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试请教一个电磁学方面的问题 (转载)
avatar
试请教一个电磁学方面的问题 (转载)# EE - 电子工程
A*n
1
要对美国动手了?
avatar
z*n
2
前段时间jitter是个热门话题,这两天没事
想了想,还是觉得jitter是个很扯蛋的东西。
CD采样率是44.1kHz,一个因为Nyquist采样
定律,一个是因为要与当时的模拟电视行扫
描频率兼容。这个44.1千赫就造成了一个问
题:因为一般jitter测量都是用1kHz test tone,
1千赫的音频用44.1倍频采样,是不能在一个
周期内正好完成整数个样本的。也就是说如果
1kHz正弦波的第一个周期的第一个样本正好
在过零点采样,i.e.,x1 = sin(2*pi*f*t) @ t=0,
那么第二个周期的第一个采样点肯定不在过零点,
如果以过零点时间作为jitter统计的话(用任何
其他点也是一样),CD采样本身就造成了jitter。
用matlab写个仿真程序生成10000个1kHz正弦
周期然后看了看眼图和过零点的分布,jitter
至少也是微秒级的,不知道网上那些皮秒级的
jitter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avatar
c*d
3
本人招聘一个生物信息学博后,工作方向为 cancer genomics, 主要是基于NGS的数
据. 主要职责为(1)和本人一起开发算法 (indel and structural variation
detection(2)lead caner DNA and RNA sequencing project (prostate cancer).
薪水按照NIH标准. 请感兴趣的同学站内联系。无论是计算背景还是生物背景都非常欢
迎。
avatar
h*z
4
不知道这个学校一般给什么鉴证,还有工资怎么样
谢谢
avatar
j*u
5
父母马上要起签证了,看到很多帖子都说要了房产证明的,父母在国内住的房子是在我
的名下的,应该怎么跟签证官解释呢
avatar
k*u
7
不好意思,问题很含糊,而且我得到的线索是转述的,我现在是找不着北。。。
背景:
朋友那边的测量脑电磁的机器,有人使劲揪着60Hz噪音大的问题。按理不是问题,因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我们自己找出的理由,一是line noise,二是显示屏刷新频率,都是在60Hz
但是那个家伙说,60Hz噪音在视区(后脑勺)特别强,并且用inverse方法求source,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我的朋友请教了NIH的专家,专家提了两点可能性,其中一个是:60Hz的方向性。专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问题:
我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频率的方向性。但是是我的朋友转述的,她物理方面知识比我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就是想知道哪里有“60Hz的方向性”这种说法。
不知道这里的物理大牛们能不能帮忙提供一些线索?
先谢了
avatar
M*c
8
这就是我不太乐意玩的缘故。 也让新手同学们不要参与反弹。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要对美国动手了?
avatar
l*s
9
看不懂,Jitter测量和非整数样本有什么关系?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前段时间jitter是个热门话题,这两天没事
: 想了想,还是觉得jitter是个很扯蛋的东西。
: CD采样率是44.1kHz,一个因为Nyquist采样
: 定律,一个是因为要与当时的模拟电视行扫
: 描频率兼容。这个44.1千赫就造成了一个问
: 题:因为一般jitter测量都是用1kHz test tone,
: 1千赫的音频用44.1倍频采样,是不能在一个
: 周期内正好完成整数个样本的。也就是说如果
: 1kHz正弦波的第一个周期的第一个样本正好
: 在过零点采样,i.e.,x1 = sin(2*pi*f*t) @ t=0,

avatar
l*1
10
感兴趣,已发信。
avatar
w*n
11
如果你想博后之后找工作,绝对是个好地方,在德州很吃得开。
在德州 一说 Texas A&M,别人一脸崇拜的看着你,觉得你出身不错
avatar
E*a
12
电磁场E矢量的方向?

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
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
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在 k*****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好意思,问题很含糊,而且我得到的线索是转述的,我现在是找不着北。。。
: 背景:
: 朋友那边的测量脑电磁的机器,有人使劲揪着60Hz噪音大的问题。按理不是问题,因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 我们自己找出的理由,一是line noise,二是显示屏刷新频率,都是在60Hz
: 但是那个家伙说,60Hz噪音在视区(后脑勺)特别强,并且用inverse方法求source,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 我的朋友请教了NIH的专家,专家提了两点可能性,其中一个是:60Hz的方向性。专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 问题:
: 我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频率的方向性。但是是我的朋友转述的,她物理方面知识比我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 就是想知道哪里有“60Hz的方向性”这种说法。
: 不知道这里的物理大牛们能不能帮忙提供一些线索?

avatar
q*7
13
也许。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要对美国动手了?
avatar
a*a
14
顶学术贴~
avatar
g*4
15
给各位老师们提供一个Postdoc/PhD发布招聘广告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已有13000+关注)
我在和很多老师聊天的时候意识到很多实验室有博士/博士后名额但是周围很难找到优
质的生源,所以很多老师不得不去indeed,小木虫等传统学术招聘网站去发文写贴,但
这样耗时且效率极低。为了帮助老师们从类似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也为了给大量的寻
找学习工作机会的博士生/博士后们一个集中的招聘平台。我们愿意来义务做一个事情
来帮助广告宣传。
我们现有的公众号已有了13000+微信关注用户,针对的关注人群全部是科研人员。同时
现有三个微信助手号,和12000+实名好友,在国内科研公众平台中是有一定的名气和人
气积累的。我们平台之前主要做的是科研进展跟新和一些科普方面的内容,现在也在慢
慢开展一个新的招聘版块,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桥梁。
整个事情,老师们仅需要一份招聘广告,有英文即可,当然中文最好(我们面对的主要
是中国微信用户),中文可以适当简短一些。同时也希望老师们能对实验室及PI有一个
大概的描述,这个到最后也是帮应聘者和老师们双向选择时节约时间的目的。
毋庸置疑,这个当然是完全免费的。所以希望版主能够请不要删贴,不是商业广告。
请联系我个人微信chengguo703952
或扫码我的个人论坛用户头像来联系我们。
avatar
b*r
16
正统红脖子的最爱啊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想博后之后找工作,绝对是个好地方,在德州很吃得开。
: 在德州 一说 Texas A&M,别人一脸崇拜的看着你,觉得你出身不错

avatar
r*y
17
100个包子,我告诉你
avatar
x*5
18
可能已经通过了解放军总参提出的朝鲜作战方案。
美国将避免与中国在朝鲜战场对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要对美国动手了?
avatar
z*n
19
就是说,哪怕是perfect的1kHz正弦波你用cd采样率
去采样,回放出来的正弦波的周期已经不是1毫秒了。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不懂,Jitter测量和非整数样本有什么关系?
avatar
f*e
20
相比UT-Austin 和 Rice 如何?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想博后之后找工作,绝对是个好地方,在德州很吃得开。
: 在德州 一说 Texas A&M,别人一脸崇拜的看着你,觉得你出身不错

avatar
B*G
21
100个包子都一千了,你是想要10个包子吧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100个包子,我告诉你
avatar
q*7
22
有道理!支持!

【在 x*******5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已经通过了解放军总参提出的朝鲜作战方案。
: 美国将避免与中国在朝鲜战场对抗。

avatar
f*i
23
跟那个1kHz tone没关系,1kHz tone是用来测harmonic distortion的
连续信号离散化的时候,timing的误差变化算是jitter
离散信号数字化的时候,振幅的误差变化是ADC/DAC round offer error
你说的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提高DAC的位数来减小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前段时间jitter是个热门话题,这两天没事
: 想了想,还是觉得jitter是个很扯蛋的东西。
: CD采样率是44.1kHz,一个因为Nyquist采样
: 定律,一个是因为要与当时的模拟电视行扫
: 描频率兼容。这个44.1千赫就造成了一个问
: 题:因为一般jitter测量都是用1kHz test tone,
: 1千赫的音频用44.1倍频采样,是不能在一个
: 周期内正好完成整数个样本的。也就是说如果
: 1kHz正弦波的第一个周期的第一个样本正好
: 在过零点采样,i.e.,x1 = sin(2*pi*f*t) @ t=0,

avatar
a*e
24
据说他们和UT Austin经常争风吃醋,各自都认为是德州最好的大学,呵呵
我去TAMU看过,的确是所暴发户大学,虽然身为公立大学,但私人捐助却和Yale相当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相比UT-Austin 和 Rice 如何?
avatar
B*G
25
完全没看懂,你们是让人看显示器测脑电波还是磁共振?60Hz感觉电灯或者电源的噪声
比显示器刷新率靠谱多了?

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
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
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在 k*****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好意思,问题很含糊,而且我得到的线索是转述的,我现在是找不着北。。。
: 背景:
: 朋友那边的测量脑电磁的机器,有人使劲揪着60Hz噪音大的问题。按理不是问题,因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 我们自己找出的理由,一是line noise,二是显示屏刷新频率,都是在60Hz
: 但是那个家伙说,60Hz噪音在视区(后脑勺)特别强,并且用inverse方法求source,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 我的朋友请教了NIH的专家,专家提了两点可能性,其中一个是:60Hz的方向性。专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 问题:
: 我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频率的方向性。但是是我的朋友转述的,她物理方面知识比我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 就是想知道哪里有“60Hz的方向性”这种说法。
: 不知道这里的物理大牛们能不能帮忙提供一些线索?

avatar
A*n
26
这不成官泄了

【在 x*******5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已经通过了解放军总参提出的朝鲜作战方案。
: 美国将避免与中国在朝鲜战场对抗。

avatar
f*i
27
DAC每次可以输出不一样的值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说,哪怕是perfect的1kHz正弦波你用cd采样率
: 去采样,回放出来的正弦波的周期已经不是1毫秒了。

avatar
g*g
28
很显然,UT-Austin>Rice>TAMU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相比UT-Austin 和 Rice 如何?
avatar
k*u
29

可能是这个?多谢~
能再说得具体些吗?

【在 E*****a 的大作中提到】
: 电磁场E矢量的方向?
:
: 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 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 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
: 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 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
: 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avatar
l*s
30
为什么?如果没有Jitter,你用CD采样率采样然后回放,回放出来的就和原来的正弦波
没有区别啊?而且没听说过谁用
1kHz正弦波来测Jitter的,那个是测THD用的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说,哪怕是perfect的1kHz正弦波你用cd采样率
: 去采样,回放出来的正弦波的周期已经不是1毫秒了。

avatar
g*g
31
很显然,UT-Austin>Rice>TAMU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相比UT-Austin 和 Rice 如何?
avatar
k*u
32
这个,是因为人看显示器呈现的刺激,以此测得脑磁信号变化
60Hz这个我一开始就坚持是电源噪声,是那个挑刺的家伙一定要扯上显示器刷新频率的
。但是后来我查了文献资料,这方面确实会有一些影响,虽然不严重。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完全没看懂,你们是让人看显示器测脑电波还是磁共振?60Hz感觉电灯或者电源的噪声
: 比显示器刷新率靠谱多了?
:
: 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 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 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
: 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 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
: 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avatar
o*o
33
这个似是而非。为什么采样点不过零就被楼主认为是jitter?

前段时间jitter是个热门话题,这两天没事想了想,还是觉得jitter是个很扯蛋的东西
。CD采样率是44.1kHz,一个因为Nyquist采样定律,一个是因为要与当时的模拟电....
....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6.0 - iPhone Lite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前段时间jitter是个热门话题,这两天没事
: 想了想,还是觉得jitter是个很扯蛋的东西。
: CD采样率是44.1kHz,一个因为Nyquist采样
: 定律,一个是因为要与当时的模拟电视行扫
: 描频率兼容。这个44.1千赫就造成了一个问
: 题:因为一般jitter测量都是用1kHz test tone,
: 1千赫的音频用44.1倍频采样,是不能在一个
: 周期内正好完成整数个样本的。也就是说如果
: 1kHz正弦波的第一个周期的第一个样本正好
: 在过零点采样,i.e.,x1 = sin(2*pi*f*t) @ t=0,

avatar
w*n
34
同意。
学术排名 ,总体UT-Austin>Rice>TAMU
但Rice和TAMU比也要看专业,如工程,农学TAMU强。
学校影响力:
UT-Austin>TAMU>Rice
我在德州很少听说Rice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很显然,UT-Austin>Rice>TAMU
avatar
g*3
35
maybe, the body is kind of antena.
avatar
C*n
36
jitter 是个非常非常非常扯淡的东西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前段时间jitter是个热门话题,这两天没事
: 想了想,还是觉得jitter是个很扯蛋的东西。
: CD采样率是44.1kHz,一个因为Nyquist采样
: 定律,一个是因为要与当时的模拟电视行扫
: 描频率兼容。这个44.1千赫就造成了一个问
: 题:因为一般jitter测量都是用1kHz test tone,
: 1千赫的音频用44.1倍频采样,是不能在一个
: 周期内正好完成整数个样本的。也就是说如果
: 1kHz正弦波的第一个周期的第一个样本正好
: 在过零点采样,i.e.,x1 = sin(2*pi*f*t) @ t=0,

avatar
a*y
37
Rice学术强于TAMU?如果你说本科教育,我同意,但研究方面基本没怎么听说过rice,
专业Graduate Ranking没见过进TOP10的。
影响力自然是Austin>TAMU>>Rice,别忘了Austin和TAMU还有不错的football team。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意。
: 学术排名 ,总体UT-Austin>Rice>TAMU
: 但Rice和TAMU比也要看专业,如工程,农学TAMU强。
: 学校影响力:
: UT-Austin>TAMU>Rice
: 我在德州很少听说Rice

avatar
b*e
38
60Hz 信号波长5000km,所以这种工频串扰是inductive coupling。屋子里的电线产生
的交变磁场被你检测电回路拾取到了。考虑到屋子里电线以及检测仪器里电线的复杂排
布,考虑方向行我觉得是很蛋疼的行为。
avatar
g*v
39
大哥,回放的时候DA之后要低通滤波的
然后你再看周期是不是1ms
另:jitter是指时钟的相位噪声,跟信号没有什么关系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说,哪怕是perfect的1kHz正弦波你用cd采样率
: 去采样,回放出来的正弦波的周期已经不是1毫秒了。

avatar
h*e
40
楼主,啥专业阿?

【在 h*****z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这个学校一般给什么鉴证,还有工资怎么样
: 谢谢

avatar
k*u
41
不好意思,问题很含糊,而且我得到的线索是转述的,我现在是找不着北。。。
背景:
朋友那边的测量脑电磁的机器,有人使劲揪着60Hz噪音大的问题。按理不是问题,因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我们自己找出的理由,一是line noise,二是显示屏刷新频率,都是在60Hz
但是那个家伙说,60Hz噪音在视区(后脑勺)特别强,并且用inverse方法求source,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我的朋友请教了NIH的专家,专家提了两点可能性,其中一个是:60Hz的方向性。专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问题:
我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频率的方向性。但是是我的朋友转述的,她物理方面知识比我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就是想知道哪里有“60Hz的方向性”这种说法。
不知道这里的物理大牛们能不能帮忙提供一些线索?
先谢了
avatar
z*n
42
看来这儿对jitter的误解还真多!
jitter是指的时钟误差,这个我当然知道。
不过对于音频设备,最后看啥结果?还不是
看你的输入音频和输出的差别有多大?
数字信号的方波会出现上升/下降沿的时钟
不齐问题,一个模拟正弦波信号还不是会
出现同样的问题?实际上传输通道都是低通
滤波器,方波进去出来都是前面几个harmonics。
我的意思很明白,cd采样本身就造成jitter,
一个正弦波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出来的时候
过零点的周期都是变化的。

【在 g*v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哥,回放的时候DA之后要低通滤波的
: 然后你再看周期是不是1ms
: 另:jitter是指时钟的相位噪声,跟信号没有什么关系

avatar
p*6
43
agree,A&M据说校风很奇怪,很保守,对UT Austin有一种几乎于变态的仇视.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很显然,UT-Austin>Rice>TAMU
avatar
E*a
44
电磁场E矢量的方向?

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
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
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在 k*****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好意思,问题很含糊,而且我得到的线索是转述的,我现在是找不着北。。。
: 背景:
: 朋友那边的测量脑电磁的机器,有人使劲揪着60Hz噪音大的问题。按理不是问题,因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 我们自己找出的理由,一是line noise,二是显示屏刷新频率,都是在60Hz
: 但是那个家伙说,60Hz噪音在视区(后脑勺)特别强,并且用inverse方法求source,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 我的朋友请教了NIH的专家,专家提了两点可能性,其中一个是:60Hz的方向性。专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 问题:
: 我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频率的方向性。但是是我的朋友转述的,她物理方面知识比我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 就是想知道哪里有“60Hz的方向性”这种说法。
: 不知道这里的物理大牛们能不能帮忙提供一些线索?

avatar
l*s
45
还是不懂你在说什么
我认为CD采样本身不会造成Jitter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这儿对jitter的误解还真多!
: jitter是指的时钟误差,这个我当然知道。
: 不过对于音频设备,最后看啥结果?还不是
: 看你的输入音频和输出的差别有多大?
: 数字信号的方波会出现上升/下降沿的时钟
: 不齐问题,一个模拟正弦波信号还不是会
: 出现同样的问题?实际上传输通道都是低通
: 滤波器,方波进去出来都是前面几个harmonics。
: 我的意思很明白,cd采样本身就造成jitter,
: 一个正弦波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出来的时候

avatar
B*G
46
100个包子都一千了,你是想要10个包子吧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100个包子,我告诉你
avatar
g*v
47

A. jitter是时钟指标,和信号无关
你的意思是,即使时钟是理想的,没有jitter,采样也会造成信号过零点的抖动,对不
对?
1. 信号过零点波动(即使存在)不叫jitter,参见A
2. 如果不考虑量化噪声,低通滤波之后,信号的过零点不会波动。
也就是说信号的采样和恢复是一个无损的过程。你所说的过零点周期变化并不存在
你做的matlab实验里,过零点是怎么算出来的?线性插值?线性插值和低通滤波的
结果是不一样的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这儿对jitter的误解还真多!
: jitter是指的时钟误差,这个我当然知道。
: 不过对于音频设备,最后看啥结果?还不是
: 看你的输入音频和输出的差别有多大?
: 数字信号的方波会出现上升/下降沿的时钟
: 不齐问题,一个模拟正弦波信号还不是会
: 出现同样的问题?实际上传输通道都是低通
: 滤波器,方波进去出来都是前面几个harmonics。
: 我的意思很明白,cd采样本身就造成jitter,
: 一个正弦波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出来的时候

avatar
B*G
48
完全没看懂,你们是让人看显示器测脑电波还是磁共振?60Hz感觉电灯或者电源的噪声
比显示器刷新率靠谱多了?

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
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
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在 k*****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好意思,问题很含糊,而且我得到的线索是转述的,我现在是找不着北。。。
: 背景:
: 朋友那边的测量脑电磁的机器,有人使劲揪着60Hz噪音大的问题。按理不是问题,因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 我们自己找出的理由,一是line noise,二是显示屏刷新频率,都是在60Hz
: 但是那个家伙说,60Hz噪音在视区(后脑勺)特别强,并且用inverse方法求source,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 我的朋友请教了NIH的专家,专家提了两点可能性,其中一个是:60Hz的方向性。专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 问题:
: 我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频率的方向性。但是是我的朋友转述的,她物理方面知识比我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 就是想知道哪里有“60Hz的方向性”这种说法。
: 不知道这里的物理大牛们能不能帮忙提供一些线索?

avatar
k*u
50

可能是这个?多谢~
能再说得具体些吗?

【在 E*****a 的大作中提到】
: 电磁场E矢量的方向?
:
: 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 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 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
: 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 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
: 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avatar
f*i
51
就算是线性插值都能无线趋近,只要bit数够高。

【在 g*v 的大作中提到】
:
: A. jitter是时钟指标,和信号无关
: 你的意思是,即使时钟是理想的,没有jitter,采样也会造成信号过零点的抖动,对不
: 对?
: 1. 信号过零点波动(即使存在)不叫jitter,参见A
: 2. 如果不考虑量化噪声,低通滤波之后,信号的过零点不会波动。
: 也就是说信号的采样和恢复是一个无损的过程。你所说的过零点周期变化并不存在
: 你做的matlab实验里,过零点是怎么算出来的?线性插值?线性插值和低通滤波的
: 结果是不一样的

avatar
k*u
52
这个,是因为人看显示器呈现的刺激,以此测得脑磁信号变化
60Hz这个我一开始就坚持是电源噪声,是那个挑刺的家伙一定要扯上显示器刷新频率的
。但是后来我查了文献资料,这方面确实会有一些影响,虽然不严重。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完全没看懂,你们是让人看显示器测脑电波还是磁共振?60Hz感觉电灯或者电源的噪声
: 比显示器刷新率靠谱多了?
:
: 为filter完全可以对付。但是得找出噪音大的理由,才能完全说服那个家伙。
: 得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忽略。
: 家说60Hz是垂直方向的,而因为我的朋友那边的机器测量时人是仰卧的,所以有可能导
: 致视区60Hz 噪音比别的区域更强。并且还提到13Hz 是vibrating的。
: 还差,所以只能根据关键字,找相应的文献支持。我到网上搜了一圈,没有idea。不知
: 道这个是普遍的物理知识呢,还是专门针对脑磁机器的(又觉得不像):P

avatar
g*v
53
我说的是没有量化的情况,量化会带来额外的噪声
线性插值不是标准的采样恢复方法,会加入高次谐波

【在 f****i 的大作中提到】
: 就算是线性插值都能无线趋近,只要bit数够高。
avatar
g*3
54
maybe, the body is kind of antena.
avatar
f*i
55
这个高次谐波的频率已经超出人的听力范围了

【在 g*v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的是没有量化的情况,量化会带来额外的噪声
: 线性插值不是标准的采样恢复方法,会加入高次谐波

avatar
b*e
56
60Hz 信号波长5000km,所以这种工频串扰是inductive coupling。屋子里的电线产生
的交变磁场被你检测电回路拾取到了。考虑到屋子里电线以及检测仪器里电线的复杂排
布,考虑方向行我觉得是很蛋疼的行为。
avatar
C*n
57
cd采样时钟不准当然会造成jitter
不过这个jitter你也只有认了,后期无法矫正
实际上这个jitter也是非常小的
再说一遍,这年头,hifi里谈jitter就是扯淡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不懂你在说什么
: 我认为CD采样本身不会造成Jitter

avatar
a*e
58
给显示器换个刷新频率再比较下结果不就可以确认显示器的影响了?
avatar
z*n
59
jitter是关于时钟周期不稳定性的测量,
这和一个正弦波的周期不稳没什么不同。

【在 g*v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的是没有量化的情况,量化会带来额外的噪声
: 线性插值不是标准的采样恢复方法,会加入高次谐波

avatar
z*n
60
我两种方法都用了: 线性插值和24kHz低通滤波。
实际上在44.1k采样率下,这个低通就是全通,和
线性插值几乎没有差别。

【在 g*v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的是没有量化的情况,量化会带来额外的噪声
: 线性插值不是标准的采样恢复方法,会加入高次谐波

avatar
l*s
61
这个我知道
但是他说的意思是时钟完全准确的情况下采样一个正弦波也会出现Jitter
我完全不懂他是什么意思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cd采样时钟不准当然会造成jitter
: 不过这个jitter你也只有认了,后期无法矫正
: 实际上这个jitter也是非常小的
: 再说一遍,这年头,hifi里谈jitter就是扯淡

avatar
f*i
62
时钟抖动也会带来distortion,振幅量化也引起distortion,但是这两者得分开来
举个例子说,时钟抖动导致-100dB的distortion,振幅量化导致-80dB的distortion,
你总不能把这个-80dB算到时钟抖动上头吧。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两种方法都用了: 线性插值和24kHz低通滤波。
: 实际上在44.1k采样率下,这个低通就是全通,和
: 线性插值几乎没有差别。

avatar
g*v
63
那你说说为啥一个叫时钟,另一个只能叫信号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jitter是关于时钟周期不稳定性的测量,
: 这和一个正弦波的周期不稳没什么不同。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