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Don't Become a Scientist!# Biology - 生物学
e*o
1
这是我看的最好的劝退文,虽然作者的观点有些地方稍微偏激。作者为wustl物理教师
,写于1999年,我抽空翻译了出来。
原文:http://wuphys.wustl.edu/~katz/scientist.html
你想成为科学家么?你想揭开自然神秘的面纱,理解世界运行的奥秘?别自欺欺人了。
科学有趣。发现的乐趣无与伦比。如果你聪明,有上进心,愿意努力,貌似你应该选自
然科学相关的专业。但世界并不想你想想的那样。毕业了怎么办? 你要面对的是现实
的世界。因此,还是选医学院,法学院,计算机或者工程之类的专业。(译者注:这些
专业在美国都是相对高薪的专业)。
我(物理的终身教授)为什么要劝退呢?原因很简单,时过境迁。我1973年拿到PhD学
位,1976年当选终身教授。放到现在,是很难想象的 。如果你自以为是,选择做研究。
你后悔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到那个时候,你再想跳出科研这个坑,就很难了。
美国的大学招收的PhD是工作数量的两倍之多。如果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这个再明显
不过。后果之一是,很多人PhD毕业之后,不得不做多年博士后。正式的工作薪水并未
减少,但是,与以前相比,很少人能够做两年博士后之后就找到工作(25年前),而是
5年,10年,或者更长。博士后一般两年为期,找不到工作,就得继续做下一轮博士后。
还是说几个具体的例子吧。我们系最近招聘助理教授,有两个比较突出的应聘者,一个
37岁,PhD毕业十年了。我们没有要他。大家都认为牛的,35岁,毕业7年了。他得到了
职位,但是只是助理教授,6年后才有可能拿到终身教授的职位(译者注:美国助理教
授通常有6年的考核期,过了才评终身教授)。另一个职位的应聘者,39岁,发了35篇
文章。对比一下其他专业找到比较好的工作的时间,医生29岁;律师25岁,31岁进入职
业生涯的下一阶段;计算机的PhD 27岁(计算机和工程是为数不多的工业界需要比较多
PhD的专业)。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努力,如果你能在科研上成功,在其他比较好的专
业,你一样可以成功,何乐而不为呢?
生物的博后的起薪大约$27000,物理$35000,研究生的薪水有博后的一半就不错了。(
译者注:这是1999年的数据,2012年生物领域美国博后税前薪水大3-5万之间,多数在4
万左右。考虑到通胀的因素,现在是升了还是降了,有兴趣者可以考虑)你能用这个收
入养家?对于一对挤在小房子里年轻的小夫妻也许够,尽管我知道,一个物理学家的妻
子因为忍受不了虚无缥缈的未来而离开。(译者注:省吃俭用,在美国4万可以养活一
家三口,但是意味着你每买一件东西都要看价格标签。)当你步入而立之年的时候,你
需要的更多:一个不错的学区的房子,以及其他能够过上中产生活的保障。科学是一个
职业,而不是一个宗教的呼召,也不是一个贫穷的判决或独身的宣誓。
当然,很多人是对科学感兴趣,钱无所谓。因此,即使做医生或律师挣得多你也不屑一
顾。这就是我当初选择学术的原因,我想拥有学术自由,一心一意做我感兴趣的事情。
但是,你不一定有那个机会。作为一个博士后,你研究的是别人的课题,多数时候,你
更像一个技术员,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合作研究者。最终,如果你不够牛,你可能彻底被
挤出去。如果你能在大学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个程序员的工作,为什么不做呢?非得在学
术领域混个十年,毫无出路了才去做?不是打击你,你在学术界混的越久,你越难以放
弃,即使你想通了,你找到工作的难度也会增大。
也许你是牛人,可以摆脱一轮轮博士后的煎熬,有些大学(工业界很少需要物理PhD)
可能会在你毕业两年后雇用你。但是,时过境迁,市场变了。即使是牛人,现在也不容
易。参见我上面给出的例子。即使是很多看起来很优秀,背景也好的人,也会感觉到压
力。竞争太激烈了。
好吧,假设你找到了工作,比如一个终身教授的职位。找工作变成了拉经费。同样,现
在科学家太多了。你的时间都耗费在写申请上了。更糟糕的是,你的申请是被你的竞争
者审阅。你必须花时间,费精力回答各种吹毛求疵的意见而不是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
。找工作和拉经费并不一样,你不能把你过去的成功写在申请书里,因为那都是过去时
,你的新想法,不管有多么新,多么牛,都是未验证的。出奇的想法对于申请有时候是
死亡之吻。因为,是对是错,这个很难说。终于到了想象中的乐园,你失望的发现,这
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
那怎么办?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工作,尽快转行吧。这省去你很多失望之痛。美国的多数
年轻人早已明白做研究没有未来,所以根本不读研究生。如果你还没有,向他们学习。
把研究生的位置留给印度人或者中国人,他们国内的前景更差 。我个人的经验是物理
PhD比毒品还毁人。(译者注:作者可能在开玩笑)
如果你是科学领域的领导人,你应该尽力劝说那些掌握经费的机构少培养PhD。科学家
泛滥,完全是掌握经费的机构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研究生都是联邦的经费资助的)。那
些机构整天抱怨说对科学有兴趣的年轻人愈来愈少了。其实,正是他们毁了科学家作为
一个职业的可能性。解决的办法就是,有多少职位,招多少人。但是他们拒绝这样做,
哪怕是正视这个问题。(多年来,NSF 一直喊未来科学家短缺,其他的机构也装作这个
是真的。)结果就是,本应该做研究的聪明的年轻人,不愿意做,研究生都是那些比较
差的美国学生,以及那些想拿美国绿卡的外国学生。
avatar
e*o
2
Science is a profession, not a religious vocation, and does not justify an
oath of poverty or celibacy.
这个是最好的一句,我翻译不好,用的google translator。
avatar
q*g
3
以后搞科学研究,应该让科学家自己投资。
avatar
o*8
4
我纠正一点哈。
物理学我是不懂滴
但是生物高科技企业,包括制药企业,是需要很多scientists的.
这些企业,是未来30年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随之scientists的待遇和地位自然很
高。
所以大家不要灰心丧志啊。
淡定 要淡定 哈!
磨练个5-6年,出来就行了。PhD还是要滴。
avatar
B*s
5
很悲观
avatar
o*8
6
Don't be.
Time, patients,and some good sciences, that's all you need.
就像买股票一样,your time will come.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很悲观
avatar
e*o
7

也许吧。
=========
给你说下我所在的专业。属于农业,也有产业在支撑,利润也客观。公司招PhD。因为
他们与学校有合作,我接触过一些,感觉这些人反而比老师水平高,精明。我来之前也
有教授跳槽去了孟山都。他们合作的项目,我了解的不深,但在我看来,都是那些公司
里的人不愿意做的,让高校的老师带着廉价的phd来做。我可能理解的不是太对,就我
感觉来说,至少我所在的领域,高校已经远远的被甩在了公司的后面。
生物高科技企业,即使像你所说的那样,未来发展比较好。但是,他们也不会需要太多
的科学家。找少数精英,其余的打杂就可以了。甚至,打杂的都不要太多,直接流水线
就可以了。你可以看看苹果的模式。他们赚再多的钱,跟富士康的员工都没太大关系。
其实能找到公司的职位,scientists的待遇和地位已经不低了,生物AP或者P的待遇也
不能说不行,但是,与很多PhD没太大关系,如果形势还是这样,多数都是炮灰。我觉
得作者发文的目的就是,让那些注定要成炮灰的人早点离开。

【在 o*******8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纠正一点哈。
: 物理学我是不懂滴
: 但是生物高科技企业,包括制药企业,是需要很多scientists的.
: 这些企业,是未来30年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随之scientists的待遇和地位自然很
: 高。
: 所以大家不要灰心丧志啊。
: 淡定 要淡定 哈!
: 磨练个5-6年,出来就行了。PhD还是要滴。

avatar
L*y
8
你发这种帖子很无聊,做科研并没有什么错。正可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在 e*******o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我看的最好的劝退文,虽然作者的观点有些地方稍微偏激。作者为wustl物理教师
: ,写于1999年,我抽空翻译了出来。
: 原文:http://wuphys.wustl.edu/~katz/scientist.html
: 你想成为科学家么?你想揭开自然神秘的面纱,理解世界运行的奥秘?别自欺欺人了。
: 科学有趣。发现的乐趣无与伦比。如果你聪明,有上进心,愿意努力,貌似你应该选自
: 然科学相关的专业。但世界并不想你想想的那样。毕业了怎么办? 你要面对的是现实
: 的世界。因此,还是选医学院,法学院,计算机或者工程之类的专业。(译者注:这些
: 专业在美国都是相对高薪的专业)。
: 我(物理的终身教授)为什么要劝退呢?原因很简单,时过境迁。我1973年拿到PhD学
: 位,1976年当选终身教授。放到现在,是很难想象的 。如果你自以为是,选择做研究。

avatar
l*1
9
>如果形势还是这样,多数都是炮灰。我觉
得作者发文的目的就是,让那些注定要成炮灰的人早点离开。
一将功成万骨灰 比如巴顿将军 的第3军 在威玛最后的阿登反击中的表现
万零一先转进远离了阿登战场 那何来一将 巴顿
放在Bio/Medi 领域 没有弗萊明在實驗室中發現的青霉素
WWII 的夏季 痢疾会施虐欧洲吧
具体机理参看Biochemistry, Seventh Edition, 7th Ed, E-book 原版
by Jeremy Berg, John Tymoczko, Lubert Stryer
pp244
free download web link:
http://iask.sina.com.cn/u/1727999244/ish?folderid=775910
original hint was from 考古本版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Biology/31752693.html

【在 e*******o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许吧。
: =========
: 给你说下我所在的专业。属于农业,也有产业在支撑,利润也客观。公司招PhD。因为
: 他们与学校有合作,我接触过一些,感觉这些人反而比老师水平高,精明。我来之前也
: 有教授跳槽去了孟山都。他们合作的项目,我了解的不深,但在我看来,都是那些公司
: 里的人不愿意做的,让高校的老师带着廉价的phd来做。我可能理解的不是太对,就我
: 感觉来说,至少我所在的领域,高校已经远远的被甩在了公司的后面。
: 生物高科技企业,即使像你所说的那样,未来发展比较好。但是,他们也不会需要太多
: 的科学家。找少数精英,其余的打杂就可以了。甚至,打杂的都不要太多,直接流水线

avatar
e*o
10
怎么说呢,有些士兵,有当将军的潜力,虽然最终可能当不了,这些可以留下来,有些
是毫无希望的。
如果甘当炮灰而在所不辞,留下来也可以。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形势还是这样,多数都是炮灰。我觉
: 得作者发文的目的就是,让那些注定要成炮灰的人早点离开。
: 一将功成万骨灰 比如巴顿将军 的第3军 在威玛最后的阿登反击中的表现
: 万零一先转进远离了阿登战场 那何来一将 巴顿
: 放在Bio/Medi 领域 没有弗萊明在實驗室中發現的青霉素
: WWII 的夏季 痢疾会施虐欧洲吧
: 具体机理参看Biochemistry, Seventh Edition, 7th Ed, E-book 原版
: by Jeremy Berg, John Tymoczko, Lubert Stryer
: pp244
: free download web link:

avatar
l*1
11
得有mentor or 已经的4星上将的 赏识和提携
一个例子
没有李奇微这4星上将 范佛利特基数 7倍 (nb: WWII 战
西欧战场是3倍) 炮弹使用量 成不了 美军在韩战的炮弹用量定律:
对付tg 和Moskva 联合体 必须的

【在 e*******o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说呢,有些士兵,有当将军的潜力,虽然最终可能当不了,这些可以留下来,有些
: 是毫无希望的。
: 如果甘当炮灰而在所不辞,留下来也可以。

avatar
w*r
12
不是刚拿了生信的offer么

【在 e*******o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我看的最好的劝退文,虽然作者的观点有些地方稍微偏激。作者为wustl物理教师
: ,写于1999年,我抽空翻译了出来。
: 原文:http://wuphys.wustl.edu/~katz/scientist.html
: 你想成为科学家么?你想揭开自然神秘的面纱,理解世界运行的奥秘?别自欺欺人了。
: 科学有趣。发现的乐趣无与伦比。如果你聪明,有上进心,愿意努力,貌似你应该选自
: 然科学相关的专业。但世界并不想你想想的那样。毕业了怎么办? 你要面对的是现实
: 的世界。因此,还是选医学院,法学院,计算机或者工程之类的专业。(译者注:这些
: 专业在美国都是相对高薪的专业)。
: 我(物理的终身教授)为什么要劝退呢?原因很简单,时过境迁。我1973年拿到PhD学
: 位,1976年当选终身教授。放到现在,是很难想象的 。如果你自以为是,选择做研究。

avatar
e*o
13
呵呵,只是一种观点。写这个文章的是个物理教授,我翻译的。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刚拿了生信的offer么
avatar
n*k
14
进生物这行的时候,〈10%的人甘当炮灰不想当将军,结果〉90%的成了炮灰,所以最后
>80%的人都苦逼着。

【在 e*******o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说呢,有些士兵,有当将军的潜力,虽然最终可能当不了,这些可以留下来,有些
: 是毫无希望的。
: 如果甘当炮灰而在所不辞,留下来也可以。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