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找到了一个好文解答我自己的问题
avatar
找到了一个好文解答我自己的问题# EE - 电子工程
z*c
1
如果这是阿哥借张千帆造势,那真是谢天谢地。
一些傻逼已经开始扑上来咬了,那也是必然的。
avatar
z*c
3
大洋彼岸的艰难抉择
张千帆1964年生于江苏南京,童年时光大部分是在上海外婆家度过的。虽成长在“
文革”期间,但他从小就爱读书,学业上从未荒废。1980年,他以高分考入南京大学物
理系,学的是固体物理专业。当初选择学物理,是时代风气使然,尤其是李政道、杨振
宁回国掀起的“物理热”,对他的影响很大。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需要大量科学技术
人才,学成报国是他从小的梦想。
1981年,李政道在美国主持“卡斯比”考试,美国八十多所大学每年从中国大陆招
收通过这一考试的一百多名学生赴美留学。1983年本科毕业后,张千帆顺利考取“卡斯
比”,来到美国读硕士,学习生物物理。他的课程与科研工作都得到导师们的高度评价
。1989年,他博士毕业,接着做博士后,然而此时他的研究兴趣,却已经转向了社会科
学。
就在做博士论文的最后阶段,张千帆对以前工作的价值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在美
国十年,思乡之情从未泯灭,随着时光流逝反而更加强烈。尽管已经拿到绿卡,但他从
未动过在美国生活一辈子的念头,总想着学成归国。现在学成了,然而归国之后,中国
需要他学到的这些知识吗?如果在美国,科研条件显然要比在国内好,回国后很可能一
事无成。而留在美国,住大房子,开好车,娶个美国老婆,那样的生活是他根本不愿意
过的。
在他看来,以前的工作与成功只是一种自我陶醉,和中国的现实离得太远了。中国
目前最需要的或许不是这些传统的自然科学知识(尽管他从来没有否认过它们的重要性
),而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思想、新知识,至少对于像他这样身在国外的留学生是如此
。因为中国从来鼓励自然科学研究,中国人也很聪明,不会缺乏这类人才;但社会科学
却很不一样,国内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为了转向顺利,张千帆决定继续做物理学博士后,为自己争取两年衣食优厚的生活
,积累一点财富。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再抽出时间系统地学习西方政治思想的课程,
而他的社会科学知识基本上是从零开始。
这个选择无疑是艰难的,原来顺得令人羡慕,现在一下子变成了“落魄文人”。虽
然偶尔感到有点不平衡,但他从未发生过大的怀疑或动摇。因为他相信,这是一个正确
的选择,是一项值得自己付出的事业。虽然别人不一定马上知道这项工作的价值,但他
相信最终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做一点对中国社会有价值的事情——这是他在以前一直没
有找到的感觉,而现在找到了。“求仁而得仁”,他还能奢望什么呢?中国是一个伟大
的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现在应该以一种新的文明的姿态骄傲地站在世界面前。
但要完成中国的转变,只有靠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他希望能通过个人的转变,来为促
成中国的转变尽一份力。
在转向之前,理科有奖学金的资助,做博士后又有一定的工资,因此他有了一点积
蓄。1992年,他来到马里兰大学法学院,失去了稳定的收入,原以为可以靠以前的积蓄
撑过这三年学习时间,但美国律师职业收入丰厚,法学院的学费也很昂贵,且没有任何
奖学金。第一学年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银行储蓄迅速地接近零点,心里产生了恐慌。
第二年和第三年,他已交不起学费,没有经济能力注册,也就没有学分,但旁听是不要
钱的,他就选择在那里旁听。他是一个不愿意依赖别人的人,不愿借钱,也不愿像别人
那样出去打工挣钱,因为那将浪费很多时间。幸运的是,他在大学计算机中心找了一个
低薪但还算清闲的咨询工作,勉强糊口,同时利用空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继续
写作。
第三学年结束,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参加毕业典礼,总算熬出了头,等待他们的是前
程似锦、香车宝马的律师生涯,而张千帆由于只是旁听没有学分毕不了业,只得默默地
带上书稿,离开了校园。
马里兰的这三年大概是他人生的最低潮,但也是非常充实、相当多产的三年。目前
已经发表的成果,绝大多数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1995年,张千帆来到德克萨斯奥斯汀
政府学院,读政府学博士,算是有了奖学金,生活基本无忧,而思想也获得了一次很大
的飞跃。在此后相对宁静的三年,他选修了自己一直感兴趣的哲学课,能坐下来对困惑
自己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个比较深入的思考,可以说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求的世界观,
一种自己感到能够安身立命的东西。在美留学生涯使他认识到,人生都有不那么顺利的
时候,千万不要知难而退。只要你所追求的事业是正当的,那就用你的努力、勇气和智
慧去实现它。孟子曾经说过,“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顺境反而可能耽误你,逆境
却可能逼迫你思考,发现真实的自我。
1999年,他拿到政府学博士学位,在美国也待了将近16年,决定回国,后来在南京
大学法学院当教授。2003年,他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授、博导,并担任了中国宪
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宪法领域中的拓荒之旅
在美留学后期,张千帆学的是法学和政治学,宪法研究自然成了他回国后的主要研
究方向。在留美期间,张千帆就在思考,如何在中西法学间架构起宪法研究的桥梁。他
的硕士毕业论文是《在自然法与一般法之间——“礼”的宪法定性》,就是阐述中国古
代的“礼”具有“宪法”的意涵。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法家提出了更多的法律主张,张
千帆却认为,法家的确有法律主张,但法家的“法”更多的是统治权术和国家军事化管
理;而儒家的“礼”,虽包含在伦理道理的范畴,但却由《礼记》、《周礼》等构成了
中国古代的“成文法”,具有一定的宪法地位。
2000年,张千帆写成了120万字的《西方宪政体系》,系统介绍了美国、欧洲的宪
法、宪政制度和政府运行机制。2001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将这部著作出版,此前国
内还没有一本书这样系统完整地对西方宪法、宪政体系进行过介绍,这部拓荒性的著作
,为中西宪法研究架起了一座桥梁,它的意义将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日益彰显。
我国提出“依法治国”已有十年,通过控制法律的合宪性,宪法为法治提供了获得
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目标,包括政府所必须尊重与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同时,依宪行
政、依法行政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张千帆认为,法律的终极社会作用是人们对法院实
际会做什么的预测,预测其行为所可能带来的后果。如果一位民营企业家要开办工厂,
他可以选择安装控制污染的设备,也可以选择违法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假如他
认为违法成本低于环保费用,那么任其污染才是他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反之,
如果他预测到违法的成本远远大于环保费用,他当然会选择安装控制污染的设备。如果
法治不健全,需要政府通过一道道行政命令来逼迫他暂时控制污染,而司法无所作为,
那么,他就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断地违法、纠正、再违法。这就是说,没有日
益完善的宪政,国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
张千帆说,司法是在中国传统上最受忽视的一个部门。在古代,司法依附于行政,
地方行政首长往往兼任司法工作,“升堂办案”。这种传统影响,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消
除。但司法对于保护市场竞争发挥着最直接和关键的作用,因为法院缺乏立法和行政机
构的能动性,它既不制订影响权利和义务分配的立法,又不主动实施国家政策,也不能
在没有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将他们勉为其难地“拖”到法庭上来,因而一般没有能力主
动侵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所以说,司法是“危险最小”的社会分支,它只能纠正违法
或违宪的立法或行政行为,从而为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发挥积极作用。所以说,司法独
立不仅对公民的个人利益是重要的,而且还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普遍影响,从而最终决
定着社会的繁荣程度。
农村选举是他的重要课题
在留美期间,张千帆一直研究关注西方的选举制度。当时美国研究选举制度的方法
,除了博弈论还有空距理论。空距理论比较新颖,就是将有关数据数理化、模型化,选
民认为“他的主张和我的利益之间的距离最近”,就会投票支持那位候选人。而这种距
离,首先是经济利益,其次包括家庭、宗教、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传统习俗等,这些
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距离”,是候选人与选民的真正距离。根据这一理论,张千帆分析
了1996年的俄罗斯总统大选,并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受到高度评价。
回国后,张千帆一直关注农村基层选举,在这方面发表了许多论文。2005年在对河
北省石家庄东营村进行的村民代表选举进行考察时,他探讨了在农村基层选举中被普遍
忽视的问题:村民代表的选举和村选区的划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主
要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只是在“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推选产生村
民代表,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但由于种
种原因,村民会议往往不容易召集,往往授权规模更小的村民代表会议处理。由于“人
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定义相当模糊,不论是否出于实际需要,某些村都可能建立村
民代表会议并赋之以实权,譬如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的权力。《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却
对村民代表的选举方式语焉不详。这就给形形色色的不规范选举行为提供了机会,其中
之一就是选区划分权的滥用。
张千帆从东营村第一次听说在村子里划分“选区”的做法,他觉得有一定好处。可
以降低选举成本,也可能有助于控制“多数人的暴政”。如果村的选区划分基本规则并
保持均衡,而强势家庭的分布是不规则的,那么就有可能打破强势集团的垄断局面,从
而保证村民代表会议大致能反映全体村民的利益。然而,划分选区同时也将增加人为干
预的风险。选区规模越小,人为干预和舞弊就越容易,且对选举结果的影响越大。因此
,在保证选区划分规范的基础上,中国农村选举的当务之急仍然是保证自由和公正、防
止干预和舞弊。在体制上,如果说选区划分应该获得村民会议的批准,那么选举过程的
合法性还得更多地依赖法院。
以前我们喜欢说“依法行政”,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法治政府
”,张千帆对这一提法的改变极为赞赏。“法治政府”意味着宪法和法律是政府建立的
基础,是政府体系构成的依据;政府的任务是为私有产权,经济活动自由、投资环境提
供法律保障。依宪行政、依法行政有助于限制政府行为的任意性,保护有限的社会资源
,并激发社会的经济活力,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巨大进步,必将对中国的政治生活产生深
远的影响。他对国家的发展进步和个人的学术研究,都充满了信心
avatar
z*c
4
不知道这个已经还是马上要成禁歌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