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倒霉蛋为什么总是无好运? 读完此文可改变人生
avatar
倒霉蛋为什么总是无好运? 读完此文可改变人生# Midlife - 人到中年
z*s
1
加速换入美元,面对即将到来的崩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5acdd0100idee.html
自从去年10万亿的天量贷款
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增长史无前例的到达了百分之二十八
而中国GDP的名义增长率才百分之六点多
货币投放量和GDP之间二十多个百分点的差距
说明现在的GDP增长是多么的无效,多么的脆弱
一场用史无前例的通胀来剥夺人民财富的掠夺正在进行
货币并不是财富,而仅仅是财富的符号
当货币的投放大幅度增加,而财富并没有增加
那么高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我们翻翻中国历年的货币投放历史
每年都超过百分之十五近百分之二十的投放增长
而GDP的增长也就徘徊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之间
而今年的货币投放量仍然高达百分之十七
这是一个非常高的速度
也是骇人听闻的
当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得非常慢的情况下
这在经济危机还没完全复苏
消费没好转的情况下
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得非常慢
如此高的货币投放量必然导致未来高通货膨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人民币的发行几乎是不负责任的发行
在通胀的过程中
人民的财富被变相的掠夺
在货币不负责任的天量发行的同时
我们的政府却在不断的制造
avatar
w*g
2
倒霉蛋为什么总是无好运? 读完此文可改变人生
译者:linuxor
发布:2013-03-28 01:23:29挑错 | 查看译者版本 | 收藏本文
不管是工作还是私生活,有些人顺顺当当幸福美满,而有些人不管干什么总是麻烦不断
厄运缠身。同样是人,差别咋就这么大呢。请新锐研究者藤井聪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
给大家解说吧。
越是关照他人利益的人越走运
看看您的周围是否有这种现象?有些人不管是工作还是私生活中,不知为何总能左右逢
源一帆风顺。相反地,有些人像是命运女神的弃儿,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越活越
出溜。那么,为什么有人幸运、有福、运势强劲,有人倒霉、悲催、厄运连连?这两种
人究竟有何不同呢?
我们提出“认知焦点化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这是一个以人们心底里究竟最看重什么
为切入点进行的心理学研究。
简单而言,就是从人们在待人处事时能够从多大程度上关照他人情况这个观点出发,我
们尝试对人进行分类。
请看图1。横轴表示社会和心理的距离,以自我为原点,依次顺序为家人・恋人
→朋友→熟人→陌生人……越往右关系越远。而纵轴是时间轴,表示在待人处事时思虑
所及的时间跨度。是“只顾眼前”,还是“考虑三两天后的事情”、“顾及自己的将来
”、“顾及全社会的将来”……时间跨度往上慢慢变大。连接横轴和纵轴的曲线所包围
的面积,即表示该人关照他人情况范围的大小。
比如,极端利己、一心只顾自己眼前得失的人,在横轴和纵轴上的位置都趋近于原点0
,完全不顾后果凭一时之怒就暴力相向的罪犯等即属此列。
相反,越是顾及与自己关系极远的人,或者越是为遥远的未来着想的人,他们的曲线所
覆盖的范围就越大。幕府末期的仁人志士等有名望的领袖人物多属此列。
而且,从我的研究中推导出一个结论,越是那些关照范围面积大的人得到越多的实惠,
越是面积小、自私的人越吃亏。我在后面还会详细说明,这世界上其实存在着这样的法
则——越是自私的人,越容易失去抓住好运的机会,越来越吃亏。
假如你觉得自己人并不坏但老是受挫,感到不管怎么努力总是不走运,那么你就有必要
真正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心底真正关心的究竟是什么呢?即使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
的事情,那也可能是你容易过于关心自己个人的不安或者眼前的事情。
利己和利他并不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对立概念,它们其实紧密相连。就像图1所
示面积大小那样,不过是程度的差异而已。有些人看上去很机灵却评价不高,原因可能
就在于其心胸度量、也就是说潜在的关照范围比较狭小,利他性较低吧。
势利地算计利害得失一定会败露的理由
老是计较个人得失行动的利己主义者,会暂时压过老实人得到实惠。但从长远来看必遭
受挫的命运。
那是因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以下三个原理在起作用。
(1)互惠不能原理
(2)暴露原理
(3)集团淘汰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互惠不能原理”。只把眼光放在自己得失上的利己主义者,在相互帮衬
而成立的人类社会中,最终会成为“讨厌的家伙”被大家疏远隔离。这样,他就得不到
好伙伴的助力使自己的力量倍增,也就不会有别人救助脱离窘境的运气,“互惠”变得
完全不可能,结果比老实人吃亏。但因这个原理的逻辑容易理解,明目张胆这么做的人
其实也属少数。
在心理学上,更值得注意的是“暴露原理”。所谓“暴露原理”,是说人们具备非常强
大的辨识利己主义者的能力。
利己主义者为了防止因“互惠不能原理”被周围排斥,就会做些表面文章来掩饰。在他
认为“如果利用这人的力量对自己有利”的人面前,他会好好表现,强调自己是个好人
。相反,如果判断这人对自己没什么好处就会以冷淡的态度待之。他会灵活施展这两种
基于得失计算的势利态度。只是做样子的利他性。
但是,不管怎么做表面文章,利己主义者总会很快原形败露。
辨识坏人的能力不断进化的人类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狗因为嗅觉高度发达而生存下来。蝙蝠因为具有听辨超声波的
能力免遭淘汰。同样地,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辨识坏人的能力“
变得异常发达。
人类社会里,生活着各色各样的人种。那些“辨识坏人能力”不发达的人就会被欺骗乃
至无法生存。所以,今天活着的我们大家,都是那些防骗能力成功进化的那些人们的子
孙后代,强力继承了能够瞬间辨识“坏人"的遗传基因。这也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证明。
首先是“Wason(美国进化心理学家)的四卡片实验”*和“Cosmides(美国进化心理学
家)的四卡片实验”。图2里的两个问题,两者的理论结构几乎完全相同,难易度也相
差无几。但从回答的正确率来看,比起“数字和字母的问题”来,“未成年人饮酒相关
的问题”的正确率高多了。
这说明,比起纯理论问题来,人们对于发现违反社会规范的人这种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问
题,敏感度更高。心理学家Cosmides把这种心理机制叫做“叛徒感知模块”,认为人类
是装备了快速发现坏人装置的生物。
因此,我们能通过非常细微的言行就能敏感地察觉,利己主义者正在做表面文章以隐藏
其本性。比如,当你偶然看到平时你认为是好人的某人对店员态度蛮横或者皮笑肉不笑
的瞬间产生的违和感(不舒服的感觉,貌似这个词在网上已经用不着翻译了?)等等,
就是这机制在起作用。
接下来是用照片进行的心理测试。首先从大量人群中通过心理测试甄别“极端利己的人
”和“非常老实的人”,拍摄他们的面部照片。然后把这些照片给那些毫不知情的人看
,发现得出这样的实验结果——很多人能够敏锐地感受到外貌上渗透出来的人性,能够
分辨利己主义者和老实人。也就是说,即使初次见面人们也能够辨别那些“自以为是的
家伙”。
根据原理1和2作用的结果,利己主义者无法结交真正的朋友或商业合作伙伴。而关照范
围大、利他性高的“好人”,好人坏人都愿意向他靠拢。因为和那些关照他人利益、不
会出卖自己的人在一起有利可图,当然谁都愿意和他在一起。
这时,好人只要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受虐狂,必然会选择好人做自己的合作伙伴。而被
疏远的坏人最终只能和坏人抱团,他们心里会想,这总比单打独斗好些。
如何形成运势上升良性循环的关系?
好人的组合里大家互怀感恩、互相帮助形成互惠关系。因此,如果一方给另一方1,对
方在表示感谢的同时还会想回报以1.5。在工作上来说,也能产生加乘效果。因此,会
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聚集过来,这个组织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坚韧,就形成了上升的
良性循环。这样,越是利他性高的人就越有可能选择社会性更丰富的人生。
另一方面,坏人扎堆的组合里,由于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只想相互利用和欺骗对方
,形成一种减法关系,结局自然好不了。因为他们在符合自己利益时能结成合作关系,
一旦觉得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就会轻易背叛。无论是在生意场上还是私人关系方面,都不
可能形成持续性的合作以创造财富或幸福。
结果,坏人不管去哪儿都无法加入好人的圈子,只能在吃亏这条下坡路上越走越远。这
候,利己主义者就会觉得,“我本来是想好好地奋斗的,但太不走运了,真悲催。”
笔者和研究小组的同事通过随机抽取400人的样本进行的调查也得出数据结果——“持
利己倾向的人比一般人主观幸福感更低”。
利己主义者必定要吃亏的第3个原理是“集团淘汰原理”。这就是说,利己主义者占主
导地位的社会本身会自我毁灭乃至被淘汰。
在美国西部开拓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地痞流氓横行的城镇最后无利可图,于是城镇本
身也慢慢变成了无人居住的鬼城。利己主义者即便辛辛苦苦夺取了天下,因为那个社会
最终将自我毁灭,结果还是失去利益,最终吃亏。
企业也同样。即使实行成果主义取得了一时的效果,但整个公司如果过于功利,公司最
终也会走向自我崩溃。
平时的“徒劳”危急关头起大作用
利己主义者追求效率确实有效地提高了当时的效益,而另一方面,利他性高的人抛开生
意参加各种聚会,或者自动充任那种不能带来利益的角色,这些平时看来都是一些非常
没有效率的事情。
但是,当情况一旦从“平时”变为像这次大地震那样的危机时,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越是利他主义者越能应对变化。因为平时的“徒劳”所培育的人脉关系使其应对措施的
选择变得更加丰富。平时的徒劳变成了缓冲剂,增强了自己应对环境变化的柔韧性。这
就是已经被心理学证明了的“吃亏是福”科学。
另一方面,只是一味计较利益得失的利己主义者,应对变化就很脆弱。短期看来高效率
地取得了成果,但那些为了追求短期局部最优化而过度裁剪“徒劳浪费”部分的人际关
系或者公司,一旦外部条件稍有变化就会急转直下。在因金融这一前提条件崩溃导致的
泡沫经济崩溃或次贷危机雷曼冲击中,很多原本欣欣向荣的企业陷入危机,想必大家还
记忆犹新吧。
以稍微长远一点的眼光来看,就知道世上本不存在绝对的稳定,变化必将发生。因此,
利己主义者因与他人的关系缺乏而难以应对变化,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看出利己主义者
长期来看必定是吃亏的。
最后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图1。假定某一曲线是A的关照范围,那么你在横轴的哪个位置呢
?如果在范围之外,那就是你对于A来说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因此不会受惠于与他的
交流,也无法蒙受A关照范围内侧所在人们互相带来的恩惠。同样依此类推B、C、D……
如果没有进入任何一个人的关照范围,那么你从周围所能得到的恩惠就很少,自然人生
就没有好运气。
但即便A的曲线是不变的,你自己往A所关照的范围内移动也不是不可能的。扩大你自己
的关照范围就可以了。通过和那些能够关照即使关系很远的人的“好人”接触,人心是
会被感动的,就会想和那人来往。这样,你不单成为对A来说是重要的人,对B、对C都
是重要的人。结果,将大大增加自己受惠于幸运的余地和机会。
avatar
s*9
3
testing
avatar
g*0
4
长,但对照自己遇到的人和事似乎有些道理.
avatar
n*s
5
试着给缩短一下.
每个人心都是一个小宇宙, 人借这个小宇宙跟大宇宙互动, 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