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三节 现实的讽喻:《燕山夜话》及其它
avatar
三节 现实的讽喻:《燕山夜话》及其它# Literature - 文海拾贝
v*n
1
三节 现实的讽喻:《燕山夜话》及其它
对于60年代头脑清醒而又与执政党关系密切的知识分子来说,经历反右运动、大跃
进、三年自然灾害、反右倾运动,他们会产生一种失落与幻灭的感觉。"信仰没有改变,
对领袖的忠诚和崇拜没有改变,但面对现实的诸多现象,他们毕竟有一些诧异,有一些
疑惑。"(注8)这种心态的描述也适合于邓拓这样的党内知识分子,他写于《燕山夜话》
(注9)与《三家村札记》中的杂文,内容非常驳杂,但确实有一些现实感很强烈,也很有
思想的锋芒。邓拓的性格中,兼具政治家与文人的两重人格,他既是一位党性原则与政
治操守都很坚定、也颇具务实精神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位颇具见识与独立性、不愿随
时俯仰的知识分子。前者使他具有强烈的参与现实的精神,像他在《事事关心》中引用
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注10),后者
使他在关注社会现实时不愿只写赞美的颂歌而要以讽喻的态度针砭时弊,以求引起改进
的注意,这就不免与时代的抒情大合唱不合拍。"三家村"的文字狱之所以能够发生,今
天看来,主要是因为党内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彭真为首的北京市委,但选择邓拓等人作为
突破口,却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