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总结(4)- 完
avatar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总结(4)- 完#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s*i
1
6. 真正的学习在课外
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是个很好的方法,但是注意要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
不要让他们感到被动,受大人指使(p57)
在孩子的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一定要住一个孩子留出自由安排的时间,切不可让
写作业、练琴、上课外班这些事情把孩子的时间填满。要让孩子每天都有自由安排的时
间。自由时间对孩子就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必不可少(p162)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挺高孩子学习的第一要素。在小学或是初中,孩子仅仅靠聪明还可以
取得好成绩,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就会越力不从心(p66)。在孩子各个学
习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一样: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初中要
解决学习方法,高中拼的才是勤奋(p176)
7. 孩子的品行来自家长
孩子的品行习惯是如此依赖家长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在思考改变孩子的问题时,切入
点永远应该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哪怕你认为孩子的毛病就是来自孩子自己,你
也有责任通过改变自己来唤起孩子的改变。不这样思考,你就永远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的
路径(p122)
如果家长自己整天看电视,没有节制,就很难指望孩子能闭门读书而目不两视。
8. 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教育孩子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儿童的意识发育和语言表达
能力常常不同步,很多东西想到了,但说不出来,或者说出来的和他们实际的想法有很
大的距离(p223)。当他们的想法得不到理解时,他们就很容易不听话、哭闹。所以需
要父母引导他们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认真、耐心的设法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
一次作者带孩子去天安门广场玩,但孩子在路上却对一个过街天桥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耽误了很多时间。在作者并不着急,愿意陪孩子慢慢过天桥。因为作者认为,本来我
们就是来孩子出来玩的,为什么一定要把去天安门看作是有意义的,把过天桥看作是没
意义的呢?我们的目的本来就是要让孩子高兴,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干他们想干的事情呢
?(p222)
本书的不足
最后再说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几点不足。看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活学活用,
要批判的看。《好妈妈》这本书算得上是近年来最有启发性的儿童教育书,但是瑕不掩
瑜,也有几点我认为不足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其实从书名就有所体现,孩子的教育是
父母双方的事情,好妈妈固然重要,好爸爸同样也不可缺少(要不我也就不会写这篇文
章了 :)。或许是由于篇幅有效,这本书关于爸爸对孩子教育的作用以及父母如何相互
配合的讨论比较有限。其实,夫妻配合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在文章里也
提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胜过“五星宾馆”。否则父母一个说东一个说西,怎么可能教
育出一个活泼健康的孩子呢?
第二点遗憾是这本书没有讨论如何教育多个孩子、如何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这点
其实也不是作者的错,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限制,国内有两个或以上孩子的家庭有限。
但这些年随着政策的放松,第二胎逐渐增多,而且在国外的华人家里有多个孩子的也不
少。两个孩子绝对不是1+1=2那么简单,处理好了可以事半功倍;处理不好了,头痛的
事也要翻上几番。如何分配时间与精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同等的爱,也是一个很大
的学问。
总之,做个好父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我们看到孩子的一个问题,往往忽略
了问题的本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就好比你养了一盆花,有一天看到几片叶子变黄
了,不去从“根”上想问题,检查土壤、阳光、肥料,认识到问题的出现可能是长期积
累的结果,却只从叶子本身想办法,恨不得拿把蜡笔立刻把它涂成绿色,这显然不是解
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希望这篇文章和总结出的这十六个字的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
势利导、正面暗示、自立自主”能帮助大家共同提高,培养出健康可爱的下一代。
后记
最近The Wall Street Journal发表了一篇中国妈妈写的文章,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111504576059713528698754.html,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争论。这篇文章的作者显然在个人事业上比较成功,是耶鲁法学院的教授,出了好几本书。她的父母是在美国的第一代移民,她现在对父母当年对自己的严格教育也非常感激。
现在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翻翻最近的中国讲子女教育的书,会发现它们越来越像
美国的教育方法,讲究培养孩子的兴趣,多做正面鼓励,培养领导精神,自信独立等等
。相反,美国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却越来越有“中国特色”,强调增大孩子的学习量、
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一味回避、加强学校中的竞争等等。由此可见,正确的教育方法或许
应该来自东学西渐,融会贯通,摘取东西方教育传统中各自的长处。
我对华尔街时报这篇文章的观点并不完全赞同。但是正如我们所总结出的四条基本原则
的第一条所说的,“因材施教”,每个人的资质不同,面临的客观环境不同,而每个人
的“运气”更无法控制。感觉这篇文章的作者有很强的个性、很自信,可能她所提倡的
严格的教育方法正是最适合她的,可以作为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但是如果不考虑自己
的实际情况,照搬过来也未必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avatar
s*i
2
终于贴完了,大家一起讨论。
avatar
z*a
3
谢谢LZ总结!
太好了,早就听说这本书了,一直没机会学习。
看了LZ的读书笔记已经有不少收获了。
觉得自己还没长大,毛病一大堆,就要担当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了,压力呀~~~
avatar
s*i
4
谢谢,其实很多是我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正确,大家一起学习。

【在 z***a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LZ总结!
: 太好了,早就听说这本书了,一直没机会学习。
: 看了LZ的读书笔记已经有不少收获了。
: 觉得自己还没长大,毛病一大堆,就要担当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了,压力呀~~~

avatar
l*r
5
看完了。赞。我的第一个问题:你是爸爸还是妈妈?

【在 s*********i 的大作中提到】
: 6. 真正的学习在课外
: 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是个很好的方法,但是注意要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
: 不要让他们感到被动,受大人指使(p57)
: 在孩子的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一定要住一个孩子留出自由安排的时间,切不可让
: 写作业、练琴、上课外班这些事情把孩子的时间填满。要让孩子每天都有自由安排的时
: 间。自由时间对孩子就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必不可少(p162)
: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挺高孩子学习的第一要素。在小学或是初中,孩子仅仅靠聪明还可以
: 取得好成绩,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就会越力不从心(p66)。在孩子各个学
: 习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一样: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初中要
: 解决学习方法,高中拼的才是勤奋(p176)

avatar
s*i
6
我在“本书的不足”里不是已经说了吗 :)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完了。赞。我的第一个问题:你是爸爸还是妈妈?
avatar
l*r
7
哦哦,不好意思看漏了。宝宝多大了?
教育孩子真是门大学问啊。我觉得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书,比讲道理的合用。等我什
么时候想起啥例子,可以放上来讨论一下。

【在 s*********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本书的不足”里不是已经说了吗 :)
avatar
s*i
8
一个大于五岁,一个小于五岁 :)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哦哦,不好意思看漏了。宝宝多大了?
: 教育孩子真是门大学问啊。我觉得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书,比讲道理的合用。等我什
: 么时候想起啥例子,可以放上来讨论一下。

avatar
S*Z
9
LZ码字辛苦,赞一个!
其实,总结的总结,就是两个字,洗脑。抓住一切机会敲木鱼,向他们灌输你的价值观
和世界观。。。
TG中宣部对中国人民的洗脑是手法拙劣的,而掌控了美国媒体的犹太人在这方面就高明
得多了。
avatar
j*c
10
要想教好小孩先自己做个合格的大人,我觉得这条是一切的前提
avatar
s*i
11
嗯,这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在 j******c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想教好小孩先自己做个合格的大人,我觉得这条是一切的前提
avatar
f*n
12
谢谢楼主分享.
码字辛苦,包子已经转过去了.
比较同意这句话: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初中要解决学习方法,高中拼的才是勤奋.
"洗脑"也是精髓.
我的一个同事,孩子滕校已经毕业,现在在念医学院.
他的说法也是要洗脑,而且从小就要洗,等洗透了,长大自然会比较认真上进.
avatar
s*i
13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非常感谢你的鼓励!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初中要解决学习方法,高中拼的才是勤奋
”这句话其实还可以再加一句,“幼儿阶段要解决的是就是吃饭、睡觉问题;” :)
其实我不是很同意“洗脑”这种说法,我们用来“洗脑”的东西通常只是我们认为正确
的理念,先不说这些想法一定正确,一定最适合孩子,即便是,我觉得这里面也忽略了
孩子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创造力。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应该是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
代强。不应该让他们成为自己跟人想法的实现。供参考。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楼主分享.
: 码字辛苦,包子已经转过去了.
: 比较同意这句话:
: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初中要解决学习方法,高中拼的才是勤奋.
: "洗脑"也是精髓.
: 我的一个同事,孩子滕校已经毕业,现在在念医学院.
: 他的说法也是要洗脑,而且从小就要洗,等洗透了,长大自然会比较认真上进.

avatar
f*n
14
呵呵...
不客气,,,
我想他说洗脑的意思,是给小孩从小就打下那些不服输,学习认真,做事扎实不半途而废
的性格和品格.至于到底教什么,怎么教,我本人其实倒是很同意孔子因人而教,而才而教
的思路.
过去古代其实也很有些教子的好方法.像是带着他们去游历名山大川,凭吊古战场,朗诵
讲解好的古文诗词....来养育下一代胸中的浩然之气.
不过,说来说去,好多家长都是跟风,人云亦云,人家所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而忽略了最根
本的一条:
做家长的要真的能读懂你的小孩,真的能认识你的小孩.
非如此,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话.推也好,纵也好,都有可能南辕北辙.
我的小孩来的晚,,,不过我也开始注意思考这些问题了..
呵呵
avatar
s*i
15
同意。
教育是门学问,大家一起提高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
: 不客气,,,
: 我想他说洗脑的意思,是给小孩从小就打下那些不服输,学习认真,做事扎实不半途而废
: 的性格和品格.至于到底教什么,怎么教,我本人其实倒是很同意孔子因人而教,而才而教
: 的思路.
: 过去古代其实也很有些教子的好方法.像是带着他们去游历名山大川,凭吊古战场,朗诵
: 讲解好的古文诗词....来养育下一代胸中的浩然之气.
: 不过,说来说去,好多家长都是跟风,人云亦云,人家所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而忽略了最根
: 本的一条:
: 做家长的要真的能读懂你的小孩,真的能认识你的小孩.

avatar
wh
16
嗯。用心,努力,做什么事都需要。很多父母自己忙,常常顾不上小孩,找一些捷径教
育,却未必合适。
牛仔你真的不转parenting版么?这个最合适那里啊,我都觉得放在这里可惜,哈哈。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
: 不客气,,,
: 我想他说洗脑的意思,是给小孩从小就打下那些不服输,学习认真,做事扎实不半途而废
: 的性格和品格.至于到底教什么,怎么教,我本人其实倒是很同意孔子因人而教,而才而教
: 的思路.
: 过去古代其实也很有些教子的好方法.像是带着他们去游历名山大川,凭吊古战场,朗诵
: 讲解好的古文诗词....来养育下一代胸中的浩然之气.
: 不过,说来说去,好多家长都是跟风,人云亦云,人家所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而忽略了最根
: 本的一条:
: 做家长的要真的能读懂你的小孩,真的能认识你的小孩.

avatar
wh
17
最后两段很赞同,中西有互相学习趋势。
另外我觉得你和dreamland口味比较像,立论都很持中,正反兼顾。我也是这样的倾向。

现在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翻翻最近的中国讲子女教育的书,会发现它们越来越像
美国的教育方法,讲究培养孩子的兴趣,多做正面鼓励,培养领导精神,自信独立等等
。相反,美国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却越来越有“中国特色”,强调增大孩子的学习量、
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一味回避、加强学校中的竞争等等。由此可见,正确的教育方法或许
应该来自东学西渐,融会贯通,摘取东西方教育传统中各自的长处。
我对华尔街时报这篇文章的观点并不完全赞同。但是正如我们所总结出的四条基本原则
的第一条所说的,“因材施教”,每个人的资质不同,面临的客观环境不同,而每个人
的“运气”更无法控制。感觉这篇文章的作者有很强的个性、很自信,可能她所提倡的
严格的教育方法正是最适合她的,可以作为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但是如果不考虑自己
的实际情况,照搬过来也未必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 s*********i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意。
: 教育是门学问,大家一起提高

avatar
wh
18
嗯,随想随写,一拖就写不成了,我常这样。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哦哦,不好意思看漏了。宝宝多大了?
: 教育孩子真是门大学问啊。我觉得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书,比讲道理的合用。等我什
: 么时候想起啥例子,可以放上来讨论一下。

avatar
s*i
19
真的不转了。我这篇文章给周围的几个朋友也发了,不想被人肉,哈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用心,努力,做什么事都需要。很多父母自己忙,常常顾不上小孩,找一些捷径教
: 育,却未必合适。
: 牛仔你真的不转parenting版么?这个最合适那里啊,我都觉得放在这里可惜,哈哈。

avatar
s*i
20
哈哈,谢谢夸奖了(你果然很喜欢夸人吗 :D)
我看WSJ时间不短了,这篇文章是我印象中反响最大的一篇,几天之内超过5000个
comments!我自己被好几个朋友转发过这篇文章。Amy Chua前两天又写了一个针对
reader comments的答复,http://blogs.wsj.com/ideas-market/2011/01/13/the-tiger-mother-responds-to-readers/

向。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后两段很赞同,中西有互相学习趋势。
: 另外我觉得你和dreamland口味比较像,立论都很持中,正反兼顾。我也是这样的倾向。
:
: 现在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翻翻最近的中国讲子女教育的书,会发现它们越来越像
: 美国的教育方法,讲究培养孩子的兴趣,多做正面鼓励,培养领导精神,自信独立等等
: 。相反,美国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却越来越有“中国特色”,强调增大孩子的学习量、
: 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一味回避、加强学校中的竞争等等。由此可见,正确的教育方法或许
: 应该来自东学西渐,融会贯通,摘取东西方教育传统中各自的长处。
: 我对华尔街时报这篇文章的观点并不完全赞同。但是正如我们所总结出的四条基本原则
: 的第一条所说的,“因材施教”,每个人的资质不同,面临的客观环境不同,而每个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