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unidentified_title# China - 中国研究
u*r
1
发信人: birdnodead(不死鸟), 信区: China
标题: 从中兴到华为,中国人管理的致命缺点在哪里?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Sep 26 09:45:18 2017,GMT)
从中兴到华为,中国人管理的致命缺点在哪里?
-------------关系文化,舔肛文化使得中国公司在创始人离开公司后很容易因为内斗
等很快分崩离析。
中国专业人才普遍缺乏管理能力方面的专业教育,不要认为有大量在领导岗位上工作的
中国人,他们就会自动学会如何管理。 在缺乏现代管理教育的情况下,中国人会形成
自己的特殊管理文化。如果没有科学发展的现代管理体系的知识,就一定会有别的东西
来填充。
首先是官与权。一谈到管理,中国人心目中首先出现的就是权力与官位。官大一级压死
人,有权有官位,才好管人、修理人。
其次是政治。虽然前面我们谈到,中国的企业管理培训中也会传授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但一谈到管理,却总是无形中变成政治。说到办公室政治,制衡就会充塞进中国人的脑
袋里,形成互相拆台的恶性局面。
第三是厚黑。其实,现代管理也有制衡,但是中国人的制衡方法更多以一种权术来不受
控制地体现。问题还不在于政治,而在于用什么方式实现公司内的办公室政治。即使在
公开的出版物中,《厚黑学》之类著作也成为一类比正式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更受欢迎
的东西。无原则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互相攻讦被人们津津乐道。当这些东西风行,
有人靠这些东西成功时,又会强化这些东西在中国人中间不受约束地以非正式方式流行
并得到传授。人们分析社会和现实,也都是以这一类厚黑知识权谋体系作框架,从而被
锁定到这种认知中而不能自拔。
人的本性其实都是一样的,问题只在于你如何去处理它们。所有企业,无论中外,都会
遇到类似的问题,用不同的知识体系去处理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之前一些文章发
表后,很多网友留言表示,很可惜中兴未能留住我。
其实,中兴已经算是中国企业里在管理上相当出色的一家。我个人认为, 中兴的管理
能力培养远超过华为。这充分体现在,从中兴出来的人创业成功者远远多于华为,仅中
兴系上市公司就超过10家,更别提大量未上市的企业。而华为出来的人,成功最多的就
只是给别的创业者培训华为的管理体系。像浙江宇视科技这样由从华为出来的人成功创
办的企业非常罕见。我与宇视创始人张鹏国老总交谈过后才发现,他属于华为管理者中
有些另类的,即既继承了华为的大量优点,又有很大的超脱之处。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们
为什么可以自己创业成功。纯华为管理者在华为内部可以发挥,一旦离开华为的环境,
基本就算废了。
中兴领导人侯为贵极其勤于学习,也把自己学到的管理学书籍在中兴管理人员中推荐,
这些管理学著作几乎遍及了所有西方管理学派。令人奇怪的是,其中大多数,其实中兴
并未去实际推广应用,学习只是为提升中兴管理者的素质。至今离开中兴很多年,我仍
心存感激之情,视侯总为恩师。
中兴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管理学院,我参加了中兴从在珠海宾馆举办的第一期管理
干部培训班开始的很多期培训班,公司三层以上领导,每个周六都通过会议电视系统全
体集中学习。但是很遗憾,中国学生在高校中大都完全不去学习工商管理知识,而很多
基础知识的欠缺是很难用后天的企业培训来弥补的。例如,最基础的财务知识从未在中
兴管理者中间作为学习材料,对竞争战略方面也相对缺乏。这是中兴总体上竞争不过华
为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军人出身的华为老总任正非在市场竞争战略上的积累远胜于中兴。如果我自
己不是因为研究纯科学的学术问题,也不会早在进入中兴之前就对工商管理课程进行过
全面系统的学习。也不会读遍任总读过的所有军事战略经典,并且自己写一本军事战略
著作《超越战争论》。
尽管华为在市场上比中兴更为出色,但它内部的管理问题同样不是简单靠一家公司自己
就能解决的。我最初之所以进中兴,就是希望用自己的能力使人们认识到现代管理和全
科型知识体系的巨大优势。如果我在华为,无论做多么好,人们都会认为这是因为华为
强大,与个人无关。而如果在整体上不如华为的中兴,能够在市场上凡是与华为交战都
几乎战而胜之,我就能体现出不同之处。
实际上,不论在视讯领域还是传输领域,不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专门在印度市场,我都
做到了以近乎绝对压倒性的优势杀得华为丢盔卸甲:要么是开始时市场总额与华为差不
多,过一两年就拉大到华为的三五倍,要么是开始远远落后于华为,但一两年内就能将
销售额增大几倍,从而迅速拉近与华为的差距。 被人们高度神话了的华为,其内在的
极度虚弱、一触即溃,我是用实际的较量充分证明过的。
但这种实际行动的证明获得了中兴内部的普遍认可了吗?很遗憾,一个普遍不具有现代
管理意识和系统培训的群体,仅靠个人的行动是改变不了的。中兴管理层有很多人给我
的评价与评价印度CEO类似:太能说会道的人不会真正干实事,以此为自己管理能力的
极度欠缺找借口。人们只看到我在外面说什么,而看不到我在部门内部如何系统运用现
代管理学的知识技能,如培训员工市场技能、激励员工、进行战略分析、分析项目决策
链、破解对手策略、制定市场战略策略、引入项目管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最重要
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基本和系统的管理知识技能与自己特定的产品技术和市场相结
合,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很多中国新官上任总喜欢搞出一些新名堂、新概念。其实
,如果你不具备早就已经在管理学界成熟和系统的管理知识,那些“新名堂”又能有什
么意义呢?
中国很多优秀的企业,是靠创业者的天赋和悟性,以及精通“中国式的管理”而获得成
功的。但当他们不在时,那些成功的企业会陷入内斗而瞬间崩溃吗?所有人心中其实都
有这样的疑虑。但对国外优秀企业,却很少人有这种担心,最多是担心他们的战略与效
率。因此,无论中国企业成功到什么程度,人们心目中总是存有一丝阴影,一种因管理
能力的普遍和极度欠缺而令这些企业最终可能毁于一旦的忧虑。
说到这里,网友们可能会问另一个问题:你说印度管理人才这么优秀,中国人的管理能
力严重欠缺,那中国企业这么多年为什么会迅猛发展,并使中国的经济科技都在迅速赶
上世界先进水平呢?中国当然有自己的优点,弄清楚这些优点,才能更清楚全面地理解
我们需要克服的弱点。中国人的优点就在于不可思议的“中国效率”或“中国速度”。
请看后续文章:不可思议的中国速度是怎么来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