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Li-huei Tsai又灌了一篇cell
avatar
Li-huei Tsai又灌了一篇cell# Biology - 生物学
m*1
1
我家的感觉好像功率不大,很次烘都要1个多小时,其实没几件衣服,然后拿出来还是
凉嗖嗖的。
avatar
T*i
2
这灌水能力刚刚地。
我老羡慕嫉妒啊。
avatar
s*t
3
肯定是有问题。 不正常。

【在 m*******1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的感觉好像功率不大,很次烘都要1个多小时,其实没几件衣服,然后拿出来还是
: 凉嗖嗖的。

avatar
t*l
4
现在都5月了,你说的是4月那个?还是这个礼拜的?没有吧
avatar
b*1
5
买了半年了,三星,还不错。就几件衣服半小时候就可以了。你的出气口堵了吧。

【在 m*******1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的感觉好像功率不大,很次烘都要1个多小时,其实没几件衣服,然后拿出来还是
: 凉嗖嗖的。

avatar
t*l
6
不过她们家的文章都很有意思,做神经行为方向,全是western blot 生化方向的。 很
少有组织学,生理学的实验。当然最后总会用一个行为学的实验来验证一下genetic
phenotypye,剩下的就是用生化解释pathway。感觉CELL老多都是这样的PAPER。起点都
是一个IN VIVO或者primary cell tissue, 中间做着做着,就看见293T cell, 然后
FLAG-TAG。我现在一看见有293T cell的文章,感觉都头大。那些生化PATHWAY用293T解
出来的,到底有多少是能真实的反应in vivo的生理。
avatar
T*i
7
4月那片。

【在 t**l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都5月了,你说的是4月那个?还是这个礼拜的?没有吧
avatar
e*s
8
这不是很好的in vivo, in vitro结合吗?
做机理的话,就是要在简单的Cell line甚至蛋白水平做,甚至极端条件下做。In vivo
可以用来验证,全是模摸糊糊的动物试验,搞机理,行不通!

【在 t**l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过她们家的文章都很有意思,做神经行为方向,全是western blot 生化方向的。 很
: 少有组织学,生理学的实验。当然最后总会用一个行为学的实验来验证一下genetic
: phenotypye,剩下的就是用生化解释pathway。感觉CELL老多都是这样的PAPER。起点都
: 是一个IN VIVO或者primary cell tissue, 中间做着做着,就看见293T cell, 然后
: FLAG-TAG。我现在一看见有293T cell的文章,感觉都头大。那些生化PATHWAY用293T解
: 出来的,到底有多少是能真实的反应in vivo的生理。

avatar
K*R
9

very useful comment!!

【在 t**l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过她们家的文章都很有意思,做神经行为方向,全是western blot 生化方向的。 很
: 少有组织学,生理学的实验。当然最后总会用一个行为学的实验来验证一下genetic
: phenotypye,剩下的就是用生化解释pathway。感觉CELL老多都是这样的PAPER。起点都
: 是一个IN VIVO或者primary cell tissue, 中间做着做着,就看见293T cell, 然后
: FLAG-TAG。我现在一看见有293T cell的文章,感觉都头大。那些生化PATHWAY用293T解
: 出来的,到底有多少是能真实的反应in vivo的生理。

avatar
t*l
10
我不太同意。我认为用293T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偷懒。
我见过有人发的文章,MOUSE MODEL 不仅有cre lox KO 模型, 还有GFP reporter, 有
Biotin-tag,有磷酸化氨基酸位点突变。 从头到尾一个cell line也没用,照样把IN
VIVO的机理在IN VIVO里面做出来。
如果起点是一个IN VIVO的模型,结论也是IN VIVO的,中间一堆都是IN VITRO cell
line出来的,那种文章看着就欠火候。
如果是IN VITRO起点,最后用IN VIVO验证一下,还算可以。

vivo

【在 e****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不是很好的in vivo, in vitro结合吗?
: 做机理的话,就是要在简单的Cell line甚至蛋白水平做,甚至极端条件下做。In vivo
: 可以用来验证,全是模摸糊糊的动物试验,搞机理,行不通!

avatar
P*A
11
菜钱粉心

【在 t**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太同意。我认为用293T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偷懒。
: 我见过有人发的文章,MOUSE MODEL 不仅有cre lox KO 模型, 还有GFP reporter, 有
: Biotin-tag,有磷酸化氨基酸位点突变。 从头到尾一个cell line也没用,照样把IN
: VIVO的机理在IN VIVO里面做出来。
: 如果起点是一个IN VIVO的模型,结论也是IN VIVO的,中间一堆都是IN VITRO cell
: line出来的,那种文章看着就欠火候。
: 如果是IN VITRO起点,最后用IN VIVO验证一下,还算可以。
:
: vivo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