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看了澳大利亚一个教授的自传性质的文章
avatar
看了澳大利亚一个教授的自传性质的文章# Biology - 生物学
p*w
1
blogtd图党:出一身冷汗(图)zz
avatar
b*n
2
Frank Gibson,ATP合成酶方面的行家可能知道这个大牛
他的部分人生轨迹
12岁(大概1930年代)进技校,2年的学习证明手工不行,当craftsman够呛
14岁找工作,进入墨尔本大学细菌学系当技术员学徒,15先令/星期,按照刷管子->插棉
花塞->收样品->配培养基这个ranking奋斗,同时晚上旁听课程
17岁,正式获得昆士兰大学病理学系某实验室的技术员位置,继续修课,中途热血沸腾
毅然去澳大利亚皇家军队支援服务9个月,因为病理专业背景被安排当担架员,感觉憋
屈回到墨尔本大学
25岁,在墨尔本大学终于获得学士学位,继续在墨尔本当研究助理
26岁,获得奖学金,去英国剑桥大学读PhD,课题是用manometry(测压法)研究某些药
物对细菌的作用
30岁,博士答辩,所用方法完全是化学合成,细菌学和酶学。答辩委员会意见,测压法
在哪儿?毕业后回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开始从讲师做起直到教授
大概40岁的时候还从U.S. Public Health Service拿到颇为丰厚的funding,一个40升
发酵箱据说一直用到现在。那时候美国真是财大气粗啊
总结:
1)知识改变命运,就算在做不起眼的事情,也要不停给自己更好的education/training
2)研究其实充满意外,不是像你最初想象的那样
3)科研环境越来越tough,现在这种奇迹很难复制
avatar
S*C
3
笑话挺好看的 不过政治性太强了。

【在 p*********w 的大作中提到】
: blogtd图党:出一身冷汗(图)zz
avatar
Y*j
4
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年代,没有互联网和电邮,没有全球的竞争,老板一封推荐信就能
搞定一个天牛职位,发几篇小文章就能呆到退休。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而且永远不会
再来。扔掉这本传记,走自己现实的路,养家糊口为妙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Frank Gibson,ATP合成酶方面的行家可能知道这个大牛
: 他的部分人生轨迹
: 12岁(大概1930年代)进技校,2年的学习证明手工不行,当craftsman够呛
: 14岁找工作,进入墨尔本大学细菌学系当技术员学徒,15先令/星期,按照刷管子->插棉
: 花塞->收样品->配培养基这个ranking奋斗,同时晚上旁听课程
: 17岁,正式获得昆士兰大学病理学系某实验室的技术员位置,继续修课,中途热血沸腾
: 毅然去澳大利亚皇家军队支援服务9个月,因为病理专业背景被安排当担架员,感觉憋
: 屈回到墨尔本大学
: 25岁,在墨尔本大学终于获得学士学位,继续在墨尔本当研究助理
: 26岁,获得奖学金,去英国剑桥大学读PhD,课题是用manometry(测压法)研究某些药

avatar
f*t
5
时移世易 就像我老板总觉得学术真好 他那个年代过来的当然觉得好 现在你在按这个
人的轨迹发展看看 另外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生物这门坎比较低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