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M*n
1
抱歉,一直没有跟大部队一起行动,因为课太多了.
我发现有课上最大的好处是逼着你.我在这学校又修了个录音课,就是为了有人逼我.这不,
马上要交个录音作业,我在家作了个小样,是我最近写的歌儿,还没加工,但是乐器都是反复
录了几次成这样儿了,记得前几天antiwheel说的重录的事儿,我觉得现在录音DIY最大的好
处就是在家反复录,没人催你可以很快把一天浪费干净.取觉于最后的效果,可以非常痛苦,
也可以比较快乐.
这歌儿的歌词我过几天改好再发吧.对了,成品也会在几天里搞定.再上传.主要是想告诉大
家,我并没有放弃弹吉它,而且还在进步中.嘿嘿.
people.mills.edu/kwang/1.mp3
还有一首,在来加洲前几乎写完,又几乎放弃了的,也没作完,大家给点意见,也许我还会回
过头把它修改.
哥们儿现在的问题,是太流行,有点介于另类和流行的当尖儿了.合合,慢慢来吧,没准儿会
越写越好.
people.mills.edu/kwang/5-20.mp3
avatar
M*n
2
Hey, I am at school now, don't have chinese input system so probably I'm not
going to talk much. I just made some compressions on the first demo I uploaded
and it changed much better. I'm amazed to see how effective a compressor could
be. You can go to the same place to listen to it.
I'm still working on the vocal though. I'm not happy with what stays there so
far. I guess what I'm going to do is to use some vocal effects, probably some
decent compressor but I don't know where I can find one.
avatar
M*n
3
谢谢大伙儿的鼓励.说到创作很难不考虑听众群.这也与你从小接触的音乐环境有关.前卫
艺术家往往是从很小就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前卫艺术.我们系的吴非,那个中国音乐学院过来
的女生,她本身喜欢的东西就特怪,Frank Zappa是她眼中最好的摇滚乐.我们一起聊过听众
的问题,她就是那种从心底深处有创作冲动,不考虑谁会去听的那种人.而我从小听流行歌
曲长大,从来都不拒绝流行,写歌好象或多或少都会想到是什么人会去听,会喜欢听.我觉得
我也过了.但是一个平衡点是必须的我觉得.
即使是纯实验艺术家,我想他们也是依据一个标准去创作的,而这个标准本身就代表着一种
欣赏口味,和某个听众群.这是挺难回避的问题.艺术家与听众往往是鱼水的关系.所以我敢
在这里发歌儿,而不去Rock和Music版,自然是因为这里的氛围.:-)

that
how
open


录了几次成这样儿了,记得前几天antiwheel说的重录的事儿,我觉得现在录音DIY最


avatar
g*a
4
呵呵, FRANK ZAPPA不算前卫吧. 我觉得我挺古董的还是喜欢ZAPPA, 何况他身边
都是各个领域最牛逼的乐手. 我最喜欢这厮的FUCK YOURSELF, 你们没事儿可以
找来听听, 非常过瘾. ZAPPA的歌很复杂很复杂, 用很多古典的东西在里面.
我倒不觉得创作的前卫和教育有太多关系, 主要还是表达的能力问题. 说实话
你让我前卫我也不会, 我就能弄点儿老摇滚. 因为我搞不出来我自己不懂的东西.
这个理解能力就限制了我.
我也写过几首歌, 但都不满意. 我写的时候从来没考虑过是写给谁听的. 但每
一首都是摹仿我喜欢的. 我听了老崔或者是沙子或者是子曰谁谁谁的觉得合我
的口味我就想学着写一首. 但你要我为某些特定的人写, 我第一不知道这些
人是谁第二就算我知道我也不是特别关心这些人喜欢什么. 如果我写流行的歌
那肯定是因为我自己喜欢流行歌曲. 体会这东西就是自己的, 就好比我没失恋
就不会假装痛苦的唱爱情一样, 可别人失恋我又不在乎.








we
the
the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大伙儿的鼓励.说到创作很难不考虑听众群.这也与你从小接触的音乐环境有关.前卫
: 艺术家往往是从很小就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前卫艺术.我们系的吴非,那个中国音乐学院过来
: 的女生,她本身喜欢的东西就特怪,Frank Zappa是她眼中最好的摇滚乐.我们一起聊过听众
: 的问题,她就是那种从心底深处有创作冲动,不考虑谁会去听的那种人.而我从小听流行歌
: 曲长大,从来都不拒绝流行,写歌好象或多或少都会想到是什么人会去听,会喜欢听.我觉得
: 我也过了.但是一个平衡点是必须的我觉得.
: 即使是纯实验艺术家,我想他们也是依据一个标准去创作的,而这个标准本身就代表着一种
: 欣赏口味,和某个听众群.这是挺难回避的问题.艺术家与听众往往是鱼水的关系.所以我敢
: 在这里发歌儿,而不去Rock和Music版,自然是因为这里的氛围.:-)
: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