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a*p
1
隋唐两代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儒
、释、道兼宗的政策,提供了三教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的
条件。佛教哲学关于心性、理事问题的讨论;韩愈的道统
说;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成为这一时期哲
学的中心问题。
①心性、理事。佛教哲学讨论心性、理事问题的目的在于
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解决成佛的问题,但各宗派的观
点有很大不同。主张印度佛教唯识学说的唯识宗强调境不
离识,“万法唯识”,认为凡夫只有转识成智才能成佛。
具中国化特点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则认为人心即“真
心”,其自性本觉,只因妄念所蔽,故为凡夫。如能息灭
妄念,使觉性复原就可成佛。尤其禅宗,创顿悟学说,立
无念为宗,主张见性成佛,在唐代后期广为流传。与心性
问题相联系,在理事关系上天台宗主张三谛圆融,华严宗
提出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涉及对本体与现象、现象与现
象关系的认识。上述讨论对宋明时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
②道统与法统。中国佛教各派形成后,都宣称本教派有一
由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的传法系,称道统。为与佛教抗衡,
唐代中期韩愈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说。韩愈认为儒家道统所
传之道即仁义道德,此道统自尧、舜、禹、汤、文、武、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