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Sequencing 还能热多久呢?
avatar
Sequencing 还能热多久呢?# Biology - 生物学
g*a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York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opanda (您好), 信区: NewYork
标 题: 谁有这只猫的照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8 01:26:38 2010, 美东)
麻烦给我发更多好吗,谢谢
avatar
a*u
2
前阵子版上热火朝天地讨论怎么转bioinformatics,今天惊闻一个朋友,生物土博,公
民,实验室的二老板,快五十岁的高龄了,最近去考了什么GRE之类的,准备去读个生
物统计
方面相关的master,理由是bioinformatics太容易找工作了。我听了真是目瞪口呆,我
是担心等他读完出来,也许这个热点已经过去了,值得这么折腾吗?不知道
bioinformatics还能风光几年呢?
avatar
P*o
3
http://www.rayli.com.cn/0021/2007-01-29/L0021004_218273.html

【在 g*******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York 讨论区 】
: 发信人: gogopanda (您好), 信区: NewYork
: 标 题: 谁有这只猫的照片?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8 01:26:38 2010, 美东)
: 麻烦给我发更多好吗,谢谢

avatar
m*c
4
别信他们。没几天好日子了。我知道一公司招sequencing分析的人,就收到无数CV, 包
括好多assistant professors.刚出道的就算了吧,电面都难得。
avatar
g*r
5
真可怜长这么胖。
avatar
o*e
6
50岁,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没必要折腾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别信他们。没几天好日子了。我知道一公司招sequencing分析的人,就收到无数CV, 包
: 括好多assistant professors.刚出道的就算了吧,电面都难得。

avatar
B*m
7
从趋势来看,我认为还能热很久。现在测序技术的更新换代的节奏比摩尔定律还高,个
人基因组测序的时代马上就来了。如果你花上1000美元就能拿到自己或者亲人的基因组
分析、疾病风险预测报告以及健康建议,你会不会掏钱? 我想我会掏这个钱。
深度测序有很多应用分支,数据分析也有很多层次。上游的分析比较容易些,基因组拼
合、read mapping啥的只需要跑一下软件就行,如果只会这点东西,应该是蛮难找工作
的。难点是下游的生物学分析,所以要想数据分析做得好也必须深刻理解生物过程。曾
经和做生物信息但是不懂我们领域的人合作,他们只能给我一长串基因而无法给出解释
,于是深感要在这个领域做到高手必须要主攻某一方向:发育、肿瘤、生物进化、病毒
学、肠道菌体等等。
avatar
a*m
8
说收到好多CV还能信(当然很多要求必须有生信phd,估计大部分不满足,只是tech或
者半路出家),说好多AP去凑热闹就难以置信了。。。现在哪个没有bioinfo的学校不
在筹备开program。。。今天中午吃饭还说B大今年第一次招纯生信phd。
至于楼主所说,个人推测nanopore 3年之内会成熟,到时候data的容量较之现在就不是
几个几十个fold的增加了。。。
不过话说回来没绿卡bioinfo找工作应该也很有难度的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别信他们。没几天好日子了。我知道一公司招sequencing分析的人,就收到无数CV, 包
: 括好多assistant professors.刚出道的就算了吧,电面都难得。

avatar
s*s
9
nanopore出货了没有? 怎么年初印象里暑假就应该有了?

【在 a**m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收到好多CV还能信(当然很多要求必须有生信phd,估计大部分不满足,只是tech或
: 者半路出家),说好多AP去凑热闹就难以置信了。。。现在哪个没有bioinfo的学校不
: 在筹备开program。。。今天中午吃饭还说B大今年第一次招纯生信phd。
: 至于楼主所说,个人推测nanopore 3年之内会成熟,到时候data的容量较之现在就不是
: 几个几十个fold的增加了。。。
: 不过话说回来没绿卡bioinfo找工作应该也很有难度的

avatar
s*9
10
Someone showed us the cartridge months ago. Although I don't expect much,
can't wait to see how robust it can be.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nanopore出货了没有? 怎么年初印象里暑假就应该有了?
avatar
s*n
11
号称年底出,听JGI的人说只要一出他们就会拿到。
估计现在最大的问题可能是error rate太高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nanopore出货了没有? 怎么年初印象里暑假就应该有了?
avatar
D*a
12
如果你花上1000美元就能拿到自己或者亲人的基因组分析、疾病风险预测报告以及健康
建议,我赶脚几年之后跟生物有关的律师这个行业会热起来,大家可以去转律师。

【在 B****m 的大作中提到】
: 从趋势来看,我认为还能热很久。现在测序技术的更新换代的节奏比摩尔定律还高,个
: 人基因组测序的时代马上就来了。如果你花上1000美元就能拿到自己或者亲人的基因组
: 分析、疾病风险预测报告以及健康建议,你会不会掏钱? 我想我会掏这个钱。
: 深度测序有很多应用分支,数据分析也有很多层次。上游的分析比较容易些,基因组拼
: 合、read mapping啥的只需要跑一下软件就行,如果只会这点东西,应该是蛮难找工作
: 的。难点是下游的生物学分析,所以要想数据分析做得好也必须深刻理解生物过程。曾
: 经和做生物信息但是不懂我们领域的人合作,他们只能给我一长串基因而无法给出解释
: ,于是深感要在这个领域做到高手必须要主攻某一方向:发育、肿瘤、生物进化、病毒
: 学、肠道菌体等等。

avatar
l*1
13
那得会偏微分方程组 即使是NGS 3.0 version 律师
pls refer
发信人: echowuhao (echo), 信区: Biology
标 题: Re: 转还是不转?~~~真心求指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0 15:53:11 2012, 美东)

Thanks!
avatar
O*e
14
前不久才听说一个50岁去做病理住院医生的。如果目的就是多挣钱改善生活,到退休还有
15年,其实也不算短了。

【在 o******e 的大作中提到】
: 50岁,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没必要折腾
avatar
m*c
15
呵呵,信不信由你。的确有很多AP的申请。还面试了一个。Funding难啊,日子不好过
呀。

【在 a**m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收到好多CV还能信(当然很多要求必须有生信phd,估计大部分不满足,只是tech或
: 者半路出家),说好多AP去凑热闹就难以置信了。。。现在哪个没有bioinfo的学校不
: 在筹备开program。。。今天中午吃饭还说B大今年第一次招纯生信phd。
: 至于楼主所说,个人推测nanopore 3年之内会成熟,到时候data的容量较之现在就不是
: 几个几十个fold的增加了。。。
: 不过话说回来没绿卡bioinfo找工作应该也很有难度的

avatar
A*y
16
A lot useless information is still useless.
avatar
e*o
17
你要是把生信理解为Sequencing就太简单了。
core是数据分析。
你自己想想能热多久。
avatar
l*1
18
Alan Turing
最后一篇peer review 论文
那才叫生信呢 指引math-bio 至少一百年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Biology/31657487.html

【在 e*******o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要是把生信理解为Sequencing就太简单了。
: core是数据分析。
: 你自己想想能热多久。

avatar
s*a
19
at least by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But it doesn't mean everybody gets free lunch.
avatar
t*1
20
现在保险公司已经cover SNP的检测,Medicare,Medicaid and Tricare 都cover这方面
的检测。这方面会越来越热。医生现在也力推gene sequence的检测,来达到
personolize 给药。
avatar
m*e
21
读个master就一年啊
这么快就过去了啊
那还是热点嘛。。。
哪位大牛展开讲讲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阵子版上热火朝天地讨论怎么转bioinformatics,今天惊闻一个朋友,生物土博,公
: 民,实验室的二老板,快五十岁的高龄了,最近去考了什么GRE之类的,准备去读个生
: 物统计
: 方面相关的master,理由是bioinformatics太容易找工作了。我听了真是目瞪口呆,我
: 是担心等他读完出来,也许这个热点已经过去了,值得这么折腾吗?不知道
: bioinformatics还能风光几年呢?

avatar
u*1
22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看这个文章:
http://www.cell.com/abstract/S0092-8674%2812%2900166-3
Personal Omics Profiling Reveals Dynamic Molecular and Medical Phenotypes
Michael Synder在14个月内各种genomics,transcriptome,proteomics,
metabolomics的数据叠加起来,最后准确的预测了他要得糖尿病
我觉得只要:
1.DNA测序技术本身质量足够高(比如更加准确,read更加长),价格足够低;那么需
求量会越来越大。你看几年前exome sequencing还是不多;而现在成百上千的exome
sequencing都满天飞了。DNA测序可以解决genomics和transcriptome这两样最重要的
omics
2.搞清楚这些sequences到底干啥的。coding protein到底什么作用;noncoding区域
regulatory function(比如ENCODE project),以及这些regulator如何同coding
region作用的。各种疾病或者phenotypes所对应的genome variation的数据库越来越健
全,我觉得自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phenotype。毕竟我们每个人最根本根源的
variation还是来自DNA sequence本身。
而且,sequencing规模越来越大,做的越来越多,一方面迫使成本越来越低,同时促进
基础研究对genome本身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我们对genome本身了解的越深刻,反过来会
刺激更疯狂的sequencing,不仅基础研究,而且是医学商业的运用,真正成为一个产业
。一个良性加速循环。
个人愚见。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阵子版上热火朝天地讨论怎么转bioinformatics,今天惊闻一个朋友,生物土博,公
: 民,实验室的二老板,快五十岁的高龄了,最近去考了什么GRE之类的,准备去读个生
: 物统计
: 方面相关的master,理由是bioinformatics太容易找工作了。我听了真是目瞪口呆,我
: 是担心等他读完出来,也许这个热点已经过去了,值得这么折腾吗?不知道
: bioinformatics还能风光几年呢?

avatar
s*r
23
准确是多准确?
某年还是某月。
没有这么多omics,就发现不了他的糖尿病?

【在 u*********1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看这个文章:
: http://www.cell.com/abstract/S0092-8674%2812%2900166-3
: Personal Omics Profiling Reveals Dynamic Molecular and Medical Phenotypes
: Michael Synder在14个月内各种genomics,transcriptome,proteomics,
: metabolomics的数据叠加起来,最后准确的预测了他要得糖尿病
: 我觉得只要:
: 1.DNA测序技术本身质量足够高(比如更加准确,read更加长),价格足够低;那么需
: 求量会越来越大。你看几年前exome sequencing还是不多;而现在成百上千的exome
: sequencing都满天飞了。DNA测序可以解决genomics和transcriptome这两样最重要的
: omics

avatar
u*1
24
另外,不要把这个bioinformatics想的很狭隘,好像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在我看来,这就是未来生物医学的一个大方向———omics
就好比PCR,RNAi也不是用在一个领域里,而是可以运用在所有领域,彻底改变科学家
的技术手段或者思考方式。
我个人是非常看好的。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当然就像上面的人说的,不是每个人都有free lunch,具体到个人,要看机缘造化个人
的能力努力啊等等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阵子版上热火朝天地讨论怎么转bioinformatics,今天惊闻一个朋友,生物土博,公
: 民,实验室的二老板,快五十岁的高龄了,最近去考了什么GRE之类的,准备去读个生
: 物统计
: 方面相关的master,理由是bioinformatics太容易找工作了。我听了真是目瞪口呆,我
: 是担心等他读完出来,也许这个热点已经过去了,值得这么折腾吗?不知道
: bioinformatics还能风光几年呢?

avatar
b*8
26
Losers like you will never understand.

【在 o******e 的大作中提到】
: 50岁,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没必要折腾
avatar
b*n
27
big data是未来的趋势
sequencing data只是其中一个分支
就如同bioinfo只是CS的一个分支
avatar
u*i
28
re
avatar
y*u
29
有两个问题,
1。 这个预测的准确性是多少
2。 参考地震预测,提前知道的意义是什么。比如糖尿病那个,家族遗传就可以知道不
少,另外推广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无论如何都很有必要。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从来不
打流感疫苗,但是锻炼身体,注意饮食和卫生。
我也很想知道以后的市场会是什么样子,除了价格,其他比如信息的有用程度,可能的
补救都有关系吧。

【在 u*********1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看这个文章:
: http://www.cell.com/abstract/S0092-8674%2812%2900166-3
: Personal Omics Profiling Reveals Dynamic Molecular and Medical Phenotypes
: Michael Synder在14个月内各种genomics,transcriptome,proteomics,
: metabolomics的数据叠加起来,最后准确的预测了他要得糖尿病
: 我觉得只要:
: 1.DNA测序技术本身质量足够高(比如更加准确,read更加长),价格足够低;那么需
: 求量会越来越大。你看几年前exome sequencing还是不多;而现在成百上千的exome
: sequencing都满天飞了。DNA测序可以解决genomics和transcriptome这两样最重要的
: omics

avatar
l*1
30
那就下周一以后 有空闲 再看

【在 e*******o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天要考试,太多,看不完。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