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韩春雨,不妨多给他一点耐心
avatar
韩春雨,不妨多给他一点耐心# Biology - 生物学
w*9
1
陈进红 时评作者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
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因申请人未在规定
期限内答复国家知识产权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该专利的申请被视为撤回。
这张在网络上被转发的“视为撤回通知书”似乎间接坐实了韩春雨的造假,给了他一记
响亮的耳光。虽然其专利代理人称,“他们不答复原因是后续有一些专利的申请,会覆
盖这个专利。”
但从网友的评论来看,舆论似乎已经一边倒。就如一直关注该事件的方舟子所称:“他
们是不是觉得对专利局也无需自证清白?还是觉得已经被揭露是假的了,有专利也没用
了?”
韩春雨无疑是2016年最受公众关注的中国研究者之一。从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论
文发表的一鸣惊人到如今面对的无尽质疑,从青年科技领军人物到被声讨笔伐的学术造
假者,他在这一年经历了舆论对他过山车一样的起伏。这期间,韩春雨一直坚持自己的
结果是真实的,但并未给出原始论文之外的任何证明。
关于韩春雨科研真假最近的报道是,2016年11月29日,《自然-生物技术》就该篇论文
发表“编辑部关注”,提醒读者人们对原论文结果的可重复性存有担忧,此外《自然-
生物技术》还发布声明称,将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对韩春雨论文的调查。可以看出
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韩春雨的研究还是一桩悬案。
科学需要质疑精神,但过度的围观和舆论无益于前沿科学的研究发展。说白了就是如何
正确围观,作为旁观者、非专业人士看到这些并非基于官方调查结果的报道时并无判断
力,或许仅仅是被标题党吸引就盲目接受。对于尚未可知的前沿科学研究领域,我们是
否更应该保持一份理性冷静的认知。不要把研究领域内的探讨作为判断依据,莽然下定
论。
在舆论的吵吵闹闹中,给韩春雨的研究一点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对科学的不辨真假。与
此次争议无关的美国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吴建永曾表示,科研事件往往要在多年
后才能做出最终结论,因为许多科研成果的影响因素复杂,需要时间才能辨别真伪。在
漫长的科研道路上,公众应给予研究者以更大的耐心。
在当下的网络语境时代,舆论的力量显现出它排山倒海之势,从韩春雨的捧杀到棒杀,
可以理解“媒体需要热点,大众需要追星”,但当学术这一片领土被舆论攻破之后,还
有什么是舆论做不到的。
而其实,在我们所有人的围观中,真正有责任和权力对成果开展调查的是研究者所在单
位,以及为课题提供经费的资助者。如何在学术规范下寻找解决之道,这或许是摆在当
下中国科学界面前的重要挑战。
avatar
w*9
2
科学家,要有好的思维习惯。如果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就只能存疑。搞大字报,批
斗会,网络运动,是对科学背叛。
avatar
g*x
3
明明存疑,小宝方春雨却拍着胸脯说证实了
这当然得批判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科学家,要有好的思维习惯。如果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就只能存疑。搞大字报,批
: 斗会,网络运动,是对科学背叛。

avatar
r*0
4
中国大陆 骗子与其追随者太多
avatar
l*1
5
丹麦诺维信也是骗子的追随者之一,
avatar
I*i
6
这么看来,NgAgo编辑酵母基因应该是worked。酵母这东西在50多摄氏度应该可以存活
,很好的解决了NgAgo在37度不工作的瓶颈,这么看来NgAgo编辑酵母基因是可行的,但
是对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应用还不好说。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