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wh
2
听上去不错,看完来说说体会吧?我看waiting看得不耐烦;看war trash不喜欢,就是
anti-Communist tirades。后来就没再看过他的其他小说。

=0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时光流转,今天上网一看,哈金的新小说去年十一月就出来了。又有书读了!
: 哈金算是功成名就了,基本上每本书都能登上几大重要报刊的书评:
: https://www.nytimes.com/2016/11/13/books/review/boat-rocker-ha-jin.html?_r=0

avatar
c*t
3
昨天看完了来写书评。这本小说和哈金以往的长篇小说比算是最短的。《自由生活》接
近700页,《战废品》,《南京安魂曲》,《A map of betrayal》都是300多页左右,
这篇连头带尾也只有240页。这就决定了这本书不可能是像《自由生活》那样的epic
novel (以下有剧透...)
这本书讲述了在纽约一个中文新闻社工作的专栏作家 Feng Danlin 揭露同在纽约的中
国女作家(也是他的前妻)Yan Haili与国内的编辑出版商合作炒作她写的一本以9/
11为背景的自传体爱情小说,得到网民的鼓励和推崇,也受到haili合作者身后的国
家宣传和外交机器的收买、威胁和迫害,最后以这个新闻社被Haili和她身后的支持者
买走而结局。
这本书沿袭了哈金之前小说的写作风格,他的长篇小说一般都有个人物可以看作是整本
书的moral compass,而且这个人物一般是个知识分子,像是a free life里的 Wu Nan
,a map of betrayal里的Gary等,以及这本里面的danlin。这点有点像是dostoyevsky
的风格(brother karamazov里的Alyosha, crime and punishment 里的Sofya, 以及
the idiot里的prince,不过他的人物多有宗教倾向)。不过danlin这个人物却是个很
矛盾的人物,他追求真相,不肯妥协,可是他的新闻批评里却常常带着个人色彩甚至显
得小心眼。他痛恨前妻抛弃了他,而自己与女朋友katie在一起也有为了面子的成分。
虽然不是个完美的主人公,可是也通过他揭露了华人出版界的各种现象,再次很深刻的
探讨了什么是爱国,忠诚,新闻自由,国与国家机器是否可以切割,很多在a map of
betrayal里面就已经初见端倪的话题。当然haili也不是完全是个坏人,她还记得给
danlin的父母过节打电话寄礼物,安顿身无分文的朋友在纽约,只是这本书篇幅太小,
这些偶尔透露的细节反倒让读者无法理解。
还有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缺陷是故事本身的可信度值得推敲。其实我看前两章,我有个感
觉haili的原型是严歌苓。我以前就常说,哈金的《南京安魂曲》和严歌苓的《金陵十
三钗》是基于同一段历史,不过从立意到人物设置,就是有悲天悯人情怀的文学著作与
炒作历史悲剧的街头通俗读物的区别。不过后面故事有点太夸张 ,很难让人相信为了
出版这么本爱情小说,把国家宣传机器都扯上了,所以我也就没再多想。里面描写纽约
中领馆的人参与骚扰和暴力对待法轮功示威者,我觉得更是难以相信,可能我too
simple too naive了。
不过新闻社被国家势力收购确实是有原型的,十几年前在美国每天必读的多维新闻网后
来到了加拿大后有一段时间没读,后来再去看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味了。看别处的评论才
知道被‘神秘中资’给收购了,以前的创办人何频也被逼走。中国政府对外软硬兼施的
手段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国家宣传机器的无所不用其极我也是深有感触。去年夏天我在
国内,正好赶上乌坎村长林祖恋被抓,我就洋洋洒洒在微博上下了一长篇批判文章,特
别注意不要让敏感字出现(乌坎写成wu-kan),结果出来几个小时就被删了,后来在怎
么改掉有嫌疑的字,都是被秒删。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审查制度,还是很震惊的。
里面对public intellectual(也就是被微博用臭了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思考还是
很让人感慨的。danlin被网友们选为公共知识分子后,读了美国左派代表人物noam
chomsky 和比较不出名的Edward Said的书。还有最精彩的是danlin和纽约中国领事馆
的tao领事之间的一段对于国家忠诚的对话。 “You will see how intellectual
should define his role through serving his country ... I’ve been ...
combining my personal existence with the interests of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If I serve, I serve my motherland. I pride myself on my role as an
intellectual of this type because I know what the world is like and how it
operates. Don’t talk to me about justice, freedom, and equality. All those
so-called universal values originated from colonialism and imperialism and
have been utilized to suppress the local, the particular and the colonized .
.. They are merely beautiful lies ... Tell me, at what point in history did
the United States embody any of these values? ... The world is a battlefield
where all the strong, the winner, defines the terms of equality and justice
... Money, is the universal language... You must make yourself useful to a
country. That’s how a person realizes his value.” 听上去是不是像环球时报上
的社评?所以环球时报虽然是党控制的媒体,这就是它的支持者爱国的感情基础。
Danlin的回应:“What is a country, For me ... it would be insane to regard
the country as a deity and let it rule one’s life. That’s why Forster
hoped to have the guts to betray his country if he had to choose between
betraying his friend and his country ... History has taught us that no
country is qualified for the moral high ground ... as an intellectual, one
must uphold justice, freedom and equality as universal values. Abstract as
those concepts might be, despite their problematic origins and despite the
West’s dubious history in measuring up to them, they are still essential in
improving our social conditions and making us more human ... Patriotism is
a pejorative word in my dictionary: it connotes spiritual paucity,
intellectual blindness and laziness, and moral cowardice... I believe the
country and the individual are equal”。这段写的真好,这是哈金在表达自己对国
家忠诚的看法。对于一个29岁从中国来美的留学生,经历六四留了下来,为了生存,
也为了保证文字的独立性,他选择用英文创作。多次希望回国探亲无法成行,在他的心
里,国家,民族,家庭和个人应该是想得最多的问题,这也是贯穿他创作的主线。看看
如今华人社区的新右派以及喧嚣尘上的爱国主义情绪和中国人有钱了,中国武器精良有
威慑力的得意之声,新一代人不但失去了对真正普世价值的理解,还把国家民族的那一
套带到了他们的社区。也许只能希望他们的下一代接受了这里的教育,会与他们分割开
来,甚至说服他们。
avatar
wh
4
看得真快!
暗指严歌苓的那段吓我一跳。南京安魂曲和金陵十三钗我都没看过。严歌苓早期的小说
我很喜欢。后来写得太快太滥太套路了。不过也很难想象她和国家宣传机器有关系。
哈金和李翊云都是只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作家,常在纽约客发文。纽约客上华人写中国的
文章基本都是回忆国内的政治和思想压迫,感慨海外的自由新鲜空气。我看哈金的war
trash和李翊云写军训的文章尤其觉得有不少夸张、虚构政治压迫的内容,大有迎合西
方之嫌。国内确实政治差劲,文艺人士又特别敏感,反抗的小芽随后便在西方自由主义
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了。他们笔下的所有中国人都虚假、凉薄、狭隘、官僚、人际压迫…
…除了他们自己以外。这也是公知文章的一大特点,把自己和“你们”掰开来,站在自
我感觉良好的道德高度指指点点。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情怀和重点,他们的重点就在于
批评中国人和政府的劣根性。可我觉得这样自我撇清的文章底子薄,走不远。
不好意思跟你唱反调啦。我没看过书,说的只是以前的印象。等回头看了书再来汇报。
谢谢推荐!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昨天看完了来写书评。这本小说和哈金以往的长篇小说比算是最短的。《自由生活》接
: 近700页,《战废品》,《南京安魂曲》,《A map of betrayal》都是300多页左右,
: 这篇连头带尾也只有240页。这就决定了这本书不可能是像《自由生活》那样的epic
: novel (以下有剧透...)
: 这本书讲述了在纽约一个中文新闻社工作的专栏作家 Feng Danlin 揭露同在纽约的中
: 国女作家(也是他的前妻)Yan Haili与国内的编辑出版商合作炒作她写的一本以9/
: 11为背景的自传体爱情小说,得到网民的鼓励和推崇,也受到haili合作者身后的国
: 家宣传和外交机器的收买、威胁和迫害,最后以这个新闻社被Haili和她身后的支持者
: 买走而结局。
: 这本书沿袭了哈金之前小说的写作风格,他的长篇小说一般都有个人物可以看作是整本

avatar
i*c
5
同感。王小波说过,知识分子的一个大毛病就是不把自己当老百姓,所以经常自己屙屎
自己吃(原话啊,话糙理不糙)。
哈金作为经历过诸多政治运动的一代,写文革六四这些还有真实的地方,李翊云就免不
了瞎编了。我曾看过她一篇回忆,讲毛死的时候周围人的反应,她因为哭不出来受到的
责难等等,以她的年纪这种描述太可疑了。

war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得真快!
: 暗指严歌苓的那段吓我一跳。南京安魂曲和金陵十三钗我都没看过。严歌苓早期的小说
: 我很喜欢。后来写得太快太滥太套路了。不过也很难想象她和国家宣传机器有关系。
: 哈金和李翊云都是只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作家,常在纽约客发文。纽约客上华人写中国的
: 文章基本都是回忆国内的政治和思想压迫,感慨海外的自由新鲜空气。我看哈金的war
: trash和李翊云写军训的文章尤其觉得有不少夸张、虚构政治压迫的内容,大有迎合西
: 方之嫌。国内确实政治差劲,文艺人士又特别敏感,反抗的小芽随后便在西方自由主义
: 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了。他们笔下的所有中国人都虚假、凉薄、狭隘、官僚、人际压迫…
: …除了他们自己以外。这也是公知文章的一大特点,把自己和“你们”掰开来,站在自
: 我感觉良好的道德高度指指点点。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情怀和重点,他们的重点就在于

avatar
wh
6
我可能也看过你说的这篇,是幼儿园阿姨批评她吗?我也记不很确切,依稀记得别的小
朋友都乖乖听阿姨的话,就她一眼看穿阿姨的虚伪之类。

【在 i*****c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感。王小波说过,知识分子的一个大毛病就是不把自己当老百姓,所以经常自己屙屎
: 自己吃(原话啊,话糙理不糙)。
: 哈金作为经历过诸多政治运动的一代,写文革六四这些还有真实的地方,李翊云就免不
: 了瞎编了。我曾看过她一篇回忆,讲毛死的时候周围人的反应,她因为哭不出来受到的
: 责难等等,以她的年纪这种描述太可疑了。
:
: war

avatar
c*2
7
看过他的一本书,似乎就是英文版的伤痕文学或是棉里针式的反中声音。同样是懂英语
他在美国
混得比张爱玲好因为张的东西美国人不感兴趣。能用英语写作估计他在中国时已下过苦
功,从哈英
哈美到哈金可谓功德完满。五十年后知道张爱玲的人多还是哈金的多?
avatar
c*t
8
文字可能让人误解了,这本书里的女作家原型不是严歌苓了,我只是感慨他们两人的文
风不同,格局不同,开个玩笑了。哈金之所以在国外很被推崇(包括我的台湾朋友都很
喜欢他的书),我觉得主要是他以他的特殊文化背景和视角,非常自然的写现实主义的
作品(有点是承接了俄国小说老托和老陀的脉络),这点是很多西方作家想学却学不来
的。为什么呢?因为西方文学界自己经历了魔幻,黑色幽默,后现代,解构各类形式后
,已经找不到写实的语气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移民文学成了先锋的原因)。但是一个文
学作品真正流传的基础就是要真实,反应现实
,描写人与自我在社会和文化中的矛盾,转换和升华。其实西方文学界最推崇的就是俄
国小说,而现实主义最极致的就是老陀。
至于说他的小说反应国内政治压迫,其实就是他个人经历的一部分。他的很多小说(像
war trash, nanjing Requiem) 都是在历史考据的基础上动笔,我觉得甚至为了要文
风中庸,去掉了很多太过极端的细节。李翊云的小说我看过几页,觉得没什么文化底蕴
就没细看,以后有机会再补吧。
国内的公知名称用烂了。西方的公知是有个列表可以查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P_Top_100_Global_Thinkers
估计小说里面编了这么个桥段,就是因为哈金自己居然进了2015年的全球100大
公知之列。其中我比较熟的是左派文化界的公知像noam chomsky,paul krugman,右派
的Camille Paglia。文化讨论当然好,本来这种社会学的东西就常常有两面性,可惜被
媒体和政治人物简单化,断章取义的去满足自己的agenda,一般大众当然没有那个时间
或是意愿去了解其中的subtlety, 很容易被情绪化的洗了脑。
你要觉得他们笔下的中国人不好,你去看看中国人自己写的《巨婴国》,那就更夸张恐
怖了(回头有时间再写书评),说老实话,确实越是在西方呆的时间久,就越能看到东
西方文明的各自不足和特点,越是能接受各种批判性的文字了。

war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得真快!
: 暗指严歌苓的那段吓我一跳。南京安魂曲和金陵十三钗我都没看过。严歌苓早期的小说
: 我很喜欢。后来写得太快太滥太套路了。不过也很难想象她和国家宣传机器有关系。
: 哈金和李翊云都是只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作家,常在纽约客发文。纽约客上华人写中国的
: 文章基本都是回忆国内的政治和思想压迫,感慨海外的自由新鲜空气。我看哈金的war
: trash和李翊云写军训的文章尤其觉得有不少夸张、虚构政治压迫的内容,大有迎合西
: 方之嫌。国内确实政治差劲,文艺人士又特别敏感,反抗的小芽随后便在西方自由主义
: 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了。他们笔下的所有中国人都虚假、凉薄、狭隘、官僚、人际压迫…
: …除了他们自己以外。这也是公知文章的一大特点,把自己和“你们”掰开来,站在自
: 我感觉良好的道德高度指指点点。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情怀和重点,他们的重点就在于

avatar
c*t
9
我觉得这本书算是哈金的作品里面比较失败的一本。究其根本,故事编的有些不真实,
人物让人有些莫名奇妙,当然里面的很多social commentary还是很有深度的。在这个
好作品匮乏的年代,还是可以读一读。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文字可能让人误解了,这本书里的女作家原型不是严歌苓了,我只是感慨他们两人的文
: 风不同,格局不同,开个玩笑了。哈金之所以在国外很被推崇(包括我的台湾朋友都很
: 喜欢他的书),我觉得主要是他以他的特殊文化背景和视角,非常自然的写现实主义的
: 作品(有点是承接了俄国小说老托和老陀的脉络),这点是很多西方作家想学却学不来
: 的。为什么呢?因为西方文学界自己经历了魔幻,黑色幽默,后现代,解构各类形式后
: ,已经找不到写实的语气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移民文学成了先锋的原因)。但是一个文
: 学作品真正流传的基础就是要真实,反应现实
: ,描写人与自我在社会和文化中的矛盾,转换和升华。其实西方文学界最推崇的就是俄
: 国小说,而现实主义最极致的就是老陀。
: 至于说他的小说反应国内政治压迫,其实就是他个人经历的一部分。他的很多小说(像

avatar
c*t
10
明镜深度访谈哈金,不是聊作品,而是聊经历,生活和感悟。
邊緣中的寫作—訪談哈金(《思烤方式》第16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IjLqL-26U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这本书算是哈金的作品里面比较失败的一本。究其根本,故事编的有些不真实,
: 人物让人有些莫名奇妙,当然里面的很多social commentary还是很有深度的。在这个
: 好作品匮乏的年代,还是可以读一读。

avatar
p*n
11
哈金的文笔好,他写的故事都是他用英语构思的。
他的语言非常独特,英文读者很欣赏。

【在 c****2 的大作中提到】
: 看过他的一本书,似乎就是英文版的伤痕文学或是棉里针式的反中声音。同样是懂英语
: 他在美国
: 混得比张爱玲好因为张的东西美国人不感兴趣。能用英语写作估计他在中国时已下过苦
: 功,从哈英
: 哈美到哈金可谓功德完满。五十年后知道张爱玲的人多还是哈金的多?

avatar
p*n
12
”里面描写纽约
中领馆的人参与骚扰和暴力对待法轮功示威者,我觉得更是难以相信,可能我too
simple too naive了。“
有意思,你当然是too simple too naive了,你大肆推崇何频,何频是什么人,
明镜是谁的网站,江泽民派系的啊。
哈金是靠自己努力成功的,又不象田晓菲,能巴结系主任,就能巴结江主席。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昨天看完了来写书评。这本小说和哈金以往的长篇小说比算是最短的。《自由生活》接
: 近700页,《战废品》,《南京安魂曲》,《A map of betrayal》都是300多页左右,
: 这篇连头带尾也只有240页。这就决定了这本书不可能是像《自由生活》那样的epic
: novel (以下有剧透...)
: 这本书讲述了在纽约一个中文新闻社工作的专栏作家 Feng Danlin 揭露同在纽约的中
: 国女作家(也是他的前妻)Yan Haili与国内的编辑出版商合作炒作她写的一本以9/
: 11为背景的自传体爱情小说,得到网民的鼓励和推崇,也受到haili合作者身后的国
: 家宣传和外交机器的收买、威胁和迫害,最后以这个新闻社被Haili和她身后的支持者
: 买走而结局。
: 这本书沿袭了哈金之前小说的写作风格,他的长篇小说一般都有个人物可以看作是整本

avatar
p*n
13
何频现在很活跃的,又是郭文贵,又是哈金,拉拢人才啊。
郭文贵不是文人才,是商人才,也是为活命,也是上级被揪出来了。
何频感兴趣的原因是复杂地。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明镜深度访谈哈金,不是聊作品,而是聊经历,生活和感悟。
: 邊緣中的寫作—訪談哈金(《思烤方式》第16期)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IjLqL-26U

avatar
p*n
14
哈金的英语不是一般的好,和那些才女不一样,有些才女的英语很烂。
就是他慢慢悠悠的英语,带着独特的异国风情。
他是一开始就反共的,法轮功也不是一开始就反共的。
哈金不算是个搞政治的,他是个作家,法轮功也没想搞政治。
其实作家,搞什么政治啊,除非不得以。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听上去不错,看完来说说体会吧?我看waiting看得不耐烦;看war trash不喜欢,就是
: anti-Communist tirades。后来就没再看过他的其他小说。
:
: =0

avatar
p*n
15
哈金的创作就是自己的经历,他的时代就是给他那种感受。
很多民运的人,其实并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只是憎恨那个时代。
传统的中国什么样子,他们没见过。
现在的汉学家和艺术家却一直在抹黑中国文化。自觉的和不自觉的。

war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得真快!
: 暗指严歌苓的那段吓我一跳。南京安魂曲和金陵十三钗我都没看过。严歌苓早期的小说
: 我很喜欢。后来写得太快太滥太套路了。不过也很难想象她和国家宣传机器有关系。
: 哈金和李翊云都是只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作家,常在纽约客发文。纽约客上华人写中国的
: 文章基本都是回忆国内的政治和思想压迫,感慨海外的自由新鲜空气。我看哈金的war
: trash和李翊云写军训的文章尤其觉得有不少夸张、虚构政治压迫的内容,大有迎合西
: 方之嫌。国内确实政治差劲,文艺人士又特别敏感,反抗的小芽随后便在西方自由主义
: 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了。他们笔下的所有中国人都虚假、凉薄、狭隘、官僚、人际压迫…
: …除了他们自己以外。这也是公知文章的一大特点,把自己和“你们”掰开来,站在自
: 我感觉良好的道德高度指指点点。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情怀和重点,他们的重点就在于

avatar
c*t
16
批评得太对了。越听郭文贵的爆料,我越觉得自已以前太天真,或者说他们做人做事太
没有下限了。如此看来,这本小说里面这些细节是有出处的。
我觉得何频还是有些媒体人的情怀的,当然媒体没有绝对的公正,还是要观众自已有判
断力。不过这期访哈金做得非常好,就是谈生活和感悟,很朴实。我以前看过听过很多
其他媒体对哈金的访谈,这是最好的一个。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里面描写纽约
: 中领馆的人参与骚扰和暴力对待法轮功示威者,我觉得更是难以相信,可能我too
: simple too naive了。“
: 有意思,你当然是too simple too naive了,你大肆推崇何频,何频是什么人,
: 明镜是谁的网站,江泽民派系的啊。
: 哈金是靠自己努力成功的,又不象田晓菲,能巴结系主任,就能巴结江主席。

avatar
p*n
17
因为你谈到多维以前是何频主管的。后来何频走了。
多维一直和江泽民关系紧密。薄熙来出事的时候。是不发倒薄文章的。后来发了。那是
何频的控制能力失去了。
郭文贵事件是马建出事导致的。
何频替郭文贵发声。不仅仅出自民运的情怀。很可能是
老背景失去势力了。
凤凰卫视的老板都和薄熙来连带。
中共内斗。看明白就行了。
多维在何频主持下。也是抹黑法轮功的。


: 批评得太对了。越听郭文贵的爆料,我越觉得自已以前太天真,或者说他们做人
做事太

: 没有下限了。如此看来,这本小说里面这些细节是有出处的。

: 我觉得何频还是有些媒体人的情怀的,当然媒体没有绝对的公正,还是要观众自
已有判

: 断力。不过这期访哈金做得非常好,就是谈生活和感悟,很朴实。我以前看过听
过很多

: 其他媒体对哈金的访谈,这是最好的一个。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批评得太对了。越听郭文贵的爆料,我越觉得自已以前太天真,或者说他们做人做事太
: 没有下限了。如此看来,这本小说里面这些细节是有出处的。
: 我觉得何频还是有些媒体人的情怀的,当然媒体没有绝对的公正,还是要观众自已有判
: 断力。不过这期访哈金做得非常好,就是谈生活和感悟,很朴实。我以前看过听过很多
: 其他媒体对哈金的访谈,这是最好的一个。

avatar
wh
19
听上去不错,看完来说说体会吧?我看waiting看得不耐烦;看war trash不喜欢,就是
anti-Communist tirades。后来就没再看过他的其他小说。

=0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时光流转,今天上网一看,哈金的新小说去年十一月就出来了。又有书读了!
: 哈金算是功成名就了,基本上每本书都能登上几大重要报刊的书评:
: https://www.nytimes.com/2016/11/13/books/review/boat-rocker-ha-jin.html?_r=0

avatar
c*t
20
昨天看完了来写书评。这本小说和哈金以往的长篇小说比算是最短的。《自由生活》接
近700页,《战废品》,《南京安魂曲》,《A map of betrayal》都是300多页左右,
这篇连头带尾也只有240页。这就决定了这本书不可能是像《自由生活》那样的epic
novel (以下有剧透...)
这本书讲述了在纽约一个中文新闻社工作的专栏作家 Feng Danlin 揭露同在纽约的中
国女作家(也是他的前妻)Yan Haili与国内的编辑出版商合作炒作她写的一本以9/
11为背景的自传体爱情小说,得到网民的鼓励和推崇,也受到haili合作者身后的国
家宣传和外交机器的收买、威胁和迫害,最后以这个新闻社被Haili和她身后的支持者
买走而结局。
这本书沿袭了哈金之前小说的写作风格,他的长篇小说一般都有个人物可以看作是整本
书的moral compass,而且这个人物一般是个知识分子,像是a free life里的 Wu Nan
,a map of betrayal里的Gary等,以及这本里面的danlin。这点有点像是dostoyevsky
的风格(brother karamazov里的Alyosha, crime and punishment 里的Sofya, 以及
the idiot里的prince,不过他的人物多有宗教倾向)。不过danlin这个人物却是个很
矛盾的人物,他追求真相,不肯妥协,可是他的新闻批评里却常常带着个人色彩甚至显
得小心眼。他痛恨前妻抛弃了他,而自己与女朋友katie在一起也有为了面子的成分。
虽然不是个完美的主人公,可是也通过他揭露了华人出版界的各种现象,再次很深刻的
探讨了什么是爱国,忠诚,新闻自由,国与国家机器是否可以切割,很多在a map of
betrayal里面就已经初见端倪的话题。当然haili也不是完全是个坏人,她还记得给
danlin的父母过节打电话寄礼物,安顿身无分文的朋友在纽约,只是这本书篇幅太小,
这些偶尔透露的细节反倒让读者无法理解。
还有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缺陷是故事本身的可信度值得推敲。其实我看前两章,我有个感
觉haili的原型是严歌苓。我以前就常说,哈金的《南京安魂曲》和严歌苓的《金陵十
三钗》是基于同一段历史,不过从立意到人物设置,就是有悲天悯人情怀的文学著作与
炒作历史悲剧的街头通俗读物的区别。不过后面故事有点太夸张 ,很难让人相信为了
出版这么本爱情小说,把国家宣传机器都扯上了,所以我也就没再多想。里面描写纽约
中领馆的人参与骚扰和暴力对待法轮功示威者,我觉得更是难以相信,可能我too
simple too naive了。
不过新闻社被国家势力收购确实是有原型的,十几年前在美国每天必读的多维新闻网后
来到了加拿大后有一段时间没读,后来再去看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味了。看别处的评论才
知道被‘神秘中资’给收购了,以前的创办人何频也被逼走。中国政府对外软硬兼施的
手段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国家宣传机器的无所不用其极我也是深有感触。去年夏天我在
国内,正好赶上乌坎村长林祖恋被抓,我就洋洋洒洒在微博上下了一长篇批判文章,特
别注意不要让敏感字出现(乌坎写成wu-kan),结果出来几个小时就被删了,后来在怎
么改掉有嫌疑的字,都是被秒删。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审查制度,还是很震惊的。
里面对public intellectual(也就是被微博用臭了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思考还是
很让人感慨的。danlin被网友们选为公共知识分子后,读了美国左派代表人物noam
chomsky 和比较不出名的Edward Said的书。还有最精彩的是danlin和纽约中国领事馆
的tao领事之间的一段对于国家忠诚的对话。 “You will see how intellectual
should define his role through serving his country ... I’ve been ...
combining my personal existence with the interests of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If I serve, I serve my motherland. I pride myself on my role as an
intellectual of this type because I know what the world is like and how it
operates. Don’t talk to me about justice, freedom, and equality. All those
so-called universal values originated from colonialism and imperialism and
have been utilized to suppress the local, the particular and the colonized .
.. They are merely beautiful lies ... Tell me, at what point in history did
the United States embody any of these values? ... The world is a battlefield
where all the strong, the winner, defines the terms of equality and justice
... Money, is the universal language... You must make yourself useful to a
country. That’s how a person realizes his value.” 听上去是不是像环球时报上
的社评?所以环球时报虽然是党控制的媒体,这就是它的支持者爱国的感情基础。
Danlin的回应:“What is a country, For me ... it would be insane to regard
the country as a deity and let it rule one’s life. That’s why Forster
hoped to have the guts to betray his country if he had to choose between
betraying his friend and his country ... History has taught us that no
country is qualified for the moral high ground ... as an intellectual, one
must uphold justice, freedom and equality as universal values. Abstract as
those concepts might be, despite their problematic origins and despite the
West’s dubious history in measuring up to them, they are still essential in
improving our social conditions and making us more human ... Patriotism is
a pejorative word in my dictionary: it connotes spiritual paucity,
intellectual blindness and laziness, and moral cowardice... I believe the
country and the individual are equal”。这段写的真好,这是哈金在表达自己对国
家忠诚的看法。对于一个29岁从中国来美的留学生,经历六四留了下来,为了生存,
也为了保证文字的独立性,他选择用英文创作。多次希望回国探亲无法成行,在他的心
里,国家,民族,家庭和个人应该是想得最多的问题,这也是贯穿他创作的主线。看看
如今华人社区的新右派以及喧嚣尘上的爱国主义情绪和中国人有钱了,中国武器精良有
威慑力的得意之声,新一代人不但失去了对真正普世价值的理解,还把国家民族的那一
套带到了他们的社区。也许只能希望他们的下一代接受了这里的教育,会与他们分割开
来,甚至说服他们。
avatar
wh
21
看得真快!
暗指严歌苓的那段吓我一跳。南京安魂曲和金陵十三钗我都没看过。严歌苓早期的小说
我很喜欢。后来写得太快太滥太套路了。不过也很难想象她和国家宣传机器有关系。
哈金和李翊云都是只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作家,常在纽约客发文。纽约客上华人写中国的
文章基本都是回忆国内的政治和思想压迫,感慨海外的自由新鲜空气。我看哈金的war
trash和李翊云写军训的文章尤其觉得有不少夸张、虚构政治压迫的内容,大有迎合西
方之嫌。国内确实政治差劲,文艺人士又特别敏感,反抗的小芽随后便在西方自由主义
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了。他们笔下的所有中国人都虚假、凉薄、狭隘、官僚、人际压迫…
…除了他们自己以外。这也是公知文章的一大特点,把自己和“你们”掰开来,站在自
我感觉良好的道德高度指指点点。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情怀和重点,他们的重点就在于
批评中国人和政府的劣根性。可我觉得这样自我撇清的文章底子薄,走不远。
不好意思跟你唱反调啦。我没看过书,说的只是以前的印象。等回头看了书再来汇报。
谢谢推荐!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昨天看完了来写书评。这本小说和哈金以往的长篇小说比算是最短的。《自由生活》接
: 近700页,《战废品》,《南京安魂曲》,《A map of betrayal》都是300多页左右,
: 这篇连头带尾也只有240页。这就决定了这本书不可能是像《自由生活》那样的epic
: novel (以下有剧透...)
: 这本书讲述了在纽约一个中文新闻社工作的专栏作家 Feng Danlin 揭露同在纽约的中
: 国女作家(也是他的前妻)Yan Haili与国内的编辑出版商合作炒作她写的一本以9/
: 11为背景的自传体爱情小说,得到网民的鼓励和推崇,也受到haili合作者身后的国
: 家宣传和外交机器的收买、威胁和迫害,最后以这个新闻社被Haili和她身后的支持者
: 买走而结局。
: 这本书沿袭了哈金之前小说的写作风格,他的长篇小说一般都有个人物可以看作是整本

avatar
i*c
22
同感。王小波说过,知识分子的一个大毛病就是不把自己当老百姓,所以经常自己屙屎
自己吃(原话啊,话糙理不糙)。
哈金作为经历过诸多政治运动的一代,写文革六四这些还有真实的地方,李翊云就免不
了瞎编了。我曾看过她一篇回忆,讲毛死的时候周围人的反应,她因为哭不出来受到的
责难等等,以她的年纪这种描述太可疑了。

war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得真快!
: 暗指严歌苓的那段吓我一跳。南京安魂曲和金陵十三钗我都没看过。严歌苓早期的小说
: 我很喜欢。后来写得太快太滥太套路了。不过也很难想象她和国家宣传机器有关系。
: 哈金和李翊云都是只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作家,常在纽约客发文。纽约客上华人写中国的
: 文章基本都是回忆国内的政治和思想压迫,感慨海外的自由新鲜空气。我看哈金的war
: trash和李翊云写军训的文章尤其觉得有不少夸张、虚构政治压迫的内容,大有迎合西
: 方之嫌。国内确实政治差劲,文艺人士又特别敏感,反抗的小芽随后便在西方自由主义
: 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了。他们笔下的所有中国人都虚假、凉薄、狭隘、官僚、人际压迫…
: …除了他们自己以外。这也是公知文章的一大特点,把自己和“你们”掰开来,站在自
: 我感觉良好的道德高度指指点点。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情怀和重点,他们的重点就在于

avatar
wh
23
我可能也看过你说的这篇,是幼儿园阿姨批评她吗?我也记不很确切,依稀记得别的小
朋友都乖乖听阿姨的话,就她一眼看穿阿姨的虚伪之类。

【在 i*****c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感。王小波说过,知识分子的一个大毛病就是不把自己当老百姓,所以经常自己屙屎
: 自己吃(原话啊,话糙理不糙)。
: 哈金作为经历过诸多政治运动的一代,写文革六四这些还有真实的地方,李翊云就免不
: 了瞎编了。我曾看过她一篇回忆,讲毛死的时候周围人的反应,她因为哭不出来受到的
: 责难等等,以她的年纪这种描述太可疑了。
:
: war

avatar
c*2
24
看过他的一本书,似乎就是英文版的伤痕文学或是棉里针式的反中声音。同样是懂英语
他在美国
混得比张爱玲好因为张的东西美国人不感兴趣。能用英语写作估计他在中国时已下过苦
功,从哈英
哈美到哈金可谓功德完满。五十年后知道张爱玲的人多还是哈金的多?
avatar
c*t
25
文字可能让人误解了,这本书里的女作家原型不是严歌苓了,我只是感慨他们两人的文
风不同,格局不同,开个玩笑了。哈金之所以在国外很被推崇(包括我的台湾朋友都很
喜欢他的书),我觉得主要是他以他的特殊文化背景和视角,非常自然的写现实主义的
作品(有点是承接了俄国小说老托和老陀的脉络),这点是很多西方作家想学却学不来
的。为什么呢?因为西方文学界自己经历了魔幻,黑色幽默,后现代,解构各类形式后
,已经找不到写实的语气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移民文学成了先锋的原因)。但是一个文
学作品真正流传的基础就是要真实,反应现实
,描写人与自我在社会和文化中的矛盾,转换和升华。其实西方文学界最推崇的就是俄
国小说,而现实主义最极致的就是老陀。
至于说他的小说反应国内政治压迫,其实就是他个人经历的一部分。他的很多小说(像
war trash, nanjing Requiem) 都是在历史考据的基础上动笔,我觉得甚至为了要文
风中庸,去掉了很多太过极端的细节。李翊云的小说我看过几页,觉得没什么文化底蕴
就没细看,以后有机会再补吧。
国内的公知名称用烂了。西方的公知是有个列表可以查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P_Top_100_Global_Thinkers
估计小说里面编了这么个桥段,就是因为哈金自己居然进了2015年的全球100大
公知之列。其中我比较熟的是左派文化界的公知像noam chomsky,paul krugman,右派
的Camille Paglia。文化讨论当然好,本来这种社会学的东西就常常有两面性,可惜被
媒体和政治人物简单化,断章取义的去满足自己的agenda,一般大众当然没有那个时间
或是意愿去了解其中的subtlety, 很容易被情绪化的洗了脑。
你要觉得他们笔下的中国人不好,你去看看中国人自己写的《巨婴国》,那就更夸张恐
怖了(回头有时间再写书评),说老实话,确实越是在西方呆的时间久,就越能看到东
西方文明的各自不足和特点,越是能接受各种批判性的文字了。

war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得真快!
: 暗指严歌苓的那段吓我一跳。南京安魂曲和金陵十三钗我都没看过。严歌苓早期的小说
: 我很喜欢。后来写得太快太滥太套路了。不过也很难想象她和国家宣传机器有关系。
: 哈金和李翊云都是只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作家,常在纽约客发文。纽约客上华人写中国的
: 文章基本都是回忆国内的政治和思想压迫,感慨海外的自由新鲜空气。我看哈金的war
: trash和李翊云写军训的文章尤其觉得有不少夸张、虚构政治压迫的内容,大有迎合西
: 方之嫌。国内确实政治差劲,文艺人士又特别敏感,反抗的小芽随后便在西方自由主义
: 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了。他们笔下的所有中国人都虚假、凉薄、狭隘、官僚、人际压迫…
: …除了他们自己以外。这也是公知文章的一大特点,把自己和“你们”掰开来,站在自
: 我感觉良好的道德高度指指点点。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情怀和重点,他们的重点就在于

avatar
c*t
26
我觉得这本书算是哈金的作品里面比较失败的一本。究其根本,故事编的有些不真实,
人物让人有些莫名奇妙,当然里面的很多social commentary还是很有深度的。在这个
好作品匮乏的年代,还是可以读一读。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文字可能让人误解了,这本书里的女作家原型不是严歌苓了,我只是感慨他们两人的文
: 风不同,格局不同,开个玩笑了。哈金之所以在国外很被推崇(包括我的台湾朋友都很
: 喜欢他的书),我觉得主要是他以他的特殊文化背景和视角,非常自然的写现实主义的
: 作品(有点是承接了俄国小说老托和老陀的脉络),这点是很多西方作家想学却学不来
: 的。为什么呢?因为西方文学界自己经历了魔幻,黑色幽默,后现代,解构各类形式后
: ,已经找不到写实的语气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移民文学成了先锋的原因)。但是一个文
: 学作品真正流传的基础就是要真实,反应现实
: ,描写人与自我在社会和文化中的矛盾,转换和升华。其实西方文学界最推崇的就是俄
: 国小说,而现实主义最极致的就是老陀。
: 至于说他的小说反应国内政治压迫,其实就是他个人经历的一部分。他的很多小说(像

avatar
c*t
27
明镜深度访谈哈金,不是聊作品,而是聊经历,生活和感悟。
邊緣中的寫作—訪談哈金(《思烤方式》第16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IjLqL-26U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这本书算是哈金的作品里面比较失败的一本。究其根本,故事编的有些不真实,
: 人物让人有些莫名奇妙,当然里面的很多social commentary还是很有深度的。在这个
: 好作品匮乏的年代,还是可以读一读。

avatar
p*n
28
哈金的文笔好,他写的故事都是他用英语构思的。
他的语言非常独特,英文读者很欣赏。

【在 c****2 的大作中提到】
: 看过他的一本书,似乎就是英文版的伤痕文学或是棉里针式的反中声音。同样是懂英语
: 他在美国
: 混得比张爱玲好因为张的东西美国人不感兴趣。能用英语写作估计他在中国时已下过苦
: 功,从哈英
: 哈美到哈金可谓功德完满。五十年后知道张爱玲的人多还是哈金的多?

avatar
p*n
29
”里面描写纽约
中领馆的人参与骚扰和暴力对待法轮功示威者,我觉得更是难以相信,可能我too
simple too naive了。“
有意思,你当然是too simple too naive了,你大肆推崇何频,何频是什么人,
明镜是谁的网站,江泽民派系的啊。
哈金是靠自己努力成功的,又不象田晓菲,能巴结系主任,就能巴结江主席。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昨天看完了来写书评。这本小说和哈金以往的长篇小说比算是最短的。《自由生活》接
: 近700页,《战废品》,《南京安魂曲》,《A map of betrayal》都是300多页左右,
: 这篇连头带尾也只有240页。这就决定了这本书不可能是像《自由生活》那样的epic
: novel (以下有剧透...)
: 这本书讲述了在纽约一个中文新闻社工作的专栏作家 Feng Danlin 揭露同在纽约的中
: 国女作家(也是他的前妻)Yan Haili与国内的编辑出版商合作炒作她写的一本以9/
: 11为背景的自传体爱情小说,得到网民的鼓励和推崇,也受到haili合作者身后的国
: 家宣传和外交机器的收买、威胁和迫害,最后以这个新闻社被Haili和她身后的支持者
: 买走而结局。
: 这本书沿袭了哈金之前小说的写作风格,他的长篇小说一般都有个人物可以看作是整本

avatar
p*n
30
何频现在很活跃的,又是郭文贵,又是哈金,拉拢人才啊。
郭文贵不是文人才,是商人才,也是为活命,也是上级被揪出来了。
何频感兴趣的原因是复杂地。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明镜深度访谈哈金,不是聊作品,而是聊经历,生活和感悟。
: 邊緣中的寫作—訪談哈金(《思烤方式》第16期)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IjLqL-26U

avatar
p*n
31
哈金的英语不是一般的好,和那些才女不一样,有些才女的英语很烂。
就是他慢慢悠悠的英语,带着独特的异国风情。
他是一开始就反共的,法轮功也不是一开始就反共的。
哈金不算是个搞政治的,他是个作家,法轮功也没想搞政治。
其实作家,搞什么政治啊,除非不得以。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听上去不错,看完来说说体会吧?我看waiting看得不耐烦;看war trash不喜欢,就是
: anti-Communist tirades。后来就没再看过他的其他小说。
:
: =0

avatar
p*n
32
哈金的创作就是自己的经历,他的时代就是给他那种感受。
很多民运的人,其实并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只是憎恨那个时代。
传统的中国什么样子,他们没见过。
现在的汉学家和艺术家却一直在抹黑中国文化。自觉的和不自觉的。

war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得真快!
: 暗指严歌苓的那段吓我一跳。南京安魂曲和金陵十三钗我都没看过。严歌苓早期的小说
: 我很喜欢。后来写得太快太滥太套路了。不过也很难想象她和国家宣传机器有关系。
: 哈金和李翊云都是只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作家,常在纽约客发文。纽约客上华人写中国的
: 文章基本都是回忆国内的政治和思想压迫,感慨海外的自由新鲜空气。我看哈金的war
: trash和李翊云写军训的文章尤其觉得有不少夸张、虚构政治压迫的内容,大有迎合西
: 方之嫌。国内确实政治差劲,文艺人士又特别敏感,反抗的小芽随后便在西方自由主义
: 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了。他们笔下的所有中国人都虚假、凉薄、狭隘、官僚、人际压迫…
: …除了他们自己以外。这也是公知文章的一大特点,把自己和“你们”掰开来,站在自
: 我感觉良好的道德高度指指点点。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情怀和重点,他们的重点就在于

avatar
c*t
33
批评得太对了。越听郭文贵的爆料,我越觉得自已以前太天真,或者说他们做人做事太
没有下限了。如此看来,这本小说里面这些细节是有出处的。
我觉得何频还是有些媒体人的情怀的,当然媒体没有绝对的公正,还是要观众自已有判
断力。不过这期访哈金做得非常好,就是谈生活和感悟,很朴实。我以前看过听过很多
其他媒体对哈金的访谈,这是最好的一个。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里面描写纽约
: 中领馆的人参与骚扰和暴力对待法轮功示威者,我觉得更是难以相信,可能我too
: simple too naive了。“
: 有意思,你当然是too simple too naive了,你大肆推崇何频,何频是什么人,
: 明镜是谁的网站,江泽民派系的啊。
: 哈金是靠自己努力成功的,又不象田晓菲,能巴结系主任,就能巴结江主席。

avatar
p*n
34
因为你谈到多维以前是何频主管的。后来何频走了。
多维一直和江泽民关系紧密。薄熙来出事的时候。是不发倒薄文章的。后来发了。那是
何频的控制能力失去了。
郭文贵事件是马建出事导致的。
何频替郭文贵发声。不仅仅出自民运的情怀。很可能是
老背景失去势力了。
凤凰卫视的老板都和薄熙来连带。
中共内斗。看明白就行了。
多维在何频主持下。也是抹黑法轮功的。


: 批评得太对了。越听郭文贵的爆料,我越觉得自已以前太天真,或者说他们做人
做事太

: 没有下限了。如此看来,这本小说里面这些细节是有出处的。

: 我觉得何频还是有些媒体人的情怀的,当然媒体没有绝对的公正,还是要观众自
已有判

: 断力。不过这期访哈金做得非常好,就是谈生活和感悟,很朴实。我以前看过听
过很多

: 其他媒体对哈金的访谈,这是最好的一个。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批评得太对了。越听郭文贵的爆料,我越觉得自已以前太天真,或者说他们做人做事太
: 没有下限了。如此看来,这本小说里面这些细节是有出处的。
: 我觉得何频还是有些媒体人的情怀的,当然媒体没有绝对的公正,还是要观众自已有判
: 断力。不过这期访哈金做得非常好,就是谈生活和感悟,很朴实。我以前看过听过很多
: 其他媒体对哈金的访谈,这是最好的一个。

avatar
c*t
35
现在过了两年在回头看哈金的访问,和他谈到郭文贵的现象。看看各大中文媒体对此的
一致禁声,才知道原来他对中领馆和对海外媒体控制的描述实在是太客气了。我当年真
是太浅薄太无知了,我为我的无知道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1rUmeGomY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aX1m7iemhU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里面描写纽约
: 中领馆的人参与骚扰和暴力对待法轮功示威者,我觉得更是难以相信,可能我too
: simple too naive了。“
: 有意思,你当然是too simple too naive了,你大肆推崇何频,何频是什么人,
: 明镜是谁的网站,江泽民派系的啊。
: 哈金是靠自己努力成功的,又不象田晓菲,能巴结系主任,就能巴结江主席。

avatar
l*z
37
哈金的大学同学曹长青, 这样啊, 可以理解了.
avatar
y*i
38
作家是不该搞政治,但是哈金这类作家却就是靠政治题材成名立业的,算是“不得已”?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哈金的英语不是一般的好,和那些才女不一样,有些才女的英语很烂。
: 就是他慢慢悠悠的英语,带着独特的异国风情。
: 他是一开始就反共的,法轮功也不是一开始就反共的。
: 哈金不算是个搞政治的,他是个作家,法轮功也没想搞政治。
: 其实作家,搞什么政治啊,除非不得以。

avatar
l*z
39
也不算完全政治题材了, 只是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 写出来自然涉及到中国政治了.

”?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作家是不该搞政治,但是哈金这类作家却就是靠政治题材成名立业的,算是“不得已”?
avatar
y*i
40
一个工农兵大学生,跑到美国血泪控诉某党……

【在 l****z 的大作中提到】
: 也不算完全政治题材了, 只是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 写出来自然涉及到中国政治了.
:
: ”?

avatar
l*z
41
他当初不都是被tg害的嘛, 呵呵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工农兵大学生,跑到美国血泪控诉某党……
avatar
y*i
42
被某党残害被迫参军,被迫上大学,被迫留学,实在是可怜,某党实在是罪恶滔天……

【在 l****z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当初不都是被tg害的嘛, 呵呵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