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二十四史》,每次读都有新的领悟
avatar
《二十四史》,每次读都有新的领悟#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l*c
1
《二十四史》从小学初中就可以读了,我是从10岁开始读《后汉书》的,大家可以直接
读繁体字或者简体字,但不要读翻译的,你一开始读不懂就慢慢读,挑自己喜欢的读。
《二十四史》有几百几千本,随便拿出一套来,就够一个人看好久,要挑自己喜欢的度。
清朝的曾国藩、李鸿章都是“状元”。
曾国藩考了好几次,也没有考上,于是用几乎所有的家当买了《二十四史》
(当时的《二十四史》大约顶现在一辆普通小轿车的价钱),要不是曾国藩老爸是地主
,估计就破产了。
后来,曾国藩认为自己已经博贯今古了,于是就再考状元了。
李鸿章参加科举要比曾国藩顺利得多,所以,只能是当作“神童”了。
想想看,连续好多年,李鸿章所在的省,每年至少有几万人在勤奋学习为“高考”,
从10多岁到50、60岁,但只有李鸿章一个人考上了,李鸿章有多厉害!
但后来,李鸿章也必须拜曾国藩为老师,否则,李鸿章也混不出来。
袁世凯后来威风的不得了,实际上,袁世凯的军队,还不都是曾国藩、李鸿章给打的基
础。
曾国藩通过读《二十四史》,自学成材,直接成为一个大军事家。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威力。
读《二十四史》,你首先要读的,就是诸王传记。 一、诸王带兵比例 诸王如果带兵太
多,必将威胁皇权。但如果诸王带兵太少,则昏庸的皇帝一旦被奸臣、外戚、太监、农
民起义军打破或者消灭,则政权就完蛋了。 因此,诸王合计带兵数量应该在皇帝带兵
的3倍到5倍之间,这样,即使首都被外姓攻陷了,皇帝被杀了,皇权也没有太多影响。
而单个王的带兵最大数量,则应该为皇帝带兵的1/3到1/5之间(否则就威胁皇权了)
。 所以,比较好的比例就是中国有15个左右带兵的王,每个王带皇帝带兵的1/3到1/5
之间。 秦始皇的儿子们没有兵,隋炀帝的诸王也没有带兵,唐朝中期之后的皇子们也
没有兵,所以皇帝就完蛋了。 汉武帝采取“大王”变“小王”的方法,是不对的。 曹
操、刘备、唐太宗(李世民)、乾隆等都没有弄明白这一点。 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够
厉害了,把皇帝打跑了,自己当皇帝了。但带兵的诸王仍然大都是的朱元璋儿子们,而
不是燕王的儿子们。 国家的支柱是谁?谁决定历史?就是带兵的诸王!其他的,宰相
、武将、清臣、“人民”等都左右不了历史。 诸王衰弱了,这个政权就要完蛋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