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DIY or 找律师 (模型2)# Immigration - 落地生根
b*s
1
刚才看了alps515“关于diy or 找律师的一些基本原则”,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型。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Immigration/33470543.html
这里,我也提出一个模型,就叫模型2吧。(Model 2 is an alternative model to the
model proposed by alps515, not a competitive model though :)
Step 0
问问自己,更愿意DIY还是更愿意找律师,听从自己的内心。
如果更愿意DIY,go to Step 1;如果更愿意找律师,go to Step 2.
如果这两者之间暂时没有倾向,也许可以先尝试DIY。(倒不是因为DIY花费少,我觉得
DIY的最大好处是不管结果怎么样,you have nothing to complain)
Step 1
(for those who prefer DIY)
在版上找信息,向人请教,准备有自己特色的package。
(因为我没有DIY,甚至也没有考虑过DIY,这一部分写得非常肤浅。如果有哪位朋友有
经验,同时对这个模型感兴趣,欢迎补充)
如果顺利完成了,congratulations,这算是一个big project了。
如果坚持不下去了,也许可以先休息一段时间,考虑一下是不是要继续做下去;或者回
到Step 0。
Step 2
(for those who would like to invite an attorney to take care of their cases)
尽量多联系一些律师,不要只局限在这个版上的帖子里经常出现的那几个律所(当然,
那几个律所也应该联系,unless you have a reason not to do so)。
这里是我回复另一个帖子的时候写的我认为可行的找律师的general approach:
http://www.mitbbs.com/article/Immigration/33469481_0.html
根据律师的回复和你跟律师的交流,判断在愿意接你case的律师里,有没有你觉得值得
你trust的。如果还不是特别放心,也可以到这里来问一问,看看有没有人私信你负面
的东西(当然,对私信的真实性的判定本身也是一个技术难题)。
如果找到了你可以信任的律师,在签合同之前,最好问一问自己,如果律师做了很好的
工作,但因为遇到tough IO造成case被deny,你是不是愿意接受?如果愿意,就签吧;如
果不确定或不愿意,回到Step 0。
如果没有找到你可以信任的律师,千万别勉强,要么继续找,要么进入DIY状态。
总之,无论DIY还是找律师,作为petitioner,我们都是对我们的选择和决定负责的那
个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