商店里的差不多吧。又比如我们提到甘露,
也只能说是比矿泉水还好喝的东西,用其它语言和概念再也无法描述了。这都是因为我
们的眼耳鼻舌等器官,其作用范围的有限性所致。
“如来藏”不属于眼耳鼻舌的范围,我们没有见过,没有听过,连它的概念都无从产生
,想如实地表达更是无计奈何。
那么“如来藏”的论点又是如何传下来的呢?为解决这个疑问,佛经里有这么一个很好
的比喻。有人问什么是月亮?回答时,即可用手指指着天空中的月亮回答他说:这就是
月亮。那人若顺着手指所指的方向去看,即可看见月亮。实际上手指有没有具体指着月
亮呢?月亮与手指距离相当远,所以无法捅着月亮清清楚楚地指给人看。“指月”仅仅
是一种方法而已。只要通过这个方法,使人能看见月亮就可以了。
同样,我们通过语言的指引,逐步去证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这是佛的唯一方法,
佛最伟大之处即在于此。因为,平常让我们去了解、感受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这并
不难。世间的学科皆是如此。而要让薄地凡夫去了解并证悟从未见过、难以言传的境界
,这就很难。但是佛有办法。办法就是首先把我们原有的观点推翻掉。很多人认为非常
了不起的所谓“文明”、“正确的观点”等等都要全部推翻。推翻以后,就没有观点、
没有概念了。这个“没有观点”就是“观点”。
avatar
l*d
13

我是在感叹投文章的艰难,上篇JBC novelty很好,审稿说什么这个实验没做,那个数
据没有,硬生生地把我们逼得无处可法,现在这篇什么方面都有了,又来一个没
novelty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理由挺靠谱的啊 你们自己也承认Novelty不如之前的一篇。这些editor/reviewer又
: 没有必要同情你们之前的经历于是给点charity

avatar
r*d
14
三、证悟如来藏的本体大空性的真伪
我们的思维其实是很简单的,“有”、“无”、“非有”、“非无”这四点,可以涵盖
所有的思维。将这四点完全打破以后,我们还能说出什么呢?再没有别的观点了,这就
叫“证悟空性”。
对此也曾有过理解出错的公案:以前禅宗的摩诃衍法师来西藏弘扬禅宗,曾在西藏引起
极大的争论。并不是藏地不接受禅宗的法,禅宗的法其实是非常好的法,但依照西藏历
史的记载,摩诃衍讲禅宗的法时出了一些问题。当然,这仅仅是西藏和印度人的观点,
当时汉传佛教的描述与此大相径庭,我们暂时不去论述谁是谁非,只根据西藏历史的记
录描绘他所提出的观点。
他说:无论“有”、“无”、“善”、“恶”都不要想,“非善”“非恶”也不要想,
一切都放下,放下以后就解脱了。若不能放下而去行善造业,就会在轮回中流转。因为
取舍善恶是下等根基人的修法,而上等根基的人则应全部放下,什么都不想。这种道理
从表面上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要求暂时放不下的也非得要放下,这是不对的。说放
下就放下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放下需要某种有力的方法才能实现,没
有方法是不可能放下的,所以说只讲放下不讲究方法是不对的。
摩诃衍所说的“放下”、“不要想”,如果真是仅仅不思而没有悟性的话,那其实还是
在想,想的什么呢?想的就是“不要想”。心里想着“不能思维”,其实内心还是在思
维。这样做只不过在方法上有所不同而已,却都不能得到解脱,因此,这种观点是不对
的。汉地寺庙现在的修行人,如果修的是真正的禅宗,那十分了不起;如果修的是不思
的观点,那就十分危险。
前面所讲的,打破、推翻原有观点从而证悟空性是中观的见解,而仅仅不思的观点不是
中观的见解。这二者从言词语气上不易鉴别。中观的观点,是观察“有”、“无”、“
生”、“住”、“灭”等等,当观察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深深体会到原来“有”、“无
”等等都是我们自己的一种佛经上称之为“增上安立”的东西。
“增上安立”就是指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当作“有”而不当作“无”等等。然而现在事
实却根本不是我们以前所想象的那样,我们原来所想是一回事,但是现在证悟之所见又
是另外一回事,此二者之间有天地之别!概念都不一样。这种“深深的体会”叫“初前
期证悟”,可以称之为“证悟了”“开悟了”。但开悟是分层次的,并非指成佛。证悟
就是开悟,但开悟不一定指成佛。
大小乘的四禅八定,可以修到鼻孔没有呼吸,还可以修到很长时间心里都没有念头,坐
着非常舒服,但是,这样的修行也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解脱是指用智慧去拔除轮回的
根,这才叫解脱。当所有的“有”“无”念头都真正地消失后,剩下的就是“如来藏”
。禅宗里这叫“本来面目”,也可以称之为“大光明”、“大平等”、“大圆满”、“
自然智慧”等等。这才是真实的“不思”和“不想”,辨别这二者之间的差别极为重要。
avatar
p*m
15
是啊 publishing这年头真不是正常人能忍受的 我老板前天文章第三轮review回来以后
见到我第一句话是 我算是真正明白为啥XXX总是发PNAS了 老子也不伺候了以后。。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在感叹投文章的艰难,上篇JBC novelty很好,审稿说什么这个实验没做,那个数
: 据没有,硬生生地把我们逼得无处可法,现在这篇什么方面都有了,又来一个没
: novelty

avatar
r*d
16
四、进入如来藏的几种方法之区别
“光明”就是无垢、纯净的意思。污垢即指我们的执着。修行时,“恶”、“善”的念
头都要断掉。要进入这种状态,需要一定的方法。(1)首先有推理的方法,这个方法
常常易于理解;(2)在密宗中有修气脉明点的方法,也能进入这种状态,而且还比较
快;(3)还有大圆满、大手印的修法,特别是大圆满所讲的上师的加持和窍诀,也能
同样进入这种状态,而且可以飞速进入,这是最快的速度。
这三种进入方法,第一种是中观的思维方法,这是最慢的,但比较踏实;修“气脉明点
”速度中等,但有些危险性,因为气、脉轮和人的思维有密切关系,若修不好则精神都
会不正常,会遗患无穷;如果有正确的引导就可放心大胆地修习;第三是上师的诀窍,
出错少,危险小,没有弯路,并且收获大,见效快,但是需要无伪的信心,没有信心是
不行的。以上三种方法都可进入这种“不可言不可说”的状态
avatar
d*1
17
证明LZ的老板不够NB啊。这年头发文章有时候还要看关系的。
avatar
r*d
18
五、万法不离如来藏
当我们生而为人,并有了躯体和心相续以后,就会建立很多诸如“上”、“下”等概念
,而“如来藏”的状态就像当我们进入太空后,大脑里原有的、在地球上建立的“上”
“下”概念就消失了一样,进入这种状态,就进入了“如来藏”、“大光明”。它们并
不是在身体内存在的一个东西,并不象计算机里面有软件一样。密宗里讲的“自然的智
慧”也是如此,心的本性也就是它。从无始以来,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而且距我
们非常非常近,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发现,如果我们发现了,就是“初步证悟”。
除了不作梦的深度睡眠以外,在一天的24小时中,在我们的头脑里不停地产生着“善”
“恶”等念头。其实,每一个念头都是从“如来藏”中出来的,它现在住在“如来藏”
中,以后毁灭时也消失在“如来藏”中。
《宝性论》中有一个比喻,就是以世界来比喻心。世界最初不存在,虽然世界产生的原
因有种种说法,但都只是推测而尚未加以证实。世界从太空中产生,至今在太空中存在
,最后也必将毁灭于太空之中,并没有到其它地方去。这就说明世界来自于虚空,安住
于虚空,毁灭于虚空。
同样,我们的每个念头也是来自于法界,安住于法界,消失于法界。这是根据佛的引导
了解来的,也是无以数计的成就者所证实了的,并非如外道所说是上帝创造的,因为这
些观点无法证实。
虽然凡夫对此难以理解,但成就者是亲自体会过的,修行人是通过慧眼而非肉眼来体会
的。所有的成就者都走过这条路,有过这种体验。比如从未品尝过糖的人无法知道糖的
味道,就只好通过比喻,告之甜味类似于牛奶,但这并不能准确表达甜味。最好的办法
是让他亲自品尝糖的味道。正如禅宗所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每一个念头,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是有差别的。但从修行人,特别是从大圆满修行人
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来藏”。从实质上讲,这一切并无差别。所谓差别,只是由我们
的执着而产生的。因为心的能力比物质的能力要大得多,心可以控制物质,反之,物质
却很难完全驾御心。比如:以前有位印度婆罗门认为,火是很可怕的,但当他看见火中
生存的火老鼠后,从此改变了看法,并由此得出如下结论:一切都是不一定的,没有一
个实在的东西,都是相互观待而存在的。
同样,所有的物质都是因缘产生的,所以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而“如来藏”则永远
不变,这是我们的本性。只要我们进入那种状态,就能解脱,就能“当下成佛”。如果
不能进入,则永陷轮回。
但所谓“当下成佛”,也并非一刹那间成佛。在密宗以及显宗较深入的部份中,宣讲“
心的本性是佛,除佛以外别无它物。”很多居士也常说“佛祖在心上”,意即心的本性
是佛。
但是,心除了本性之外,还有其它不利的东西。正如大海除了浩淼宁静的海水之外,还
有势不可挡的惊涛骇浪一样。虽然心的本性是佛,但针对未证悟者而言,心的现象却层
出不穷。如果已经证悟,则无本性和现象之分。所谓“胜义”、“世俗”、“地道”等
概念,也是针对未证悟者之分别念而言的。
心的本来光明为“基”,因为一切法皆源自于它,所以称之为“基”。进入这个状态叫
“趋进”,进入状态且不离开叫“修法”,“修法”也可称之为“道”。彻底进入不再
返回叫“果”,“果”也就是证悟。“如来藏”包含了“基”、“道”、“果”,“基
”、“道”、“果”也即心的本性。
在达摩祖师的《悟性论》中说:“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与水。”水冻结为冰,冰融化为
水。它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H2O。如果温度高于 0℃,则只有水而没有冰的存在
;如果温度低于0℃,则除了冰以外没有水的存在。因为温度不同,就有水与冰的不同
显现。同理,众生与佛的本心同为如来藏,因为无明遮障,就显现为有烦恼的众生;因
为远离了无明的垢染,就称其为佛。在佛的境界中,没有无明烦恼的纠缠;而饱受烦恼
折磨之苦的众生,也无法理解自心即佛的道理。然而,从本质上讲,二者的确不分轩轾
,皆为佛。
在显宗的经典中,认为成佛的道路极其遥远,要经过三个阿僧祗劫,也就是三个无数大
劫,那是超越常人的思维、极为漫长的时间。但密宗却认为,心的本性就是佛,我们与
佛并没有距离。只要进入那种状态,佛与众生当下融为一体。达摩祖师的《血脉论》中
也提到此理论,他说:“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当然,如果因为修行程度
不够,没有足够的定力,这种境界还会失去。但通过修行,必将达到佛与众生无二无别
、永不分离的境界,这就叫成佛。
所以,从密宗的角度而言,佛与众生仅隔着一道窗帘,修习的方法也极为方便迅捷,拉
开窗帘,即可成佛。所以,成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而是近在眼前、指日可待的。这
就是密宗,特别是大圆满的殊胜之处。
avatar
l*n
19
//pat pat
CNS 强调 novelty 到了比较 crazy 的程度了。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去年发了一篇JBC,本来投nature系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投到了JBC,详情请
: 见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郁闷的投稿经历
: http://mitbbs.com/article_t1/Biology/31406021_0_1.html
: 我们在那片文章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很顺利,把后续的工作投到sceince上,第
: 一轮三个审稿人,一个说很好,小改,另外一个同意发表,需要改一些部分,算大改了
: ,第三个最让人无语了,他说工作很好,但novelty不够,他还补充说,读了我们那篇
: JBC,觉得那篇JBC的novelty很高,那篇工作才应该投science,而这个后续工作应该投
: JBC。(我们也觉得目前工作novelty不如JBC那篇)。science为了慎重,找了第四个审
: 稿人,也说novelty不如JBC那篇。于是文章被拒了。投nature子刊,editor直接据了,
: 说novelty不够,尤其是有了JBC的那个工作以后。现在真的很无语,这些人要据你,真

avatar
r*d
20
六、众生平等
虽然这种境界只有修行人才能体会,但我们不能因为没有体会过,就不予承认。佛经中
宣讲,每个生命都具有“如来藏”,哪怕蚯蚓、蟑螂这样微小的生物也具有“如来藏”
。佛经中不认为人性本恶,可以说是“善”。但这种“善”不是我们现在概念中的“善
”,它是非常清净,没有任何烦恼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可称之为“善”。如果蚯蚓、蟑
螂可以观察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自己也是“善”的。虽然其内心的显现比人简单,但
也有“我执”,如果它们能放下执着,其心的本性也是空性的,也是无有垢染的。没有
任何执着就可称之为空性。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的,所有
众生的心都是一体的。
如同一斤黄金,可以作成戒指、耳环等等各种各样的首饰,虽然外表形状千奇百怪,但
其本质——黄金都是相同的。同样,从表面看,六道轮回形形色色,但从本质来讲,众
生心的本性是别无二致的。即使是无神论者,他们心的本性也是如此,没有丝毫差别。
所显现的差别取决于证悟与否,所谓佛与众生的差别,也就是证悟与无明的差别。
avatar
l*n
21
还是有的。偶们最近审的一篇 Cell,三个 reviewers 都认为他们基本上在
novelty 方面不如作者以前发的一篇 Nature 子刊,但都认为他们以前那篇
应该发 Nature,于是大家最后都给他们过了。
LZ 的老板以后如果有好文章投到 Science,也许会有点 extra credit,但
对于 LZ 本人可能比较不公平...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理由挺靠谱的啊 你们自己也承认Novelty不如之前的一篇。这些editor/reviewer又
: 没有必要同情你们之前的经历于是给点charity

avatar
r*d
22
七、修如来藏的法器
但修学密宗,也需要很多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作为凡夫,即使条件具备,也要循序渐
进一步步来,而不能揠苗助长,妄想瞬间成佛。
《宝性论》是半密宗半显宗的法,它告诉我们:佛与众生仅有“执着”的距离,一经打
破,众生即可成佛。
但我们都知道,虽然以动手术的方式治疗疾病通常较快,而吃药打针等保守治疗的方法
则较慢,然而,如果身体基础不好,动手术治病就可能会死掉。因此,在身体条件不具
足的情况下,就只能慢慢吃药解决病痛。
同理,为破除执着,密宗就会采用种种方便法门。因此,修持密宗需要具备一定的承受
能力,若没有这些承受能力,则会更麻烦。比如“誓言甘露”,虽然常人无法接受,但
它就是为了打破干净与不干净的执着。与之相比,显宗因为没有这些方便,所以成佛的
速度很慢。
显宗修持常人能够接受的观点,而密宗却推翻了我们原来的一切观点,大多观点行为都
与常人背道而驰。虽然从外表上看,密宗使用了一些凡夫无法理喻的方便,但实际上却
很有用,它能强迫我们丢掉原有的、固定的分别念,达到迅速成佛的目的。
如果条件具足,就会很快、很方便、易如反掌地达到我们修行的目的。这并非信口雌黄
、凭空杜撰,而是凿凿有据的。汉地六祖惠能证悟的方法很简单,一些藏地高僧大德的
证悟也很方便。虽然普通人从中是看不出任何因缘,但密宗的修持方法的确当下即可证
悟。
证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足对金刚上师和密法的信心;其次业障要清净,至少相对要
少一点,最起码很粗大的罪业不能有;第三要具足资粮;最后要有善知识的引导。
想证悟“如来藏”,修习包括大圆满、大手印等法门,如果有很好的根基,即使是忙碌
的在家人也能证悟,甚至在乘公共汽车或上班时也可证悟。若无根基,即使皓首穷经,
将全部经典背诵得一字不漏也无济于事。如果没有信心,一辈子也不行!
只要修五加行,则全部资粮都可具足。只要坚持不懈,就肯定能达到莲花生大师的成就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肯去实践。从佛说法到现在,有许多人都接触过佛法,却至今尚未
证悟,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去亲身操作、体会,所以很多人都没有解脱。
总之,首先不要相信眼耳鼻舌,因为他们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只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
;其次,以眼耳鼻舌为根据而产生的各种念头都要否定,要让这些妄念的大厦彻底坍塌
、崩溃。如同遮蔽天空的云,只有被风吹散后,才能看见真正的蓝天。彻底放下后,就
能见到心的本性,就能成佛。
avatar
n*g
23
有人就有江湖亚
avatar
r*d
24
||
||
/ \
avatar
z*h
25
Lack of novelty is the best excuse to reject any paper.
avatar
K*k
26
不知道我这个问题在佛教人士看来
是不是比较可笑哈:
人类的所有的知识(包括佛教知识)
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这些感官了获得的
都否定了,还怎么会有新的认识呢?
这个获得新知识的渠道是什么?
在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的大作中提到: 】
avatar
w*y
27
not for BMC seriers bah

【在 z*h 的大作中提到】
: Lack of novelty is the best excuse to reject any paper.
avatar
S*U
28
这篇相当符合藏传如来藏的见解。
avatar
d*y
29
我接到过nat bio的审稿意见才无语呢,第四个审稿人,几乎就是在指责我的研究垃圾
透顶,一无是处,还说我先前发表的研究内容完全错误,这次是错上加错。
avatar
K*k
30
你有何评论?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篇相当符合藏传如来藏的见解。
avatar
z*h
31

It is why I like PLoS One sometimes. But open access is too costly.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not for BMC seriers bah
avatar
S*U
32
我不主张如来藏。你的问题让主张如来藏的先回答吧。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有何评论?
avatar
i*e
33
exactly
有些Univ/Inst能免,有些不能

【在 z*h 的大作中提到】
:
: It is why I like PLoS One sometimes. But open access is too costly.

avatar
K*k
34
好的,谢谢。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主张如来藏。你的问题让主张如来藏的先回答吧。
avatar
c*n
35
NB的杂志以不interesting不novel据文章很常见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去年发了一篇JBC,本来投nature系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投到了JBC,详情请
: 见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郁闷的投稿经历
: http://mitbbs.com/article_t1/Biology/31406021_0_1.html
: 我们在那片文章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很顺利,把后续的工作投到sceince上,第
: 一轮三个审稿人,一个说很好,小改,另外一个同意发表,需要改一些部分,算大改了
: ,第三个最让人无语了,他说工作很好,但novelty不够,他还补充说,读了我们那篇
: JBC,觉得那篇JBC的novelty很高,那篇工作才应该投science,而这个后续工作应该投
: JBC。(我们也觉得目前工作novelty不如JBC那篇)。science为了慎重,找了第四个审
: 稿人,也说novelty不如JBC那篇。于是文章被拒了。投nature子刊,editor直接据了,
: 说novelty不够,尤其是有了JBC的那个工作以后。现在真的很无语,这些人要据你,真

avatar
T*x
36
“人的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这些感官了获得的”
这句话不一定对。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我这个问题在佛教人士看来
: 是不是比较可笑哈:
: 人类的所有的知识(包括佛教知识)
: 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这些感官了获得的
: 都否定了,还怎么会有新的认识呢?
: 这个获得新知识的渠道是什么?
: 在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的大作中提到: 】

avatar
R*o
37
悲剧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去年发了一篇JBC,本来投nature系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投到了JBC,详情请
: 见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郁闷的投稿经历
: http://mitbbs.com/article_t1/Biology/31406021_0_1.html
: 我们在那片文章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很顺利,把后续的工作投到sceince上,第
: 一轮三个审稿人,一个说很好,小改,另外一个同意发表,需要改一些部分,算大改了
: ,第三个最让人无语了,他说工作很好,但novelty不够,他还补充说,读了我们那篇
: JBC,觉得那篇JBC的novelty很高,那篇工作才应该投science,而这个后续工作应该投
: JBC。(我们也觉得目前工作novelty不如JBC那篇)。science为了慎重,找了第四个审
: 稿人,也说novelty不如JBC那篇。于是文章被拒了。投nature子刊,editor直接据了,
: 说novelty不够,尤其是有了JBC的那个工作以后。现在真的很无语,这些人要据你,真

avatar
K*k
38
能给个例子吗?

【在 T*******x 的大作中提到】
: “人的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这些感官了获得的”
: 这句话不一定对。

avatar
H*S
39
请问你是不是做heparin相关的?上周听到一位超级nice的教授说类似事件,让我很不
平啊!
avatar
r*2
40

在佛法里面,对于涅槃的体验,不是借助于六识来完成的。而是彻底熄灭了六识。
这是唯一不借助于感官获得的修行体验。
而其他对于无常,苦,无我的认识,则必须借助于感官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我这个问题在佛教人士看来
: 是不是比较可笑哈:
: 人类的所有的知识(包括佛教知识)
: 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这些感官了获得的
: 都否定了,还怎么会有新的认识呢?
: 这个获得新知识的渠道是什么?
: 在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的大作中提到: 】

avatar
H*e
41
I had the reviewer comments back from the editor last week. One says
perfect and one says not novel enough and one says only a few words. The
editor asks to focus on the novelity for revision. This is not good.
Nowadays, to add an "simple" experiment could take from a few months to year
.
In my experience, novelity is not the reason to reject manuscript; a
guidline that I was noticed when I was first being reviewer. So I never use
this term when I review others works as well as grant applications. But it
looks common now.
I sit there and read it for a few days now and have no idea what to do. For
one reason, the editor is not on my side and my argue is not going to make
friend with him. So I plan to send it to somewhere else. Hundreds of
papers are published every month. Who know who is publishing something next
month to reduce the novelity. I agree with one upstair: if you or your
boss is not big enough, do not argue. I suggest you send it to some where
else even it is a hard decision!
Good Luck!
avatar
K*k
42
那到底是用什么来体验涅槃呢?

【在 r******2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佛法里面,对于涅槃的体验,不是借助于六识来完成的。而是彻底熄灭了六识。
: 这是唯一不借助于感官获得的修行体验。
: 而其他对于无常,苦,无我的认识,则必须借助于感官

avatar
k*o
43
JBC is good enough for a lot of fields. I think Nat. series is 70% about
editor, 30% about reviewer. Besides, I really think novelty is just a lame
excuse.
On the contrary to your case, I saw many "follow-up" studies published on
CNS, but the original one was on some more specific journals. The reason is
probably that your research has not been tested enough, and those reviewers
are just too conservative to take your NEW ideas. Especially
when you want to publish something working against the paradigm, the "
original" paper gets rejected and kicked to the JBC, but the follow-up study
strengthens your theory and receives wide recognition. In these case, the
novelty is still there, and the "follow-up" paper should have better chance
to get accepted by CNS.
Anyway,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finished studies! It is good enough to
publish two papers back to back so fast.
avatar
r*2
44

涅槃和五蕴是完全排斥的,所以任何五蕴,即任何我们的感官意识以及我们观察到的物
质,包括仪器都无法体验涅槃。
体验涅槃,是利用涅槃本身的特性。涅槃本身也是有某种信息获取识别的能力。只是非
五蕴的特性。
对信息的识别获取,一种是借助于感官来获取。这种获取方式获得有限的信息,犹如盲
人摸象。
而另外一种,我认为是某种我们还不完全了解的方式,就是涅槃本身的方式,是一种我
们还不了解的数学方式。是最直接的最完整的方式。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到底是用什么来体验涅槃呢?
avatar
O*e
45
当初为什么不试10左右的杂志?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去年发了一篇JBC,本来投nature系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投到了JBC,详情请
: 见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郁闷的投稿经历
: http://mitbbs.com/article_t1/Biology/31406021_0_1.html
: 我们在那片文章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很顺利,把后续的工作投到sceince上,第
: 一轮三个审稿人,一个说很好,小改,另外一个同意发表,需要改一些部分,算大改了
: ,第三个最让人无语了,他说工作很好,但novelty不够,他还补充说,读了我们那篇
: JBC,觉得那篇JBC的novelty很高,那篇工作才应该投science,而这个后续工作应该投
: JBC。(我们也觉得目前工作novelty不如JBC那篇)。science为了慎重,找了第四个审
: 稿人,也说novelty不如JBC那篇。于是文章被拒了。投nature子刊,editor直接据了,
: 说novelty不够,尤其是有了JBC的那个工作以后。现在真的很无语,这些人要据你,真

avatar
K*k
46
谢谢。不过确实不太好理解
这基本是说人可以体验一种
感官无法获得的信息或状态
我觉得是人无法创造
感官所无法得到的信息
只能是重新组合这些信息
比如目前所有人类的发明创造
基本就是人类感官所能
得到信息的复制或重组
也许意识会成为例外吧。
还有涅槃和五蕴为何要排斥呢?
如果是涅槃是最直接的最完整的方式
那应该是包容五蕴才讲得过去吧?

【在 r******2 的大作中提到】
:
: 涅槃和五蕴是完全排斥的,所以任何五蕴,即任何我们的感官意识以及我们观察到的物
: 质,包括仪器都无法体验涅槃。
: 体验涅槃,是利用涅槃本身的特性。涅槃本身也是有某种信息获取识别的能力。只是非
: 五蕴的特性。
: 对信息的识别获取,一种是借助于感官来获取。这种获取方式获得有限的信息,犹如盲
: 人摸象。
: 而另外一种,我认为是某种我们还不完全了解的方式,就是涅槃本身的方式,是一种我
: 们还不了解的数学方式。是最直接的最完整的方式。
: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

avatar
l*r
47
我的paper被拒那才叫气人
两个审稿人恰好跟我做同样的领域,
不过结果做的不如我的精彩,
就被拒了
他们的结果确实不精彩
发的杂志很一般,
结果也不strong
有时候这叫jealous
老板不牛就得受气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去年发了一篇JBC,本来投nature系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投到了JBC,详情请
: 见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郁闷的投稿经历
: http://mitbbs.com/article_t1/Biology/31406021_0_1.html
: 我们在那片文章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很顺利,把后续的工作投到sceince上,第
: 一轮三个审稿人,一个说很好,小改,另外一个同意发表,需要改一些部分,算大改了
: ,第三个最让人无语了,他说工作很好,但novelty不够,他还补充说,读了我们那篇
: JBC,觉得那篇JBC的novelty很高,那篇工作才应该投science,而这个后续工作应该投
: JBC。(我们也觉得目前工作novelty不如JBC那篇)。science为了慎重,找了第四个审
: 稿人,也说novelty不如JBC那篇。于是文章被拒了。投nature子刊,editor直接据了,
: 说novelty不够,尤其是有了JBC的那个工作以后。现在真的很无语,这些人要据你,真

avatar
T*x
48
没有例子。只是一种可能性。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能给个例子吗?
avatar
O*e
49
大文章讲novelty挺正常的吧。老板牛不牛可能起些作用,但归根结底还是你文章的
质量起决定因素吧--也不见那些牛牛们真的能在CNS上漫灌自如的。

year
use
it
For

【在 H*****e 的大作中提到】
: I had the reviewer comments back from the editor last week. One says
: perfect and one says not novel enough and one says only a few words. The
: editor asks to focus on the novelity for revision. This is not good.
: Nowadays, to add an "simple" experiment could take from a few months to year
: .
: In my experience, novelity is not the reason to reject manuscript; a
: guidline that I was noticed when I was first being reviewer. So I never use
: this term when I review others works as well as grant applications. But it
: looks common now.
: I sit there and read it for a few days now and have no idea what to do. For

avatar
K*k
50
哦。就是证涅磐了。

【在 T*******x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例子。只是一种可能性。
avatar
O*e
51
你是说他们压住你的,然后抢先发了自己的?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paper被拒那才叫气人
: 两个审稿人恰好跟我做同样的领域,
: 不过结果做的不如我的精彩,
: 就被拒了
: 他们的结果确实不精彩
: 发的杂志很一般,
: 结果也不strong
: 有时候这叫jealous
: 老板不牛就得受气

avatar
r*2
52

是,不过准确的说,那时其实没有“人”。而只有涅槃本身。
有涅槃就不能有五蕴,有五蕴就不能有涅槃,这一点类似互补原理里面的波和粒的互斥
特征,电子要么是粒子特征,要么是波的特征,两种特征绝对没有办法同时显现出来。
电子的抽象的叠加态,其实是包含了某一态。而粒子特征只是某一准确的唯一的态而已。
涅槃包含了五蕴的抽象信息,但是没有包含五蕴的粒子性的存在特征。
我相信海森堡说的那个在迷惑人的感觉世界背后的抽象数学世界,是个更丰富更完整的
世界,它就是佛法所说的非此世界,非彼世界的涅槃界。
很多人害怕涅槃的没有五蕴,认为涅槃是死寂,这种担心,其实是完全多余的。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不过确实不太好理解
: 这基本是说人可以体验一种
: 感官无法获得的信息或状态
: 我觉得是人无法创造
: 感官所无法得到的信息
: 只能是重新组合这些信息
: 比如目前所有人类的发明创造
: 基本就是人类感官所能
: 得到信息的复制或重组
: 也许意识会成为例外吧。

avatar
A*y
53
Probably JBC is not better than I.F. suggested. It is still number 2 by
pagerank that works in real life i.e. google.

【在 O******e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初为什么不试10左右的杂志?
avatar
T*x
54
我的意思是:人可能有新的感官。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哦。就是证涅磐了。
avatar
s*e
55

patpat,多半是个竞争者。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接到过nat bio的审稿意见才无语呢,第四个审稿人,几乎就是在指责我的研究垃圾
: 透顶,一无是处,还说我先前发表的研究内容完全错误,这次是错上加错。

avatar
K*k
56
如果你想用量子力学的波粒二项性来
来类比有涅槃就不能有五蕴,
这个跟你说的涅槃是最直接的最完整的方式
不是很自恰
你应该说涅槃是个完备态空间(即波函数)
五蕴只是本征函值而已
算了不再说了,
不然我也快变得像你一样。
呵呵

已。

【在 r******2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过准确的说,那时其实没有“人”。而只有涅槃本身。
: 有涅槃就不能有五蕴,有五蕴就不能有涅槃,这一点类似互补原理里面的波和粒的互斥
: 特征,电子要么是粒子特征,要么是波的特征,两种特征绝对没有办法同时显现出来。
: 电子的抽象的叠加态,其实是包含了某一态。而粒子特征只是某一准确的唯一的态而已。
: 涅槃包含了五蕴的抽象信息,但是没有包含五蕴的粒子性的存在特征。
: 我相信海森堡说的那个在迷惑人的感觉世界背后的抽象数学世界,是个更丰富更完整的
: 世界,它就是佛法所说的非此世界,非彼世界的涅槃界。
: 很多人害怕涅槃的没有五蕴,认为涅槃是死寂,这种担心,其实是完全多余的。

avatar
S*l
57
同郁闷。。。。我们有篇paper,投nature旗下某journal,三个审稿两个同意,另外一
个给据了,让补一对实验。补了一年多。期间让另外一个组做出来了,比我们做的还少
,发在某一流期刊上。我们只好投BMC某sub journal,申了2个多月,前两天竟然被告知
两个审稿人意见不一样,现在又找了第三个人审。。。。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去年发了一篇JBC,本来投nature系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投到了JBC,详情请
: 见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郁闷的投稿经历
: http://mitbbs.com/article_t1/Biology/31406021_0_1.html
: 我们在那片文章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很顺利,把后续的工作投到sceince上,第
: 一轮三个审稿人,一个说很好,小改,另外一个同意发表,需要改一些部分,算大改了
: ,第三个最让人无语了,他说工作很好,但novelty不够,他还补充说,读了我们那篇
: JBC,觉得那篇JBC的novelty很高,那篇工作才应该投science,而这个后续工作应该投
: JBC。(我们也觉得目前工作novelty不如JBC那篇)。science为了慎重,找了第四个审
: 稿人,也说novelty不如JBC那篇。于是文章被拒了。投nature子刊,editor直接据了,
: 说novelty不够,尤其是有了JBC的那个工作以后。现在真的很无语,这些人要据你,真

avatar
a*y
58
我成功的让Runsun承认意识的本性是什么他还难以圆满回答,做到这点我很欣慰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想用量子力学的波粒二项性来
: 来类比有涅槃就不能有五蕴,
: 这个跟你说的涅槃是最直接的最完整的方式
: 不是很自恰
: 你应该说涅槃是个完备态空间(即波函数)
: 五蕴只是本征函值而已
: 算了不再说了,
: 不然我也快变得像你一样。
: 呵呵
:

avatar
X*i
59
comfirt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去年发了一篇JBC,本来投nature系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投到了JBC,详情请
: 见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郁闷的投稿经历
: http://mitbbs.com/article_t1/Biology/31406021_0_1.html
: 我们在那片文章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很顺利,把后续的工作投到sceince上,第
: 一轮三个审稿人,一个说很好,小改,另外一个同意发表,需要改一些部分,算大改了
: ,第三个最让人无语了,他说工作很好,但novelty不够,他还补充说,读了我们那篇
: JBC,觉得那篇JBC的novelty很高,那篇工作才应该投science,而这个后续工作应该投
: JBC。(我们也觉得目前工作novelty不如JBC那篇)。science为了慎重,找了第四个审
: 稿人,也说novelty不如JBC那篇。于是文章被拒了。投nature子刊,editor直接据了,
: 说novelty不够,尤其是有了JBC的那个工作以后。现在真的很无语,这些人要据你,真

avatar
K*k
60
good job man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成功的让Runsun承认意识的本性是什么他还难以圆满回答,做到这点我很欣慰
avatar
m*p
61
人在江湖有时得挨刀。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去年发了一篇JBC,本来投nature系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投到了JBC,详情请
: 见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郁闷的投稿经历
: http://mitbbs.com/article_t1/Biology/31406021_0_1.html
: 我们在那片文章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很顺利,把后续的工作投到sceince上,第
: 一轮三个审稿人,一个说很好,小改,另外一个同意发表,需要改一些部分,算大改了
: ,第三个最让人无语了,他说工作很好,但novelty不够,他还补充说,读了我们那篇
: JBC,觉得那篇JBC的novelty很高,那篇工作才应该投science,而这个后续工作应该投
: JBC。(我们也觉得目前工作novelty不如JBC那篇)。science为了慎重,找了第四个审
: 稿人,也说novelty不如JBC那篇。于是文章被拒了。投nature子刊,editor直接据了,
: 说novelty不够,尤其是有了JBC的那个工作以后。现在真的很无语,这些人要据你,真

avatar
r*2
62

我认为互补原理是最准确描述五蕴和涅槃的特殊关系。这一点我也特别佩服玻尔。
基本是这样。只是这里的波函数,和物质的波函数显然不一样的。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想用量子力学的波粒二项性来
: 来类比有涅槃就不能有五蕴,
: 这个跟你说的涅槃是最直接的最完整的方式
: 不是很自恰
: 你应该说涅槃是个完备态空间(即波函数)
: 五蕴只是本征函值而已
: 算了不再说了,
: 不然我也快变得像你一样。
: 呵呵
:

avatar
m*g
63
有过同样经历阿!唉,郁闷了半天。
avatar
r*2
64

我从来没认为我可以圆满回答意识的本质特征。我仅仅是根据佛法和量子力学的某些理
论提出了某些大胆猜想而已。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成功的让Runsun承认意识的本性是什么他还难以圆满回答,做到这点我很欣慰
avatar
w*a
65
我的一篇被有英语语法问题给据了。想在这儿问一问,我当时查STATUS时,开始
显示:With Editor,过了大约一个多月变成:Under Review.再过了一个多月收到Editor
的通知说是让该语法后从新提交。在他的通知里也没有提到任何reviewer,是不是这个
是Editor自己的决定?这个Under Review是Editor自己在做initial review?还是他请
了reviewers,有reviewer提出语法问题?
谢了

【在 m******g 的大作中提到】
: 有过同样经历阿!唉,郁闷了半天。
avatar
a*y
66
但你不觉得不先厘清“意识”这个概念及其本质,就提出基于其上的猜想,那么这猜想
也面临无法厘清的境地吗?

【在 r******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从来没认为我可以圆满回答意识的本质特征。我仅仅是根据佛法和量子力学的某些理
: 论提出了某些大胆猜想而已。

avatar
J*L
67
这怎么让人无语????????
你自己不是也承认了novelty不够吗??
怨只能怨当初那篇应该投Science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去年发了一篇JBC,本来投nature系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投到了JBC,详情请
: 见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郁闷的投稿经历
: http://mitbbs.com/article_t1/Biology/31406021_0_1.html
: 我们在那片文章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工作,很顺利,把后续的工作投到sceince上,第
: 一轮三个审稿人,一个说很好,小改,另外一个同意发表,需要改一些部分,算大改了
: ,第三个最让人无语了,他说工作很好,但novelty不够,他还补充说,读了我们那篇
: JBC,觉得那篇JBC的novelty很高,那篇工作才应该投science,而这个后续工作应该投
: JBC。(我们也觉得目前工作novelty不如JBC那篇)。science为了慎重,找了第四个审
: 稿人,也说novelty不如JBC那篇。于是文章被拒了。投nature子刊,editor直接据了,
: 说novelty不够,尤其是有了JBC的那个工作以后。现在真的很无语,这些人要据你,真

avatar
r*2
68

猜想需要被进一步证明,而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完成对意识的分析,彻底认识意识的特性。
在还没有完成对意识特性的描述,我所说的,只能是猜想。觉得有道理就可以继续思考
,觉得没道理的,不管就好了。
但是如果把我所说的当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这是傻瓜才会认为的。
而且我已经大概给出了意识的一些特性甚至本质,只是这些目前还没有办法被科学证明。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但你不觉得不先厘清“意识”这个概念及其本质,就提出基于其上的猜想,那么这猜想
: 也面临无法厘清的境地吗?

avatar
J*L
69
这个实在是怨你们补得太慢了
补一对实验用了一年多???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同郁闷。。。。我们有篇paper,投nature旗下某journal,三个审稿两个同意,另外一
: 个给据了,让补一对实验。补了一年多。期间让另外一个组做出来了,比我们做的还少
: ,发在某一流期刊上。我们只好投BMC某sub journal,申了2个多月,前两天竟然被告知
: 两个审稿人意见不一样,现在又找了第三个人审。。。。

avatar
a*y
70
不错,那么这个跟我开的主题:自然科学对人的决策机制的揭示,就开始靠拢了。
http://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483319.html
不如你参与深入讨论一下吧

性。
明。

【在 r******2 的大作中提到】
:
: 猜想需要被进一步证明,而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完成对意识的分析,彻底认识意识的特性。
: 在还没有完成对意识特性的描述,我所说的,只能是猜想。觉得有道理就可以继续思考
: ,觉得没道理的,不管就好了。
: 但是如果把我所说的当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这是傻瓜才会认为的。
: 而且我已经大概给出了意识的一些特性甚至本质,只是这些目前还没有办法被科学证明。

avatar
b*r
71
看来将来要CNS一个个试过来再收手
avatar
r*d
72

简单地讲,佛教知识从佛经中来.佛经从佛的境界中来.佛的境界不是人类六根六识的境
界.先不说空性,连佛经中所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人类能见的到吗?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我这个问题在佛教人士看来
: 是不是比较可笑哈:
: 人类的所有的知识(包括佛教知识)
: 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这些感官了获得的
: 都否定了,还怎么会有新的认识呢?
: 这个获得新知识的渠道是什么?
: 在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的大作中提到: 】

avatar
s*w
73
啊,那篇被拒了啊!:(
move on吧! 相信你们的文章会更多更好的!
bless!!!
avatar
N*n
74
换个比喻可能好理解。人说:走入情根,方知情根之虚。-----能看破情关的,大都
是刻骨铭心的经历过情场的。所谓不到千般恨不消。经历了这个,往往会取次花丛
懒回首。为什么? 只为除去巫山不是云。那种能轻易就动心的,当然是不知其中味
的。---------但是,及到眼前,却无一物。蓦然回首,马齿徒增,半生消耗,------所
谓此中有真义,欲说已忘言。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我这个问题在佛教人士看来
: 是不是比较可笑哈:
: 人类的所有的知识(包括佛教知识)
: 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这些感官了获得的
: 都否定了,还怎么会有新的认识呢?
: 这个获得新知识的渠道是什么?
: 在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的大作中提到: 】

avatar
O*e
75
which journal?

Editor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一篇被有英语语法问题给据了。想在这儿问一问,我当时查STATUS时,开始
: 显示:With Editor,过了大约一个多月变成:Under Review.再过了一个多月收到Editor
: 的通知说是让该语法后从新提交。在他的通知里也没有提到任何reviewer,是不是这个
: 是Editor自己的决定?这个Under Review是Editor自己在做initial review?还是他请
: 了reviewers,有reviewer提出语法问题?
: 谢了

avatar
T*x
76
这好像有点答非所问。

-所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换个比喻可能好理解。人说:走入情根,方知情根之虚。-----能看破情关的,大都
: 是刻骨铭心的经历过情场的。所谓不到千般恨不消。经历了这个,往往会取次花丛
: 懒回首。为什么? 只为除去巫山不是云。那种能轻易就动心的,当然是不知其中味
: 的。---------但是,及到眼前,却无一物。蓦然回首,马齿徒增,半生消耗,------所
: 谓此中有真义,欲说已忘言。

avatar
w*a
77
不是生物领域的,我看这边发文章多,就想来问一问。
谢谢。

【在 O******e 的大作中提到】
: which journal?
:
: Editor

avatar
K*k
78
呵呵,写的很有意境。
我明白你想说什么了。
新的知识是对旧知识的在再认识。

-所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换个比喻可能好理解。人说:走入情根,方知情根之虚。-----能看破情关的,大都
: 是刻骨铭心的经历过情场的。所谓不到千般恨不消。经历了这个,往往会取次花丛
: 懒回首。为什么? 只为除去巫山不是云。那种能轻易就动心的,当然是不知其中味
: 的。---------但是,及到眼前,却无一物。蓦然回首,马齿徒增,半生消耗,------所
: 谓此中有真义,欲说已忘言。

avatar
s*y
79
我觉得你应该两篇文章和在一起发,这样 novelty & solidity 就都有了。你老板是不
是太心急了?
avatar
K*k
80
我觉得很有启发。呵呵

【在 T*******x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好像有点答非所问。
:
: -所

avatar
k*o
81
很多领域没有10左右的,有也就是PNAS, Nat.series他提过的那几个

【在 O******e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初为什么不试10左右的杂志?
avatar
K*k
82
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单地讲,佛教知识从佛经中来.佛经从佛的境界中来.佛的境界不是人类六根六识的境
: 界.先不说空性,连佛经中所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人类能见的到吗?

avatar
k*o
83
这档次降的也太悬殊了吧..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同郁闷。。。。我们有篇paper,投nature旗下某journal,三个审稿两个同意,另外一
: 个给据了,让补一对实验。补了一年多。期间让另外一个组做出来了,比我们做的还少
: ,发在某一流期刊上。我们只好投BMC某sub journal,申了2个多月,前两天竟然被告知
: 两个审稿人意见不一样,现在又找了第三个人审。。。。

avatar
K*k
84
什么样的新感官?

【在 T*******x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意思是:人可能有新的感官。
avatar
n*n
85
A solid work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journal. If you are recognized by
people in your fields, JBC is perfectly fine.
老板牛不牛,reviewers often don't care (although editors may). Science好不好
才是王道。
No or low novelty, no CNS. Period.
avatar
T*x
86
一种不同于眼耳鼻舌的感官。:)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样的新感官?
avatar
S*l
87
是啊。关键一样的结果人家做出来了啊。。。

【在 k*****o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档次降的也太悬殊了吧..
avatar
K*k
88
ไม่น่าเชื่อ
;....

【在 T*******x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种不同于眼耳鼻舌的感官。:)
avatar
O*e
89
EMBO, Curr Biol, Mol Cell, JCB ...

【在 k*****o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多领域没有10左右的,有也就是PNAS, Nat.series他提过的那几个
avatar
r*n
90

有禅定力,修出神通,内外道都可以亲见轮回。另外还存在一些特殊例子,不需要什么
神通都有见轮回的能力。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单地讲,佛教知识从佛经中来.佛经从佛的境界中来.佛的境界不是人类六根六识的境
: 界.先不说空性,连佛经中所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人类能见的到吗?

avatar
k*o
91
和细胞沾边的发以上的多,和化学太靠近有些chemical biology的一些方向
好像很少能发你提到的这些。
我听好多人抱怨过这事情,所以可能做纯化学生物的比较烦恼。这我就不清楚了。
BTW,curr biol好像强调we strongly recommend a presubmission,是这样的吗?作presubmission会增大自己中的机会?

【在 O******e 的大作中提到】
: EMBO, Curr Biol, Mol Cell, JCB ...
avatar
r*d
92
这个版上有人知道上辈子从哪里来的,下辈子会到哪里去吗?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禅定力,修出神通,内外道都可以亲见轮回。另外还存在一些特殊例子,不需要什么
: 神通都有见轮回的能力。

avatar
s*9
93
JACS: now IF is 8.580 and steadily increasing
Angewandte Chemie: 11.829 and steadily increasing
Chemical Biology is perfect for these two journals.

作presubmission会增大自己中的机会?

【在 k*****o 的大作中提到】
: 和细胞沾边的发以上的多,和化学太靠近有些chemical biology的一些方向
: 好像很少能发你提到的这些。
: 我听好多人抱怨过这事情,所以可能做纯化学生物的比较烦恼。这我就不清楚了。
: BTW,curr biol好像强调we strongly recommend a presubmission,是这样的吗?作presubmission会增大自己中的机会?

avatar
r*3
94

据说waichi知道,你可以去问问他。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版上有人知道上辈子从哪里来的,下辈子会到哪里去吗?
avatar
k*o
95
嗯,JACS和皇家两个都是化学界顶级,能挤进去不是很容易

【在 s******9 的大作中提到】
: JACS: now IF is 8.580 and steadily increasing
: Angewandte Chemie: 11.829 and steadily increasing
: Chemical Biology is perfect for these two journals.
:
: 作presubmission会增大自己中的机会?

avatar
l*y
96
JACS, my dream journal...

【在 s******9 的大作中提到】
: JACS: now IF is 8.580 and steadily increasing
: Angewandte Chemie: 11.829 and steadily increasing
: Chemical Biology is perfect for these two journals.
:
: 作presubmission会增大自己中的机会?

avatar
y*u
97
i got "incremental" for my novel paper and my boss was mad...

【在 z*h 的大作中提到】
: Lack of novelty is the best excuse to reject any paper.
avatar
l*r
98
me too
我老板看了评语无可奈何啊
这也是生活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i got "incremental" for my novel paper and my boss was mad...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