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读书系列一】《万箭穿心》:小说与电影之比
avatar
【读书系列一】《万箭穿心》:小说与电影之比#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褒贬不一。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人生活;又对丈母娘文化低而嗤之以鼻。是宝莉愤而维护女人的尊严,坚定秉承母亲堂
堂正正的做人哲学(附带说一句:书里的宝莉父亲是码头起重工——码头工向来是方方
最心爱的角色)。所有这些宝莉的正面描写、丈夫的反面衬托,电影全砍了。而电影里
宝莉当小景的面训斥丈夫、因床上表现不力而讥讽丈夫等情节,却是书里没有的。由此
可见,方方的叙述重点是对宝莉、对女人、对底层普通女人的坚韧生命力的赞扬;而电
影更多着墨于家庭矛盾的探讨,夸大宝莉的泼辣一面,使人物与情节更戏剧化。相似的
改编还有《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电影也是突出母女间的戏剧冲突,删减张洁
原书中的亲情叙述,效果有点不近人情。
电影虽然是戏剧,但用实人实景展现故事,似比小说更需要现实可信度。《万箭穿心》
小说里的很多情节看的时候并不突兀,搬到银幕上却十分刺眼——小说电影都看过的朋
友有没有同感?比如宝莉呵斥搬家工,骂丈夫贱;比如儿子小宝在爸爸葬礼上哭打宝莉
,叫嚷赔我爸爸。看电影时都觉得过分;是不是改编时最好更符合现实常情?另外宝莉
在电影后半部对儿子太委曲求全,“妈妈该死”这些过度的台词是小说里没有、电影夸
张了的。
电影有几处改编得比小说更好的地方:长大的儿子要把宝莉赶出家门,失神的宝莉夜里
坐在江边,看到一群学生笑闹拍照,忽有所触,回来对婆婆说:我的孩子从没像别的小
孩一样疯啊玩啊闹啊,家里的事故对他影响太大了。他想要房子,就让他拿去;我哪个
都不欠了。这是书里没有的,既坦然解开她(和观众)的心结,也让人对她儿子心生恻
隐。赦己赦人,真是强有力的语言。另外,小说里的建建形象模糊,电影里变成一个活
生生的流氓小头目,而且没有文化人常给小流氓赋予的文艺气,本色地道。挑扁担的何
嫂也是;这些底层人都十分真实出彩。
最后再说一个版上朋友提过、我也没看懂的地方:马学武约因他而被解雇的女友出来吃
饭,女友随意聊天,像没事一样。直到马学武说对不起她、喜欢她,她才停顿一下,然
后说:马主任是个挺好的人,但是不怎么懂女人。她是说马学武不懂他老婆吗?因为她
知道是女人报的警;马学武的确不懂宝莉对他的爱的方式。如果是说马学武不懂她(女
友),好像有点莫名其妙。
avatar
O*o
2
sofa Ding
avatar
E*i
3
我以前小说电影都没有看过,挺很多人说好看,又看见你写的这篇,就当下吧小说找出
来快快看了一遍。
看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真是很震撼很残酷啊。宝莉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只能说性格决
定命运。
不过书里爷爷奶奶和小宝都好坏,没有人性的样子。特别是小宝,妈妈刀子嘴,可是心
好的,他从来不觉得吗?那么多年,也不感动么。我宁愿相信这是不真实的。现实生活
里这样,真是可怕。
不过方方写的这种市井小民的生活,还挺深刻的。
看了书,虽然没有看电影,我也想得到为什么电影要那样改,要不然太一边倒了,大家
都同情宝莉,那种矛盾纠结的张力,是不是就少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avatar
g*y
4
没看过电影。倒是看过这个小说以及他的另一部小说《刀锋上的蚂蚁》,看完了都觉得
感触良深,方方写的小说我觉得都是在写人性。写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的事情时所表现
出来的不同人性。我觉得看她的小说挺悲观的,会对人性失望,不宜多看。
那个小说我记得看完了还跟我老公聊起过,俩个人差点因为观点不同吵起来,我自然是
同情李宝莉的,痛恨她儿子,老公以及公婆一家人。我觉得那一家人能那样其实挺极品
的,公婆能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自行处理了老家的一切来跟儿子儿媳挤那么小的一个单元
房里,号称都是知识分子却不明理,感觉更象是一对没有教养的村夫村妇,我并不觉得
村夫村妇是贬义词,其实很多村夫村妇还是很深明大义的,所以说他们没有教养。也只
有他们那样的父母才会有马学武那样一个懦弱自私,不负责任还愚孝的儿子,这个儿子
的儿子也同样没好到哪里去所以小宝才那么不近情理的招人厌。而小宝之所以会那样
自然也是他爷爷奶奶教育的结果。总之姓马的一家都很极品,看到结尾我总算觉得出了
口气,李宝莉居然能在那样的环境里想明白并即使脱身,那一家人实在不值得她的付出
那样的儿子和她以前的老公一样,不要也罢。甚至可以展开想象一下,像她儿子那样的
心态不知道会去谈格什么样的女朋友,照他那样的心理跟他爷爷奶奶过一辈子就可以了,
谁嫁给他谁倒霉。他一辈子被他爷爷奶奶给毁了,即使上了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也不
会给他的人生幸福加分的。从小跟着他妈长大的话至少还会心理健康,幸福一生呢。
至于马学武就不用说了,敢做不敢当,还没有责任感,死有余辜。
不过我老公不同意我的观点,他觉得李宝莉整马学武手段太狠,几乎一招毙命。这是马
学武在知道真相以后直接促使他自杀的原因。并且也是小宝多年后对她妈漠然的理由。
这个我想说的是,对小宝来说,父母之间的事情是长辈的事情,轮不到他来做法官宣判
再说李宝莉怎么说也是他亲妈,把他辛辛苦苦做劳力给带大了。他就算不感恩也没必要
那么绝情,他以为他孝顺爷爷奶奶就是“孝”了,就是自己有人性了,只能说那一对爷
爷奶奶太极品太自私了。李宝莉把孩子让给他们带是信任他们为了让他们丧子之后有个
安慰。书里虽然没有明确交待,但是显然他爷爷奶奶的教育改变了这个孩子。
最后是李宝莉的手段,说实话我没觉她的手段有那么残忍。马学武自己要出轨为什么不
能接受出轨所带来的后果呢,他在不知道那个电话是他老婆打的时候不也一样接受了嘛,
为啥在知道了是他老婆干的以后又忽然无法接受了呢,还是因为被下岗觉得没有希望了
呢,不管如何他应该知道这是自己出轨的代价。而且在自杀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想自己的
父母和儿子呢。还有小宝对他妈妈的恨,为什么不站在他妈妈的角度上想一想呢?他是
典型的站在男性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没有站在女性角度上考虑。
不管怎么说是马学武自己出轨在先,按李宝莉的性格怎么也不会去一哭二闹三上吊的,
夫妻那么多年,你当初就知道李宝莉文化水平不够,所以拿这个说俩人没有共同语言来
做出轨的理由是行不通的,你当初为什么追人家不就是因为人家漂亮嘛,啥好事都让你
占了,凭什么,你以为你自己出身高贵,相貌堂堂,富有诗书呢。这也罢了,出轨了之
后安分一段时间以后又想起那位打字员,于是又去电话人家,可见男人只要一出规就不
中用了,英文中有句俗语:once a thief always thief.这种人的下场不值得同情。做
人不能贪得无厌什么都想要,也不能懦弱自私一错再错。对这样一个老公我觉得李的做
法完全是正当防卫。换个角度想,假设李宝莉没去打电话而是去哭闹了结局会怎么样,
我敢说一定不会比这个更好。马学武只会更鄙视她更想离开她。她一样留不住他人。
你说的电影和小说的不同处理其实很典型,电影要在开场十分钟内抓住观众,吸引观众,
开头就必须挑那种能吸引眼球的事件吊起观众胃口,这其实属于典型的好莱坞开场,所
以会处理的比较极端。而小说不一样,小说一开始要铺垫要介绍人物时间事件环境等,
所以小说的开头比较柔和,所以也可以理解。想了想,要我拍电影估计也会选那一段来
拍,儿假如让日本导演小津等人来拍,就估计会有很大的不同,八成是一开始用很抒情
的镜头介绍故事的背景。比如用一系列的长镜头来表现武汉雾蒙蒙的长江或者是汉正街
的繁华等。呵呵,还是日本人比较细腻。
我国的电影事业基本都是照搬好莱坞的,也就是这个水准了。想起我父母这俩天看的一
个谍战连续剧《枪花》,抱着孩子喂奶的时候凑了一眼。天哪,简直是赤裸裸的抄袭《
charlie's angle》,里面的很多打斗动作都来自那里,甚至连很多情节设计都一个路数。
国内的剽窃行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纯粹就是欺负观众傻x呢。生搬硬套的拙劣
让我看的都觉得汗颜。哦,扯的太远了,打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avatar
m*i
5
小景那不懂女人那一句是很费解
看的我心理发怵 一身冷汗
回头想 应该是指 他既不懂小景 也不懂宝莉 只罔顾他自己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avatar
j*n
6
最近类似霹雳娇娃的连续剧至少有4部,还有红娘子,女子别动队(?),迷雾(?)
名字我也记不全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电影。倒是看过这个小说以及他的另一部小说《刀锋上的蚂蚁》,看完了都觉得
: 感触良深,方方写的小说我觉得都是在写人性。写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的事情时所表现
: 出来的不同人性。我觉得看她的小说挺悲观的,会对人性失望,不宜多看。
: 那个小说我记得看完了还跟我老公聊起过,俩个人差点因为观点不同吵起来,我自然是
: 同情李宝莉的,痛恨她儿子,老公以及公婆一家人。我觉得那一家人能那样其实挺极品
: 的,公婆能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自行处理了老家的一切来跟儿子儿媳挤那么小的一个单元
: 房里,号称都是知识分子却不明理,感觉更象是一对没有教养的村夫村妇,我并不觉得
: 村夫村妇是贬义词,其实很多村夫村妇还是很深明大义的,所以说他们没有教养。也只
: 有他们那样的父母才会有马学武那样一个懦弱自私,不负责任还愚孝的儿子,这个儿子
: 的儿子也同样没好到哪里去所以小宝才那么不近情理的招人厌。而小宝之所以会那样

avatar
g*y
7
看过书,刚看了电影。电影商业化重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avatar
wh
8
商业化是指哪方面?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看过书,刚看了电影。电影商业化重了。
avatar
wh
9
你看得真快,我贴出来到你发这个帖才两小时。我每次看别人推荐书或电影总想回头看
,然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头了……书里的爷爷奶奶小宝的确很铁石心肠,现实中更可
能的情况是心里知道对方的好意,但矛盾不合占据心理上风,一开口就容易吵架。电影
里没有爷爷,奶奶更好一点,小宝还是老样子。我看李宝莉和马学武这一对也很感慨,
如果像书里一样多看宝莉好的一面,就什么事也没有。像电影一样多看她坏的一面,就
该离。电影演得相当棒,本来觉得宝莉很难演好。
方方写人挺有偏向,喜欢英雄主义的人物,不喜欢小知识分子。马学武就是个小知识分
子,瞧不起女人、瞧不起文化低的人。李宝莉的妹妹也以白领自居,看不起姐姐吃饭说
话乱喷口水,哈哈。宝莉妈妈说她自打读个中专,就自以为文化人,瞧不起家里人。说
别理她,只当她放个响屁。方方的倾向性真明显。最明显的一篇是祖父在父亲心中,同
为知识分子,祖父是她崇拜的抗日英雄,父亲是屈于文革、郁闷至死的狗熊;是为大知
识分子与小知识分子之天壤区别。方方的文章我几乎都喜欢,但这篇感觉特别harsh;
马学武和父亲是一类人物,方方都责备他们自己寻死,连累他人。她对爷爷奶奶小宝是
不是也挺harsh,不给他们妥协的机会。

【在 E*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以前小说电影都没有看过,挺很多人说好看,又看见你写的这篇,就当下吧小说找出
: 来快快看了一遍。
: 看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真是很震撼很残酷啊。宝莉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只能说性格决
: 定命运。
: 不过书里爷爷奶奶和小宝都好坏,没有人性的样子。特别是小宝,妈妈刀子嘴,可是心
: 好的,他从来不觉得吗?那么多年,也不感动么。我宁愿相信这是不真实的。现实生活
: 里这样,真是可怕。
: 不过方方写的这种市井小民的生活,还挺深刻的。
: 看了书,虽然没有看电影,我也想得到为什么电影要那样改,要不然太一边倒了,大家
: 都同情宝莉,那种矛盾纠结的张力,是不是就少了。

avatar
g*y
10
其他没看过,但是那个枪花里面的很多动作看的人真是生气啊。。。
也许这是中国影视界向西方影视表达敬意的一种独特方式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类似霹雳娇娃的连续剧至少有4部,还有红娘子,女子别动队(?),迷雾(?)
: 名字我也记不全

avatar
wh
11
我看电影时最大的抵触也是宝莉报警引起的反应,我也觉得马学武错在先,自杀是敢做
不敢当;宝莉报警是做得绝,但不能作为替他洗刷开脱的借口。儿子拿宝莉报警来要
挟宝莉,宝莉哑口无言深自愧疚,我觉得很不平,她没必要这么抬不起头。
电影对马学武同情更多,婚前的女神变为婚后的泼妇对男人来说是理想的幻灭,出门寻
求温柔的安慰是自然而然的事。神鬼不知当然最好,万一败露,那也值得同情怜悯,而
不是道德谴责。这大概是对人性宽松的想法吧。
书里的爷爷奶奶和小宝有一种intellectual snobbery,因为自己读过书,就对宝莉冷
眼冷遇,这算家庭冷暴力了。这个家庭从头就不平衡,先是宝莉bully马学武,马学武
死后,又是其他人一起bully宝莉。
刀锋蚂蚁没看过,你看这个链接全不全: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201573.html
方方写人性本来是想高扬坚韧旺盛的生命力,就像宝莉喜欢的那条熙熙攘攘的汉正街。
可能写到这种生命力的对立面时就会残酷。别人也说看她的小说觉得憋屈压抑。我没明
显感觉,可能每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电影。倒是看过这个小说以及他的另一部小说《刀锋上的蚂蚁》,看完了都觉得
: 感触良深,方方写的小说我觉得都是在写人性。写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的事情时所表现
: 出来的不同人性。我觉得看她的小说挺悲观的,会对人性失望,不宜多看。
: 那个小说我记得看完了还跟我老公聊起过,俩个人差点因为观点不同吵起来,我自然是
: 同情李宝莉的,痛恨她儿子,老公以及公婆一家人。我觉得那一家人能那样其实挺极品
: 的,公婆能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自行处理了老家的一切来跟儿子儿媳挤那么小的一个单元
: 房里,号称都是知识分子却不明理,感觉更象是一对没有教养的村夫村妇,我并不觉得
: 村夫村妇是贬义词,其实很多村夫村妇还是很深明大义的,所以说他们没有教养。也只
: 有他们那样的父母才会有马学武那样一个懦弱自私,不负责任还愚孝的儿子,这个儿子
: 的儿子也同样没好到哪里去所以小宝才那么不近情理的招人厌。而小宝之所以会那样

avatar
wh
12
嗯那有可能。不过为什么说他不懂小景?他应该怎么对小景啊?
你发怵做什么?……哈哈。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小景那不懂女人那一句是很费解
: 看的我心理发怵 一身冷汗
: 回头想 应该是指 他既不懂小景 也不懂宝莉 只罔顾他自己

avatar
m*i
13
那句话太伤男人心吧
你试试被人冷不丁的来一句:妹妹你是个好人。但你不懂男人。
lol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那有可能。不过为什么说他不懂小景?他应该怎么对小景啊?
: 你发怵做什么?……哈哈。

avatar
wh
14
对了,我觉得电影开头如果用长江或汉正街,那就是以宝莉的人物性格为中心,和小说
一样以赞扬生命力为主调。如果是搬家,就是个家庭矛盾剧了。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其他没看过,但是那个枪花里面的很多动作看的人真是生气啊。。。
: 也许这是中国影视界向西方影视表达敬意的一种独特方式

avatar
wh
15
哈哈是啊。但我不明白小景为什么在马学武说想念她、喜欢她之后来这么一句。如果她
不想和马学武继续交往,就不该应邀吃饭啊。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句话太伤男人心吧
: 你试试被人冷不丁的来一句:妹妹你是个好人。但你不懂男人。
: lol

avatar
g*r
16
抽空看了电影,还没读小说。从电影,没看出太多对生命力的赞扬,主要是所有矛盾集
中在一个家庭里,更像家庭矛盾剧。不像余华笔下的许三观和福贵,把小人物放在一个
大的时代变迁和大的空间环境里。草根需要一个全境式的俯视才得见草根的生命力,单
独搁在放大镜底下没准也看着像棵大树。
情感方面,不让人感动,对谁都同情不起来。所有人都有错,也都有值得理解之处。但
都没有共鸣。还不如“和你在一起”至少能飙把泪。
唯一的一点,我觉得倒是表现出了小人物的各种性格缺陷各种挣扎各种悲哀可怜。
女主角演的很不错。看得时候在想要是丁嘉丽估计也就演到这个水平。
(有同事喊吃饭,不写了,呵呵)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了,我觉得电影开头如果用长江或汉正街,那就是以宝莉的人物性格为中心,和小说
: 一样以赞扬生命力为主调。如果是搬家,就是个家庭矛盾剧了。

avatar
wh
17
它的大时代背景是改革下岗,不过不大突出。许三观和福贵都是长篇,比它宏大拉得开
,它才中篇。我也喜欢几乎所有人的表演,马学武和奶奶演得也不错。就是看起来更像
电视剧似的,不知道是因为场景还是演员还是其他。
吃啥好饭呀?哈哈。我吃馄饨面……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抽空看了电影,还没读小说。从电影,没看出太多对生命力的赞扬,主要是所有矛盾集
: 中在一个家庭里,更像家庭矛盾剧。不像余华笔下的许三观和福贵,把小人物放在一个
: 大的时代变迁和大的空间环境里。草根需要一个全境式的俯视才得见草根的生命力,单
: 独搁在放大镜底下没准也看着像棵大树。
: 情感方面,不让人感动,对谁都同情不起来。所有人都有错,也都有值得理解之处。但
: 都没有共鸣。还不如“和你在一起”至少能飙把泪。
: 唯一的一点,我觉得倒是表现出了小人物的各种性格缺陷各种挣扎各种悲哀可怜。
: 女主角演的很不错。看得时候在想要是丁嘉丽估计也就演到这个水平。
: (有同事喊吃饭,不写了,呵呵)

avatar
g*r
18
俺吃米饭,没啥特别的。同意演的都还不错。
刚才有一点没来得及说。这个方方有没有女性主义情结(至少反对男权主义)?好多人
觉得那个小孩的反应可恶,但是中国真有好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归根结底,是男权主义
在作怪。父亲是家里的正统,母亲牺牲再多也没用。父亲死后,儿子成为正统,爷爷奶
奶可以完全不顾母子更亲的事实而越权主持这个家的方向。让人家扛完十几年扁担自己
去嫁人,还那么理直气壮大赦似的,靠,有种你开始就把孙子自己带,让人趁青春嫁人
。全是男权主义思想。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它的大时代背景是改革下岗,不过不大突出。许三观和福贵都是长篇,比它宏大拉得开
: ,它才中篇。我也喜欢几乎所有人的表演,马学武和奶奶演得也不错。就是看起来更像
: 电视剧似的,不知道是因为场景还是演员还是其他。
: 吃啥好饭呀?哈哈。我吃馄饨面……

avatar
wh
19
你要是看《风景》,会觉得方方有男性主义,里面的女人要么风骚要么势利,男人大都
很英雄。她其他小说里写得好的女性,也都有男性气概。猜想她不是有意批评男权社会
,但她的写实正好显出马学武全家的男权思想?爷爷奶奶倒没说过不准改嫁,只是心安
理得地享用宝莉的劳动成果,形象好像平板。如果她主动抨击男权思想,倒可能会把爷
爷奶奶写得更生动些?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俺吃米饭,没啥特别的。同意演的都还不错。
: 刚才有一点没来得及说。这个方方有没有女性主义情结(至少反对男权主义)?好多人
: 觉得那个小孩的反应可恶,但是中国真有好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归根结底,是男权主义
: 在作怪。父亲是家里的正统,母亲牺牲再多也没用。父亲死后,儿子成为正统,爷爷奶
: 奶可以完全不顾母子更亲的事实而越权主持这个家的方向。让人家扛完十几年扁担自己
: 去嫁人,还那么理直气壮大赦似的,靠,有种你开始就把孙子自己带,让人趁青春嫁人
: 。全是男权主义思想。

avatar
m*e
20
although haven't read the book,
completely agree with you on every word in the post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电影。倒是看过这个小说以及他的另一部小说《刀锋上的蚂蚁》,看完了都觉得
: 感触良深,方方写的小说我觉得都是在写人性。写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的事情时所表现
: 出来的不同人性。我觉得看她的小说挺悲观的,会对人性失望,不宜多看。
: 那个小说我记得看完了还跟我老公聊起过,俩个人差点因为观点不同吵起来,我自然是
: 同情李宝莉的,痛恨她儿子,老公以及公婆一家人。我觉得那一家人能那样其实挺极品
: 的,公婆能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自行处理了老家的一切来跟儿子儿媳挤那么小的一个单元
: 房里,号称都是知识分子却不明理,感觉更象是一对没有教养的村夫村妇,我并不觉得
: 村夫村妇是贬义词,其实很多村夫村妇还是很深明大义的,所以说他们没有教养。也只
: 有他们那样的父母才会有马学武那样一个懦弱自私,不负责任还愚孝的儿子,这个儿子
: 的儿子也同样没好到哪里去所以小宝才那么不近情理的招人厌。而小宝之所以会那样

avatar
m*e
21
western movies do the same thing to east asian movies
occasionally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其他没看过,但是那个枪花里面的很多动作看的人真是生气啊。。。
: 也许这是中国影视界向西方影视表达敬意的一种独特方式

avatar
x*n
22
不觉得小说在“赞扬“什么,李宝莉跟电影里一样不可爱,就是不可爱得更立体而已。
,电影毕竟篇幅所限,很多任务情节交待得不完整,故事显得突兀,人物脸谱话。看了
小说我能理解她儿子对她的绝情…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avatar
wh
23
啊,这么不喜欢她啊,为啥?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觉得小说在“赞扬“什么,李宝莉跟电影里一样不可爱,就是不可爱得更立体而已。
: ,电影毕竟篇幅所限,很多任务情节交待得不完整,故事显得突兀,人物脸谱话。看了
: 小说我能理解她儿子对她的绝情…

avatar
wh
24
里面的儿子抱怨他妈从小到大除了每天叫他做作业,没关心过其他。我现在天天对老大
说的就是做作业……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although haven't read the book,
: completely agree with you on every word in the post
: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avatar
s*d
25
马学武既不懂他老婆,也不懂他情人。他在家处处受气,以为李宝莉不会在乎他的出轨
,完全没有料到宝莉的行为和后果。所以他不懂一个妒火中烧的聪明女人的心思。他跟
情人的关系也与爱情无关,更多是在这段关系中找到慰籍和尊严。但他却
把这段关系fantacize了。偷情被发现以后,他还继续他的fantacy,对情人说“喜欢她
”-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说错误的话。我猜他之前从来没说过类似的话。所以他不懂他情
人。
楼主可能是有儿子的妈妈吧,所以觉得儿子对李宝莉太冷酷。可是站在电影中儿子的角
度,父亲是他最亲近的人,而且少年时期父亲总是儿子仰望的对象。在他的眼里,是自
己的母亲剥夺了父亲的生命。所以他表现出来的愤怒也就可以理解了。

看电影时都觉得过分;是不是改编时最好更符合现实常情?另外宝莉
在电影后半部对儿子太委曲求全,“妈妈该死”这些过度的台词是小说里没有、电影夸
张了的。
电影有几处改编得比小说更好的地方:长大的儿子要把宝莉赶出家门,失神的宝莉夜里
坐在江边,看到一群学生笑闹拍照,忽有所触,回来对婆婆说:我的孩子从没像别的小
孩一样疯啊玩啊闹啊,家里的事故对他影响太大了。他想要房子,就让他拿去;我哪个
都不欠了。这是书里没有的,既坦然解开她(和观众)的心结,也让人对她儿子心生恻
隐。赦己赦人,真是强有力的语言。另外,小说里的建建形象模糊,电影里变成一个活
生生的流氓小头目,而且没有文化人常给小流氓赋予的文艺气,本色地道。挑扁担的何
嫂也是;这些底层人都十分真实出彩。
最后再说一个版上朋友提过、我也没看懂的地方:马学武约因他而被解雇的女友出来吃
饭,女友随意聊天,像没事一样。直到马学武说对不起她、喜欢她,她才停顿一下,然
后说:马主任是个挺好的人,但是不怎么懂女人。她是说马学武不懂他老婆吗?因为她
知道是女人报的警;马学武的确不懂宝莉对他的爱的方式。如果是说马学武不懂她(女
友),好像有点莫名其妙。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avatar
g*r
26
马学武是这个电影里唯一可以确定的反面人物,干的没一件事像个男人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马学武既不懂他老婆,也不懂他情人。他在家处处受气,以为李宝莉不会在乎他的出轨
: ,完全没有料到宝莉的行为和后果。所以他不懂一个妒火中烧的聪明女人的心思。他跟
: 情人的关系也与爱情无关,更多是在这段关系中找到慰籍和尊严。但他却
: 把这段关系fantacize了。偷情被发现以后,他还继续他的fantacy,对情人说“喜欢她
: ”-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说错误的话。我猜他之前从来没说过类似的话。所以他不懂他情
: 人。
: 楼主可能是有儿子的妈妈吧,所以觉得儿子对李宝莉太冷酷。可是站在电影中儿子的角
: 度,父亲是他最亲近的人,而且少年时期父亲总是儿子仰望的对象。在他的眼里,是自
: 己的母亲剥夺了父亲的生命。所以他表现出来的愤怒也就可以理解了。
:

avatar
g*r
27
我就随便一说,作者本意如何只能猜测了,呵呵。
看看那个儿子吧,他老爸婚内出轨他说是真爱,他妈寡居找个相好他骂无耻。你说这戏
这么安排是什么意思呢。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要是看《风景》,会觉得方方有男性主义,里面的女人要么风骚要么势利,男人大都
: 很英雄。她其他小说里写得好的女性,也都有男性气概。猜想她不是有意批评男权社会
: ,但她的写实正好显出马学武全家的男权思想?爷爷奶奶倒没说过不准改嫁,只是心安
: 理得地享用宝莉的劳动成果,形象好像平板。如果她主动抨击男权思想,倒可能会把爷
: 爷奶奶写得更生动些?

avatar
a*e
28
同意你这个观点。我只看了电影,觉得李宝莉是让人又爱又恨那种。这个故事的好就在
于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合理的,都可以被理解,虽然未必会被赞同。我记得听李翊云的采
访,她说过每个人物都是作家的孩子,哪怕是穷凶极恶的,好作家也必须写出母爱来。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觉得小说在“赞扬“什么,李宝莉跟电影里一样不可爱,就是不可爱得更立体而已。
: ,电影毕竟篇幅所限,很多任务情节交待得不完整,故事显得突兀,人物脸谱话。看了
: 小说我能理解她儿子对她的绝情…

avatar
x*n
29
没有特别不喜欢她啊,是不是手机回帖太简短了显得很冲啊?不好意思。
我是揣摩作者的意思不是在“赞扬”她,而是讲述了一个很悲剧的人物。与其说喜欢,
不如说李宝莉身上有不少让我敬佩和羡慕的顽强坚韧,但是就像上面的帖子里提到的,
她和她周围的人的不幸,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她的个性。
第一次看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还在一个女文青/女权主义者扎堆的论坛,大家不用说把李
的老公骂得狗血喷头五彩斑斓,对李充满了同情和敬佩,终于有一位勇敢地说李“愚蠢
”,而且她的悲剧“咎由自取”。那个时候我也很女权,听了觉得非常刺耳,现在过去
这么多年,回头想,不得不说这个刺耳的评价虽然有失宽厚,但是的确很有道理。
我觉得我看小说很能理解李的“咎由自取”,但是电影这一层就不是讲的很顺畅。小说
和电影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公婆的态度。我觉得电影里讲不通,不过中国的大众媒体对
老人这个群体是比较客气的,算是中国式的政治正确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啊,这么不喜欢她啊,为啥?
avatar
a*e
30
电影一开始就给李宝莉定基调了啊,就是搬家时她的死德性,你就知道她这人非常小市
民,不尊重人,任性,悭吝;后来她在汉正街帮挑扁担的,是告诉人她也有热心肠,刀
子嘴豆腐心的一面。所以我看的感觉一直都是她“咎由自取”。觉得不合理的倒是她成
为顶梁柱后性格突然变“怂”了,婆婆说啥她也不尖牙利齿刺回去了,对儿子也唯唯诺
诺的。我只能解释为老公的死对她是个打击。不过这打击的效果lasted for 10 years,
也太能忍了,跟她性格不符.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特别不喜欢她啊,是不是手机回帖太简短了显得很冲啊?不好意思。
: 我是揣摩作者的意思不是在“赞扬”她,而是讲述了一个很悲剧的人物。与其说喜欢,
: 不如说李宝莉身上有不少让我敬佩和羡慕的顽强坚韧,但是就像上面的帖子里提到的,
: 她和她周围的人的不幸,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她的个性。
: 第一次看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还在一个女文青/女权主义者扎堆的论坛,大家不用说把李
: 的老公骂得狗血喷头五彩斑斓,对李充满了同情和敬佩,终于有一位勇敢地说李“愚蠢
: ”,而且她的悲剧“咎由自取”。那个时候我也很女权,听了觉得非常刺耳,现在过去
: 这么多年,回头想,不得不说这个刺耳的评价虽然有失宽厚,但是的确很有道理。
: 我觉得我看小说很能理解李的“咎由自取”,但是电影这一层就不是讲的很顺畅。小说
: 和电影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公婆的态度。我觉得电影里讲不通,不过中国的大众媒体对

avatar
x*n
31
小说里这个关节讲的很明白,母子之间的冲突不是一天两天来的,李宝莉经济上抚养儿
子,但是感情上一直很疏离,真正照顾“抚养”她的儿子的是她的公婆,而她的公婆对
她怎么样,家版婆媳矛盾激烈程度乘以十就差不多了。
李对待她老公的出轨,我不好说她对错,毕竟这种事情,不论怎么样,都是不可能圆满
收场的。我只觉得她做得很“绝”,没有给人留余地后路,也没有给自己留余地留后路
,所以整本书的悲剧的因,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她自己身上,是一个注定了的悲剧。让我
感叹的倒是这个女人的勇敢,敢于承担和面对,电影里还有她打儿子耳光怒吼我为了你
怎么样怎么样,小说里似乎连这种“诉苦”的情节都没有(也可能记错了,很多年前看
的了),她似乎是比较坦然勇敢地接受自己的决绝为她带来的一切苦果,这一点倒让我
觉得这个女人的色彩一下子明亮了很多。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就随便一说,作者本意如何只能猜测了,呵呵。
: 看看那个儿子吧,他老爸婚内出轨他说是真爱,他妈寡居找个相好他骂无耻。你说这戏
: 这么安排是什么意思呢。

avatar
x*n
32
我觉得她变“怂”了是一种“赎罪”的表现吧,虽然小说对此表现得很微妙。小说里她
公婆一直拦在她和她儿子之间,她儿子对她只有经济上的牵连没有情感的依附,最好翻
脸不过是长期感情疏离的爆发,我觉得挺好理解的。
我倒是觉得她这种性格就该这样,“我做的孽我来受”,刚强倔强到了极点。。。

years,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电影一开始就给李宝莉定基调了啊,就是搬家时她的死德性,你就知道她这人非常小市
: 民,不尊重人,任性,悭吝;后来她在汉正街帮挑扁担的,是告诉人她也有热心肠,刀
: 子嘴豆腐心的一面。所以我看的感觉一直都是她“咎由自取”。觉得不合理的倒是她成
: 为顶梁柱后性格突然变“怂”了,婆婆说啥她也不尖牙利齿刺回去了,对儿子也唯唯诺
: 诺的。我只能解释为老公的死对她是个打击。不过这打击的效果lasted for 10 years,
: 也太能忍了,跟她性格不符.

avatar
wh
33
嗯,这话旁观者来说很可理解,我没想到情人会这么说,对情人的心理不太了解……
儿子失父有道理。不过因为失父而虐娘也是变态的心理报复。正确的做法是自己搬出去
住,不是把娘赶出门,呵呵。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马学武既不懂他老婆,也不懂他情人。他在家处处受气,以为李宝莉不会在乎他的出轨
: ,完全没有料到宝莉的行为和后果。所以他不懂一个妒火中烧的聪明女人的心思。他跟
: 情人的关系也与爱情无关,更多是在这段关系中找到慰籍和尊严。但他却
: 把这段关系fantacize了。偷情被发现以后,他还继续他的fantacy,对情人说“喜欢她
: ”-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说错误的话。我猜他之前从来没说过类似的话。所以他不懂他情
: 人。
: 楼主可能是有儿子的妈妈吧,所以觉得儿子对李宝莉太冷酷。可是站在电影中儿子的角
: 度,父亲是他最亲近的人,而且少年时期父亲总是儿子仰望的对象。在他的眼里,是自
: 己的母亲剥夺了父亲的生命。所以他表现出来的愤怒也就可以理解了。
:

avatar
a*e
34
nod, 我也很佩服她这种不怨天不尤人,天塌下来一根扁担抗的个性。尤其在观察到了
她性格里那么多的缺陷和令人讨厌的一面,还是不由自主地要佩服她的强。
另一方面她的“怂”我理解是挑扁担这个体力活让人比较难像以前一样争鸡毛蒜皮,累
得回家就想睡觉,所以她也懒得吵了吧,然后就习惯成自然了……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她变“怂”了是一种“赎罪”的表现吧,虽然小说对此表现得很微妙。小说里她
: 公婆一直拦在她和她儿子之间,她儿子对她只有经济上的牵连没有情感的依附,最好翻
: 脸不过是长期感情疏离的爆发,我觉得挺好理解的。
: 我倒是觉得她这种性格就该这样,“我做的孽我来受”,刚强倔强到了极点。。。
:
: years,

avatar
r*y
35
刚把小说看了,没看电影。
我比较赞同Gamor 说的方方这作品“表现出了小人物的各种性格缺陷各种挣扎各种悲哀
可怜”
我觉得方方“狠”的地方就在于赋予这篇文里的每一个角色很鲜明的市井人物的弱点,
李宝莉固然在后期用赎罪的心态让人觉得值得同情,可是她之前对丈夫的刻薄对待和由
她引起的恶劣的家庭气氛造成儿子幼小心灵的扭曲和恐惧,又让人有“种前因得后果”
的感觉。至于其他几位,甚至包括这里这么多人都谴责的她儿子,我都觉得是“可恨之
人也有可怜之处”,从小在那样的家庭氛围和变故中成长,没有母爱,父爱被剥夺,性
格和心理应该是受到相当的扭曲了,所以他后来对他母亲的所做所为,不过是这扭曲心
灵的外在表现而已。方方的笔下所有的人物“市井”人生,让人觉得唏嘘但有无可奈何
,就是那种“性格决定命运”的感觉。她的笔,真是相当的“毒哦。
avatar
wh
36
生性软弱,被欺负得狠,急了跳河。frailty, thy name is man...小说里有一句话,
这年头,跳河的上吊的喝药的割脉的,男人比女人多,阴阳颠了倒;男人不行,得靠女
人撑。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马学武是这个电影里唯一可以确定的反面人物,干的没一件事像个男人
avatar
I*k
37
千古艰难唯一死。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混吃等死的嘛。跳河上吊喝药割脉这种事情,也
非要点武勇不可的。也不是一定要生不如死地坚持活着才是坚强。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生性软弱,被欺负得狠,急了跳河。frailty, thy name is man...小说里有一句话,
: 这年头,跳河的上吊的喝药的割脉的,男人比女人多,阴阳颠了倒;男人不行,得靠女
: 人撑。

avatar
wh
38
因为他觉得爸爸天天被妈骂,出门找感情寄托可以同情理解;他不觉得他妈受委屈,他
眼里的妈就是张狂的控制狂吧,对她只有厌恶没有同情。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就随便一说,作者本意如何只能猜测了,呵呵。
: 看看那个儿子吧,他老爸婚内出轨他说是真爱,他妈寡居找个相好他骂无耻。你说这戏
: 这么安排是什么意思呢。

avatar
wh
39
噢,我以为你很反感她,冲倒不冲,哈哈。我觉得看电影容易觉得是咎由自取,开场的
第一印象太糟了,之后很难改变。小说我倒觉得对宝莉相当肯定,多次以活泼喧闹的汉
正街做隐喻,比如这段:
“汉正街以它的喧嚣和热闹再一次欢迎李宝莉。李宝莉回去的头天,扛着扁担,穿过曲
里拐弯的街路和密密麻麻的店铺,觉得就好像正看着一台大戏。吵闹和笑骂,快乐与焦
急,聪明和愚蠢,潇洒和土俗,都在这街里展示。扁担们担着货,一路走一路喊叫,闪
开!莫撞了!过细,擦到了!走上一段,就像看完一个场次。一路来下,声音和色彩,
跌宕起伏,大俗大雅,五光十色,光彩夺目。真是好听又好看。”
结尾也是:
“望着乱七八糟、嚣声嘈杂而又丰富多彩、活力十足的汉正街,建建仿佛看到哪里都有
李宝莉的影子。”
当然读的人也可能不喜欢。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特别不喜欢她啊,是不是手机回帖太简短了显得很冲啊?不好意思。
: 我是揣摩作者的意思不是在“赞扬”她,而是讲述了一个很悲剧的人物。与其说喜欢,
: 不如说李宝莉身上有不少让我敬佩和羡慕的顽强坚韧,但是就像上面的帖子里提到的,
: 她和她周围的人的不幸,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她的个性。
: 第一次看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还在一个女文青/女权主义者扎堆的论坛,大家不用说把李
: 的老公骂得狗血喷头五彩斑斓,对李充满了同情和敬佩,终于有一位勇敢地说李“愚蠢
: ”,而且她的悲剧“咎由自取”。那个时候我也很女权,听了觉得非常刺耳,现在过去
: 这么多年,回头想,不得不说这个刺耳的评价虽然有失宽厚,但是的确很有道理。
: 我觉得我看小说很能理解李的“咎由自取”,但是电影这一层就不是讲的很顺畅。小说
: 和电影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公婆的态度。我觉得电影里讲不通,不过中国的大众媒体对

avatar
wh
40
我也觉得后半部的性格和前面不符,太故意表现她的任劳任怨委曲求全了。

years,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电影一开始就给李宝莉定基调了啊,就是搬家时她的死德性,你就知道她这人非常小市
: 民,不尊重人,任性,悭吝;后来她在汉正街帮挑扁担的,是告诉人她也有热心肠,刀
: 子嘴豆腐心的一面。所以我看的感觉一直都是她“咎由自取”。觉得不合理的倒是她成
: 为顶梁柱后性格突然变“怂”了,婆婆说啥她也不尖牙利齿刺回去了,对儿子也唯唯诺
: 诺的。我只能解释为老公的死对她是个打击。不过这打击的效果lasted for 10 years,
: 也太能忍了,跟她性格不符.

avatar
wh
41
有的有的,小说里也是一记耳光。但很悲催的是她之后气得喷血,还是真的血,喷在脚
背上,再到卫生间洗掉,边洗边眼泪哗哗流。生气真的会喷血啊……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小说里这个关节讲的很明白,母子之间的冲突不是一天两天来的,李宝莉经济上抚养儿
: 子,但是感情上一直很疏离,真正照顾“抚养”她的儿子的是她的公婆,而她的公婆对
: 她怎么样,家版婆媳矛盾激烈程度乘以十就差不多了。
: 李对待她老公的出轨,我不好说她对错,毕竟这种事情,不论怎么样,都是不可能圆满
: 收场的。我只觉得她做得很“绝”,没有给人留余地后路,也没有给自己留余地留后路
: ,所以整本书的悲剧的因,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她自己身上,是一个注定了的悲剧。让我
: 感叹的倒是这个女人的勇敢,敢于承担和面对,电影里还有她打儿子耳光怒吼我为了你
: 怎么样怎么样,小说里似乎连这种“诉苦”的情节都没有(也可能记错了,很多年前看
: 的了),她似乎是比较坦然勇敢地接受自己的决绝为她带来的一切苦果,这一点倒让我
: 觉得这个女人的色彩一下子明亮了很多。

avatar
wh
42
没错,一条死路走到底。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她变“怂”了是一种“赎罪”的表现吧,虽然小说对此表现得很微妙。小说里她
: 公婆一直拦在她和她儿子之间,她儿子对她只有经济上的牵连没有情感的依附,最好翻
: 脸不过是长期感情疏离的爆发,我觉得挺好理解的。
: 我倒是觉得她这种性格就该这样,“我做的孽我来受”,刚强倔强到了极点。。。
:
: years,

avatar
x*n
43
应该是真的吧?小龙女不是也喷的吗?还有唐伯虎点秋香里面那个“对穿肠”...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的有的,小说里也是一记耳光。但很悲催的是她之后气得喷血,还是真的血,喷在脚
: 背上,再到卫生间洗掉,边洗边眼泪哗哗流。生气真的会喷血啊……

avatar
w*s
44
电影没看,刚看你们讨论得热闹,下载来看了小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故事一点都不真实
呢。天下大概也有这样的人吧,但是这小说里他们都好像切片人一样,没有立体感,每
个人都一条道走到黑,包括李宝莉。还有,这样深仇大恨的人在一起生活十几年,怎么
可能彼此之间毫无谅解?人都是有心的,如果恨成这样,早被自己的恨折磨得不成人形
了。不喜欢这么把人推到极端的故事。还是喜欢池莉多些。。。
故事结尾交代小宝的恨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他被洗脑十几年了。方方别的小说也对女
性这么狠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avatar
x*n
45
方方的确是很“狠”。我以前喜欢她多过喜欢池莉,老觉得她的“格”比池莉高,现在
不怎么在乎“格”不“格”的了,常常温习池莉,不怎么看方方了,觉得这么“狠”,
看了会觉得不愉快,倒不是好坏的问题。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电影没看,刚看你们讨论得热闹,下载来看了小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故事一点都不真实
: 呢。天下大概也有这样的人吧,但是这小说里他们都好像切片人一样,没有立体感,每
: 个人都一条道走到黑,包括李宝莉。还有,这样深仇大恨的人在一起生活十几年,怎么
: 可能彼此之间毫无谅解?人都是有心的,如果恨成这样,早被自己的恨折磨得不成人形
: 了。不喜欢这么把人推到极端的故事。还是喜欢池莉多些。。。
: 故事结尾交代小宝的恨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他被洗脑十几年了。方方别的小说也对女
: 性这么狠么?

avatar
w*s
46
嗯,马家人都很极品。马学武是前倨后恭,马父母是真正的小市民,心胸狭窄没教养。
李宝莉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不过方方把她写得太简单了。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电影。倒是看过这个小说以及他的另一部小说《刀锋上的蚂蚁》,看完了都觉得
: 感触良深,方方写的小说我觉得都是在写人性。写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的事情时所表现
: 出来的不同人性。我觉得看她的小说挺悲观的,会对人性失望,不宜多看。
: 那个小说我记得看完了还跟我老公聊起过,俩个人差点因为观点不同吵起来,我自然是
: 同情李宝莉的,痛恨她儿子,老公以及公婆一家人。我觉得那一家人能那样其实挺极品
: 的,公婆能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自行处理了老家的一切来跟儿子儿媳挤那么小的一个单元
: 房里,号称都是知识分子却不明理,感觉更象是一对没有教养的村夫村妇,我并不觉得
: 村夫村妇是贬义词,其实很多村夫村妇还是很深明大义的,所以说他们没有教养。也只
: 有他们那样的父母才会有马学武那样一个懦弱自私,不负责任还愚孝的儿子,这个儿子
: 的儿子也同样没好到哪里去所以小宝才那么不近情理的招人厌。而小宝之所以会那样

avatar
w*s
47
一般软弱的男人都有一个强悍如李宝莉的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生性软弱,被欺负得狠,急了跳河。frailty, thy name is man...小说里有一句话,
: 这年头,跳河的上吊的喝药的割脉的,男人比女人多,阴阳颠了倒;男人不行,得靠女
: 人撑。

avatar
w*s
48
嗯,看了不愉快。上礼拜听同事讨论陀斯妥耶夫斯基,我老老实实说,看了觉得很压抑
,所以没看下去。。。现在读书总期望能轻松点。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方方的确是很“狠”。我以前喜欢她多过喜欢池莉,老觉得她的“格”比池莉高,现在
: 不怎么在乎“格”不“格”的了,常常温习池莉,不怎么看方方了,觉得这么“狠”,
: 看了会觉得不愉快,倒不是好坏的问题。

avatar
x*n
49
我也是,前几天还把池莉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 就好》复习了一遍。有啥好看的
推荐吗?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嗯,看了不愉快。上礼拜听同事讨论陀斯妥耶夫斯基,我老老实实说,看了觉得很压抑
: ,所以没看下去。。。现在读书总期望能轻松点。

avatar
w*s
50
你看武侠么?小椴写得不错。我比较喜欢洛阳女儿行,还有开唐。虽然是男作家 但是
挺细腻的。上回皮总推荐的长安古意余果老也不错,短篇。长安古意是个中篇,不过有
点虎头蛇尾。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是,前几天还把池莉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 就好》复习了一遍。有啥好看的
: 推荐吗?

avatar
x*n
51
看的,我先去看看洛阳女儿行,这个名字听起来挺艳丽的。。。先看长篇吧,短篇不过
瘾。。。谢谢推荐。。。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武侠么?小椴写得不错。我比较喜欢洛阳女儿行,还有开唐。虽然是男作家 但是
: 挺细腻的。上回皮总推荐的长安古意余果老也不错,短篇。长安古意是个中篇,不过有
: 点虎头蛇尾。

avatar
w*s
52
不客气,我睡啦,晚安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的,我先去看看洛阳女儿行,这个名字听起来挺艳丽的。。。先看长篇吧,短篇不过
: 瘾。。。谢谢推荐。。。

avatar
x*n
53
晚安,好好休息。。。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客气,我睡啦,晚安
avatar
g*y
54
恩,我也替李宝莉不平,归根结底是马学武父母有问题,他们虽然是知识分子但是又自
私又狭隘,害了自己儿子还毁了孙子。其实那样的家庭还真有,我以前有个朋友就说过
,他们家人从来,就连大年夜都很少会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她和他哥都是各自在各自屋
里吃,她爸在客厅,她妈在厨房,也很少交流说话。我当时听了大吃一惊,怎么会有这
种家庭存在。
那个链接拉到最后看了一眼,全的。不过那个小说我觉得一般,没必要再看。讲一个画
家如何被一个基本上心无芥蒂的德国老头一步步走上成名的道路。除了他的那个比喻以
外,没太大意思,我给你抄过来:
李亦简说,记得我以前问过大叔年轻时的生活感受是什么。大叔说是刀锋上的蚂蚁。现
在呢?鲁昌南淡然笑了笑,说现在是刀锋下的的蚂蚁。李亦简大惊,这话怎么讲?鲁昌
南说,就是头上有刀。以前小蚂蚁每爬一步,就会受伤。但却不需要提防什么。现在小
蚂蚁每爬一步,都要有所提防。因为对手太多,恨你的人也太多,四处都有飞刀。稍一
松懈,就会被腰斩。李亦简倒吸一口冷气,说大叔你是不是太紧张了?人生没有这么吓
人。
感觉这人无论怎么活都不得舒展人性,看了以后觉得挺像我们的父辈那一代。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电影时最大的抵触也是宝莉报警引起的反应,我也觉得马学武错在先,自杀是敢做
: 不敢当;宝莉报警是做得绝,但不能作为替他洗刷开脱的借口。儿子拿宝莉报警来要
: 挟宝莉,宝莉哑口无言深自愧疚,我觉得很不平,她没必要这么抬不起头。
: 电影对马学武同情更多,婚前的女神变为婚后的泼妇对男人来说是理想的幻灭,出门寻
: 求温柔的安慰是自然而然的事。神鬼不知当然最好,万一败露,那也值得同情怜悯,而
: 不是道德谴责。这大概是对人性宽松的想法吧。
: 书里的爷爷奶奶和小宝有一种intellectual snobbery,因为自己读过书,就对宝莉冷
: 眼冷遇,这算家庭冷暴力了。这个家庭从头就不平衡,先是宝莉bully马学武,马学武
: 死后,又是其他人一起bully宝莉。
: 刀锋蚂蚁没看过,你看这个链接全不全:

avatar
g*y
55
是啊,所以编剧改的狠俗,适合当下普遍中国老百姓的胃口。
看看当年很多的日片也都是文学作品改编的,但是比我们的显然从格调上高的不是一点
半点的,至少他们在表现人物的时候还不忘了悲天悯人。这个电影听你那么一描述就感
觉是个闹剧。没有多少可观性。也许我判断有误。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了,我觉得电影开头如果用长江或汉正街,那就是以宝莉的人物性格为中心,和小说
: 一样以赞扬生命力为主调。如果是搬家,就是个家庭矛盾剧了。

avatar
g*y
56
最讨厌的是马学武和他父母对没什么文化的李宝莉的那种瞧不上
可惜他们自己本身也是小市民,别人其实也挺瞧不上她们那一家子的
其实我也没多么喜欢李宝莉,但还是觉得她挺憋屈的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嗯,马家人都很极品。马学武是前倨后恭,马父母是真正的小市民,心胸狭窄没教养。
: 李宝莉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不过方方把她写得太简单了。

avatar
j*x
57
电影没看,
小说么,看过有些评论说真实地虐心
可是我觉得其实是不够真实而弄得更虐心了,不真实的原因是太简单。
具体到书中的角色,就是脸谱化了,特点描绘似乎很突出,但其实太简单了,人是复杂
的。
具体到情节就是太“偏颇”了,虽然都很“生活”,但生活中的问题显然更复杂,处理
少有会如此简单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avatar
p*r
58
我一直觉得余果老可以算是最好的武侠短篇。
杯雪可以算是文笔最好的武侠的片段,可惜后面几部每况愈下。
洛阳女儿行我一直没看全。几年前网络上只有前面几部。后来我就懒得看了。
据说小椴写这个写到吐血。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武侠么?小椴写得不错。我比较喜欢洛阳女儿行,还有开唐。虽然是男作家 但是
: 挺细腻的。上回皮总推荐的长安古意余果老也不错,短篇。长安古意是个中篇,不过有
: 点虎头蛇尾。

avatar
h*v
59
方方是我喜欢的作家,我有一个朋友在国内的时候和方方一起弄过文学,出来了以后还
作为海外观察员帮方方的杂志出稿。
我没看过小说,看了武汉话的电影,很亲切。如你所说,建建和何嫂刻画的最好。。。
最后小景的话挺费解的,我猜,那大概可以理解为对马的一种委婉拒绝。因为在发生了
那样的丑事之后,无论马再说什么,对于小景这样的女人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了。所
以马的最后的一根稻草也没了,以至于走了绝路。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avatar
w*s
60
余果老确实写得非常非常漂亮,让人眼前一亮。后面续的几个片段有点差。我看网上评
论说烂尾是小椴早年的特色。。。哈哈
洛阳女儿行挺好看的,虽然名字很香艳,但是故事挺大气的。不过我承认我是被这个名
字吸引的。。。其实开唐写得不错,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对以唐为背景的故事有强烈偏爱
。开唐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原来在晋江追的少年韦帅望,不知道你看过没,是网文里第一
部让我决定掏钱追的,可惜后来一部又臭又长,只好弃文了。河马说得很对,追文很痛
苦啊,特别是当作者缺乏有坑必埋的自觉的时候。。。所以我现在只看完结文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一直觉得余果老可以算是最好的武侠短篇。
: 杯雪可以算是文笔最好的武侠的片段,可惜后面几部每况愈下。
: 洛阳女儿行我一直没看全。几年前网络上只有前面几部。后来我就懒得看了。
: 据说小椴写这个写到吐血。

avatar
x*n
61
韦帅望是晴川写的?当年她也是从后花园开始写出来的…我也追过,不过她走的路线好
像也挺虐的…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余果老确实写得非常非常漂亮,让人眼前一亮。后面续的几个片段有点差。我看网上评
: 论说烂尾是小椴早年的特色。。。哈哈
: 洛阳女儿行挺好看的,虽然名字很香艳,但是故事挺大气的。不过我承认我是被这个名
: 字吸引的。。。其实开唐写得不错,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对以唐为背景的故事有强烈偏爱
: 。开唐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原来在晋江追的少年韦帅望,不知道你看过没,是网文里第一
: 部让我决定掏钱追的,可惜后来一部又臭又长,只好弃文了。河马说得很对,追文很痛
: 苦啊,特别是当作者缺乏有坑必埋的自觉的时候。。。所以我现在只看完结文

avatar
w*s
62
是的。。。我开始看的时候大概06年左右?那时候写得挺好的。是挺虐心的,不过韦帅
望这个故事一开始非常搞笑,偶尔掐你一把让你哭,所以那时候看得还挺欢乐的。后来
写到他成年就有点没意思了--没意思透了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韦帅望是晴川写的?当年她也是从后花园开始写出来的…我也追过,不过她走的路线好
: 像也挺虐的…

avatar
x*n
63
我没跟完…她的兄弟你跟过吗?现代黑社会情感戏,还是蛮虐的…我还跟过她的吸血鬼
系列,还可以,不知道烂尾没…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的。。。我开始看的时候大概06年左右?那时候写得挺好的。是挺虐心的,不过韦帅
: 望这个故事一开始非常搞笑,偶尔掐你一把让你哭,所以那时候看得还挺欢乐的。后来
: 写到他成年就有点没意思了--没意思透了

avatar
w*s
64
没再跟过她了。。。她把成年韦帅望写得那么庸俗,伤了我的心!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跟完…她的兄弟你跟过吗?现代黑社会情感戏,还是蛮虐的…我还跟过她的吸血鬼
: 系列,还可以,不知道烂尾没…

avatar
x*n
65
哈哈 上微博找她抗议!她好像有部小说也要拍片子了。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再跟过她了。。。她把成年韦帅望写得那么庸俗,伤了我的心!
avatar
wh
66
一个屋檐下十几年的仇恨还是不少见的,这世上什么样的人会没有呢……方方对男人女
人都挺狠的,或者说是死脑筋,认死理。
顺便贴个网友的回复,认为核心矛盾是价值观的冲突:
小说和电影我也都看了,电影是最近看的,小说以前看过,最近看完电影又翻了一遍。
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电影把角色真实化了一些。所以把马学武的妈妈、马小宝改变得
比小说里更通情达理一点,虽然大方向上还是和李宝莉有冲突。他们的冲突,是价值观
的冲突。在李宝莉的世界里,只要维持了家的形式,就保证了一切。彼此的伤害,冲突
,都可以弥补。所以她虽然去告密,但是还是要保住马学武,后来虽然去当扁担,但是
一切为小宝出发,说到底是要保证她自己最重要的底线。
对小宝来说,最有价值的莫过于父母双全,和别的孩子一样,甚至有个当小官的爹,这
比光有一个当扁担的妈要好过千倍,那怕他自己考全校第一,也弥补不了这份自卑,这
份得不到的遗憾。而这一切,当他得知是妈妈“造成”的,即便奶奶平时没有灌输对妈
妈的负面观点,也足以让他产生足够的“恨”,说来说去,他不过是个高中生而已。
另外,我觉得电影里马学武去找情人,是败笔。小说里他只是打电话,去问候一下。他
的目的是确认没有给对方带来过多的伤害。这和他的人物性格相符。电影里面去示爱,
他应该没这个胆子。而情人的反应呢,小说里只是闲聊的说起她亲戚在公安局说有人举
报,然后等等,也符合情况。电影里面,她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实际上最恶毒的挑拨。
既保持了自己在马学武心中的形象,又“揭发”了李宝莉;这到不算败笔,而是导演改
变了这个角色 ---- 她这时未必还瞧得上马学武了,但是她还是要把这些抖出来。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电影没看,刚看你们讨论得热闹,下载来看了小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故事一点都不真实
: 呢。天下大概也有这样的人吧,但是这小说里他们都好像切片人一样,没有立体感,每
: 个人都一条道走到黑,包括李宝莉。还有,这样深仇大恨的人在一起生活十几年,怎么
: 可能彼此之间毫无谅解?人都是有心的,如果恨成这样,早被自己的恨折磨得不成人形
: 了。不喜欢这么把人推到极端的故事。还是喜欢池莉多些。。。
: 故事结尾交代小宝的恨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他被洗脑十几年了。方方别的小说也对女
: 性这么狠么?

avatar
wh
67
但宝莉的儿子不软弱啊。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般软弱的男人都有一个强悍如李宝莉的妈
avatar
wh
68
大家庭里各种矛盾挺多的,李宝莉这种还算简单的,没有其他兄弟姐妹的错综关系。
引用的这几句很有方方的句式。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恩,我也替李宝莉不平,归根结底是马学武父母有问题,他们虽然是知识分子但是又自
: 私又狭隘,害了自己儿子还毁了孙子。其实那样的家庭还真有,我以前有个朋友就说过
: ,他们家人从来,就连大年夜都很少会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她和他哥都是各自在各自屋
: 里吃,她爸在客厅,她妈在厨房,也很少交流说话。我当时听了大吃一惊,怎么会有这
: 种家庭存在。
: 那个链接拉到最后看了一眼,全的。不过那个小说我觉得一般,没必要再看。讲一个画
: 家如何被一个基本上心无芥蒂的德国老头一步步走上成名的道路。除了他的那个比喻以
: 外,没太大意思,我给你抄过来:
: 李亦简说,记得我以前问过大叔年轻时的生活感受是什么。大叔说是刀锋上的蚂蚁。现
: 在呢?鲁昌南淡然笑了笑,说现在是刀锋下的的蚂蚁。李亦简大惊,这话怎么讲?鲁昌

avatar
wh
69
嗯,她对她的人物偏心了点,所以写得片面。中篇也有篇幅限制。你有没有喜欢的现当
代作家?看你聊的大多是古典作品,或者摇滚民谣……

【在 j*****x 的大作中提到】
: 电影没看,
: 小说么,看过有些评论说真实地虐心
: 可是我觉得其实是不够真实而弄得更虐心了,不真实的原因是太简单。
: 具体到书中的角色,就是脸谱化了,特点描绘似乎很突出,但其实太简单了,人是复杂
: 的。
: 具体到情节就是太“偏颇”了,虽然都很“生活”,但生活中的问题显然更复杂,处理
: 少有会如此简单的

avatar
wh
70
nice, 方方什么杂志?我们这里一个网友好像给她的杂志投稿发表过。

【在 h******v 的大作中提到】
: 方方是我喜欢的作家,我有一个朋友在国内的时候和方方一起弄过文学,出来了以后还
: 作为海外观察员帮方方的杂志出稿。
: 我没看过小说,看了武汉话的电影,很亲切。如你所说,建建和何嫂刻画的最好。。。
: 最后小景的话挺费解的,我猜,那大概可以理解为对马的一种委婉拒绝。因为在发生了
: 那样的丑事之后,无论马再说什么,对于小景这样的女人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了。所
: 以马的最后的一根稻草也没了,以至于走了绝路。

avatar
wh
71
嗯,高层次的人会这么想……哈哈。书里大概想通过李宝莉、何嫂表达普通妇女的想法
,男人一蹬腿,把一家的重担都撂给女人。

【在 I*******k 的大作中提到】
: 千古艰难唯一死。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混吃等死的嘛。跳河上吊喝药割脉这种事情,也
: 非要点武勇不可的。也不是一定要生不如死地坚持活着才是坚强。

avatar
m*n
72
为了赶这个活动,我看了《万箭穿心》的小说和电影,读了《风景》和《桃花灿烂》。
个人感受啊,《万箭穿心》的电影比起小说来,改得似乎更“合理”一些,比如宝莉的
老公婆家对她都更好一点。我喜欢建建这个人物,他和挑扁担的宝莉站在一起,好像生
活突然有了弹性,给出了正常的人物。我也非常喜欢电影结尾的那个俯拍镜头:建建来
万箭穿心的楼下接宝莉,结果面包车熄火了;宝莉只好气嚷嚷地下来,踹了车屁股一脚
,骂骂咧咧地在后面推。然后小面就一溜烟的跑了 :)
《风景》我读了以后很吃惊,有个感觉,不知道你们怎么看:那就是她的主题很多都是
写黑暗和压迫下个人的生命力。但是,她前期和后期的作品在手法上差很多。比如风景
,她的文字风格本身就有强大的压迫感,现代性很强(非常像我弥留之际);但是像《
万箭穿心》,就是文字本身的压迫感减少了,口语化也流畅,但是情节很虐,感觉更残
酷。似乎方方在塑造她的非主要人物时,对那些对主角施压的人也更冷酷,显得作者有
点偏执。而《万箭穿心》电影的视角,站得就离宝莉远一点。
《风景》的题句很好,摘一下:
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渊最黑暗的所在,我清楚地看见那些奇异世界
---波特莱尔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avatar
wh
73
哇,你觉得可以和as i lay dying相比啊。我也觉得文字有紧张、铿锵感,风景最明显
。不过印象中同为早期作品的桃花灿烂一般?短篇更弱一点,看短篇时明显觉得文字有
点拖沓,节奏不是很好。她对她的人物的确有掩饰不住的鲜明好恶,就是你说的偏执是
吧。好在她对反角一般用墨不多,给我的整体感觉挺积极和富有同情。电影是更正常化
,争议也比小说大噢。aixiaoxiaoyu也喜欢这句baudelaire。我觉得她的文字特别现实
,和baudelaire这种象征主义感觉不一样。
我也回头赶刘瑜,哈哈。我上周还梦见你,坐在我最早的上海家里,背靠着窗。我正儿
八经面对你坐着,看到你身后的窗外的大树。我居然在念诗给你听,你像mane一样面无
表情地嗯一下。我就笑了两声缓解紧张,说都是以前写的打油诗。我没写过any诗,读
诗也不多,居然梦里那么牵挂诗……而且做梦总是梦见老家,小时候的家。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了赶这个活动,我看了《万箭穿心》的小说和电影,读了《风景》和《桃花灿烂》。
: 个人感受啊,《万箭穿心》的电影比起小说来,改得似乎更“合理”一些,比如宝莉的
: 老公婆家对她都更好一点。我喜欢建建这个人物,他和挑扁担的宝莉站在一起,好像生
: 活突然有了弹性,给出了正常的人物。我也非常喜欢电影结尾的那个俯拍镜头:建建来
: 万箭穿心的楼下接宝莉,结果面包车熄火了;宝莉只好气嚷嚷地下来,踹了车屁股一脚
: ,骂骂咧咧地在后面推。然后小面就一溜烟的跑了 :)
: 《风景》我读了以后很吃惊,有个感觉,不知道你们怎么看:那就是她的主题很多都是
: 写黑暗和压迫下个人的生命力。但是,她前期和后期的作品在手法上差很多。比如风景
: ,她的文字风格本身就有强大的压迫感,现代性很强(非常像我弥留之际);但是像《
: 万箭穿心》,就是文字本身的压迫感减少了,口语化也流畅,但是情节很虐,感觉更残

avatar
p*r
74
最后那句很科幻,有点blade runner的感觉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了赶这个活动,我看了《万箭穿心》的小说和电影,读了《风景》和《桃花灿烂》。
: 个人感受啊,《万箭穿心》的电影比起小说来,改得似乎更“合理”一些,比如宝莉的
: 老公婆家对她都更好一点。我喜欢建建这个人物,他和挑扁担的宝莉站在一起,好像生
: 活突然有了弹性,给出了正常的人物。我也非常喜欢电影结尾的那个俯拍镜头:建建来
: 万箭穿心的楼下接宝莉,结果面包车熄火了;宝莉只好气嚷嚷地下来,踹了车屁股一脚
: ,骂骂咧咧地在后面推。然后小面就一溜烟的跑了 :)
: 《风景》我读了以后很吃惊,有个感觉,不知道你们怎么看:那就是她的主题很多都是
: 写黑暗和压迫下个人的生命力。但是,她前期和后期的作品在手法上差很多。比如风景
: ,她的文字风格本身就有强大的压迫感,现代性很强(非常像我弥留之际);但是像《
: 万箭穿心》,就是文字本身的压迫感减少了,口语化也流畅,但是情节很虐,感觉更残

avatar
m*e
75
...got shot in my dream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哇,你觉得可以和as i lay dying相比啊。我也觉得文字有紧张、铿锵感,风景最明显
: 。不过印象中同为早期作品的桃花灿烂一般?短篇更弱一点,看短篇时明显觉得文字有
: 点拖沓,节奏不是很好。她对她的人物的确有掩饰不住的鲜明好恶,就是你说的偏执是
: 吧。好在她对反角一般用墨不多,给我的整体感觉挺积极和富有同情。电影是更正常化
: ,争议也比小说大噢。aixiaoxiaoyu也喜欢这句baudelaire。我觉得她的文字特别现实
: ,和baudelaire这种象征主义感觉不一样。
: 我也回头赶刘瑜,哈哈。我上周还梦见你,坐在我最早的上海家里,背靠着窗。我正儿
: 八经面对你坐着,看到你身后的窗外的大树。我居然在念诗给你听,你像mane一样面无
: 表情地嗯一下。我就笑了两声缓解紧张,说都是以前写的打油诗。我没写过any诗,读
: 诗也不多,居然梦里那么牵挂诗……而且做梦总是梦见老家,小时候的家。

avatar
p*r
76
侬小辰光住啥地方?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哇,你觉得可以和as i lay dying相比啊。我也觉得文字有紧张、铿锵感,风景最明显
: 。不过印象中同为早期作品的桃花灿烂一般?短篇更弱一点,看短篇时明显觉得文字有
: 点拖沓,节奏不是很好。她对她的人物的确有掩饰不住的鲜明好恶,就是你说的偏执是
: 吧。好在她对反角一般用墨不多,给我的整体感觉挺积极和富有同情。电影是更正常化
: ,争议也比小说大噢。aixiaoxiaoyu也喜欢这句baudelaire。我觉得她的文字特别现实
: ,和baudelaire这种象征主义感觉不一样。
: 我也回头赶刘瑜,哈哈。我上周还梦见你,坐在我最早的上海家里,背靠着窗。我正儿
: 八经面对你坐着,看到你身后的窗外的大树。我居然在念诗给你听,你像mane一样面无
: 表情地嗯一下。我就笑了两声缓解紧张,说都是以前写的打油诗。我没写过any诗,读
: 诗也不多,居然梦里那么牵挂诗……而且做梦总是梦见老家,小时候的家。

avatar
m*n
77
。。。我不是说《风景》可以和as i lay dying相比,而是这篇有些手法、主题、以及
情绪都让我想起了dying,可能她那时还是文学青年多一点。这个跟《万箭穿心》放在
一起,我根本想不到是一个人写的,除了她用词造句不太讲究以外--感觉方方不是
特别精细的作者,可能跟她气质有关 :P 所以我也同意你对她短篇的看法,因为我个人
觉得短篇对文字要求很高。
我也看了《桃花灿烂》,怎么是讲少年少女感情问题的。。。而且可能是代沟的原因,
我不太能理解人物行为和情感挣扎。
不太明白方方。我后来看你们说她《祖父活在父亲心中》好,就又去网上去下了这本
中篇选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她的东西怎么感觉什么风格都有,有些很现代,
用好多象征这样的东西,有些又是乡土什么对话都出来了,有些又是压抑的知识分子,
而且怎么还有刑警侦查的?!我的感觉是,可能方方的作为小说作者天赋很高,很有激
情,她也爱尝试,但是她没有发展出来,所以她写的万箭穿心胜在局部气势,但是总体
说服力不高。我个人还是喜欢有强烈个人特色的作品,而且你不能老写中篇啊,中篇有
点上不成下不就的感觉。不过总体来讲,我还是喜欢方方这个作者的,她比较有趣。
哈哈,你梦到我拉?我这么活泼的人绝对不会面无表情地恩你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哇,你觉得可以和as i lay dying相比啊。我也觉得文字有紧张、铿锵感,风景最明显
: 。不过印象中同为早期作品的桃花灿烂一般?短篇更弱一点,看短篇时明显觉得文字有
: 点拖沓,节奏不是很好。她对她的人物的确有掩饰不住的鲜明好恶,就是你说的偏执是
: 吧。好在她对反角一般用墨不多,给我的整体感觉挺积极和富有同情。电影是更正常化
: ,争议也比小说大噢。aixiaoxiaoyu也喜欢这句baudelaire。我觉得她的文字特别现实
: ,和baudelaire这种象征主义感觉不一样。
: 我也回头赶刘瑜,哈哈。我上周还梦见你,坐在我最早的上海家里,背靠着窗。我正儿
: 八经面对你坐着,看到你身后的窗外的大树。我居然在念诗给你听,你像mane一样面无
: 表情地嗯一下。我就笑了两声缓解紧张,说都是以前写的打油诗。我没写过any诗,读
: 诗也不多,居然梦里那么牵挂诗……而且做梦总是梦见老家,小时候的家。

avatar
x*n
78
你这个评论真好看,每次看到说方方的风景,我就想起池莉的《你是一条河》,不知道
有没有人对比过这两部小说,其实仔细想好像也没那么多类似的地方,可能因为池莉的
确不像方方那么执着于“黑暗和压迫下个人的生命力”,《你是一条河》却有那么一点。
我倒觉得小说里宝莉和公婆之间的关系更真实一些。
好早以前看过方方的一部讲人格分裂的小说,搜了一下好像叫《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
》,读起来也感觉到黑暗和压迫感。。。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了赶这个活动,我看了《万箭穿心》的小说和电影,读了《风景》和《桃花灿烂》。
: 个人感受啊,《万箭穿心》的电影比起小说来,改得似乎更“合理”一些,比如宝莉的
: 老公婆家对她都更好一点。我喜欢建建这个人物,他和挑扁担的宝莉站在一起,好像生
: 活突然有了弹性,给出了正常的人物。我也非常喜欢电影结尾的那个俯拍镜头:建建来
: 万箭穿心的楼下接宝莉,结果面包车熄火了;宝莉只好气嚷嚷地下来,踹了车屁股一脚
: ,骂骂咧咧地在后面推。然后小面就一溜烟的跑了 :)
: 《风景》我读了以后很吃惊,有个感觉,不知道你们怎么看:那就是她的主题很多都是
: 写黑暗和压迫下个人的生命力。但是,她前期和后期的作品在手法上差很多。比如风景
: ,她的文字风格本身就有强大的压迫感,现代性很强(非常像我弥留之际);但是像《
: 万箭穿心》,就是文字本身的压迫感减少了,口语化也流畅,但是情节很虐,感觉更残

avatar
wh
79
《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又名《风中黄叶》,coalpilerd和indianink和雪叔都不大
喜欢,我又挺喜欢……一来挺理解这样的双面、压抑人格,二来方方自己性格豪爽,但
能把压抑分裂人格写得那么细致和富有同情。她的另一篇《暗示》可能更容易让人接受
,也是写精神分裂,情节没那么极端,画面更美丽些。

点。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评论真好看,每次看到说方方的风景,我就想起池莉的《你是一条河》,不知道
: 有没有人对比过这两部小说,其实仔细想好像也没那么多类似的地方,可能因为池莉的
: 确不像方方那么执着于“黑暗和压迫下个人的生命力”,《你是一条河》却有那么一点。
: 我倒觉得小说里宝莉和公婆之间的关系更真实一些。
: 好早以前看过方方的一部讲人格分裂的小说,搜了一下好像叫《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
: 》,读起来也感觉到黑暗和压迫感。。。

avatar
wh
80
我觉得精神还是一致的,哈哈,就是把人推到极端境地,不屈不挠。后期的语言像皮肤
一样松弛下来。福克纳、波德莱尔都非常象征,方方特别写实,所以用前两者比后者我
觉得有个具体的范围更合适,比如手法、主题以及情绪,哈哈。
祖父在父亲心中这个选集我也从网上下载看过,是不是很多缺页?而且常是爱情进入高
潮时缺页,还没看床戏就直接分手离婚了,看得满腔热血无处发泄,哈哈。她的确尝试
各种
风格,写方言的《闲聊宦子榻》据说是王安忆的小鲍庄成名后方方仿写的乡土题材,但
反响平平,她很失望。我很喜欢,不大喜欢小鲍庄,哈哈。压抑知识分子是她初期的一
贯题材,她的许多短篇都写知识分子怎样从文革前的恃才自傲变为文革后的扭曲压抑,
那些恃才自傲总让我想起波哥,哈哈。刑警那篇我也很喜欢。不大喜欢现代派的《白驹
》,王小男、春夏秋冬说话油腔滑调自作聪明,看第一遍觉得好玩,第二遍就觉得无聊
,之后决不想再看,即便主调还很充满真善美,哈哈。我看韩寒的小说也有同感,耍小
聪明小幽默的文字浅薄,容易wear out。
她写中篇是因为无力写长篇吧,气势不够。她写过长篇,水在时间之下据说不好,更早
的乌泥湖年谱据说不错,我都没看过。桃花灿烂大概想突出压抑的政治背景下的压抑爱
情,反正我印象不深。
那你会怎样,跳起来大骂gp吗,哈哈。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是说《风景》可以和as i lay dying相比,而是这篇有些手法、主题、以及
: 情绪都让我想起了dying,可能她那时还是文学青年多一点。这个跟《万箭穿心》放在
: 一起,我根本想不到是一个人写的,除了她用词造句不太讲究以外--感觉方方不是
: 特别精细的作者,可能跟她气质有关 :P 所以我也同意你对她短篇的看法,因为我个人
: 觉得短篇对文字要求很高。
: 我也看了《桃花灿烂》,怎么是讲少年少女感情问题的。。。而且可能是代沟的原因,
: 我不太能理解人物行为和情感挣扎。
: 不太明白方方。我后来看你们说她《祖父活在父亲心中》好,就又去网上去下了这本
: 中篇选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她的东西怎么感觉什么风格都有,有些很现代,
: 用好多象征这样的东西,有些又是乡土什么对话都出来了,有些又是压抑的知识分子,

avatar
wh
81
第一个工人新村。我知道你住上只角,你个资产阶级,哈哈。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侬小辰光住啥地方?
avatar
wh
82
你的还是我的梦?我其实不知道你是不是面无表情,但你声无表情,我每次想起来都要
笑,很特别很特别,哈哈。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got shot in my dream
avatar
L*s
84
工人新村在哪里啊,好像有好多个呢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个工人新村。我知道你住上只角,你个资产阶级,哈哈。
avatar
m*e
85
depends, i've been criticized for 面无表情 as well as 喜怒形于顏色
but i am monotonic...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还是我的梦?我其实不知道你是不是面无表情,但你声无表情,我每次想起来都要
: 笑,很特别很特别,哈哈。

avatar
x*n
86
波哥后来扭曲压抑了没有?
乌泥湖好像没写完,烂尾了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精神还是一致的,哈哈,就是把人推到极端境地,不屈不挠。后期的语言像皮肤
: 一样松弛下来。福克纳、波德莱尔都非常象征,方方特别写实,所以用前两者比后者我
: 觉得有个具体的范围更合适,比如手法、主题以及情绪,哈哈。
: 祖父在父亲心中这个选集我也从网上下载看过,是不是很多缺页?而且常是爱情进入高
: 潮时缺页,还没看床戏就直接分手离婚了,看得满腔热血无处发泄,哈哈。她的确尝试
: 各种
: 风格,写方言的《闲聊宦子榻》据说是王安忆的小鲍庄成名后方方仿写的乡土题材,但
: 反响平平,她很失望。我很喜欢,不大喜欢小鲍庄,哈哈。压抑知识分子是她初期的一
: 贯题材,她的许多短篇都写知识分子怎样从文革前的恃才自傲变为文革后的扭曲压抑,
: 那些恃才自傲总让我想起波哥,哈哈。刑警那篇我也很喜欢。不大喜欢现代派的《白驹

avatar
r*r
87
因床上表现不力而讥讽丈夫
@[email protected]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avatar
m*n
88
跳起来大骂gp是啥?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精神还是一致的,哈哈,就是把人推到极端境地,不屈不挠。后期的语言像皮肤
: 一样松弛下来。福克纳、波德莱尔都非常象征,方方特别写实,所以用前两者比后者我
: 觉得有个具体的范围更合适,比如手法、主题以及情绪,哈哈。
: 祖父在父亲心中这个选集我也从网上下载看过,是不是很多缺页?而且常是爱情进入高
: 潮时缺页,还没看床戏就直接分手离婚了,看得满腔热血无处发泄,哈哈。她的确尝试
: 各种
: 风格,写方言的《闲聊宦子榻》据说是王安忆的小鲍庄成名后方方仿写的乡土题材,但
: 反响平平,她很失望。我很喜欢,不大喜欢小鲍庄,哈哈。压抑知识分子是她初期的一
: 贯题材,她的许多短篇都写知识分子怎样从文革前的恃才自傲变为文革后的扭曲压抑,
: 那些恃才自傲总让我想起波哥,哈哈。刑警那篇我也很喜欢。不大喜欢现代派的《白驹

avatar
wh
89
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工人新村在哪里啊,好像有好多个呢
avatar
wh
90
喜怒的时候说话不变?那蛮好的。不会对小孩大喊大叫。我看钱穆写他爸妈从不发火打
骂,惭愧死了。同班同学看钱穆对爹娘如此孝敬,也惭愧死了。我们一致声讨钱穆让我
们心情如此糟糕……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depends, i've been criticized for 面无表情 as well as 喜怒形于顏色
: but i am monotonic...

avatar
wh
91
你觉得呢……
是吗?没听说。你看过?liquer说她喜欢的方方是这本。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波哥后来扭曲压抑了没有?
: 乌泥湖好像没写完,烂尾了吧?

avatar
wh
92
你放心,你不会的……咳咳。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因床上表现不力而讥讽丈夫
: @[email protected]

avatar
wh
93
读gp诗的反应……你读到破诗什么反应?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跳起来大骂gp是啥?
avatar
m*e
94
不是啊,大概是总在不该喜怒的时候表露出来了,
然后在应该喜怒的时候又没反应了
今天晚上还怒吼了小孩,惭愧至极,哭了一小会儿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喜怒的时候说话不变?那蛮好的。不会对小孩大喊大叫。我看钱穆写他爸妈从不发火打
: 骂,惭愧死了。同班同学看钱穆对爹娘如此孝敬,也惭愧死了。我们一致声讨钱穆让我
: 们心情如此糟糕……

avatar
wh
95
啊!patpat,我会很难受但好像不大会哭……我已经很久不打了,咳咳,今天弟弟坐车
拼命把车窗摇上摇下、手伸出去玩,我叫他不听,气得回家让他把手伸出来,打一下手
心。他倒立刻哭了,以前打几下从来不哭……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啊,大概是总在不该喜怒的时候表露出来了,
: 然后在应该喜怒的时候又没反应了
: 今天晚上还怒吼了小孩,惭愧至极,哭了一小会儿

avatar
m*e
96
我也很久不打了。。。今晚打了一下屁股,但不重,老大趴床上还笑。。。
最近几个礼拜,他们哥俩吃得很糟糕,今天两人都只吃一口,就跑开去玩了
连我剥好的葡萄都没吃,就闹着要吃苹果(弟弟本来是很爱吃葡萄这种小果子的)
然后又闹着说饿,但是不肯吃饭
好不容易九点半折腾上了床,还非要睡一起
(那会没完没了,而且一定有人说肚子饿了,不到11点睡不了)
耐心跟他们说了半天,没人理我。。。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啊!patpat,我会很难受但好像不大会哭……我已经很久不打了,咳咳,今天弟弟坐车
: 拼命把车窗摇上摇下、手伸出去玩,我叫他不听,气得回家让他把手伸出来,打一下手
: 心。他倒立刻哭了,以前打几下从来不哭……

avatar
wh
97
夏天喜欢野在外面玩吧,我家的今天也在外面玩了两个playgrounds才意犹未尽地回来
。不过照说玩累了会饿呀。我自己最受不了老生常谈,但对小孩nothing but老生常谈
,翻来覆去每天说一样的话,他们不烦我还烦……你有搅拌机吗,给他们做smoothie/
sorbet之类的吧。我们小孩平时吃水果也要催,这几天天天主动要求做smoothie/
sorbet吃,吃的还比平时多,三个橙子、一把草莓、一根香蕉吃完还不够。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很久不打了。。。今晚打了一下屁股,但不重,老大趴床上还笑。。。
: 最近几个礼拜,他们哥俩吃得很糟糕,今天两人都只吃一口,就跑开去玩了
: 连我剥好的葡萄都没吃,就闹着要吃苹果(弟弟本来是很爱吃葡萄这种小果子的)
: 然后又闹着说饿,但是不肯吃饭
: 好不容易九点半折腾上了床,还非要睡一起
: (那会没完没了,而且一定有人说肚子饿了,不到11点睡不了)
: 耐心跟他们说了半天,没人理我。。。

avatar
m*e
98
有的,还有小棒冰的模子,小孩很喜欢smoothie这些
我是希望他们好好吃饭,感觉一年都没长个了。。。
他们以前挺爱吃水果的,今天反常,呵呵
我去年在国内的时候,周末带他们出去一天,出门会买四个香蕉六个橘子什么的
有时候还没到目的地就被吃光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夏天喜欢野在外面玩吧,我家的今天也在外面玩了两个playgrounds才意犹未尽地回来
: 。不过照说玩累了会饿呀。我自己最受不了老生常谈,但对小孩nothing but老生常谈
: ,翻来覆去每天说一样的话,他们不烦我还烦……你有搅拌机吗,给他们做smoothie/
: sorbet之类的吧。我们小孩平时吃水果也要催,这几天天天主动要求做smoothie/
: sorbet吃,吃的还比平时多,三个橙子、一把草莓、一根香蕉吃完还不够。

avatar
wh
99
我也觉得自从上学以后,个子就长得慢了。晚饭+菜是装满一碗必须吃完的,但学校的
午饭时间短,小孩吃不多。而且睡得少。听很多爸妈说睡得多才能长个。我们只睡悬悬
的十小时,有时不到。老外小孩睡得早。
他们那么爱吃水果真好。饭吃得少点无所谓,水果、蔬菜荤菜吃足就行。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的,还有小棒冰的模子,小孩很喜欢smoothie这些
: 我是希望他们好好吃饭,感觉一年都没长个了。。。
: 他们以前挺爱吃水果的,今天反常,呵呵
: 我去年在国内的时候,周末带他们出去一天,出门会买四个香蕉六个橘子什么的
: 有时候还没到目的地就被吃光了

avatar
m*e
100
对,饭菜,他们都不吃
我家也是勉强10小时,愁人。他们不睡,大人也跟着累
弟弟以前长势喜人,就是整天睡,但是最近一年睡觉不好了
八点上床真是幸福啊
其实我一直到中学都是八点半就睡觉
现在完全夜猫子,太不好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觉得自从上学以后,个子就长得慢了。晚饭+菜是装满一碗必须吃完的,但学校的
: 午饭时间短,小孩吃不多。而且睡得少。听很多爸妈说睡得多才能长个。我们只睡悬悬
: 的十小时,有时不到。老外小孩睡得早。
: 他们那么爱吃水果真好。饭吃得少点无所谓,水果、蔬菜荤菜吃足就行。

avatar
a*u
101
《万箭穿心》影片和小说非常误导,宣扬及时行乐追求肉体享受,择取生活片面掩盖全
貌,必须猛烈抨击! 学武惨,寡妇惨,儿子惨,婆婆惨,影片叫好不叫座,惨,观众
看了心情沉重,惨!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过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深为寡妇李宝莉的硬气折服,为她儿子的冷酷寒心
: 。在乡版聊过,其他朋友也感受相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却大有争议,主要是对宝莉
: 褒贬不一。
: 电影一开头,李宝莉搬家,大呼小叫呵斥搬家工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敬烟买汽水,她
: 夺下烟来骂他贱。好友小景来家吃饭,她又当面教训、讽刺马学武。这样张牙舞爪折辱
: 丈夫的泼妇形象很容易大失人心。小景批评她说学武提出离婚是被她逼出来的,这句话
: 再确切不过;也难怪不少看电影的人认为她的悲剧咎由自取。
: 对比小说,开篇写的是宝莉和小景一起看新房的满心欢喜、两个女人的姐妹友情、宝莉
: 对父母的孝顺、贴钱的慷慨、做家务的能干——诸多正面铺垫下再写宝莉的粗鲁,让人
: 容易接受。书里的马学武则对小景指指点点,说她贪图嫖娼老公的钱财,女人只能靠男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