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学生的重要性# Faculty - 发考题
m*e
1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起他和杨小凯都曾被诺贝尔奖提名时,林毅夫说,“小凯曾
获诺奖获得者布坎南二次提名。诺奖得主福格尔和贝克尔等也曾提名过我,但这其实没
有多大意义。”
“实际的情形是,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向全世界1500名左右经济学家,包括已获得
诺奖、北欧国家大学经济院系的正教授,以及在其他欧美国家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发出
邀请,请他们提名。其中大概有一半经济学家提名自己,所以,每年被提名的经济学家
很多。得票最多的经济学家最多也只有20票左右,这些人的票大多来自于自己的学生。
诺奖委员会再根据得票最多的前五名进行独立的评选。所以,中国经济学想得到诺奖,
必须先培养出50个左右能进入那1500名的行列之内的学生。这只能在一、两代人之后。
”林毅夫告诉记者。
avatar
a*e
3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吧!老板对自己的学生:要么碰上天给自己铺后路;要么踩S让其永
远不得翻身。呵呵

实没
发出
学家
生。
奖,
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起他和杨小凯都曾被诺贝尔奖提名时,林毅夫说,“小凯曾
: 获诺奖获得者布坎南二次提名。诺奖得主福格尔和贝克尔等也曾提名过我,但这其实没
: 有多大意义。”
: “实际的情形是,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向全世界1500名左右经济学家,包括已获得
: 诺奖、北欧国家大学经济院系的正教授,以及在其他欧美国家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发出
: 邀请,请他们提名。其中大概有一半经济学家提名自己,所以,每年被提名的经济学家
: 很多。得票最多的经济学家最多也只有20票左右,这些人的票大多来自于自己的学生。
: 诺奖委员会再根据得票最多的前五名进行独立的评选。所以,中国经济学想得到诺奖,
: 必须先培养出50个左右能进入那1500名的行列之内的学生。这只能在一、两代人之后。
: ”林毅夫告诉记者。

avatar
m*e
4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起他和杨小凯都曾被诺贝尔奖提名时,林毅夫说,“小凯曾
获诺奖获得者布坎南二次提名。诺奖得主福格尔和贝克尔等也曾提名过我,但这其实没
有多大意义。”
“实际的情形是,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向全世界1500名左右经济学家,包括已获得
诺奖、北欧国家大学经济院系的正教授,以及在其他欧美国家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发出
邀请,请他们提名。其中大概有一半经济学家提名自己,所以,每年被提名的经济学家
很多。得票最多的经济学家最多也只有20票左右,这些人的票大多来自于自己的学生。
诺奖委员会再根据得票最多的前五名进行独立的评选。所以,中国经济学想得到诺奖,
必须先培养出50个左右能进入那1500名的行列之内的学生。这只能在一、两代人之后。
”林毅夫告诉记者。
avatar
a*e
6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吧!老板对自己的学生:要么碰上天给自己铺后路;要么踩S让其永
远不得翻身。呵呵

实没
发出
学家
生。
奖,
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起他和杨小凯都曾被诺贝尔奖提名时,林毅夫说,“小凯曾
: 获诺奖获得者布坎南二次提名。诺奖得主福格尔和贝克尔等也曾提名过我,但这其实没
: 有多大意义。”
: “实际的情形是,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向全世界1500名左右经济学家,包括已获得
: 诺奖、北欧国家大学经济院系的正教授,以及在其他欧美国家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发出
: 邀请,请他们提名。其中大概有一半经济学家提名自己,所以,每年被提名的经济学家
: 很多。得票最多的经济学家最多也只有20票左右,这些人的票大多来自于自己的学生。
: 诺奖委员会再根据得票最多的前五名进行独立的评选。所以,中国经济学想得到诺奖,
: 必须先培养出50个左右能进入那1500名的行列之内的学生。这只能在一、两代人之后。
: ”林毅夫告诉记者。

avatar
m*e
7
揭秘诺奖保密机制:若泄密判死刑
大中小 2014-11-04 05:05:10
多维人文
不知道为什么,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有着特殊的“情结”,每到开奖之时总会
引起热议。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五人评委之一贺拉斯·恩格道尔近日现身中
国南京,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诺贝尔奖的关注。他在一次采访时解密诺贝尔文学奖的“问
鼎”之旅,并且分享了很多诺奖大师的趣事。
金陵晚报介绍,贺拉斯·恩格道尔讲到,每年2月1日提名截止时,评委会都会收到来自
全世界的上千封提名信。不过,上千个提名中,大部分是重复的,比如5个人提名同一
个人,或者作家违规提名自己。经过评委会资格确认,每年大概会有200人进入评选。
200位提名者的作品将会分别装成厚厚的档案,经过评委会筛选和淘汰,到4月份提交出
一份压缩到20个人的“半长名单”,再次报文学院审批。这20个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当下
的精英,名单会非常保密。如果谁泄密,要判死刑。
贺拉斯·恩格道尔介绍说,包括他在内的五人评委,要在每年5月底提出“决选名单”
,将20位候选人名单缩小为5人的“短名单”。
从每年6月份开始,瑞典文学院全体18名院士的暑期作业就是阅读5名候选人的作品,“
这是个很大的工程。世界上文学语言足有40多种,所有评委加起来能读懂的仅十多种,
比如马跃然院士可以阅读中国作家的作品。”贺拉斯·恩格道尔介绍,在阅读阶段,评
委会有时会就某些不熟悉的作品请专家撰写报告,或为某些缺乏适当译本的作品安排紧
急翻译。当然,这种翻译文本不能够出版。
不仅如此,五人评委还要给这5名候选人撰写报告,而这份报告50年之后才能够“解密
”,贺拉斯·恩格道尔戏称为“一份未来的论文”。针对报告,瑞典文学院要开四五次
会议进行讨论,最终确定为2人的“决赛”名单,再进行投票。得票数多者,最终问鼎
诺贝尔文学奖。
诺奖文学奖不爱“新人” 透露莫言曾多次进“预决赛”
“整个夏天,这5个名字,只有这18位读者知道,我们必须小心地守住秘密。直到9月中
旬对最终获奖者进行投票决选。”贺拉斯·恩格道尔透露,在“短名单”上出现的新名
字,中奖可能性为0,诺奖终极问鼎者至少要在“短名单”上出现两次。
莫言曾经几次闯进过“预决赛”?贺拉斯·恩格道尔直言,这属于保密范畴。不过,他
巧妙地透露,“比方说,我有好几个夏天都在阅读莫言的作品,像骑自行车一样,循环
往复了好几次,才真正了解了他的作品。”
虽然诺奖评选不爱新人,但“熟面孔”与最终入选是两回事。“诺奖没有所谓的排队名
单,今年没有入选的作家,第二年将会从0开始,比如有的作家,在上世纪70、80年代
反复出现在‘短名单’上很多次,但后来突然就消失了。”
除了莫言,还有哪些中国作家进入过候选名单呢?贺拉斯·恩格道尔说,由于名单属于
绝密,泄露属于“死罪”,所以不能说出具体作家名字,“我只能说,我读过很多中国
作家的作品,也有自己喜欢的中国作家,中国的现代文学充满活力。”
他表示,诺奖文学奖五人评委有个不成文的纪律,不能对外谈论个人喜欢的作家和作品
,“越是对特别喜欢的作家,越会谨慎和警惕,不能因为个人喜好影响大家的公正决定
。”
被称为诺奖专业陪跑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是否真的曾多次出现在决赛名单?对此,贺
拉斯·恩格道尔以保密为由小心绕开,风趣地表示,“我只能说,他在赌局名单上出现
过。”
公布前半小时通知获奖者
按照惯例,诺奖评委会会在名单正式公布前的半小时,打电话通知诺奖得主。这些大师
们听到获诺奖的第一反应都是怎样的?“每个得主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
”贺拉斯·恩格道尔说,他曾经做过10多年的常务秘书,负责电话联络获奖者。
贺拉斯·恩格道尔回忆说,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当时第一反应是勃然
大怒,“他以为有人在愚弄他,直接回复我:你根本不是瑞典文学院院士!后来,我告
诉了他一个号码,让他打过来确认。”
还有更传奇的,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第一句话竟然是,“我
决不能去你们那儿拿奖,我有社交恐惧症,不愿意见人。”贺拉斯·恩格道尔介绍说,
这位女剧作家真的没来领奖,是他和同事带着奖金和奖状去维也纳,在一个只有5个人
的房间里,给她颁了奖。
(京京 编辑)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