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新一年度的长江学者申请开始了 (转载)
avatar
新一年度的长江学者申请开始了 (转载)# Biology - 生物学
K*4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Levis (北京,那个寒冷的夏天), 信区: Faculty
标 题: 新一年度的长江学者申请开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3 22:54:56 2012, 美东)
发信人: Levis (北京,那个寒冷的夏天),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新一年度的长江学者申请开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3 22:41:20 2012, 美东)
长江学者停顿了一年之后,今年重新开始了。新的要求比以前有所提高,以下是有关细
节及分析:
1. 新要求海外申请者具有国外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国内申请者有教授职称
。老要求需海外申请者有助理教授以上职称。说明国家认为,海外副教授现在=国内教授
水平了。选中的海外副教授等同于杰青的水平。这个定位是高于千青的。
2. 已获得千人计划创新人才短、长期项目的不能申请。说明国内把千人定位在海外正教
授,长江学者定位在海外副教授。但是千人计划青年组不在限制之列。可以重复申报。
实际上千青的定位是优秀千老和海外助理教授。
3. 每年20万,五年。不在由长江基金会拨款,改由中央财政拨款。可作为年薪的一部
分,我理解是要交税的。
4. 没有9个月的要求,但是要求全职,实际上是12个月了。
5. 讲座教授要求海外正教授,每个月3万,按实际时间发。假设中央不会出台自相矛盾
的新规定的,这实际上等于提高了有重合的千人计划短期项目的门槛(估计一般要海外讲
座教授了)。
所以海外助理教授们,好好熬天牛是正途。千青同志们定位现在看来低于长江或者杰青
,前面又多了一道槛。最近的青年拔尖人才(小杰青),看来是对应的千青。由于青年拔
尖人才要求38岁以下,以后基本上38岁以下的杰青不太可能了。所以海外的各位要在38
岁之前拿到tenure啊!
这个定位合理不合理,大家补充。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