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问一个改变酶的底物特异性问题
avatar
问一个改变酶的底物特异性问题# Biology - 生物学
r*e
1
我同学,想过来玩,B1签证,一年多次往返.她现在想订往反机票.请问她回程最晚能订什
么时候的?半年?一年?
谢谢
avatar
c*e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DA 讨论区 】
发信人: colgate (colgate), 信区: PDA
标 题: 我的假冒Win8 pro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0 22:39:34 2012, 美东)
在ipad上装了一个Splashtop Win8.然后连到台式机的windows8桌面。效果还可接受。
感觉点那些小按钮也不是太难啊。如果家里的wifi是高速的,应该感觉更好。
avatar
h*r
3
project中可能涉及到重新engineer一个酶以改变其底物特异性,PDB中有一定同源性的
结构。大概用什么步骤做这件事啊?
我看那些人什么氨基酸的残基和底物结合还有啥pocket分析起来头头是道,我一点儿门
道也看不出来。
我贴了两张图,这种图用啥软件生产啊?
这些人写paper都不说明,可能觉得太弱了吧
谢谢大家!到时一定发包子!
avatar
s*t
4
half year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同学,想过来玩,B1签证,一年多次往返.她现在想订往反机票.请问她回程最晚能订什
: 么时候的?半年?一年?
: 谢谢

avatar
F*u
5
windows键怎么按?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DA 讨论区 】
: 发信人: colgate (colgate), 信区: PDA
: 标 题: 我的假冒Win8 pro板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0 22:39:34 2012, 美东)
: 在ipad上装了一个Splashtop Win8.然后连到台式机的windows8桌面。效果还可接受。
: 感觉点那些小按钮也不是太难啊。如果家里的wifi是高速的,应该感觉更好。

avatar
h*e
6
搭车同问啊
avatar
n*9
7
open。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同学,想过来玩,B1签证,一年多次往返.她现在想订往反机票.请问她回程最晚能订什
: 么时候的?半年?一年?
: 谢谢

avatar
c*e
8
app带的键盘有windows键, 也可以用手势调出windows键

windows键怎么按?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Lite 7.52

【在 F*********u 的大作中提到】
: windows键怎么按?
avatar
l*1
9
just try
//www.molmovdb.org/cgi-bin/morph.cgi?ID=538723-32748
//molmovdb.mbb.yale.edu/molmovdb/
others just go to
//dirac.cnrs-orleans.fr/DomainFinder/links.html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project中可能涉及到重新engineer一个酶以改变其底物特异性,PDB中有一定同源性的
: 结构。大概用什么步骤做这件事啊?
: 我看那些人什么氨基酸的残基和底物结合还有啥pocket分析起来头头是道,我一点儿门
: 道也看不出来。
: 我贴了两张图,这种图用啥软件生产啊?
: 这些人写paper都不说明,可能觉得太弱了吧
: 谢谢大家!到时一定发包子!

avatar
r*e
10
OPEN的机票太贵啦
是在如关时决定吗?跟父母探亲一样?
谢谢
avatar
F*u
11
前者就算了,每次还得把键盘调出来
后面手势是怎么回事?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app带的键盘有windows键, 也可以用手势调出windows键
:
: windows键怎么按?
: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Lite 7.52

avatar
h*r
12
Thanks LS!
Please check the BAOZI.
avatar
S*8
13
机票可以改吧。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OPEN的机票太贵啦
: 是在如关时决定吗?跟父母探亲一样?
: 谢谢

avatar
c*e
14
在屏幕右边界划一下。出来一个工具条,上面有windows键。虽不如物理键,也不算太
麻烦

前者就算了,每次还得把键盘调出来后面手势是怎么回事?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Lite 7.52

【在 F*********u 的大作中提到】
: 前者就算了,每次还得把键盘调出来
: 后面手势是怎么回事?

avatar
p*u
15
个人觉得,如果底物改变太大,将会给酶活带来风险。尽管活性中心有保守的key 残基
用来催化反应,但未知的,尤其与中间态相关的难以确定。重新设计酶,最好根据3d重
新预测。该图pymol做的,很多的文章都不做引用了。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project中可能涉及到重新engineer一个酶以改变其底物特异性,PDB中有一定同源性的
: 结构。大概用什么步骤做这件事啊?
: 我看那些人什么氨基酸的残基和底物结合还有啥pocket分析起来头头是道,我一点儿门
: 道也看不出来。
: 我贴了两张图,这种图用啥软件生产啊?
: 这些人写paper都不说明,可能觉得太弱了吧
: 谢谢大家!到时一定发包子!

avatar
l*1
16
Re rien
three BAOZI got, Thank you.
BTW, plus one paper:
Predicting protein ligand binding motions with the Conformation Explorer
Flores, S.C. and Gerstein, M.B. (2011) BMC Bioinformatics, 12: 417 (Highly
Accessed).
//www.ncbi.nlm.nih.gov/pubmed/22032721
its corresponding author link:
//xray.bmc.uu.se/flores/Papers.html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Thanks LS!
: Please check the BAOZI.

avatar
l*1
17
Your said is right
but now might we can refer below methods reported by
Swedish team and Yale Team:
//www.ncbi.nlm.nih.gov/pubmed/22032721
corresponding author:
//xray.bmc.uu.se/flores/Papers.html

【在 p*****u 的大作中提到】
: 个人觉得,如果底物改变太大,将会给酶活带来风险。尽管活性中心有保守的key 残基
: 用来催化反应,但未知的,尤其与中间态相关的难以确定。重新设计酶,最好根据3d重
: 新预测。该图pymol做的,很多的文章都不做引用了。

avatar
h*r
18
认真看了LS的回帖和paper,还是似懂非懂的。
是不是蛋白质结构比较弱的人不适合做这种project呢?
另外找个合作者是不是更靠谱呢?
多谢!
另外对autodock这个软件解决这类问题怎么样?
有点唐:(
多谢多谢!
avatar
l*1
19
please refer below UK professor his CV:
//davapc1.bioch.dundee.ac.uk/new/cv.html
so not PhD of relative Biophysics you never can hope to fix this field by yourself.
You/or your boss can contact to him if you had project for collaboration.
//www.lifesci.dundee.ac.uk/people/daan-van-aalten
For
> 另外对autodock这个软件解决这类问题怎么样?
//davapc1.bioch.dundee.ac.uk/prodrg/
NB: it was built by above UK professor his team.
more other relative X-ray Structure biology analysis tools:
please go to
//xray.bmc.uu.se/hicup/MSE/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认真看了LS的回帖和paper,还是似懂非懂的。
: 是不是蛋白质结构比较弱的人不适合做这种project呢?
: 另外找个合作者是不是更靠谱呢?
: 多谢!
: 另外对autodock这个软件解决这类问题怎么样?
: 有点唐:(
: 多谢多谢!

avatar
K*4
20
做点突变 ,测酶活性而已
不需要什么 计算
况且结构计算 已经没有人 相信了
连文章 都看不到了
往往蛋白质活性中心有 一组residues用于催化
同时还有 几个 residues用于 bind ligand.
所以你只要根据sequence/structure找到 这些 residues,做个突变就可以吧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认真看了LS的回帖和paper,还是似懂非懂的。
: 是不是蛋白质结构比较弱的人不适合做这种project呢?
: 另外找个合作者是不是更靠谱呢?
: 多谢!
: 另外对autodock这个软件解决这类问题怎么样?
: 有点唐:(
: 多谢多谢!

avatar
s*y
21
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做,认真做一次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一般就是看看蛋白结构,猜那个残基在底物结合位置附近,然后就
乱突变一气,然后挑好的结果来发表,不好看的结果就不提了。
如果正好突变在和底物接触的位点,那很好解释,
如果不在接触位点,那就可能是改变了蛋白的局部结构,
很多时候预测的突变没有用,反而是一些好像没有关系的有用。
所以预测什么的,只能作为一个指导方向,不能太当真的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project中可能涉及到重新engineer一个酶以改变其底物特异性,PDB中有一定同源性的
: 结构。大概用什么步骤做这件事啊?
: 我看那些人什么氨基酸的残基和底物结合还有啥pocket分析起来头头是道,我一点儿门
: 道也看不出来。
: 我贴了两张图,这种图用啥软件生产啊?
: 这些人写paper都不说明,可能觉得太弱了吧
: 谢谢大家!到时一定发包子!

avatar
s*e
22
严重同意,只要你筛选手段过关,敏感而且通量大,做起来远远超过模拟预测基础上的
设计速度。

【在 K**4 的大作中提到】
: 做点突变 ,测酶活性而已
: 不需要什么 计算
: 况且结构计算 已经没有人 相信了
: 连文章 都看不到了
: 往往蛋白质活性中心有 一组residues用于催化
: 同时还有 几个 residues用于 bind ligand.
: 所以你只要根据sequence/structure找到 这些 residues,做个突变就可以吧

avatar
h*r
23
其实我有好的筛选方法。但是不甘心啊
多谢!
avatar
o*u
24
真心觉得这是偷懒的做法。
不是说你,是指目前的整个科研界。
说白了,搞预测需要研究者同时具有非常强大的物理基础,化学基础和编程能力。普通
生物背景的人玩不转这个的。能同时在这几个领域都是expert的全世界还是能找出几个
人来,但是他们一般不愿意搞这行,收入太低,都去赚其他钱去了。
目前真正能做预测的只有DAVID BAKER。有很多号称搞结构预测的组其实都是噱头而已
,大多是有了结果然后用计算机模拟去解释一下。或者即使预测了一大堆突变,只有一
个运气好的能起点作用,发文章了事。就算是david本人,他的出发点也颇有些问题。
他的算法还是基于反应的transition state的。而从catalytic antibody的整体失败来
看,酶催化的本质可能并不符合这个经典Model。所以他的几个所谓计算机设计的酶,
其实还是要N轮的定向进化后才能用。Hellinga其实也有实力去做这个,但是他的
science撤稿以后,他的科研生涯已经基本宣告结束,现在听说靠卖仪器维持实验室的运
转了。
不过现在计算机越来越快,以前在计算中必须要忽略的东西,现在也可以做了,这个领
域很快会有大突破的。各个搞酶的公司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计算小组试水了,有心的可以关
注一下job market的动向。
从没发表的一些内部消息来看。我知道的最好的结果已经能做到30%左右预测成功率。大概2-3年
内会有一批新的s/n的文章出来。
要是你没有信心从头去把分子模拟,rosseta, yasara编程和计算化学,高等有机化学,
量子力学学一遍,那就按其他人建议的吧,随便做几千个突变,筛选一下好了。运气好
的话,也能出点东西。推荐你读一下F. Arnold, MT. Reetz的文章。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做,认真做一次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 一般就是看看蛋白结构,猜那个残基在底物结合位置附近,然后就
: 乱突变一气,然后挑好的结果来发表,不好看的结果就不提了。
: 如果正好突变在和底物接触的位点,那很好解释,
: 如果不在接触位点,那就可能是改变了蛋白的局部结构,
: 很多时候预测的突变没有用,反而是一些好像没有关系的有用。
: 所以预测什么的,只能作为一个指导方向,不能太当真的

avatar
h*r
25
Thanks!
F. Arnold读了许多。
结构这块儿我是handle不了的~~
也认识几个早期在stemmer的maxygen工作过的人~
avatar
l*1
26
another mentor candidate: Andrew Karplus
recent papers:
//www.ncbi.nlm.nih.gov/pubmed/19836332
//www.cgrb.oregonstate.edu/faculty/karplus
more his team papers:
//www.ncbi.nlm.nih.gov/sites/entrez?cmd=Search&db=pubmed&term=karplus%20pa%
5Bau%5D
or
HHMI PI Brian Matthews if he still no retired.
paper:
//www.ncbi.nlm.nih.gov/pubmed/20095051
//www.hhmi.org/research/investigators/matthews.html
//www.molbio.uoregon.edu/facres/matthews.php
PS: Thanks so much to ouzhou (ouzhou) without his/her noted
//depts.washington.edu/bakerpg/drupal/biblio
plus PubMed relative articles searching
i never can get above both Niu Professors their web link.

------
[ 12 ]
发信人: ouzhou (ouzhou), 信区: Biology
标 题: Re: 问一个改变酶的底物特异性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3 15:55:34 2012, 美东)
真心觉得这是偷懒的做法。
不是说你,是指目前的整个科研界。
说白了,搞预测需要研究者同时具有非常强大的物理基础,化学基础和编程能力。普通
生物背景的人玩不转这个的。能同时在这几个领域都是expert的全世界还是能找出几个
人来,但是他们一般不愿意搞这行,收入太低,都去赚其他钱去了。
目前真正能做预测的只有DAVID BAKER
below ignored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Thanks!
: F. Arnold读了许多。
: 结构这块儿我是handle不了的~~
: 也认识几个早期在stemmer的maxygen工作过的人~

avatar
l*1
27
搞湿的In Vivo In vitro 水系的筛选的 目前尚不理解搞干的结晶 in vivo vitro X-
ray 数据解析筛选 也可能是一个新行当
361/N行吧? SHI YI Gong 行头within mainland China.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我有好的筛选方法。但是不甘心啊
: 多谢!

avatar
l*1
28
YOU SURE?
//www.ncbi.nlm.nih.gov/pubmed/19906726
Berkholz DS, Krenesky PB, Davidson JR, Karplus PA.
Protein Geometry Database: a flexible engine to explore backbone
conforma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covalent geometry.
Nucleic Acids Res. 2010 Jan;38(Database issue):D320-5

【在 K**4 的大作中提到】
: 做点突变 ,测酶活性而已
: 不需要什么 计算
: 况且结构计算 已经没有人 相信了
: 连文章 都看不到了
: 往往蛋白质活性中心有 一组residues用于催化
: 同时还有 几个 residues用于 bind ligand.
: 所以你只要根据sequence/structure找到 这些 residues,做个突变就可以吧

avatar
h*r
29
谢谢大家的讨论。其实对不同领域的人不能太苛求,当然严谨一点是必要的。像
protein engineering这样的工具对于很对领域都十分有用,可是由于“术业有专攻”
,又没办法弄得很透彻。和人合作吧,别人也不想沦为工具,而且怎么都没有自己掌握
来得顺手~~就像自家有个Wii,想啥时候打就啥时候打,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也有个
沟通的问题~~你的左手挠不到我右手的痒哈
很多都这样~~
avatar
l*1
30
Exactly
not different fields, even same Systems Biology: microscopy System Biologist
almost does not
care Theory Modeling System Biologist what he/she did and reported and it is
almost no problem for his/her
career development.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大家的讨论。其实对不同领域的人不能太苛求,当然严谨一点是必要的。像
: protein engineering这样的工具对于很对领域都十分有用,可是由于“术业有专攻”
: ,又没办法弄得很透彻。和人合作吧,别人也不想沦为工具,而且怎么都没有自己掌握
: 来得顺手~~就像自家有个Wii,想啥时候打就啥时候打,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也有个
: 沟通的问题~~你的左手挠不到我右手的痒哈
: 很多都这样~~

avatar
p*u
31
很多不是做计算的,老以为就是把软件玩一玩就行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然后做不出
来就说计算不可信。计算这领域的水很深,我个人认为,如果做酶方面的计算,没有量
子化学基础根本做不深。很多灌水的文章企图用分子力学去解释机制,我觉得这就根本
说不清。纵然通过大量突变可以得出某个结果,可仍然是费时费力,这就相当于算法里
的random search然后找到一个解。可人毕竟不是计算机阿。
针对 protein engineering,还是要有考虑的:
1. 选择的突变是针对对catalytic反应,还是针对 substrate binding,还是对于中间
态的稳定?
2. 突变对蛋白的stability有影响没?这属于物理化学的范畴吧。。。
3. 水分子在活性中心是否有作用,突变会不会造成水分子的侵入,或者其他极性基团
的侵入。
等等
并不是说计算没人相信了,真正让我们做生物的去做计算,恐怕光数学知识就得补一堆
。单单一个分子三维显示,说明不了什么。有一个量的东西在里面。目前做的较好的就
是QM/MM了,可是在QM里方法又不一。我看单纯从实验去阐明催化机理很难吧,倒是一
堆的假设推理。
avatar
K*4
32
DAVID BAKER 是做 酶的全新设计的吧
至于结构预测,真给他几个序列,恐怕他还真handle不了

【在 o****u 的大作中提到】
: 真心觉得这是偷懒的做法。
: 不是说你,是指目前的整个科研界。
: 说白了,搞预测需要研究者同时具有非常强大的物理基础,化学基础和编程能力。普通
: 生物背景的人玩不转这个的。能同时在这几个领域都是expert的全世界还是能找出几个
: 人来,但是他们一般不愿意搞这行,收入太低,都去赚其他钱去了。
: 目前真正能做预测的只有DAVID BAKER。有很多号称搞结构预测的组其实都是噱头而已
: ,大多是有了结果然后用计算机模拟去解释一下。或者即使预测了一大堆突变,只有一
: 个运气好的能起点作用,发文章了事。就算是david本人,他的出发点也颇有些问题。
: 他的算法还是基于反应的transition state的。而从catalytic antibody的整体失败来
: 看,酶催化的本质可能并不符合这个经典Model。所以他的几个所谓计算机设计的酶,

avatar
l*1
33
楼主 问题 解决了没?
若还没
DOCK 可以试一下这个 免费的 from UCSF:
//dock.compbio.ucsf.edu/
DOCK
DOCK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docking" molecules to each other. It explores ways in which two
molecules, such as a drug and an enzyme or protein receptor, might fit together. Compounds which dock to
each other well, like pieces of a three-dimensional jigsaw puzzle, have the potential to bind. So, why is it
important to able to identify small molecules which may bind to a target macromolecule? A compound
which binds to a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 may inhibit its function, and thus act as a drug
//mdi.ucsf.edu/software.html
//mdi.ucsf.edu/
//myweb.ncku.edu.tw/~wjcnmr/BT.HTM#P
//myweb.ncku.edu.tw/~wjcnmr/index.htm
NB: 从底 倒序 向上看 就知道如何遇到那个工具的啦 还是某台胞教授 的连接全面 啊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认真看了LS的回帖和paper,还是似懂非懂的。
: 是不是蛋白质结构比较弱的人不适合做这种project呢?
: 另外找个合作者是不是更靠谱呢?
: 多谢!
: 另外对autodock这个软件解决这类问题怎么样?
: 有点唐:(
: 多谢多谢!

avatar
h*r
34
Thanks! I tried autodock from Scripps. Because I don't know 结构计算,量子化
学, 非常强大的物理基础,化学基础和编程能力, I cannot go deeply.
On the other hand, my designed screening method does work well. We are
writing a proposal and finding some collaborators from LANL, I'd like to
hear their opinion.
Thanks!
avatar
g*p
35
比较成功,有传承又有典型意义的是p450
http://research.chem.ox.ac.uk/luet-wong.aspx
印象里是可以商业应用了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project中可能涉及到重新engineer一个酶以改变其底物特异性,PDB中有一定同源性的
: 结构。大概用什么步骤做这件事啊?
: 我看那些人什么氨基酸的残基和底物结合还有啥pocket分析起来头头是道,我一点儿门
: 道也看不出来。
: 我贴了两张图,这种图用啥软件生产啊?
: 这些人写paper都不说明,可能觉得太弱了吧
: 谢谢大家!到时一定发包子!

avatar
g*p
36
3-D结构预测严格的说
没人能做
真正能预测比较理想的也就是同源模建
DAVID BAKER弄得不错,主要是因为有想法,又能搞噱头
比如他发动大家打电子游戏弄model, 然后发篇nsb的文章
本身文章也就是biochemistry, jbc
不过他掺了游戏玩家打电子游戏的噱头,就对上nsb喜欢吸引观众眼球的一贯胃口了
另外从头设计新蛋白这块基本全是噱头
反正一堆民工天天做pcr,然后哪个测出点稀奇古怪的活性
就硬凹说是自己算法“算”出来的
这样一说估计要打击一大批人了,而且可能又打击一些人的积极性了
这不是说protein 从头design, 结构预测不好
东西是好的,只是现在的数理发展水平远远提供不了解决这么难问题的工具
再过个50、百把年再看吧

【在 o****u 的大作中提到】
: 真心觉得这是偷懒的做法。
: 不是说你,是指目前的整个科研界。
: 说白了,搞预测需要研究者同时具有非常强大的物理基础,化学基础和编程能力。普通
: 生物背景的人玩不转这个的。能同时在这几个领域都是expert的全世界还是能找出几个
: 人来,但是他们一般不愿意搞这行,收入太低,都去赚其他钱去了。
: 目前真正能做预测的只有DAVID BAKER。有很多号称搞结构预测的组其实都是噱头而已
: ,大多是有了结果然后用计算机模拟去解释一下。或者即使预测了一大堆突变,只有一
: 个运气好的能起点作用,发文章了事。就算是david本人,他的出发点也颇有些问题。
: 他的算法还是基于反应的transition state的。而从catalytic antibody的整体失败来
: 看,酶催化的本质可能并不符合这个经典Model。所以他的几个所谓计算机设计的酶,

avatar
a*n
37

用计算的方法设计蛋白遇到的问题不是理论问题, 而是计算能力问题
这个短时间内根本不会有突破

【在 p*****u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多不是做计算的,老以为就是把软件玩一玩就行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然后做不出
: 来就说计算不可信。计算这领域的水很深,我个人认为,如果做酶方面的计算,没有量
: 子化学基础根本做不深。很多灌水的文章企图用分子力学去解释机制,我觉得这就根本
: 说不清。纵然通过大量突变可以得出某个结果,可仍然是费时费力,这就相当于算法里
: 的random search然后找到一个解。可人毕竟不是计算机阿。
: 针对 protein engineering,还是要有考虑的:
: 1. 选择的突变是针对对catalytic反应,还是针对 substrate binding,还是对于中间
: 态的稳定?
: 2. 突变对蛋白的stability有影响没?这属于物理化学的范畴吧。。。
: 3. 水分子在活性中心是否有作用,突变会不会造成水分子的侵入,或者其他极性基团

avatar
l*1
38
De rien.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Thanks! I tried autodock from Scripps. Because I don't know 结构计算,量子化
: 学, 非常强大的物理基础,化学基础和编程能力, I cannot go deeply.
: On the other hand, my designed screening method does work well. We are
: writing a proposal and finding some collaborators from LANL, I'd like to
: hear their opinion.
: Thanks!
:

avatar
o*u
39
深表同意。
现在能下载的软件,用去预测,基本没有用。包括david baker网上挂着的一堆rosetta
软件包。号称可以作什么抗体结合设计,docking什么的。你去试试,算一堆结果出来
,拿到实验室,99%是没用的。
david baker的厉害甚至是里程碑的作用,在于他提供了rosetta这么一个开源平台。一
个基本的框架搭好了,你不用从零开始。但是针对每一个蛋白工程的目标。每一个酶反
应的机理都是大相径庭的。首先你要理解你的酶所催化的反应到底需要改进什么,也就
是peuapeu所说的是要针对中间态,还是底物结合的。这要求的是化学功底。知道你需
要什么了,你还得告诉rosetta反应的机理和所需要的计算。这要求的是编程功底。另
外突变对蛋白稳定性的影响,就是属于生物物理的范畴了。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还是
要人工去直觉验证,大约有60-70%的预测都可以直接人工排除的,这要求的就是
多年理性蛋白质工程的经验。
我也同意计算最大的问题就是现阶段的计算机实在是太慢了。很多东西都必须要作简略
计算。比如蛋白质中的水分子,那么大的极性,对整个蛋白影响多大,但现在就基本没
法计算。要不就是彻底忽略,要不就是用个球来代替。因为每正确模拟一个水分子,哪
怕是每十度旋转计算一次,空间上也有36*36*36个构像。而一个酶里面有几十到几百个
水分子。要考虑进去的话,计算量就像天文数字一样的滚上去了。估计量子计算机出来
后,能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呢。我觉得大家不要低估了计算机蛋白工程发展的速度。3年前,我也觉得这学科
没有50-100年不会靠谱。但现在至少在某些应用方面,未来5年-10年内就会
开始趋于成熟。不要光看文章,公司里面的东西很多是不会发表的,尤其是酶设计这样
产业相关的方向。

【在 p*****u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多不是做计算的,老以为就是把软件玩一玩就行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然后做不出
: 来就说计算不可信。计算这领域的水很深,我个人认为,如果做酶方面的计算,没有量
: 子化学基础根本做不深。很多灌水的文章企图用分子力学去解释机制,我觉得这就根本
: 说不清。纵然通过大量突变可以得出某个结果,可仍然是费时费力,这就相当于算法里
: 的random search然后找到一个解。可人毕竟不是计算机阿。
: 针对 protein engineering,还是要有考虑的:
: 1. 选择的突变是针对对catalytic反应,还是针对 substrate binding,还是对于中间
: 态的稳定?
: 2. 突变对蛋白的stability有影响没?这属于物理化学的范畴吧。。。
: 3. 水分子在活性中心是否有作用,突变会不会造成水分子的侵入,或者其他极性基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