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有人同觉得chip-seq比chip-pcr好做么?
avatar
有人同觉得chip-seq比chip-pcr好做么?# Biology - 生物学
m*5
1
做个chip-pcr总是疑神疑鬼的
不像chip-seq, sites是否可靠和边上background和input,igG control一比就清楚了
avatar
l*s
2
正解
avatar
m*5
3
有同感?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正解
avatar
m*5
4
刚看到你在另一个贴里的问题
你还说sequencing么?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正解
avatar
z*t
5
开个玩笑,ChIP-qPCR总能拿到你想要的enrichment
不过我觉得比较relative enrichment还是可以的,只要你用的ChIP抗体好用

【在 m******5 的大作中提到】
: 做个chip-pcr总是疑神疑鬼的
: 不像chip-seq, sites是否可靠和边上background和input,igG control一比就清楚了

avatar
a*r
6
chip qpcr 不确定性太大了,你看那一个个巨大的error bar就知道了
不要质疑chipqpcr数据的可靠性,浑水咱蹚不起
avatar
m*5
7
nice to know that I am not just being paranoid.
avatar
k*n
8
qpcr'手一抖'就什么结果都能做出来了╮(╯▽╰)╭
好多烙印的qpcr结果都不能信。seq手抖就不好弄了
avatar
K*R
9
我觉得只要到足够强信号binding 位点上。chip pcr 还是很靠谱的
avatar
g*3
10
有点不同意见,说出来大家讨论下。
1. 如果是error bar太大了,是不是要考虑实验重做。我个人觉得replicates内部Ct在
0.3左右都可以接受,有些人要求严格的在0.1左右,否则就重做了。
2. 现在大家paper里好像也不强调biological replicate了。至少我觉得实验重复几次
才算是可靠的。
3. 如果不是实验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控制好了以下几个因素,CHIP-QPCR的结果应该是
很可靠的:
crosslinking, sonication, Ab/Beads, reverse-crosslinking.
我一般处理CHIP-SEQ/QPCR都有大概10个sample,每个sample的Input(包括Mock 和 IP
的), Mock IP.etc,这些sample的Ct应该要接近甚至一样才算可靠,所以你应该有个标
准,自己的实验是不是很可靠了(这个实验其实用Input做啥normalize的都没有必要了
)。
至于那些error bar太大了,primer是不是可靠的,sample(尤其是input)有没有做过
dilution的standard curve,primer有没有做过PCR effiency test (这还算是要求高
点的,我还见过JCI这样的杂志Forward primer不是unique的,这样的问题可能在你用
Input/Too much IP DNA的时候就有问题了)
4. qPCR感觉比SEQ好做是正常的,因为SEQ关注整体嘛,有结果就是好的,QPCR做不出
来就发表不了了。 另外QPCR的实验体系一般都有treatment啥乱七八糟的,seq很多就
是一个Input和IP(也有case-control的,这样的其实就算是复杂的了,原因是数据处
理起来会复杂一些,这里的pipeline还不是很多)。有些实验条件也不尽一样:qPCR你
的DNA可以长点没关系,seq就不好了,QPCR即使你OVER-crosslink也不是很要紧,只要
你的目标不受影响,但是SEQ可能会由于tag NA导致DNA太少。
欢迎修正。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qpcr'手一抖'就什么结果都能做出来了╮(╯▽╰)╭
: 好多烙印的qpcr结果都不能信。seq手抖就不好弄了

avatar
m*5
11
哈哈你说的没错,不过那是在binding sites和functional hypothesis已经很清楚的情况
我其实是说在binding sites未知的情况下

IP

【在 g*********3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点不同意见,说出来大家讨论下。
: 1. 如果是error bar太大了,是不是要考虑实验重做。我个人觉得replicates内部Ct在
: 0.3左右都可以接受,有些人要求严格的在0.1左右,否则就重做了。
: 2. 现在大家paper里好像也不强调biological replicate了。至少我觉得实验重复几次
: 才算是可靠的。
: 3. 如果不是实验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控制好了以下几个因素,CHIP-QPCR的结果应该是
: 很可靠的:
: crosslinking, sonication, Ab/Beads, reverse-crosslinking.
: 我一般处理CHIP-SEQ/QPCR都有大概10个sample,每个sample的Input(包括Mock 和 IP
: 的), Mock IP.etc,这些sample的Ct应该要接近甚至一样才算可靠,所以你应该有个标

avatar
d*s
12
学习了!

IP

【在 g*********3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点不同意见,说出来大家讨论下。
: 1. 如果是error bar太大了,是不是要考虑实验重做。我个人觉得replicates内部Ct在
: 0.3左右都可以接受,有些人要求严格的在0.1左右,否则就重做了。
: 2. 现在大家paper里好像也不强调biological replicate了。至少我觉得实验重复几次
: 才算是可靠的。
: 3. 如果不是实验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控制好了以下几个因素,CHIP-QPCR的结果应该是
: 很可靠的:
: crosslinking, sonication, Ab/Beads, reverse-crosslinking.
: 我一般处理CHIP-SEQ/QPCR都有大概10个sample,每个sample的Input(包括Mock 和 IP
: 的), Mock IP.etc,这些sample的Ct应该要接近甚至一样才算可靠,所以你应该有个标

avatar
a*r
13
我觉得你这样的做PCR 等于瞎子摸象,还不如先花点钱做几个seq,看看哪里有
enrichment再用pcr去做treatment comparison。

情况

【在 m******5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你说的没错,不过那是在binding sites和functional hypothesis已经很清楚的情况
: 我其实是说在binding sites未知的情况下
:
: IP

avatar
m*5
14
都有做,就是感觉对于小peak来说sequencing更可靠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你这样的做PCR 等于瞎子摸象,还不如先花点钱做几个seq,看看哪里有
: enrichment再用pcr去做treatment comparison。
:
: 情况

avatar
n*e
15
个人觉得ChIP-qPCR误差太大,但是增减趋势如果是可重复的话还是可信的。
avatar
a*g
16
新手刚开始做这块,想顺便请教大家这两者在fold enrichment方面的问题。我用chip
-pcr测得chip sample在该TF的经典target上,跟ip相比有上百倍的变化。同样的样品
送去chip seq,虽然经典target依然是变化最大的,但是fold change只有20几倍。这
是为什么呢?
avatar
a*r
17
chip pcr 还是用percent input 比较好吧。倍数变化在pcr跟seq之间没办法做直接比
较。好像pcr的amplicon 无法直接跟测序的fragment做比较?
我对seq 经验有限,还请大仙来指教

chip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新手刚开始做这块,想顺便请教大家这两者在fold enrichment方面的问题。我用chip
: -pcr测得chip sample在该TF的经典target上,跟ip相比有上百倍的变化。同样的样品
: 送去chip seq,虽然经典target依然是变化最大的,但是fold change只有20几倍。这
: 是为什么呢?

avatar
c*1
18
关于这个standard curve,我想探讨下。
我们老板,要求我们每次qPCR,对每对primer都要用input的dilution做standard
curve。而且要用定量的input做standard curve (10, 1, 0.1, 0.01 ng/ul)然后
sample的定量就用这个standard curve。我觉得更合理的做法是,应该是根据实际IP的
样品量(1/20, 1/200, 1/2000 and 1/2000 of ChIP input)standard curve。这个问
题,跟他争论了好几次,后来就懒得跟他争了。
另外,至于就是是否需要每次都做standard curve?我觉得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甚至用
input做standard curve是完全不需要的。standard curve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计算
primer的efficiency,以方便定量。其实,模板的量,也会影响primer的efficiency,
primer对input样品的effficiency不一定跟IP样品的一样。而且,qPCR本身是有每次
PCR循环的数据的。根据linear range的扩增曲线,是很容易算出primer的efficiency
的(有的软件会自动给出这个值),然后可以根据这个来定量。

sample(尤其是input)有没有做过dilution的standard curve

【在 g*********3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点不同意见,说出来大家讨论下。
: 1. 如果是error bar太大了,是不是要考虑实验重做。我个人觉得replicates内部Ct在
: 0.3左右都可以接受,有些人要求严格的在0.1左右,否则就重做了。
: 2. 现在大家paper里好像也不强调biological replicate了。至少我觉得实验重复几次
: 才算是可靠的。
: 3. 如果不是实验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控制好了以下几个因素,CHIP-QPCR的结果应该是
: 很可靠的:
: crosslinking, sonication, Ab/Beads, reverse-crosslinking.
: 我一般处理CHIP-SEQ/QPCR都有大概10个sample,每个sample的Input(包括Mock 和 IP
: 的), Mock IP.etc,这些sample的Ct应该要接近甚至一样才算可靠,所以你应该有个标

avatar
z*t
19


【在 c****1 的大作中提到】
: 关于这个standard curve,我想探讨下。
: 我们老板,要求我们每次qPCR,对每对primer都要用input的dilution做standard
: curve。而且要用定量的input做standard curve (10, 1, 0.1, 0.01 ng/ul)然后
: sample的定量就用这个standard curve。我觉得更合理的做法是,应该是根据实际IP的
: 样品量(1/20, 1/200, 1/2000 and 1/2000 of ChIP input)standard curve。这个问
: 题,跟他争论了好几次,后来就懒得跟他争了。
: 另外,至于就是是否需要每次都做standard curve?我觉得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甚至用
: input做standard curve是完全不需要的。standard curve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计算
: primer的efficiency,以方便定量。其实,模板的量,也会影响primer的efficiency,
: primer对input样品的effficiency不一定跟IP样品的一样。而且,qPCR本身是有每次

avatar
r*e
20
顺便问一个问题
我做CHIP-PCR (qPCR之前先做standard PCR),但为啥连input都P不出条带呢?
input已经在gel检测过是有smear的
我能想到的就是:可能我的primer设计P出来的amplico size太长了。。。以为对于
sheared DNA作为模板大概也就300bp左右吧。。。我想请问各位primer design的
amplicon大概多长呢
thx

【在 m******5 的大作中提到】
: 做个chip-pcr总是疑神疑鬼的
: 不像chip-seq, sites是否可靠和边上background和input,igG control一比就清楚了

avatar
t*n
21
交流交流,谢谢。
1.关于standard curve, 我的理解就是确认PCR amplication efficiency,只要你的样
品DNA好的,为什么一定要用实际IP的
样品量(1/20, 1/200, 1/2000 and 1/2000 of ChIP input)standard curve?当然
如果模板浓度太低,amplication curve may be an issue。
我过去的经验是cDNA样品反复冻融会影响amplication efficiency.
此外如果倍数差别很大比如10倍以上的话就没有必要做standard curve,因为即使扩增
效率低也不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我觉得对一对引物做一次就够了。
2 “qPCR本身是有每次
PCR循环的数据的。根据linear range的扩增曲线,是很容易算出primer的efficiency
的(有的软件会自动给出这个值),然后可以根据这个来定量。”
我以前想过机器应该能自动给出这个效率,但从来没见过,楼主能否说出具体的机器或
软件?

关于这个standard curve,我想探讨下。
我们老板,要求我们每次qPCR,对每对primer都要用input的dilution做standard
curve。而且要用定量的input做standard curve (10, 1, 0.1, 0.01 ng/ul)然后
sample的定量就用这个standard curve。我觉得更合理的做法是,应该是根据实际IP的
样品量(1/20, 1/200, 1/2000 and 1/2000 of ChIP input)standard curve。这个问
题,跟他争论了好几次,后来就懒得跟他争了。
另外,至于就是是否需要每次都做standard curve?我觉得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甚至用
input做standard curve是完全不需要的。standard curve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计算
primer的efficiency,以方便定量。其实,模板的量,也会影响primer的efficiency,
primer对input样品的effficiency不一定跟IP样品的一样。而且,qPCR本身是有每次
PCR循环的数据的。根据linear range的扩增曲线,是很容易算出primer的efficiency
的(有的软件会自动给出这个值),然后可以根据这个来定量。

【在 c****1 的大作中提到】
: 关于这个standard curve,我想探讨下。
: 我们老板,要求我们每次qPCR,对每对primer都要用input的dilution做standard
: curve。而且要用定量的input做standard curve (10, 1, 0.1, 0.01 ng/ul)然后
: sample的定量就用这个standard curve。我觉得更合理的做法是,应该是根据实际IP的
: 样品量(1/20, 1/200, 1/2000 and 1/2000 of ChIP input)standard curve。这个问
: 题,跟他争论了好几次,后来就懒得跟他争了。
: 另外,至于就是是否需要每次都做standard curve?我觉得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甚至用
: input做standard curve是完全不需要的。standard curve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计算
: primer的efficiency,以方便定量。其实,模板的量,也会影响primer的efficiency,
: primer对input样品的effficiency不一定跟IP样品的一样。而且,qPCR本身是有每次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