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What is "n" in cell culture experiments?
avatar
What is "n" in cell culture experiments?# Biology - 生物学
m*a
1
有人知道吗?
另外大公司申请会不会容易一点?
谢谢了
avatar
w*e
2
最近没有deal啊。 是不是新显卡刚上影响的?
预算1000左右
打 wow dota2 等游戏
之前 hp 的deal 没入 有点后悔啊 1200 的 i7-6700 + 980ti那个
看了slickdeal 最近一个月都没有啥deal啊?
除了slickdeal 还有哪里可以看 desktop 的deal? 谢谢
接下来 1-2个月 会来deal么?
谢谢
avatar
S*s
3
目的是好的,融合触控到传统PC,增加可用性。
但是,对于桌面版的WINDOWS 8
没有软件支持多点触控,大家照样离不开键盘鼠标,网络浏览会方便很多。
和键盘分开的普通平板被intel绑架,能耗和便携和性能无法很好兼容。
arm版的windows8,0起点,没有什么软件支持,价格不亲民,很有可能是小白鼠。
windows phone 8,经过7和7.5的折腾,积累了一些app
但是在ios和安猪的夹击下,能否顺利崛起也是未知。
好好的一盘棋被软软下成这样,伤心啊。
只要猪头人身还在台上,微软就没有希望。
avatar
S*I
5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人知道吗?
: 另外大公司申请会不会容易一点?
: 谢谢了

avatar
i*a
6
這兩遊戲對顯卡要求不高, CPU 更重要。不需要 1千多的機器吧

【在 w*****e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没有deal啊。 是不是新显卡刚上影响的?
: 预算1000左右
: 打 wow dota2 等游戏
: 之前 hp 的deal 没入 有点后悔啊 1200 的 i7-6700 + 980ti那个
: 看了slickdeal 最近一个月都没有啥deal啊?
: 除了slickdeal 还有哪里可以看 desktop 的deal? 谢谢
: 接下来 1-2个月 会来deal么?
: 谢谢

avatar
d*u
7
先顶再看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目的是好的,融合触控到传统PC,增加可用性。
: 但是,对于桌面版的WINDOWS 8
: 没有软件支持多点触控,大家照样离不开键盘鼠标,网络浏览会方便很多。
: 和键盘分开的普通平板被intel绑架,能耗和便携和性能无法很好兼容。
: arm版的windows8,0起点,没有什么软件支持,价格不亲民,很有可能是小白鼠。
: windows phone 8,经过7和7.5的折腾,积累了一些app
: 但是在ios和安猪的夹击下,能否顺利崛起也是未知。
: 好好的一盘棋被软软下成这样,伤心啊。
: 只要猪头人身还在台上,微软就没有希望。

avatar
f*9
8
也读这个,获益良多。
我觉得大多说人用design1和3的比较多。即每次实验用design1,然后之后的重复就有
点像design3.
不过现在只要条件允许,我自己用design3。
avatar
S*b
9
置顶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人知道吗?
: 另外大公司申请会不会容易一点?
: 谢谢了

avatar
w*e
10

谢谢
大概什么显卡可以胜任这两款游戏呢? gtx960?还是等gtx1060?
可能以后会玩一些主流游戏
最近几年都在玩主机游戏 由于笔记本不给力 带不动别的游戏 对pc游戏没怎么关注
我不是跑分党 也不是帧数党
非常感谢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這兩遊戲對顯卡要求不高, CPU 更重要。不需要 1千多的機器吧
avatar
d*u
11
MD,看不懂你在说什么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先顶再看
avatar
t*k
12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做的是primary cell culture,n=3是不是就应该杀三批老鼠?
avatar
m*a
13
既然有这么多名额, 那还需要抽签吗??
还是说只要办就能办下来?

【在 S**I 的大作中提到】
: 多
avatar
D*3
14
随便买块rx 480,gtx 1060之类的显卡就能玩
为啥要买整套?
gtx960 过几年可能不行了
rx 480,gtx 1060相当于 gtx 970 甚至更强........
avatar
G*h
15
等一两年不管是自愿非自愿的装机量几十几百 million, 各种吊丝 app 风起云涌
arm 板自然不输 atom 了
就是不知道 app 内嵌广告容易做不
能做广告更有吸引力
avatar
n*w
16
this is a really good article.
the take-home msg here is to replicate at least times, at different times,
regardless of cell line or primary cultures.
avatar
k*n
17
不抽签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有这么多名额, 那还需要抽签吗??
: 还是说只要办就能办下来?

avatar
w*e
18

我不一定要买套机
但是目前没有台式机
您的意思是 去dell outlet 买个xps 8900 然后换gtx 1060
把机子上自带的显卡卖了?
这种办法也是一个选择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随便买块rx 480,gtx 1060之类的显卡就能玩
: 为啥要买整套?
: gtx960 过几年可能不行了
: rx 480,gtx 1060相当于 gtx 970 甚至更强........

avatar
d*I
19
软件支持会很快跟进的,有pc出货量在那,再加上传统windows开发领域的巨大积累,应该
能很快补齐短板.而由于平台,硬件方面的优势,在app领域反超也不是难事.
只举一个例子--操作方式.这一点我相信在业界会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win8诞生标志着
键盘,鼠标,触控,电子笔,声控,重力感应等多维一体的操作体系就形成了,或者说常态化
了.软件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操作的组合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历史上鼠标出现以
后,键盘加鼠标的体验就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比方说copy/paste,比方说星际和cs中的应
用.不难想像,键盘+touch,鼠标+touch,鼠标+重力等新组合能玩出多少新花样来.
RT方面有OEM在那,价格亲民是迟早的事情.
avatar
a*m
21
当然不抽签。除了最后一天。
一般都行,除非文件有问题,不符合要求啥的。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有这么多名额, 那还需要抽签吗??
: 还是说只要办就能办下来?

avatar
p*n
22
你买个dell的小机器 就r9 360的显卡就够了 省电。总共机器不到300w,玩主流游戏绰
绰有余
超出的都是浪费
想想主机才两百块硬件成本,配那么高干嘛

【在 w*****e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没有deal啊。 是不是新显卡刚上影响的?
: 预算1000左右
: 打 wow dota2 等游戏
: 之前 hp 的deal 没入 有点后悔啊 1200 的 i7-6700 + 980ti那个
: 看了slickdeal 最近一个月都没有啥deal啊?
: 除了slickdeal 还有哪里可以看 desktop 的deal? 谢谢
: 接下来 1-2个月 会来deal么?
: 谢谢

avatar
y*b
23
花样对生产力领域就是个屁

【在 d**********I 的大作中提到】
: 软件支持会很快跟进的,有pc出货量在那,再加上传统windows开发领域的巨大积累,应该
: 能很快补齐短板.而由于平台,硬件方面的优势,在app领域反超也不是难事.
: 只举一个例子--操作方式.这一点我相信在业界会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win8诞生标志着
: 键盘,鼠标,触控,电子笔,声控,重力感应等多维一体的操作体系就形成了,或者说常态化
: 了.软件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操作的组合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历史上鼠标出现以
: 后,键盘加鼠标的体验就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比方说copy/paste,比方说星际和cs中的应
: 用.不难想像,键盘+touch,鼠标+touch,鼠标+重力等新组合能玩出多少新花样来.
: RT方面有OEM在那,价格亲民是迟早的事情.

avatar
f*9
24
也读这个,获益良多。
我觉得大多说人用design1和3的比较多。即每次实验用design1,然后之后的重复就有
点像design3.
不过现在只要条件允许,我自己用design3。
avatar
h*n
25
adv的h1b名额是多少来着。。。

【在 S*******b 的大作中提到】
: 置顶
avatar
d*I
26
你才懂个屁,键盘加鼠标在copy/paste上对生产力领域没有提高吗.你对新事物真是毫无
感觉.

【在 y**b 的大作中提到】
: 花样对生产力领域就是个屁
avatar
t*k
27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做的是primary cell culture,n=3是不是就应该杀三批老鼠?
avatar
a*8
28
这位朋友在版上向大家介绍WIN8有一阵子了,虽然我不同意他的所有观点,但尊重他所
付出的努力。
其实这位朋友说了这么多,我个人觉得,销量决定一切。微软的想法很好,平板现在占
有率低,那就借着发布新的桌面机操作系统的机会,把平板,手机,PC的操作系统来一
次大整合。微软的盘算是反正windows在PC上面是垄断的,所以用户的PC机更新的时候
,我就强制你使用WIN8,及其metro界面,最少混个脸熟,等到用户熟悉了,应用也多
了,在继而影响到平板和手机上面。
微软的这个想法是可以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成功了,那就一统江湖,可是如果失
败了,那就别说平板和手机,可能连PC这块都要出问题。可以说微软的命运,就在此一
搏了。
我作为微软的长期用户,在看到win8的界面后,倒吸一口凉气,然后开始关注苹果电脑。

【在 d**********I 的大作中提到】
: 软件支持会很快跟进的,有pc出货量在那,再加上传统windows开发领域的巨大积累,应该
: 能很快补齐短板.而由于平台,硬件方面的优势,在app领域反超也不是难事.
: 只举一个例子--操作方式.这一点我相信在业界会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win8诞生标志着
: 键盘,鼠标,触控,电子笔,声控,重力感应等多维一体的操作体系就形成了,或者说常态化
: 了.软件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操作的组合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历史上鼠标出现以
: 后,键盘加鼠标的体验就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比方说copy/paste,比方说星际和cs中的应
: 用.不难想像,键盘+touch,鼠标+touch,鼠标+重力等新组合能玩出多少新花样来.
: RT方面有OEM在那,价格亲民是迟早的事情.

avatar
n*w
29
this is a really good article.
the take-home msg here is to replicate at least times, at different times,
regardless of cell line or primary cultures.
avatar
w*i
30
Win7转win8需要适应没错,但转mac需要重新学习的不是更多吗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位朋友在版上向大家介绍WIN8有一阵子了,虽然我不同意他的所有观点,但尊重他所
: 付出的努力。
: 其实这位朋友说了这么多,我个人觉得,销量决定一切。微软的想法很好,平板现在占
: 有率低,那就借着发布新的桌面机操作系统的机会,把平板,手机,PC的操作系统来一
: 次大整合。微软的盘算是反正windows在PC上面是垄断的,所以用户的PC机更新的时候
: ,我就强制你使用WIN8,及其metro界面,最少混个脸熟,等到用户熟悉了,应用也多
: 了,在继而影响到平板和手机上面。
: 微软的这个想法是可以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成功了,那就一统江湖,可是如果失
: 败了,那就别说平板和手机,可能连PC这块都要出问题。可以说微软的命运,就在此一
: 搏了。

avatar
r*g
31
其实理论上就应该这样
在最开始实验trial的时候,可以用第一种方法~
准备最后paper figure的时候最好用三批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么问题来了,
: 如果做的是primary cell culture,n=3是不是就应该杀三批老鼠?

avatar
d*I
32
我之前也转用过mac的东西,现在又转回来了。
mac的好处是,原版软件配原版硬件效果不错,而且长时间使用速度不会变慢。(
windows用个一年之后就慢下来,很多人受不了就的重装)
坏处是,老版硬件对新版软件支持很差,升级之后开机关机时间明显变长。
后来从macbook变成了macbook air,然后同时安装了windows,发现在ssd上windows在
开关机方面的表现一点不输mac,其实是ssd让win7焕发了第二春。再加上macbook air
上的touch pad在windows上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彻底解除laptop在windows上操作
scrollbar的烦恼,于是乎找不到了用mac的理由。
感觉apple强还是强在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上,每一款软件都与硬件绑定得很死,以此取
得最佳的experience。除了品牌效应之外,这也是这几年macbook系列能够逐步赢得市
场的基础。不过与此同时,这也使得在apple机器上升级软件变得很鸡肋,一方面功能
增强,一方面performance下降。随着win8的出现,touch screen,ssd这些东西的普及
回使得mac这方面的优势弱化。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位朋友在版上向大家介绍WIN8有一阵子了,虽然我不同意他的所有观点,但尊重他所
: 付出的努力。
: 其实这位朋友说了这么多,我个人觉得,销量决定一切。微软的想法很好,平板现在占
: 有率低,那就借着发布新的桌面机操作系统的机会,把平板,手机,PC的操作系统来一
: 次大整合。微软的盘算是反正windows在PC上面是垄断的,所以用户的PC机更新的时候
: ,我就强制你使用WIN8,及其metro界面,最少混个脸熟,等到用户熟悉了,应用也多
: 了,在继而影响到平板和手机上面。
: 微软的这个想法是可以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成功了,那就一统江湖,可是如果失
: 败了,那就别说平板和手机,可能连PC这块都要出问题。可以说微软的命运,就在此一
: 搏了。

avatar
s*i
33
平行试验必须是design 3, 而且不应该连着做3天
design 1 不就是elisa里面的replicate 3次取平均值么,只能算一个实验。
design 2和 design 1 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7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近来读到这篇文章对此问题的看法,http://labstats.net/articles/cell_culture_n.html。身边有些人采用的是design 1, 采用design 3的少些。 大家用的是哪种设计?
avatar
a*m
34
星际里面用touch不可能。。。。。除了菜单意外。手速高的职业能到400-500,屏幕都
戳烂了。而且手不会离开键盘和鼠标,3只手才有机会用触摸。

【在 d**********I 的大作中提到】
: 软件支持会很快跟进的,有pc出货量在那,再加上传统windows开发领域的巨大积累,应该
: 能很快补齐短板.而由于平台,硬件方面的优势,在app领域反超也不是难事.
: 只举一个例子--操作方式.这一点我相信在业界会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win8诞生标志着
: 键盘,鼠标,触控,电子笔,声控,重力感应等多维一体的操作体系就形成了,或者说常态化
: 了.软件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操作的组合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历史上鼠标出现以
: 后,键盘加鼠标的体验就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比方说copy/paste,比方说星际和cs中的应
: 用.不难想像,键盘+touch,鼠标+touch,鼠标+重力等新组合能玩出多少新花样来.
: RT方面有OEM在那,价格亲民是迟早的事情.

avatar
s*e
35
嗯,触摸屏在大屏幕上不好使,玩玩新鲜可以,老这么用,手要不停移动,太累。

【在 a********m 的大作中提到】
: 星际里面用touch不可能。。。。。除了菜单意外。手速高的职业能到400-500,屏幕都
: 戳烂了。而且手不会离开键盘和鼠标,3只手才有机会用触摸。

avatar
w*e
36
你出门背22寸显示器?有地方放显示器没地方放鼠标?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嗯,触摸屏在大屏幕上不好使,玩玩新鲜可以,老这么用,手要不停移动,太累。
avatar
a*m
37
你是说在一个10寸触摸屏上打星际?带个青轴和g9x?手还不停早鼠标和屏幕间切换?估
计不离开鼠标想在10寸屏幕上选一个兵也不容易。。。。切换了也影响不大。。。。

【在 w*********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出门背22寸显示器?有地方放显示器没地方放鼠标?
avatar
a*8
38
本来苹果电脑的占有量就在增加,你这win8一出来,可能会把更多的人推向苹果电脑,
不知道微软有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也许微软太自信了,不相信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air

【在 d**********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之前也转用过mac的东西,现在又转回来了。
: mac的好处是,原版软件配原版硬件效果不错,而且长时间使用速度不会变慢。(
: windows用个一年之后就慢下来,很多人受不了就的重装)
: 坏处是,老版硬件对新版软件支持很差,升级之后开机关机时间明显变长。
: 后来从macbook变成了macbook air,然后同时安装了windows,发现在ssd上windows在
: 开关机方面的表现一点不输mac,其实是ssd让win7焕发了第二春。再加上macbook air
: 上的touch pad在windows上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彻底解除laptop在windows上操作
: scrollbar的烦恼,于是乎找不到了用mac的理由。
: 感觉apple强还是强在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上,每一款软件都与硬件绑定得很死,以此取
: 得最佳的experience。除了品牌效应之外,这也是这几年macbook系列能够逐步赢得市

avatar
w*i
39
对,不相信转苹果是因为win8。不喜欢,win7还在啊。大多数人只是不习惯,但会接着
用的直到熟悉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苹果电脑的占有量就在增加,你这win8一出来,可能会把更多的人推向苹果电脑,
: 不知道微软有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也许微软太自信了,不相信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
: air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