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生物学研究中的试错法很可怕
avatar
生物学研究中的试错法很可怕# Biology - 生物学
O*8
1
现在在用OPT工作,四月份file了H-1B。 我的EAD卡7月12号过期,OPT六月份过期但是
现在拿到了renew的 I-20, 到10月1号过期。
那么从我EAD卡过期之后我能否继续在公司上班?还是已经有了新的I-20,EAD卡要自动
延到10月1号?
avatar
p*7
2
iphone被我连在itune上更新,结果出现错误,然后iTunes has detected an iPhone
in recovery mode. You must restore this iPhone before it can be used with
iTunes,我是不是要restore呀,手机里的info都没了?
avatar
T*i
3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驴没什么区别。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成了混饭吃。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很多一批PI都这样。他们的建议基本不能听。动不动就是你try下这个,你try 下那个
。倒是再老一点的一代还好点。有一位拿了Lasker奖的早都退休的老科学家,据说当年
一年只做一个试验,结果其中一个就得奖了。前一段听一位已经80多岁的老教授的讲座
,很是折服。试验的设计非常logical,结果非常solid。一环扣一环。思路清晰,比我
见过的大多数中年PI都强。为什么会这样?
avatar
p*9
4
更新出现错误?备份了没?备份了的话就restore呗,东西都在

【在 p********7 的大作中提到】
: iphone被我连在itune上更新,结果出现错误,然后iTunes has detected an iPhone
: in recovery mode. You must restore this iPhone before it can be used with
: iTunes,我是不是要restore呀,手机里的info都没了?

avatar
I*a
5
因为都在灌水。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p*7
6
好像没有备份。
avatar
y*n
7
试错法是啥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的笨办法,就像最慢的算法--穷举
avatar
p*m
8
其实你从很早发帖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 你对非hypothesis driven的研究,包括
genetic screen, biochemical fractionation, 到genome sequencing,的意义基本是
无知的。。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d*m
9
大哥,你那关于你前老板的review写了没有了?
avatar
w*n
10
什么一环扣一环,都是做完了写出来的。生物要是像数学一样能够逻辑推论,还搞毛实
验,找一摞纸演算就行了。生物的东西,不试你怎么知道?年轻人,虚心点,不要以为
别人都是愚蠢的。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l*i
11
只能让先知来做生物研究了 先洞悉一切 然后一锤定音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你从很早发帖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 你对非hypothesis driven的研究,包括
: genetic screen, biochemical fractionation, 到genome sequencing,的意义基本是
: 无知的。。

avatar
n*0
12
老教授是把一辈子的成果拿出来讲,中年PI只是把几年的成果拿出来讲,怎么能一样呢
?生物研究不像数学推导,并不都是靠推理出来的啊
avatar
f*9
13
那你有什么更高明的方法?
avatar
s*0
14
就是搞数学也是大量试错的,无论计算还是证明,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avatar
m*5
15
我觉得你前老板应该是很有眼界的人啊? 我倒觉得一般垃圾老板才觉得什么都不可能
自己的假设就一定对,最后手下就被逼作假了……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w*a
16
竟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楼主的想法。
这个足够说明生物学充满了愚蠢而又勤奋的人。
试错,并不是要试所有的可能。在众多的可能中也有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小的。 一项
工作可以是前阶段是试错,后阶段是有目的的去做。
另外,竟然有人说, genetic screen, biochemical fractionation, 到genome
sequencing等非hypothesis driven的研究就是试错?
希望这里回贴的人不是PI,要不就有一帮博后在干死干活。。。。。 惨啊。
avatar
V*n
17
"竟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楼主的想法。
这个足够说明生物学充满了愚蠢而又勤奋的人。"
逻辑?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竟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楼主的想法。
: 这个足够说明生物学充满了愚蠢而又勤奋的人。
: 试错,并不是要试所有的可能。在众多的可能中也有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小的。 一项
: 工作可以是前阶段是试错,后阶段是有目的的去做。
: 另外,竟然有人说, genetic screen, biochemical fractionation, 到genome
: sequencing等非hypothesis driven的研究就是试错?
: 希望这里回贴的人不是PI,要不就有一帮博后在干死干活。。。。。 惨啊。

avatar
w*a
18

楼主说生物不是无限的试错。
回贴的同志们说楼主是个逼B。
所以回贴的人都是同意试错,那就是很勤奋的人。
又因为我所例举的原因, 试错只应该在某一个段价, 一定程度上才值得实施。虽然对
不同的研究方向,对什么样情况下才需要去试错要有不同的标准。根据研究方向的成熟
程度,也要根据研究者对领域的了解程度。但不要忘记楼住例举的都是很极端的去试错
的人。所以,我认为这种试错是愚蠢的。所以不同意楼主的人是愚蠢的人。
二个加在一起:
这个足够说明生物学充满了愚蠢而又勤奋的人。
如果PI的作用只是告诉博后有几种可能可以试。我干什么还要PI,去看看文献不就成了?
望指正。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竟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楼主的想法。
: 这个足够说明生物学充满了愚蠢而又勤奋的人。"
: 逻辑?

avatar
K*k
19
LZ指出了很长时间以来生物学研究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现实。
的确有很多这样的PI以及PI培养的产品:博士以及博士后。
这些人思维僵化,没有正常的科学逻辑。他们只想灌水文章,基本上是生搬照套其他人的
技术和结论。非常多的生物学研究者无论是什么样的研究对象和科学问题,都会归结
到自己所熟悉的那几个分子,技术以及思维。经过一阵胡乱试验(也就是楼主所谓的试
错)后,他们都会“做”出跟自己的“想象”完美吻合的文章。
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很充分:“只要结果完美,谁在乎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和逻辑?!”
这样的人,无论HYPOTHESIS DRIVEN还是DATA DRIVEN都有。
avatar
w*a
20
NB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说生物不是无限的试错。
: 回贴的同志们说楼主是个逼B。
: 所以回贴的人都是同意试错,那就是很勤奋的人。
: 又因为我所例举的原因, 试错只应该在某一个段价, 一定程度上才值得实施。虽然对
: 不同的研究方向,对什么样情况下才需要去试错要有不同的标准。根据研究方向的成熟
: 程度,也要根据研究者对领域的了解程度。但不要忘记楼住例举的都是很极端的去试错
: 的人。所以,我认为这种试错是愚蠢的。所以不同意楼主的人是愚蠢的人。
: 二个加在一起:
: 这个足够说明生物学充满了愚蠢而又勤奋的人。

avatar
m*h
21
好的科学家应该是在自己和前人的基础上用理论指导自己实验,而不是撒大网。关键要
根据实验结果及时修正理论而不是去套原来的理论。与理论不符就造假是万万不能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展新的理论。这就是考水平的地方。好的科学家之所以优秀就是他
们总能提出正确的理论并证明之,所以他们做事总是事半功倍。科学家应该有能力判断
哪些实验是必要的那些实验是误入歧途,否则只能是科学工作者。
撒大网的实验室一般没多大出息。不过也可以理解,没想法只好瞎碰加苦干。总得给人
一条活路。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L*s
22
拿人钱财还背后骂人,很伤RP撒..
avatar
w*a
23

这个讲的很有道理。但现在的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要事半功倍就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阅
读和思考。而现在很多PI自己不读文献,不思考。逼着博后去瞎碰加苦干,而把博后们
本来看文献和思考的时间全给占了。

【在 m******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的科学家应该是在自己和前人的基础上用理论指导自己实验,而不是撒大网。关键要
: 根据实验结果及时修正理论而不是去套原来的理论。与理论不符就造假是万万不能的。
: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展新的理论。这就是考水平的地方。好的科学家之所以优秀就是他
: 们总能提出正确的理论并证明之,所以他们做事总是事半功倍。科学家应该有能力判断
: 哪些实验是必要的那些实验是误入歧途,否则只能是科学工作者。
: 撒大网的实验室一般没多大出息。不过也可以理解,没想法只好瞎碰加苦干。总得给人
: 一条活路。

avatar
n*7
24
我赞同LZ的说法。
不是说不要尝试,问题是很多人,不用进行任何稍微复杂一点推理,就是傻试,还能混
下去,还觉得自己很牛B。
我们组的大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连充要条件,随机,mutual effect的概念都没
有,还要对我的计划指手画脚。她理解问题的方式就是看别人怎么弄就也要怎么弄,根
本不看合不合适。看到别人说P value > 0.05,所以没有correlation,就以为统计测
试就是一个分类器,遇到问题就用一下,PV <= 0.05就取一类,PV> 0.05就取另一类。
看到别人用bonferroni correction,所以遇到pv就说要做bonferroni correction。
偏偏老板还挺喜欢她,因为她愿意做任何老板让她做的事情,至少表面上不会有意见。
代价是她自己的方向在两年时间过后,进度还是0。 不过她还是会因为没有功劳也有苦
劳的缘故,会成为我们课题的共同一作。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w*a
25

呵呵。这个很有意思。
我老板曾经很津津乐道FDR。 等他终于明白FDR就是骗骗医科生的时候, 他有时候还是
会下意思的拿这个来混我。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赞同LZ的说法。
: 不是说不要尝试,问题是很多人,不用进行任何稍微复杂一点推理,就是傻试,还能混
: 下去,还觉得自己很牛B。
: 我们组的大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连充要条件,随机,mutual effect的概念都没
: 有,还要对我的计划指手画脚。她理解问题的方式就是看别人怎么弄就也要怎么弄,根
: 本不看合不合适。看到别人说P value > 0.05,所以没有correlation,就以为统计测
: 试就是一个分类器,遇到问题就用一下,PV <= 0.05就取一类,PV> 0.05就取另一类。
: 看到别人用bonferroni correction,所以遇到pv就说要做bonferroni correction。
: 偏偏老板还挺喜欢她,因为她愿意做任何老板让她做的事情,至少表面上不会有意见。
: 代价是她自己的方向在两年时间过后,进度还是0。 不过她还是会因为没有功劳也有苦

avatar
p*m
26
lol,做genetic screen,做biochemical gractionation,这些在lz眼里大概连试错都
不如,压根就是没有想法的老板设计出来让手下愚蠢的浪费生命吧?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竟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楼主的想法。
: 这个足够说明生物学充满了愚蠢而又勤奋的人。
: 试错,并不是要试所有的可能。在众多的可能中也有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小的。 一项
: 工作可以是前阶段是试错,后阶段是有目的的去做。
: 另外,竟然有人说, genetic screen, biochemical fractionation, 到genome
: sequencing等非hypothesis driven的研究就是试错?
: 希望这里回贴的人不是PI,要不就有一帮博后在干死干活。。。。。 惨啊。

avatar
w*a
27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位朋友会这么认为。
技术本身并不说明什么。在什么情况下genetic screen, biochemical gractionation
是试错, 或者不是试错,是非常具体的事。虽然在BBS上很难讨论具体的项目,但是并
不是说可以完全脱离项目来讨论的吧。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lol,做genetic screen,做biochemical gractionation,这些在lz眼里大概连试错都
: 不如,压根就是没有想法的老板设计出来让手下愚蠢的浪费生命吧?

avatar
f*2
28
是需要作一些thinking experiment,楼主说的这个现象
就是为什么生物界出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的原因。
老爱如果读生物PhD肯定被这些AP骂懒惰。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n*7
29
lz反对的是不动脑筋,遇到问题什么方法都上来瞎试一通的做法
不是反对这种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同样的高通量data,有的组可以做出很有意思的结果,有的组只能把所有现成的分析做
一遍,不会根据结果的反馈进行调整,这就是区别。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lol,做genetic screen,做biochemical gractionation,这些在lz眼里大概连试错都
: 不如,压根就是没有想法的老板设计出来让手下愚蠢的浪费生命吧?

avatar
n*7
30
我跟老板说了很多次了,有些实验在进行之前就可以想想,可能会有什么结果。有些实
验需要结果反馈,有些实验想想就明白根本没有做的必要。结果她总觉得让我做点事情
很难
另一个人做了不少她要做的事情,往往最后发现之前没想清楚,分析出来的结果不知道
有什么意义。

【在 f******2 的大作中提到】
: 是需要作一些thinking experiment,楼主说的这个现象
: 就是为什么生物界出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的原因。
: 老爱如果读生物PhD肯定被这些AP骂懒惰。

avatar
l*f
31
lz完全是凭借自己和听来的经验得出这种结论的,有素养的科学家只会用logical的设
计和solid的结果来说明问题,这点lz自己也指出了。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h*s
32
There is a thing named "Experimental Design"!
avatar
s*p
33
这个我很赞同。生物虽是实验科学,可是如果是聪明的人做实验科学一样也会做的很美
。有一种试验叫思想试验,就是用推理思考出实验结果然后再手动操作去验证。伽利略
和爱因斯坦都做过。不知道现如今生物界有没有大牛有这个本事。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D*a
34
看了楼主几篇文章后,感想如下
1,别去听那些垃圾seminar了吧,要不每次回来一通牢骚,对身体不好。
2,换个慧眼识才的老板吧,要不每天都一通牢骚,对身体不好。
3,如果楼主早换了老板现在风生水起的话,成天写xxx不yyyy,让我等也不知道应该如
何,对不? 我觉得更有建设性的是写写以前xxx,现在yyyy,因此生物研究应该zzzz。
前面论题勉强可以投plos one,后面的正是楼上某兄说的根据data提出新理论,可以试
试CNS了。
avatar
p*e
35
Or Change your major :)
avatar
x*t
36
其实很多实验要自己想,自己看paper,纯靠老板将来还混个p啊。有时候所谓的垃圾
data只是你不知道他意味着什么罢了。盲目跟着老板的薄厚是最悲催的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l*1
37
那要看PD的PI 是不是固执己见
若遇到排斥有different plan 的boss
PD要么熄火 跟其继续混
要不就Move On 喽
尤其是已经tenured Asso. Prof. 以上的Boss 可能比AP boss tenuring track 更固
执己见
心里说老子/老娘就是不要炸药奖提名 也不能成全了那个千老
当然不排除真正的虚怀若谷的大师级别的Boss, 那是PD的RP 高的情况。

【在 x*******t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很多实验要自己想,自己看paper,纯靠老板将来还混个p啊。有时候所谓的垃圾
: data只是你不知道他意味着什么罢了。盲目跟着老板的薄厚是最悲催的

avatar
r*t
38
pd是啥阿?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那要看PD的PI 是不是固执己见
: 若遇到排斥有different plan 的boss
: PD要么熄火 跟其继续混
: 要不就Move On 喽
: 尤其是已经tenured Asso. Prof. 以上的Boss 可能比AP boss tenuring track 更固
: 执己见
: 心里说老子/老娘就是不要炸药奖提名 也不能成全了那个千老
: 当然不排除真正的虚怀若谷的大师级别的Boss, 那是PD的RP 高的情况。

avatar
r*t
39
FDR 是啥阿?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位朋友会这么认为。
: 技术本身并不说明什么。在什么情况下genetic screen, biochemical gractionation
: 是试错, 或者不是试错,是非常具体的事。虽然在BBS上很难讨论具体的项目,但是并
: 不是说可以完全脱离项目来讨论的吧。

avatar
r*t
40
现在又有几家搞得起 non hypothesis driven 呢,绝大部分人还是要 hypothesis
driven 才有房顶. 不能说你到了体制内就笑话体制外的人。老资格被攻击是个好事,
进步都是这么开始的。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你从很早发帖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 你对非hypothesis driven的研究,包括
: genetic screen, biochemical fractionation, 到genome sequencing,的意义基本是
: 无知的。。

avatar
H*g
41
你这段说得不错。
现在的生物界整体质量的确是下降了,很多人不会客观解释自己的结果。

人的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LZ指出了很长时间以来生物学研究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现实。
: 的确有很多这样的PI以及PI培养的产品:博士以及博士后。
: 这些人思维僵化,没有正常的科学逻辑。他们只想灌水文章,基本上是生搬照套其他人的
: 技术和结论。非常多的生物学研究者无论是什么样的研究对象和科学问题,都会归结
: 到自己所熟悉的那几个分子,技术以及思维。经过一阵胡乱试验(也就是楼主所谓的试
: 错)后,他们都会“做”出跟自己的“想象”完美吻合的文章。
: 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很充分:“只要结果完美,谁在乎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和逻辑?!”
: 这样的人,无论HYPOTHESIS DRIVEN还是DATA DRIVEN都有。

avatar
s*e
42
我觉得楼主说的这种情况有不少是PI好idea太少,学生太多造成的。
avatar
l*d
43
说你什么好呢。
就算有nobel得主,
说他一年只做一次实验,而且就这一次,还得奖了。
这种话, 你也信。
我们已经过了读“读者,知音”的年纪。
抛开幻想,准备实验吧。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r*t
44
这只是细枝末节,missed the point.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说你什么好呢。
: 就算有nobel得主,
: 说他一年只做一次实验,而且就这一次,还得奖了。
: 这种话, 你也信。
: 我们已经过了读“读者,知音”的年纪。
: 抛开幻想,准备实验吧。

avatar
s*x
45
主要是现在生物学领域大部分你能够想到的结果,绝大多是是做出来没有什么意义,剩
下小部分是现在没有合适的实验手段去做。
其实如果你真的认真看文献的话,你就会发现,一旦一个新工具出现,经常会有几篇利
用这个工具解决长期困扰人们问题的好文章,这就是你所说的hypothesis driven的试
验了。可惜大部分时候这样的问题都非常稀缺,你需要是真正的大牛或者运气极好才能
找到。
我记得一个Nobel Laureate(不记得具体是谁了)说过,他就好像是在小河边翻石头,
只要你翻一辈子,总会翻到有趣的石头。
另外,我一直不认为生物需要那种如同数学物理中那样的聪明人,相反在这些实验科学
领域,勤奋往往非常重要,因为知道的很少,自然也就有很多实验需要尝试了。如果你
真的是超级genius,我看可能性很低,因为你还有这么多东西看不明白,你大可以去搞
需要智力的行业。如果你连垃圾数据都做不出来,我也很难相信你可以做出什么更了不
起的试验来。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l*d
46
这是lz行文的"data"
通篇文章都是虚头八脑的“试错法”
唯一举了两个例子
也是看起来漏洞百出,道听途说的。
lz根本没有讲明白,
那些不用“试错法”就能成功的“科学方法”和“成功范例”
不都是循环设计,矫正,再设计,再矫正吗。

【在 r****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只是细枝末节,missed the point.
avatar
m*a
47
对,你说的没错,我们做的全是垃圾,生物届现在千呼万唤地就等着你这样的又年轻,
又有理想,思维又严谨,做实验事半功倍的聪明人来照亮呢。等你一毕业,五年以内我
们这些中年教授就都得失业,好有压力啊。
avatar
M*P
48
前一段听一位已经80多岁的老教授的讲座,很是折服。试验的设计非常logical,结果
非常solid。一环扣一环。思路清晰,比我见过的大多数中年PI都强。为什么会这样?
~~~~~~~~~~~~~~~~~~~~~~~~~~~~~~~~~~~~~~~~~~~~~~~~~
这个其实很简单,老教授手下博士后多,讲座只捡能拼在一起的结果讲。所以你听着过
瘾,逻辑很清晰,其实是背后无数postdoc试出来的。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x*i
49
不错

【在 s********x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是现在生物学领域大部分你能够想到的结果,绝大多是是做出来没有什么意义,剩
: 下小部分是现在没有合适的实验手段去做。
: 其实如果你真的认真看文献的话,你就会发现,一旦一个新工具出现,经常会有几篇利
: 用这个工具解决长期困扰人们问题的好文章,这就是你所说的hypothesis driven的试
: 验了。可惜大部分时候这样的问题都非常稀缺,你需要是真正的大牛或者运气极好才能
: 找到。
: 我记得一个Nobel Laureate(不记得具体是谁了)说过,他就好像是在小河边翻石头,
: 只要你翻一辈子,总会翻到有趣的石头。
: 另外,我一直不认为生物需要那种如同数学物理中那样的聪明人,相反在这些实验科学
: 领域,勤奋往往非常重要,因为知道的很少,自然也就有很多实验需要尝试了。如果你

avatar
d*r
50
并不是问题非常稀缺,而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原因一般不是因为蠢,
而是因为技术的极限,根本都看不到问题。显微镜发明以前,有谁能够问细胞是
怎么分裂的?
现在生物领域不缺乏做实验的人,缺乏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发明新的方法的人,
没有这些人,生物学就基本混吃等死;第二种是知道怎么利用方法,做尽量少的
试验解决问题的人。
第一种人只需要少量生物学的训练,关键是要有发明新技术的能力,物理化学工程
都可以。第二种人也好训练,因为大家都有这个意识,天天都有人在告诉别人怎么
做试验怎么思考问题。
需要反对的是前面有人说,有的老板不管什么问题,都往自己那几个分子和方法
上面套的人,非要整出一些相关性。不过也没办法,你不让他们这么做,难道让
他们饿死?这些labs已经在那里了,你怎么办?他们就这几个仪器和分子还有钱,
也是没办法的。

【在 s********x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是现在生物学领域大部分你能够想到的结果,绝大多是是做出来没有什么意义,剩
: 下小部分是现在没有合适的实验手段去做。
: 其实如果你真的认真看文献的话,你就会发现,一旦一个新工具出现,经常会有几篇利
: 用这个工具解决长期困扰人们问题的好文章,这就是你所说的hypothesis driven的试
: 验了。可惜大部分时候这样的问题都非常稀缺,你需要是真正的大牛或者运气极好才能
: 找到。
: 我记得一个Nobel Laureate(不记得具体是谁了)说过,他就好像是在小河边翻石头,
: 只要你翻一辈子,总会翻到有趣的石头。
: 另外,我一直不认为生物需要那种如同数学物理中那样的聪明人,相反在这些实验科学
: 领域,勤奋往往非常重要,因为知道的很少,自然也就有很多实验需要尝试了。如果你

avatar
q*5
51
女AP啊
avatar
s*3
52
呵呵
avatar
l*d
53
仔细看一下,都是虚的文字.
你看lz能否把这个一环扣一环, solid, logical experimental design
给大家讲一下,
我打赌他讲不出来。

【在 M*P 的大作中提到】
: 前一段听一位已经80多岁的老教授的讲座,很是折服。试验的设计非常logical,结果
: 非常solid。一环扣一环。思路清晰,比我见过的大多数中年PI都强。为什么会这样?
: ~~~~~~~~~~~~~~~~~~~~~~~~~~~~~~~~~~~~~~~~~~~~~~~~~
: 这个其实很简单,老教授手下博士后多,讲座只捡能拼在一起的结果讲。所以你听着过
: 瘾,逻辑很清晰,其实是背后无数postdoc试出来的。

avatar
g*0
54
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五年里,中年教授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要失业(
lab close,海龟等)。生物的成功取决于少数的精英,而绝大多数靠生物行业混饭吃
的人的作用,就是给少数的精英人物提鞋。他们靠勤劳得来的data,是精英人物喝咖啡
时产生灵感的源泉。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你说的没错,我们做的全是垃圾,生物届现在千呼万唤地就等着你这样的又年轻,
: 又有理想,思维又严谨,做实验事半功倍的聪明人来照亮呢。等你一毕业,五年以内我
: 们这些中年教授就都得失业,好有压力啊。

avatar
S*l
55
不懂。那么瞧不上老板,自认为水准又那么高,自立门户不就行了。不是智商低就是情商低。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w*a
56

False discovery rate, 是指多次统计检验的时候,得到的p value的不可靠性会增加
。比例在基因芯片分析的时候,这个问题突出了,因为芯片的大容量。但是事实上的情
况是,你可以根据一些条件把很多基因在进行统计检验之前就进行筛选。这样筛选后留
下的基因越少,统计检验的次数就越少,那么FDR就会变小。所以这个在很大程度内是
可以人为控制的。尤其是用基因芯片的结果去解释实验生物学的问题的时候,这个FDR
基本上就不用考虑的。当然,最后这点是我个人的理解,就不展开说了。

【在 r****t 的大作中提到】
: FDR 是啥阿?
avatar
V*n
57
生物研究的现状是多因素决定的。LZ攻击的现象更多的是技术条件和资助申请方式造成
的,和人的勤奋愚蠢没有太大关系。大家采取现有的方式搞研究,无论是PI还是Bench
Worker,都是在趋利避害,适应环境。因为章良同志一番话,单是中国人,吃生物饭的
都很多。有很多人是极聪明并且勤奋的。LZ可以嘲笑广大,不过嘲笑之余,是否有思考
,为什么大家会这样研究生物问题?其他的路是否可行?
其实生物研究的导向一直是在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在新技术产生之后。现在拿钱很难了
,也造成了很多变化。比如要求更多体内实验,要求更多的临床实验,高分杂志尤其突
出。
avatar
w*a
58

我不相信这是一个中年教授说的话。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你说的没错,我们做的全是垃圾,生物届现在千呼万唤地就等着你这样的又年轻,
: 又有理想,思维又严谨,做实验事半功倍的聪明人来照亮呢。等你一毕业,五年以内我
: 们这些中年教授就都得失业,好有压力啊。

avatar
c*o
59
是啊,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一环扣一环,都是做完了写出来的。生物要是像数学一样能够逻辑推论,还搞毛实
: 验,找一摞纸演算就行了。生物的东西,不试你怎么知道?年轻人,虚心点,不要以为
: 别人都是愚蠢的。

avatar
l*i
60
扯淡
要是没有一些关于光速的矛盾实验 洛伦茨变换 之类的东西
爱因斯坦只能胡思乱想最后进精神病院

【在 f******2 的大作中提到】
: 是需要作一些thinking experiment,楼主说的这个现象
: 就是为什么生物界出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的原因。
: 老爱如果读生物PhD肯定被这些AP骂懒惰。

avatar
l*i
61
生物系统复杂度 远比研究什么万有引力复杂 就得大量实验 测试各种可能性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lz反对的是不动脑筋,遇到问题什么方法都上来瞎试一通的做法
: 不是反对这种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 同样的高通量data,有的组可以做出很有意思的结果,有的组只能把所有现成的分析做
: 一遍,不会根据结果的反馈进行调整,这就是区别。

avatar
l*i
62
操 物理里面才几个变量 才几个场?

【在 s*********p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我很赞同。生物虽是实验科学,可是如果是聪明的人做实验科学一样也会做的很美
: 。有一种试验叫思想试验,就是用推理思考出实验结果然后再手动操作去验证。伽利略
: 和爱因斯坦都做过。不知道现如今生物界有没有大牛有这个本事。

avatar
n*7
63
你说的是事实,也是借口。有些情况就是个逻辑推论的问题,跟系统本身的复杂度没关系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系统复杂度 远比研究什么万有引力复杂 就得大量实验 测试各种可能性
avatar
c*y
64
cannot agree more!
缺乏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发明新的方法的人,
avatar
b*n
65
说得好。其实现在的生物研究不需要很高的智力,但是需要非常先进且高效的技术手段
。比如测序技术的发展等等。在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兴起之后,现在生物学研究的技
术手段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瓶颈,导致十多年过去了,很多人还在那些转录因子和信号
通路上面绕来绕去,图越画越复杂,但是能解释的东西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多少。
我觉得以现在惨淡的经济形势,NIH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新技术的孵化,而不是在技
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在疾病机理领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在疾病机理领
域依托一些不错的大学和医学院,保留一些精英的研究组就可以了,反正好的idea其实
也不多,实验室太多就会演变成现在这样的恶性竞争。真正有市场需求的疾病研究,比
如癌症,心脑血管病,帕金森等等,在市场上自然有病人愿意花钱让科学家做研究,
NIH作为政府机构没必要掺和。
至于无法转变研究方向的多余的PI怎么办,这个就不好说了。。也许可以发挥发挥余热
,在某些地方做个lab techinician或者research scientist。。。反正没了那么多PI
,也就不会培养出更多的PHD和博后了,这也算是毅种循环吧。。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并不是问题非常稀缺,而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原因一般不是因为蠢,
: 而是因为技术的极限,根本都看不到问题。显微镜发明以前,有谁能够问细胞是
: 怎么分裂的?
: 现在生物领域不缺乏做实验的人,缺乏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发明新的方法的人,
: 没有这些人,生物学就基本混吃等死;第二种是知道怎么利用方法,做尽量少的
: 试验解决问题的人。
: 第一种人只需要少量生物学的训练,关键是要有发明新技术的能力,物理化学工程
: 都可以。第二种人也好训练,因为大家都有这个意识,天天都有人在告诉别人怎么
: 做试验怎么思考问题。
: 需要反对的是前面有人说,有的老板不管什么问题,都往自己那几个分子和方法

avatar
T*i
66
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不明白这一行如果老板不支持,你基本没可能找到法考题的位置
吗?除非回国。
她实验室就没没有薄厚在美国找到工作的。尽管CNS文章发了不少。
她也从来不给人看推荐信。有人唯一看到过的一次是偶然看到。那写的,我就不说了。
我找工作时也没看到她的推荐信,好不容易有一介于一流和二流之间的学校给了我面试
。结果面试完别人打电话来,她不知道说了什么,再也没消息了。她打完电话就跑过来
跟我说,"I had to tell them the truth. I cannot lie.... You need to work
harder...." 你想想她能说什么好话?她就是对人非常苛刻的人,在她眼里没有人有资
格做faculty。她都很少夸人好,除非是她自己的主意,你执行成功了,她会说好。此
人ego非常强,心眼又极小。实验室里做不到六个月就跑了的postdoc就有几个。还有做
了两年,文章都没发,也受不了,就跑了的。你肯定问我为什么不早点跑?因为她原来
对我一直还不错。开会什么的总带着我。但找工作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了她的嘴脸。
你很运气,不要以为就你智商高,情商高。就算你高,也得有人捧你不是。再说,你搞
bioinfomatics的,跟bench work又两回事。我们这里有的bioinformatics 的AP,连
postdoc都不用做。你们选择的余地和机会多得多。不做faculty,到公司里面随便一个
group leader都能挣十几万。你到这个版来气我们这些苦命人干什么?

情商低。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懂。那么瞧不上老板,自认为水准又那么高,自立门户不就行了。不是智商低就是情商低。
avatar
B*t
67
这个说的很好。每次技术上有大的发展的时候,生物研究也会相应的有很大发展,像
PCR,测序技术,电镜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是没错,否则就是低水平重复建设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好。其实现在的生物研究不需要很高的智力,但是需要非常先进且高效的技术手段
: 。比如测序技术的发展等等。在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兴起之后,现在生物学研究的技
: 术手段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瓶颈,导致十多年过去了,很多人还在那些转录因子和信号
: 通路上面绕来绕去,图越画越复杂,但是能解释的东西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多少。
: 我觉得以现在惨淡的经济形势,NIH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新技术的孵化,而不是在技
: 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在疾病机理领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在疾病机理领
: 域依托一些不错的大学和医学院,保留一些精英的研究组就可以了,反正好的idea其实
: 也不多,实验室太多就会演变成现在这样的恶性竞争。真正有市场需求的疾病研究,比
: 如癌症,心脑血管病,帕金森等等,在市场上自然有病人愿意花钱让科学家做研究,
: NIH作为政府机构没必要掺和。

avatar
k*o
68

FDR
你说的是不是和multiple comparisons里的p值校正是一回事啊?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相信这是一个中年教授说的话。

avatar
p*m
69
你这个就极端了,生物学家这么搞了还是有很多人能活下去的,那数学物理学家要不要
也这么高一下?人文社会学家呢?搞数论的天体物理的历史研究的比较文学的是不是都
应该被劝退?
你干脆说没有市场化的基础研究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取消了算了,大家
一起犬儒挺好的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好。其实现在的生物研究不需要很高的智力,但是需要非常先进且高效的技术手段
: 。比如测序技术的发展等等。在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兴起之后,现在生物学研究的技
: 术手段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瓶颈,导致十多年过去了,很多人还在那些转录因子和信号
: 通路上面绕来绕去,图越画越复杂,但是能解释的东西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多少。
: 我觉得以现在惨淡的经济形势,NIH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新技术的孵化,而不是在技
: 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在疾病机理领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在疾病机理领
: 域依托一些不错的大学和医学院,保留一些精英的研究组就可以了,反正好的idea其实
: 也不多,实验室太多就会演变成现在这样的恶性竞争。真正有市场需求的疾病研究,比
: 如癌症,心脑血管病,帕金森等等,在市场上自然有病人愿意花钱让科学家做研究,
: NIH作为政府机构没必要掺和。

avatar
t*o
70
FDR是multiple comparison correction方法的一种

【在 k****o 的大作中提到】
:
: FDR
: 你说的是不是和multiple comparisons里的p值校正是一回事啊?

avatar
D*a
71
市场不是万能的,自由市场连市场自己都调控不了呢,怎么可能调控自然科学。
你觉得搞明白为啥晚上水母亮闪闪的对癌症治疗有啥前景吗?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好。其实现在的生物研究不需要很高的智力,但是需要非常先进且高效的技术手段
: 。比如测序技术的发展等等。在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兴起之后,现在生物学研究的技
: 术手段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瓶颈,导致十多年过去了,很多人还在那些转录因子和信号
: 通路上面绕来绕去,图越画越复杂,但是能解释的东西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多少。
: 我觉得以现在惨淡的经济形势,NIH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新技术的孵化,而不是在技
: 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在疾病机理领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在疾病机理领
: 域依托一些不错的大学和医学院,保留一些精英的研究组就可以了,反正好的idea其实
: 也不多,实验室太多就会演变成现在这样的恶性竞争。真正有市场需求的疾病研究,比
: 如癌症,心脑血管病,帕金森等等,在市场上自然有病人愿意花钱让科学家做研究,
: NIH作为政府机构没必要掺和。

avatar
p*m
72
hahaha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市场不是万能的,自由市场连市场自己都调控不了呢,怎么可能调控自然科学。
: 你觉得搞明白为啥晚上水母亮闪闪的对癌症治疗有啥前景吗?

avatar
m*m
73
同意,试错不应该是漫无目的的试错,好的pi应该有洞悉方向的能力,才能有的放矢;
即使是开创性的成果也是在成熟的推算预测下指导完成的。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竟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楼主的想法。
: 这个足够说明生物学充满了愚蠢而又勤奋的人。
: 试错,并不是要试所有的可能。在众多的可能中也有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小的。 一项
: 工作可以是前阶段是试错,后阶段是有目的的去做。
: 另外,竟然有人说, genetic screen, biochemical fractionation, 到genome
: sequencing等非hypothesis driven的研究就是试错?
: 希望这里回贴的人不是PI,要不就有一帮博后在干死干活。。。。。 惨啊。

avatar
l*d
74
这种浅显的道理,连你们学生都懂。
你相信那些 pi会不懂吗?
谁会漫无目的,大海捞针的试错?

【在 m********m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意,试错不应该是漫无目的的试错,好的pi应该有洞悉方向的能力,才能有的放矢;
: 即使是开创性的成果也是在成熟的推算预测下指导完成的。

avatar
y*n
75
问题是生命是很复杂的东西,人们只能从表象去推理可能。不一点点摸索,你能有什么
主意?
avatar
s*y
76
对,在那些听起来非常有逻辑性的实验后面,都不知道挂掉了多少研究生,
牺牲了多少博士后才做出来的。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挑那些有利的结果
来做讲座,那些做完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实验,除了自己实验室的人,就没有人
知道了。

【在 M*P 的大作中提到】
: 前一段听一位已经80多岁的老教授的讲座,很是折服。试验的设计非常logical,结果
: 非常solid。一环扣一环。思路清晰,比我见过的大多数中年PI都强。为什么会这样?
: ~~~~~~~~~~~~~~~~~~~~~~~~~~~~~~~~~~~~~~~~~~~~~~~~~
: 这个其实很简单,老教授手下博士后多,讲座只捡能拼在一起的结果讲。所以你听着过
: 瘾,逻辑很清晰,其实是背后无数postdoc试出来的。

avatar
T*i
77
别把PI想的多牛。很多PI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很难平心静气地思考,想的都是尽快
出结果。人desperate的时候就容易幻想中彩票。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浅显的道理,连你们学生都懂。
: 你相信那些 pi会不懂吗?
: 谁会漫无目的,大海捞针的试错?

avatar
w*a
78

懂是一回事,去做是另一回事。
就如爬在一山坡上,老板说,相信我,往这里挖,下面一定有媒矿。然后大家就挖吧。
过了一二年,发现下面啥子也没有。老板终于觉得该往上走走了,再找个地,再往下挖
。所以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能先把整个山都看看,再找地方下手?
其实这是PI的懒病。我觉得很多PI的懒病都非常厉害。但他们从来有时间去看着博后,
push博后,不会去想想自己应该做的事。
从来没有人说做研究可以顺风顺水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很多
PI并没有努力去避免那种无谓的劳动。而且莫名其妙的认为博后就应该周未没有休息,
一天干12小时以上。
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浅显的道理,连你们学生都懂。
: 你相信那些 pi会不懂吗?
: 谁会漫无目的,大海捞针的试错?

avatar
b*n
79
减少funding不会导致知识的失传或者犬儒主义的流行。其他基础学科没多少钱,不也
活得好好的么。
我也没说基础生物研究一定要关门大吉,投一些钱给这些基础研究也是有必要的。但现
在美帝政府预算紧张债台高筑,这样烧钱不太合适吧?。中国现在钱多的没处花,烧一
烧就罢了,不过这样总不能持久。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就极端了,生物学家这么搞了还是有很多人能活下去的,那数学物理学家要不要
: 也这么高一下?人文社会学家呢?搞数论的天体物理的历史研究的比较文学的是不是都
: 应该被劝退?
: 你干脆说没有市场化的基础研究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取消了算了,大家
: 一起犬儒挺好的

avatar
n*7
80
well said
换个角度看,其实很多PI把lab当做劳动力作坊来运转的。他们不介意你花了多少时间
,多少精力和激情来尝试。他们只计算自己投入了多少$$,预期产出又是什么(
funding/paper/tenure) postdoc周末干活对他们是无本万利的事情,why not? 再说
postdoc也从来不缺,只要有钱,总能有postdoc替自己干活。有工夫考虑怎么减少无谓
劳动,还不如把这心思花在写proposal上呢。整个系统已经变成一个business,利润最
大化才是生存的法则。
我过一会儿要去参观一个苦B实验室,据说每天12h,每周7天的那种。老板很有钱,10M+的
funding,一心要搞大文章,成天让手下试这试那,结果往往啥都浅尝辄止。。。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 懂是一回事,去做是另一回事。
: 就如爬在一山坡上,老板说,相信我,往这里挖,下面一定有媒矿。然后大家就挖吧。
: 过了一二年,发现下面啥子也没有。老板终于觉得该往上走走了,再找个地,再往下挖
: 。所以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能先把整个山都看看,再找地方下手?
: 其实这是PI的懒病。我觉得很多PI的懒病都非常厉害。但他们从来有时间去看着博后,
: push博后,不会去想想自己应该做的事。
: 从来没有人说做研究可以顺风顺水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很多
: PI并没有努力去避免那种无谓的劳动。而且莫名其妙的认为博后就应该周未没有休息,
: 一天干12小时以上。

avatar
b*n
81
从GFP到癌症治疗中间的空白太多,如果发现了GFP就忽悠说这是治疗癌症的希望,市场
是不会相信这种概念的。相反,如果某个蛋白的抑制剂在前期研究中被证实可以抑制肿
瘤生长,自然会有人来投资的。
而且我也没说要把发现GFP这种纯兴趣推动的科学推向市场。NIH和NSF之类的政府机构
应该保证这方面的研究,但是不需要铺开现在这么大的规模。现在NIH的问题就是规模
太大而且过于功利,做了太多市场应该做的事情。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市场不是万能的,自由市场连市场自己都调控不了呢,怎么可能调控自然科学。
: 你觉得搞明白为啥晚上水母亮闪闪的对癌症治疗有啥前景吗?

avatar
a*u
82
这个说的太好了! 有的老板就是这样!以为自己有钱,叫你做啥就做啥,什么都别想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跟老板说了很多次了,有些实验在进行之前就可以想想,可能会有什么结果。有些实
: 验需要结果反馈,有些实验想想就明白根本没有做的必要。结果她总觉得让我做点事情
: 很难
: 另一个人做了不少她要做的事情,往往最后发现之前没想清楚,分析出来的结果不知道
: 有什么意义。

avatar
s*o
83
我在国内大学时听一个数学老师讲:
第一流的科学家,开创学科,领导方向,如爱因斯坦,牛顿
第二流的科学家,完善这个学科,如牛的诺贝尔们
第三流的科学家,将前两种科学家的工作拿来,看看能不能修修小地方。
他说他就是第三流的,我想绝大多数都是吧。大家混口饭吃而已。
avatar
s*n
84
脚踏实地最重要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一环扣一环,都是做完了写出来的。生物要是像数学一样能够逻辑推论,还搞毛实
: 验,找一摞纸演算就行了。生物的东西,不试你怎么知道?年轻人,虚心点,不要以为
: 别人都是愚蠢的。

avatar
D*a
85
nature不是发了一篇么,记得题目就叫24/7。
引起了很多人的批判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well said
: 换个角度看,其实很多PI把lab当做劳动力作坊来运转的。他们不介意你花了多少时间
: ,多少精力和激情来尝试。他们只计算自己投入了多少$$,预期产出又是什么(
: funding/paper/tenure) postdoc周末干活对他们是无本万利的事情,why not? 再说
: postdoc也从来不缺,只要有钱,总能有postdoc替自己干活。有工夫考虑怎么减少无谓
: 劳动,还不如把这心思花在写proposal上呢。整个系统已经变成一个business,利润最
: 大化才是生存的法则。
: 我过一会儿要去参观一个苦B实验室,据说每天12h,每周7天的那种。老板很有钱,10M+的
: funding,一心要搞大文章,成天让手下试这试那,结果往往啥都浅尝辄止。。。

avatar
c*7
86
没有掌握证据就推理是极端错误的。
看到一滴水就要联想到有大海的存在。
矛盾又不矛盾的两句话。。。。。。
avatar
c*7
87
这楼很有营养,受益匪浅。。。
avatar
n*n
88
not surprised.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你从很早发帖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 你对非hypothesis driven的研究,包括
: genetic screen, biochemical fractionation, 到genome sequencing,的意义基本是
: 无知的。。

avatar
o*0
89
这个涉及到自然的本质:自然有它的基本规律,也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上天用四十亿年来试错,多少畸变和灭绝。大家都幻想有个天才来指引自己的研究方向
,然后厚古薄今。老PI不比新PI聪明,顶多那时老中老印没这么多,生活压力没这么大。
聪明的博士生也是美国科研的试错小老鼠。努力工作之余,试试祈祷自己是那个特殊的
小白鼠。
Exploring human resources is part of capitalism. Welcome to reality.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生物的很多人,包括我前老板在内,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于是就用试错法。
: 这其实是笨人和思想懒惰的人的做法。他们还以为那是勤奋。其实他们和蒙着头拉磨的
: 驴没什么区别。
: 那样做的后果是,科研成了苦力行业,久了人就彻底burn out,没兴趣了。结果科研就
: 成了混饭吃。
: 我讨厌的那个女AP,竟然禁止她唯一剩下的薄厚度任何假,哪怕一天也不行。她说度假
: 是美国人的恶习。但也没见她们做出来什么。她在内部的讲座也很没劲。
: 还是蒙哥马利说的对,愚蠢而又勤奋的人最坏事了。
: 不幸的是现在生物学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占了位置,产生大量垃圾data。注意是
: data,不是results。听他们的讲座,天花乱坠,就是没什么像样的结论。现在中年的

avatar
n*n
90
not surprised.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你从很早发帖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 你对非hypothesis driven的研究,包括
: genetic screen, biochemical fractionation, 到genome sequencing,的意义基本是
: 无知的。。

avatar
r*t
91
这个就是典型的缺乏逻辑。PI 不懂而学生懂的事情多了。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浅显的道理,连你们学生都懂。
: 你相信那些 pi会不懂吗?
: 谁会漫无目的,大海捞针的试错?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