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500或2次往返机票offer Sapphire Preferred Card
avatar
$500或2次往返机票offer Sapphire Preferred Card# Biology - 生物学
c*k
1
只是转个几百刀给另一个人的paypal账户,任何一方要收手续费吗?谢谢啦
avatar
w*i
2
工作好几年了,还是克服不了到新的环境,见陌生的人就紧张的习惯。不知道怎么开口去交流,开口了也不知道该说啥,说了怕人家嫌弃我说的不好。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朋友们都说我是性格开朗,非常外向的人,能给大家带来欢乐。都乐意和我一起玩。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这毛病怎么来的呢?
我是这样的症状,在街上看见的陌生人,我就一点压力都没有。聊起天来一点都不含糊。工作中遇见第一次见面的客户,我也毫无压力的一起聊天。就是新工作环境的同事最难相处。从内心深处就克服不了,直觉上就觉得人家不能接受我。结果情况变的越来越糟糕。除了工作必要接触的人,其他的同事几乎半年说不上一句话。别人说话一直偷偷的听,有什么问题不敢开口去问。必须要问的时候心砰砰跳,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气在地上转来转去转无数个圈圈之后才敢卖出一步,然后说话跟蚊子似的底气不足。人家都特别诧异我怎么回事。有和我一样的朋友们有吗?
关键我真是个奇葩的矛盾体,一旦我和这些同事熟悉了之后,我就是最活泼的那个人了。给我面试的领导都头疼,都在录用我之后跟我说,面试的时候觉得你活泼开朗,没发现你是这种性格的人哪。真不相信你有社交恐惧症!说实话我自己也苦恼,这毛病怎么改呢?
avatar
R*n
3
http://destiny.xfiles.to/ubbthreads/ubbthreads.php/topics/12440
阿理不達,09/20/09 10:57 PM的回帖:
10宮土互容火,土又得有力強星照並追照水,易成大老闆;
火本垣日又照之,資訊業。
但土失時為凶宮主、火歧弱;名聲不長。
57歲或60歲以降要小心健康。
avatar
a*y
4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kant-mind/
======================================================================================
Three ideas define the basic shape (‘cognitive architecture’) of Kant's model and one its dominant method. They have all become part of the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science.
三个观点定义了康德的(心智)模型的基本架构('认知体系'),及其主要的方法。它们也成为认知科学的基础部分之一。
The mind is complex set of abilities (functions). (As Meerbote 1989 and many others have observed, Kant held a functionalist view of the mind almost 200 years before functionalism was officially articulated in the 1960s by Hilary Putnam and others.)
‘心'是一系列复杂能力(功能)的集合。(根据Meerbote和许多其他学者的的意见,康德持有的心智功能主义的观点,比其后的普特南等人于1960年代正式提出的功能主义理论要早了200多年)
The functions crucial for mental, knowledge-generating activity are spatio-temporal processing of, and application of concepts to, sensory inputs. Cognition requires concepts as well as percepts.
这些对精神状态,知识产生等有关键作用的功能包括对感官输入的”时间-空间”处理并且附加上各种概念。 认知功能,既需要概念,同时也需要感知。

These functions are forms of what Kant called synthesis. Synthesis (and the unity in consciousness required for synthesis) are central to cognition.
这些功能被康德称作“综合”。综合(以及意识中需要综合的单元),构成认知的中心部分。
These three ideas are fundamental to most thinking about cognition now. Kant's most important method, the transcendental method, is also at the heart of contemporary cognitive science.

这三个观点成为现在对认知功能的基础部分。康德最重要的方法:超验的方法,也在当代认知科学中处于核心地位。
avatar
l*n
5
怎么会?
avatar
l*h
6
1. 50000 Points - SapphireSM Preferred Card -$500 开卡奖励 Best offer for
2011
限时大特惠,Chase 提供超高开卡bonus-5000points,可以直接兑换$500支票,或足以
兑换两张美国国内往返机票,还可以在ultimaterewards里当期giftcard特惠,可以最
高兑换$625当期优惠的gift card。第一年无年费。这个是平时双倍开卡的benefit,是
非常不错的deal
Earn 50,000 bonus points after you spend $3,000 in the first 3 months- that'
s worth $625 toward airfare or hotel accommodations!
http://goo.gl/jycFB
2.Chase Freedom Card - $150 Bonus Cash Back + 5% Cashback on Purchases
开户送$150现金,而且让您每个季度在不同的消费栏目(比如买菜,加油,百货)有5%现
金返还
Earn $150 Bonus Cash Back after you make $500 in purchases in your first 3
months
http://goo.gl/29TB3
3.Chase SapphireSM Card (15K)
申请就送$150现金,买机票和旅馆住宿2%现金返回,无年费
Earn $150 in rewards - that's 15,000 bonus points after you spend $500 in 3
months!
http://goo.gl/hOF3Z
4.United Mileage Plus Card 30000miles offer+$50bonus只需要任意一笔消费无金额
限制
http://bankbonus.blog.163.com/
5. Chase continental onepass 30000miles offer+$50bonus 只需要任意一笔消费无
金额限制
http://bankbonus.blog.163.com/
6. 免费的Marriott Hotel 四晚酒店入住 只需消费一笔无金额限制
http://bankbonus.blog.163.com/
最近申请chase家的这个信用卡会弹出一个页面,写着Before you go…We hope you
will reconsider 难不成他们家最近被人拿太多这个免费机票了 不用对它客气,
赶紧点击Return&Apply, 拿到落袋为安。更多详细情况请查看
http://bankbonus.blog.163.com/
avatar
d*y
7
no

【在 c******k 的大作中提到】
: 只是转个几百刀给另一个人的paypal账户,任何一方要收手续费吗?谢谢啦
avatar
y*r
8
英语不好造成的?

口去交流,开口了也不知道该说啥,说了怕人家嫌弃我说的不好。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
事,朋友们都说我是性格开朗,非常外向的人,能给大家带来欢乐。都乐意和我一起玩
。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这毛病怎么来的呢?
糊。工作中遇见第一次见面的客户,我也毫无压力的一起聊天。就是新工作环境的同事
最难相处。从内心深处就克服不了,直觉上就觉得人家不能接受我。结果情况变的越来
越糟糕。除了工作必要接触的人,其他的同事几乎半年说不上一句话。别人说话一直偷
偷的听,有什么问题不敢开口去问。必须要问的时候心砰砰跳,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气在
地上转来转去转无数个圈圈之后才敢卖出一步,然后说话跟蚊子似的底气不足。人家都
特别诧异我怎么回事。有和我一样的朋友们有吗?
了。给我面试的领导都头疼,都在录用我之后跟我说,面试的时候觉得你活泼开朗,没
发现你是这种性格的人哪。真不相信你有社交恐惧症!说实话我自己也苦恼,这毛病怎
么改呢?

【在 w**********i 的大作中提到】
: 工作好几年了,还是克服不了到新的环境,见陌生的人就紧张的习惯。不知道怎么开口去交流,开口了也不知道该说啥,说了怕人家嫌弃我说的不好。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朋友们都说我是性格开朗,非常外向的人,能给大家带来欢乐。都乐意和我一起玩。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这毛病怎么来的呢?
: 我是这样的症状,在街上看见的陌生人,我就一点压力都没有。聊起天来一点都不含糊。工作中遇见第一次见面的客户,我也毫无压力的一起聊天。就是新工作环境的同事最难相处。从内心深处就克服不了,直觉上就觉得人家不能接受我。结果情况变的越来越糟糕。除了工作必要接触的人,其他的同事几乎半年说不上一句话。别人说话一直偷偷的听,有什么问题不敢开口去问。必须要问的时候心砰砰跳,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气在地上转来转去转无数个圈圈之后才敢卖出一步,然后说话跟蚊子似的底气不足。人家都特别诧异我怎么回事。有和我一样的朋友们有吗?
: 关键我真是个奇葩的矛盾体,一旦我和这些同事熟悉了之后,我就是最活泼的那个人了。给我面试的领导都头疼,都在录用我之后跟我说,面试的时候觉得你活泼开朗,没发现你是这种性格的人哪。真不相信你有社交恐惧症!说实话我自己也苦恼,这毛病怎么改呢?

avatar
c*1
9
RE
avatar
J*s
10
貌似他也没说清楚。

============
's model and one its dominant method. They have all become part of the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science.
。它们也成为认知科学的基础部分之一。
and many others have observed, Kant held a functionalist view of the mind
almost 200 years before functionalism was officially articulated in the
1960s by Hilary Putnam and other
,康德持有的心智功能主义的观点,比其后的普特南等人于1960年代正式提出的功能主
义理论要早了200多年)
spatio-temporal processing of, and application of concepts to, sensory
inputs. Cognition requires concepts as well as percepts.
”处理并且附加上各种概念。 认知功能,既需要概念,同时也需要感知。
and the unity in consciousness required for synthesis) are central to
cognition.
中心部分。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kant-mind/
: ======================================================================================
: Three ideas define the basic shape (‘cognitive architecture’) of Kant's model and one its dominant method. They have all become part of the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science.
: 三个观点定义了康德的(心智)模型的基本架构('认知体系'),及其主要的方法。它们也成为认知科学的基础部分之一。
: The mind is complex set of abilities (functions). (As Meerbote 1989 and many others have observed, Kant held a functionalist view of the mind almost 200 years before functionalism was officially articulated in the 1960s by Hilary Putnam and others.)
: ‘心'是一系列复杂能力(功能)的集合。(根据Meerbote和许多其他学者的的意见,康德持有的心智功能主义的观点,比其后的普特南等人于1960年代正式提出的功能主义理论要早了200多年)
: The functions crucial for mental, knowledge-generating activity are spatio-temporal processing of, and application of concepts to, sensory inputs. Cognition requires concepts as well as percepts.
: 这些对精神状态,知识产生等有关键作用的功能包括对感官输入的”时间-空间”处理并且附加上各种概念。 认知功能,既需要概念,同时也需要感知。
:
: These functions are forms of what Kant called synthesis. Synthesis (and the unity in consciousness required for synthesis) are central to cognition.

avatar
f*n
11
刚工作的老中一般都这样,英语不行造成的,慢慢就好了,多提高英文。

【在 y**********r 的大作中提到】
: 英语不好造成的?
:
: 口去交流,开口了也不知道该说啥,说了怕人家嫌弃我说的不好。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
: 事,朋友们都说我是性格开朗,非常外向的人,能给大家带来欢乐。都乐意和我一起玩
: 。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这毛病怎么来的呢?
: 糊。工作中遇见第一次见面的客户,我也毫无压力的一起聊天。就是新工作环境的同事
: 最难相处。从内心深处就克服不了,直觉上就觉得人家不能接受我。结果情况变的越来
: 越糟糕。除了工作必要接触的人,其他的同事几乎半年说不上一句话。别人说话一直偷
: 偷的听,有什么问题不敢开口去问。必须要问的时候心砰砰跳,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气在
: 地上转来转去转无数个圈圈之后才敢卖出一步,然后说话跟蚊子似的底气不足。人家都

avatar
j*n
12
09年之前好像就患癌症了
这个帖子09年9月发的吧
avatar
s*h
13
老康的这一套功能主义,真不如王阳明的那一套“心外无物”。
所谓认知,不过是现象由全体本心进入个人小心的的过程。
avatar
s*1
14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I was once like you and now I am doing fine.
avatar
J*s
15
You can explain in details what “心外无物” is.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康的这一套功能主义,真不如王阳明的那一套“心外无物”。
: 所谓认知,不过是现象由全体本心进入个人小心的的过程。

avatar
s*7
16
英语是一个原因,不过第一代移民都差不多那样
一个是要自信,该怎样就怎样,无欲则刚,别老想讨好别人瞻前顾后
第二,Engineer大多数都内行,你不想说就不说,点头笑笑也就可以了,时间长了你跟
人熟了自然话就多了
avatar
r*n
17

如果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这套东西,那么我看还真不如康德的。
康德据说对于认知之外的认为是不可知,这至少不是我见,而你上面所说的,已经是我
见,甚至是具有非常强烈的梵我不二特征了。
大乘也说心外无物,王阳明也说心外无物,康德也说心外无物,南传或者说小乘的马哈
希尊者也说心外无物,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的激进派,也有类似的观点,可是这些
观点,表面看起来一样,但是差别巨大。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康的这一套功能主义,真不如王阳明的那一套“心外无物”。
: 所谓认知,不过是现象由全体本心进入个人小心的的过程。

avatar
l*t
18
那就不要逼自己啦,以业绩服人,以德服人。
找个明主跟着吧。

口去交流,开口了也不知道该说啥,说了怕人家嫌弃我说的不好。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
事,朋友们都说我是性格开朗,非常外向的人,能给大家带来欢乐。都乐意和我一起玩
。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这毛病怎么来的呢?
糊。工作中遇见第一次见面的客户,我也毫无压力的一起聊天。就是新工作环境的同事
最难相处。从内心深处就克服不了,直觉上就觉得人家不能接受我。结果情况变的越来
越糟糕。除了工作必要接触的人,其他的同事几乎半年说不上一句话。别人说话一直偷
偷的听,有什么问题不敢开口去问。必须要问的时候心砰砰跳,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气在
地上转来转去转无数个圈圈之后才敢卖出一步,然后说话跟蚊子似的底气不足。人家都
特别诧异我怎么回事。有和我一样的朋友们有吗?
了。给我面试的领导都头疼,都在录用我之后跟我说,面试的时候觉得你活泼开朗,没
发现你是这种性格的人哪。真不相信你有社交恐惧症!说实话我自己也苦恼,这毛病怎
么改呢?

【在 w**********i 的大作中提到】
: 工作好几年了,还是克服不了到新的环境,见陌生的人就紧张的习惯。不知道怎么开口去交流,开口了也不知道该说啥,说了怕人家嫌弃我说的不好。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朋友们都说我是性格开朗,非常外向的人,能给大家带来欢乐。都乐意和我一起玩。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这毛病怎么来的呢?
: 我是这样的症状,在街上看见的陌生人,我就一点压力都没有。聊起天来一点都不含糊。工作中遇见第一次见面的客户,我也毫无压力的一起聊天。就是新工作环境的同事最难相处。从内心深处就克服不了,直觉上就觉得人家不能接受我。结果情况变的越来越糟糕。除了工作必要接触的人,其他的同事几乎半年说不上一句话。别人说话一直偷偷的听,有什么问题不敢开口去问。必须要问的时候心砰砰跳,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气在地上转来转去转无数个圈圈之后才敢卖出一步,然后说话跟蚊子似的底气不足。人家都特别诧异我怎么回事。有和我一样的朋友们有吗?
: 关键我真是个奇葩的矛盾体,一旦我和这些同事熟悉了之后,我就是最活泼的那个人了。给我面试的领导都头疼,都在录用我之后跟我说,面试的时候觉得你活泼开朗,没发现你是这种性格的人哪。真不相信你有社交恐惧症!说实话我自己也苦恼,这毛病怎么改呢?

avatar
s*h
19
心外无物,就是无物外于心,都在心里。不过,这个心不是你我的个人的小心,而是你
我共有的那个本体的心。
小心之外也无物,但小心妄立人我,分内外。认为我知道的是内,正在知道的,或者还
不知道的是外。这是妄想,看孟子,阳明著作就会明白为什么小心大心会有差别,小心
与大心的关系等等。从心学这个角度看,儒佛是互通的。
avatar
d*i
20
我猜LZ還沒有女朋友吧?
avatar
J*s
21
So more details please!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这套东西,那么我看还真不如康德的。
: 康德据说对于认知之外的认为是不可知,这至少不是我见,而你上面所说的,已经是我
: 见,甚至是具有非常强烈的梵我不二特征了。
: 大乘也说心外无物,王阳明也说心外无物,康德也说心外无物,南传或者说小乘的马哈
: 希尊者也说心外无物,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的激进派,也有类似的观点,可是这些
: 观点,表面看起来一样,但是差别巨大。

avatar
r*n
22

以上这些东西,应该是外道共通的东西,别说什么儒佛互通。
你难道不知道,你这上面所说的,正是百分百的神我见,正是高度的类似梵我不二的思
想吗?
不知道,确实不知道,已经想当然的以为是正宗的佛法了。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心外无物,就是无物外于心,都在心里。不过,这个心不是你我的个人的小心,而是你
: 我共有的那个本体的心。
: 小心之外也无物,但小心妄立人我,分内外。认为我知道的是内,正在知道的,或者还
: 不知道的是外。这是妄想,看孟子,阳明著作就会明白为什么小心大心会有差别,小心
: 与大心的关系等等。从心学这个角度看,儒佛是互通的。

avatar
J*s
23
明白为什么小心大心会有差别,小心与大心的关系等等。
avatar
s*h
24
请教:“不可知”不是“我见”是什么见?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上这些东西,应该是外道共通的东西,别说什么儒佛互通。
: 你难道不知道,你这上面所说的,正是百分百的神我见,正是高度的类似梵我不二的思
: 想吗?
: 不知道,确实不知道,已经想当然的以为是正宗的佛法了。

avatar
r*n
25

不可知,和“我见”没有任何的联系。
这应该是一种很明智的见解。它要比某些人对观察识知之外的事物胡乱定义,胡乱判断
要好的多。
另外,需要我再次解释我见是指什么吗?
我刚说过不久啊。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请教:“不可知”不是“我见”是什么见?
avatar
s*h
26
领教了。
烦师兄去问一问你所尊重的南传法师,“不可知”是不是一种见,如果是一种见,是什
么见,跟我见有没有关系。如果不是一种见,是什么?
avatar
s*h
27
领教了。
烦师兄去问一问你所尊重的南传法师,“不可知”是不是一种见,如果是一种见,是什
么见,跟我见有没有关系。如果不是一种见,是什么?
avatar
r*n
28

不好意思,我无法问出这么傻的问题。
康德这个人,从自我的角度,提出了对认识之外的事物的看法,你认为这个就叫做我见
了?
如果是这样,又了解到一种新奇的对于我见的定义了。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领教了。
: 烦师兄去问一问你所尊重的南传法师,“不可知”是不是一种见,如果是一种见,是什
: 么见,跟我见有没有关系。如果不是一种见,是什么?

avatar
s*h
29
跟师兄交流真有点难度啊。
俺比较康王对于心的论述。你就说王是“我见”,而康不是。你的推理本身就很奇怪:
王说心外无物,所以是“我见”。康说“不可知”,所以不是“我见”。为什么啊?拜
托扣帽子有点专业精神好不好?
第一,你硬把这两者用我见非我见联系起来,请问王的我见体现在哪里啊?第二,康的
“不可知”是不是见啊?不是见又是什么啊?是见是什么见啊?
连这么傻的问题都搞不清楚,还怎么说话啊。
“康德这个人,从自我的角度,提出了对认识之外的事物的看法,你认为这个就叫做我
见了?如果是这样,又了解到一种新奇的对于我见的定义了。”
》》》拜托,俺什么时候说过王是我见而康不是或者康不是而王是啊?见过扣帽子的,
没见过师兄这么低劣的扣帽子的啊:(
俺有跟南传弟子交流的心理障碍了,您玩儿好。
avatar
r*n
30
准确的说,上面我列出的那些,都有否定存在认识之外的独立事物的特征,但是却产生
了很大的区别。
这里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就是,这个认识之外的事物,是不是具有"主动性",即主动性
的产生被认知的事物。这个就是我见和非我见的关键点了。
只要是主动性的,无论再怎样掩盖,必定是我见。因为它具有了我见的最主要特征:主
宰性。
就如这个stonebench所认为的心外无物,它的心外无物,是将认识之外的事物,当成了
一个本心,因为是心,必定要有主动性,如此必定是神我见。
他这个大心和小心,和外道的大我小我之类,上梵下梵都几乎完全一样。
这类见解,是高度唯心的见解,所有的事物,本质都是“心”,
而类似马哈希尊者所说的,包括佛陀本人的见解,以及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和上面的完全
不一样。
佛陀本人在经典当中,从无讨论过认知之外的事物。
马哈希尊者明确说事物只在六识的条件下存在,否则无物存在。
以上这两个,都没有对认识之外的事物赋予主动性,尤其是心,或者识的功能。
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测量之外不可知,或者只是抽象存在,,更不具有任何心或者
识的功能,更不具有任何的主动性,波函数坍塌本身是完全被动的,是意识介入的结果
。绝对不是主动的。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So more details please!
avatar
r*n
31

我前面实际都已经指出了阿,可是你却蒙查查。
问题就出在你的那解释上
“所谓认知,不过是现象由全体本心进入个人小心的的过程”
这是百分百的神我见。
不过看来你确实不知道啥叫做佛法的我见。
第N+1遍说
佛法的我见,是指认为存在一个恒常的,具有主宰性的的独立实体。
你那“本心”,恰恰高度符合我见的特征。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跟师兄交流真有点难度啊。
: 俺比较康王对于心的论述。你就说王是“我见”,而康不是。你的推理本身就很奇怪:
: 王说心外无物,所以是“我见”。康说“不可知”,所以不是“我见”。为什么啊?拜
: 托扣帽子有点专业精神好不好?
: 第一,你硬把这两者用我见非我见联系起来,请问王的我见体现在哪里啊?第二,康的
: “不可知”是不是见啊?不是见又是什么啊?是见是什么见啊?
: 连这么傻的问题都搞不清楚,还怎么说话啊。
: “康德这个人,从自我的角度,提出了对认识之外的事物的看法,你认为这个就叫做我
: 见了?如果是这样,又了解到一种新奇的对于我见的定义了。”
: 》》》拜托,俺什么时候说过王是我见而康不是或者康不是而王是啊?见过扣帽子的,

avatar
r*n
32
补充一下,我对康德的哲学理论没有认真研究过,仅仅是从别人那里听说了一些东西,
比如他的关于“物自体”的观点。
假如康德将这个客观的,不可知的物自体,赋予了某种主动性,那么也将变成我见。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准确的说,上面我列出的那些,都有否定存在认识之外的独立事物的特征,但是却产生
: 了很大的区别。
: 这里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就是,这个认识之外的事物,是不是具有"主动性",即主动性
: 的产生被认知的事物。这个就是我见和非我见的关键点了。
: 只要是主动性的,无论再怎样掩盖,必定是我见。因为它具有了我见的最主要特征:主
: 宰性。
: 就如这个stonebench所认为的心外无物,它的心外无物,是将认识之外的事物,当成了
: 一个本心,因为是心,必定要有主动性,如此必定是神我见。
: 他这个大心和小心,和外道的大我小我之类,上梵下梵都几乎完全一样。
: 这类见解,是高度唯心的见解,所有的事物,本质都是“心”,

avatar
s*h
33
这里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就是,这个认识之外的事物,是不是具有"主动性",即主动性
的产生被认知的事物。这个就是我见和非我见的关键点了。
只要是主动性的,无论再怎样掩盖,必定是我见。因为它具有了我见的最主要特征:主
宰性。
》》》我见最主要的特征是主动性或者主宰性?想听听师兄有没有经典上的证据?
你的思维还是二分对立的:假设有一个认识之外事的事物。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可笑的假
设。既在认识之外,就不可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说,它根本上不可能进入人的意
识之中。说什么可知或者不可知,都是意识自己跟自己玩儿的游戏。在这个基础上,讨
论什么主动被动,就更是无稽。你的这个半生不熟的混杂哲学与物理学的逻辑,不是佛
的逻辑,不是王阳明的逻辑,也不是我的逻辑。只是你自己的逻辑。走这条线,最后的
结果,是思维游戏。无论你列举什么理论来支持你。
就如这个stonebench所认为的心外无物,它的心外无物,是将认识之外的事物,当成了
一个本心,因为是心,必定要有主动性,如此必定是神我见。
他这个大心和小心,和外道的大我小我之类,上梵下梵都几乎完全一样。
这类见解,是高度唯心的见解,所有的事物,本质都是“心”
》》》与上面还是一个问题。我不假设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对立。认为它们对立,互相外
在是你立论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所作的一切判断,已经因为这个基础的局限而失去了
公正性。
心为什么要“必定有主动性”?这只能说明你不了解心学。看点儿心学的书吧。
而类似马哈希尊者所说的,包括佛陀本人的见解,以及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和上面的完全
不一样。
》》》大杂烩,我喜欢:)但只是好看,不实用。
佛陀本人在经典当中,从无讨论过认知之外的事物。
》》》嘿嘿嘿。这是因为佛清楚,认识之外的事物无法对你说,你还在这里又是现代物
理,又是南传尊者谈得不亦乐乎。
马哈希尊者明确说事物只在六识的条件下存在,否则无物存在。
以上这两个,都没有对认识之外的事物赋予主动性,尤其是心,或者识的功能。
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测量之外不可知,或者只是抽象存在,,更不具有任何心或者
识的功能,更不具有任何的主动性,波函数坍塌本身是完全被动的,是意识介入的结果
。绝对不是主动的。
》》》大杂烩。醒醒吧,如果玄谈是你的理想,这条路不错。如果要效法佛陀,这条路
不通。
avatar
r*n
34

唉,这个是佛教基本常识,是大小乘都共同认可的。
前面那个关于无我问题的主题讨论所涉及到的经文不就是针对这个主宰性的吗?
不必用什么二分对立这套你自己都不懂的胡扯。
必定存在着认识之外的事物,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它是理性思考的必定结果。
尽管我们的意识无法真正去认识它之外的事物,可是理性思考却会必然得出它存在的事
实,只是它到底是如何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不可知的,康德在这方面是很正
确的,也是严谨的。(根据我目前的了解)
而有些人,自作聪明将这个认识之外的事物,想当然的当成了什么神秘的本心,或者本
体类的东西,它恰恰是“我见”的反应。
说认识之外,无物存在,也可以是对的,因为这里的物,是对应的我们观察感知的“物
”。
说认识之外,有物存在,也可以是对的,因为这里的物,是不可知的“物”。
说认识之外,是本心,是大我,是梵,就是严重错误,因为这里的本心,大我,梵,已
经具有了主宰性特征,具有了产生万法的特征,它就是神我见。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就是,这个认识之外的事物,是不是具有"主动性",即主动性
: 的产生被认知的事物。这个就是我见和非我见的关键点了。
: 只要是主动性的,无论再怎样掩盖,必定是我见。因为它具有了我见的最主要特征:主
: 宰性。
: 》》》我见最主要的特征是主动性或者主宰性?想听听师兄有没有经典上的证据?
: 你的思维还是二分对立的:假设有一个认识之外事的事物。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可笑的假
: 设。既在认识之外,就不可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说,它根本上不可能进入人的意
: 识之中。说什么可知或者不可知,都是意识自己跟自己玩儿的游戏。在这个基础上,讨
: 论什么主动被动,就更是无稽。你的这个半生不熟的混杂哲学与物理学的逻辑,不是佛
: 的逻辑,不是王阳明的逻辑,也不是我的逻辑。只是你自己的逻辑。走这条线,最后的

avatar
r*n
35
假如没有主动性,它还能叫做心吗???
一切唯心造,这里的心,创造万法,就是主动性。
大乘尤其是如来藏思想讲心的“用”(真如起用),这里的“用”,也是主动性。
avatar
s*h
36
If I were you, I would have spent more time on practicing reading Chinese
before attempting to understand any thoughts of anybody.
avatar
r*n
37
如果我是你,最起码的是应该好好去读读原始的经典,看看佛陀所说的无我到底是指什
么。
整天学佛法,却不知道佛法所说的无我是指没有主宰。这是一个讽刺。
你所说的那些,我实在太了解,包括你还没有说的部分,而我所说的,你几乎完全不了
解。我上面到底说了些什么,你其实也完全没看懂。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If I were you, I would have spent more time on practicing reading Chinese
: before attempting to understand any thoughts of anybody.

avatar
s*h
38
阿含词典:
【我】
1.自己的代称,如「如是我闻」。2.生命中的「永恒不变、独存唯一、主宰自在」者,
一般有情以此为「轮回主体」,如「是我、异我」,另译为「神」,如「真有神」。
[阿含辞典 - 庄春江居士编]
法相词典:
【十种我见】
p0108
辩中边论中卷六页云:云何于蕴等起十我见耶。颂曰:于蕴等我见执一因受者。作者自
在转增上义及常杂染清净依观缚解者性。论曰:于蕴等十法起十种我见。一、执一性,
二、执因性,三、执受者性,四、执作者性,五、执自在转性,六、执增上义性,七、
执常性,八、执染净所依性,九、执观行者性,十、执缚解者性。为除此见修十善巧。
[法相辞典 - 朱芾煌]
你的对于我见理解,基本上包含在法相词典的概括中了。如执为常,执为因,执缚解者
,执作者,执观行者等等。
我也不反对有这些特点为“我见”。
但是,从心学对于心的定义来看,它并没有以上特性。如果你真的了解了心学的话。从
你的“一切唯心造,这里的心,创造万法,就是主动性”来看,你基本上是在望文生义,不了解心学也不奇怪。
其他的,就不说了。
avatar
r*n
39
但是,从心学对于心的定义来看,它并没有以上特性。如果你真的了解了心学的话。从
你的“一切唯心造,这里的心,创造万法,就是主动性”来看,你基本上是在望文生义
,不了解心学也不奇怪。
==========================
没关系,来,给个你认为的心学的定义。
什么是心,为啥叫做心,它的特性都有什么。
你这个所说的心学,应该是指儒家思想吧。
在大乘里面,没有心学这种说法。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阿含词典:
: 【我】
: 1.自己的代称,如「如是我闻」。2.生命中的「永恒不变、独存唯一、主宰自在」者,
: 一般有情以此为「轮回主体」,如「是我、异我」,另译为「神」,如「真有神」。
: [阿含辞典 - 庄春江居士编]
: 法相词典:
: 【十种我见】
: p0108
: 辩中边论中卷六页云:云何于蕴等起十我见耶。颂曰:于蕴等我见执一因受者。作者自
: 在转增上义及常杂染清净依观缚解者性。论曰:于蕴等十法起十种我见。一、执一性,

avatar
s*h
40
心学是儒家思想的一派,但不等于一般所说的“儒家思想”,比如,理学也是儒家思想。但两者见解差别很大。
道听途说不能当学问的。
至于儒家思想到底说的是什么,心学怎么看待心,不了解就自己去了解吧。
俺没空儿给你普及知识。
avatar
r*n
41

想。但两者见解差别很大。
我自己去了解,你就说是道听途说,这咋办?
那个王阳明的心学,我之前确实了解一些,没觉得高明之处,也不觉得任何有
和佛法相通之处,相反,我所了解的这些理论,具备典型的外道神我特征,和佛法的无
我实在没法比。
比如下面这句“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所谓心者,非今一团血肉之具也,乃指其至灵至
明能作能知,此所谓良知也”
这个能不能代表心学对于心的定义?如果是这样,这个能做能知的,恰恰就是我所说的
主动或者主宰性啊。
另外我看到一些对于心学的分析文章,又说这个心是万物的本源,这个又是更典型的神
我外道特征了。
万物本源外加能知能觉,已经是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神我见了。
其实既然称呼为心,又因为我们所说的心必定是具有能知能觉的特性,如此怎么可能逃
脱我所说的主动性特征?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心学是儒家思想的一派,但不等于一般所说的“儒家思想”,比如,理学也是儒家思想。但两者见解差别很大。
: 道听途说不能当学问的。
: 至于儒家思想到底说的是什么,心学怎么看待心,不了解就自己去了解吧。
: 俺没空儿给你普及知识。

avatar
r*n
42
“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
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传习录》下)。“心”即“我
的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
了”(同上)。“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者”(《紫阳书院集序》)。
=====================
主宰性特征是如此的明显。
其实假如不能真正了解无我是什么,是非常容易得出上面这些认识,因为这是极为常见
的一个误区。
佛陀牛就牛在他的理论,能够完全冲破上面的这种普遍思维定势,而提出一种完全不同
的,违反直觉,但是却非常有道理又可以通过实修被证明的理论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但两者见解差别很大。
: 我自己去了解,你就说是道听途说,这咋办?
: 那个王阳明的心学,我之前确实了解一些,没觉得高明之处,也不觉得任何有
: 和佛法相通之处,相反,我所了解的这些理论,具备典型的外道神我特征,和佛法的无
: 我实在没法比。
: 比如下面这句“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所谓心者,非今一团血肉之具也,乃指其至灵至
: 明能作能知,此所谓良知也”
: 这个能不能代表心学对于心的定义?如果是这样,这个能做能知的,恰恰就是我所说的
: 主动或者主宰性啊。

avatar
s*h
43
我只能说,我对于心学的了解,是断断续续形成的。最密集的,是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写
了一篇文章。
看定义是一个简单的办法,但字面如何,放入一种见解中如何,放入一种理论体系中又
如何,这三个层面是递进的。定义最多只能得其表象。
比如,“能作能知”怎么理解?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还是非主动非被动的?其对象(
所作所知)在其内在其外?两者是一是二?是有实体是无实体?是有生灭是无生灭?这
些不考虑进来,只用一般的日常思维来理解,就容易得出“神我”的结论。如果系统地
看,深入地看,就没有那么简单。要仔细分辨,当然就要了解这个理论的其他部分。不
了解其他的部分,就难免断章取义。
兄台虽然固执,倒也直率。笔谈几次,对你的印象倒是改变了。南传的教法,我了解很
少,但很欣赏,比如《大念住经》。兄台仍理而行,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法执炽盛,以
字面道理妄生是非之见,恐怕就不如法了。
这个问题我就不继续了。
avatar
r*n
44

实体,非实体,生灭,非生灭,这些根本就不是心学的内容,儒家的心学,还是一种非
常粗糙的理论,不必要将其和佛法强行联系。
以心学的理论来看,它是根本没有可能符合佛法所说的无我的。因为如果是无我的理论
,必定会导致对五蕴现象的舍弃,没了这个,不可能是无我的理论。
从你前面所写的内容来看,你其实并没有明白佛法所说的无我是指什么,所以才会对于
我所说的主宰都觉得惊讶,还要问我经典证据。
你是将禅宗当成佛法了,可实际禅宗,根本就是儒道思想结合佛教思想的一个混合体。
它根本不是佛法。
我倒建议你去看看印度教的梵我不二理论,那个更容易和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有你所说
的本心之类的相符合。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只能说,我对于心学的了解,是断断续续形成的。最密集的,是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写
: 了一篇文章。
: 看定义是一个简单的办法,但字面如何,放入一种见解中如何,放入一种理论体系中又
: 如何,这三个层面是递进的。定义最多只能得其表象。
: 比如,“能作能知”怎么理解?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还是非主动非被动的?其对象(
: 所作所知)在其内在其外?两者是一是二?是有实体是无实体?是有生灭是无生灭?这
: 些不考虑进来,只用一般的日常思维来理解,就容易得出“神我”的结论。如果系统地
: 看,深入地看,就没有那么简单。要仔细分辨,当然就要了解这个理论的其他部分。不
: 了解其他的部分,就难免断章取义。
: 兄台虽然固执,倒也直率。笔谈几次,对你的印象倒是改变了。南传的教法,我了解很

avatar
s*h
45
很遗憾地看到你又来强不知以为知了:
“实体,非实体,生灭,非生灭,这些根本就不是心学的内容,儒家的心学,还是一种
非常粗糙的理论,不必要将其和佛法强行联系。
以心学的理论来看,它是根本没有可能符合佛法所说的无我的。因为如果是无我的理论
,必定会导致对五蕴现象的舍弃,没了这个,不可能是无我的理论。”
》》》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妄下评断。你不但不了解心学,也不了解最基本的学术
研究的原则,不要再凭你的道听途说强猜了。
“从你前面所写的内容来看,你其实并没有明白佛法所说的无我是指什么,所以才会对
于我所说的主宰都觉得惊讶,还要问我经典证据。”
》》》我确实不了解南传对于“我见”有如此狭隘的定义。我理解的我见已经给你列出
来了,在我看来,凡是对于主体的独立性,恒常性有所执着的,都是我见。以“主宰”
作为突出的定义性的特征,确实让我惊讶。因为依大乘观点,完全没有必要。
“你是将禅宗当成佛法了,可实际禅宗,根本就是儒道思想结合佛教思想的一个混合体
。它根本不是佛法。”
》》》禅宗是什么,我不清楚。想必你也说不清楚。就不要再拿你搞不清楚的东西来扣
帽子了吧。
“我倒建议你去看看印度教的梵我不二理论,那个更容易和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有你所
说的本心之类的相符合。”
》》》目前还不是我兴趣所在。不过,从你对儒家的理解程度来看,很可能你也根本不
理解印度教的说法。
avatar
r*n
46
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妄下评断。你不但不了解心学,也不了解最基本的学术
研究的原则,不要再凭你的道听途说强猜了。
====================
你把你认为的心学的所谓生灭,非生灭,实体,非实体的理论直接列出来就好,其他都
没有意义。
以我所查阅的一些关于心学的资料,我认为我已经可以足够得出上面的判断了。
假如我说错了,直接列出你的证据,而不必说什么我根本不了解。
显然我有所了解,至于我所了解的是否全面,是否符合真正的心学,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很遗憾地看到你又来强不知以为知了:
: “实体,非实体,生灭,非生灭,这些根本就不是心学的内容,儒家的心学,还是一种
: 非常粗糙的理论,不必要将其和佛法强行联系。
: 以心学的理论来看,它是根本没有可能符合佛法所说的无我的。因为如果是无我的理论
: ,必定会导致对五蕴现象的舍弃,没了这个,不可能是无我的理论。”
: 》》》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妄下评断。你不但不了解心学,也不了解最基本的学术
: 研究的原则,不要再凭你的道听途说强猜了。
: “从你前面所写的内容来看,你其实并没有明白佛法所说的无我是指什么,所以才会对
: 于我所说的主宰都觉得惊讶,还要问我经典证据。”
: 》》》我确实不了解南传对于“我见”有如此狭隘的定义。我理解的我见已经给你列出

avatar
r*n
47

太多学佛的人,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辈子学佛,甚至著作无数,可是根本不了解佛法到底
讲的是啥。
所以,你上面所说的,并不能证明你就真的了解什么心学。只能说你有所研究吧。
如果你要证明你了解心学,证明心学的理论也是符合佛法无我的学说,只要拿出可靠的
根据就好,而你在这里说什么别人不了解,都是一些空言。
你现在列出的一些观点,除了证明你认为的心学更像外道神我见之外,没有看出证明什么。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只能说,我对于心学的了解,是断断续续形成的。最密集的,是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写
: 了一篇文章。
: 看定义是一个简单的办法,但字面如何,放入一种见解中如何,放入一种理论体系中又
: 如何,这三个层面是递进的。定义最多只能得其表象。
: 比如,“能作能知”怎么理解?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还是非主动非被动的?其对象(
: 所作所知)在其内在其外?两者是一是二?是有实体是无实体?是有生灭是无生灭?这
: 些不考虑进来,只用一般的日常思维来理解,就容易得出“神我”的结论。如果系统地
: 看,深入地看,就没有那么简单。要仔细分辨,当然就要了解这个理论的其他部分。不
: 了解其他的部分,就难免断章取义。
: 兄台虽然固执,倒也直率。笔谈几次,对你的印象倒是改变了。南传的教法,我了解很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