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和数值计算或算法相关的是不是还是C比较好
avatar
和数值计算或算法相关的是不是还是C比较好# Programming - 葵花宝典
P*t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themat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endoscopy (暂时没有), 信区: Mathematics
标 题: 数学界的重大突破,据说Annals已经接受啦
关键字: 素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4 05:58:29 2013, 美东)
没有人八卦这个吗?
今天的Nature已经刊登了新闻。
如果最终是对的话,我觉得是近50年来数学的重大结果
可能没有FLT对数学的促进大,但是不比费尔马大定里的影响小
对搞数学的来说 证明相差为70000000的素数有无穷多对和证明相差为2的素数有无穷多
对。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意义是一样的。
http://www.nature.com/news/first-proof-that-infinitely-many-pri
First proof that infinitely many prime numbers come in pairs
Mathematician claims breakthrough towards solving centuries-old problem.
Maggie McKee 14 May 2013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athematician Yitang Zhang has outlined a proof of a 'weak' version of the
conjecture on twin prime numbers, one of the longest-standing open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Maggie McKee
Article toolsPrint
It’s a result only a mathematician could love. Researchers hoping to get ‘
2’ as the answer for a long-sought proof involving pairs of prime numbers
are celebrating the fact that a mathematician has wrestled the value down
from infinity to 70 million.
“That’s only [a factor of] 35 million away” from the target, quips Dan
Goldston, an analytic number theorist at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 who was not involved in the work. “Every step down is a step
towards the ultimate answer.”
That goal is the proof to a conjecture concerning prime numbers. Those are
the whole numbers that are divisible only by one and themselves. Primes
abound among smaller numbers, but they become less and less frequent as one
goes towards larger numbers. In fact, the gap between each prime and the
next becomes larger and larger — on average. But exceptions exist: the ‘
twin primes’, which are pairs of prime numbers that differ in value by 2.
Examples of known twin primes are 3 and 5, or 17 and 19, or 2,003,663,613 ×
2195,000 − 1 and 2,003,663,613 × 2195,000 + 1.
The twin prime conjecture says that there is an infinite number of such twin
pairs. Some attribute the conjecture to the Greek mathematician Euclid of
Alexandria, which would make it one of the oldest open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The problem has eluded all attempts to find a solution so far. A major
milestone was reached in 2005 when Goldston and two colleagues showed that
there is an infinite number of prime pairs that differ by no more than 16 (
ref. 1). But there was a catch. “They were assuming a conjecture that no
one knows how to prove,” says Dorian Goldfeld, a number theorist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n New York.
Related stories
Mathematician wins award for shaping algebra
Proof claimed for deep connection between primes
Mathematicians come closer to solving Goldbach's weak conjecture
More related stories
The new result, from Yitang Zhang of the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in
Durham, finds that there are infinitely many pairs of primes that are less
than 70 million units apart without relying on unproven conjectures.
Although 70 million seems like a very large number, the existence of any
finite bound, no matter how large, means that that the gaps between
consecutive numbers don’t keep growing forever. The jump from 2 to 70
million is nothing compared with the jump from 70 million to infinity. “If
this is right, I’m absolutely astounded,” says Goldfeld.
Zhang presented his research on 13 May to an audience of a few dozen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the fact that the work
seems to use standard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led some to question whether
Zhang could really have succeeded where others failed.
But a referee report from the Annals of Mathematics, to which Zhang
submitted his paper, suggests he has. “The main results are of the first
rank,” states the report, a copy of which Zhang provided to Nature. “The
author has succeeded to prove a landmark theorem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rime numbers. … We are very happy to strongly recommend acceptance of the
paper for publication in the Annals.”
Goldston, who was sent a copy of the paper, says that he and the other
avatar
p*t
2
怎么之前都没听说过?
avatar
b*u
3
C++ OOP固然强大,但很难编,维护麻烦,找人干活也麻烦。我也很久没用了。
Python固然方便。到了优化的部分其实还是借助其他接口,比如numpy, numba, etc,
本质还是用其他语言搞,最后不三不四,最后花的时间更多。
感觉不如把核心算法用C给做了。开个接口给python用。
上次有人贴链接,我就看了一下魏老师和卫东的C++代码,说实话,看上去奇丑无比,
但是效率可能非常高。
其中的美我有点不会欣赏。一个人做当然没问题,要是一个小团队搞这个就不好弄了。
avatar
a*e
4
不是球,是螺杆,screw人用的
看起来像是intel推出的类似eyefinity的东西
基本接口信号好象是display port,双向
好像还多个pci-e信号的支持,外加一定的电源能力
所以接口看起来就像mini DP.

【在 p****t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之前都没听说过?
avatar
g*t
5
C plus plus ecosystem included some useful tools and vehicles.
If you did not need these tools,
I personal felt that C was the best choice to develop
production ready code.(not R&D demo)

【在 b****u 的大作中提到】
: C++ OOP固然强大,但很难编,维护麻烦,找人干活也麻烦。我也很久没用了。
: Python固然方便。到了优化的部分其实还是借助其他接口,比如numpy, numba, etc,
: 本质还是用其他语言搞,最后不三不四,最后花的时间更多。
: 感觉不如把核心算法用C给做了。开个接口给python用。
: 上次有人贴链接,我就看了一下魏老师和卫东的C++代码,说实话,看上去奇丑无比,
: 但是效率可能非常高。
: 其中的美我有点不会欣赏。一个人做当然没问题,要是一个小团队搞这个就不好弄了。

avatar
P*a
6
intel light peak copper版啊,intel说了很久的

【在 p****t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之前都没听说过?
avatar
y*j
7
老式的package一般是fortran,也有一些是c的,新一点的有不少是cpp 的。
avatar
p*t
8
这东西传输距离能有多长?
假如能有100ft,还是有点实用价值的

【在 P***a 的大作中提到】
: intel light peak copper版啊,intel说了很久的
avatar
b*u
9
C++ OOP固然强大,但很难编,维护麻烦,找人干活也麻烦。我也很久没用了。
Python固然方便。到了优化的部分其实还是借助其他接口,比如numpy, numba, etc,
本质还是用其他语言搞,最后不三不四,最后花的时间更多。
感觉不如把核心算法用C给做了。开个接口给python用。
上次有人贴链接,我就看了一下魏老师和卫东的C++代码,说实话,看上去奇丑无比,
但是效率可能非常高。
其中的美我有点不会欣赏。一个人做当然没问题,要是一个小团队搞这个就不好弄了。
avatar
N*w
10
没必要,无线 WiFi Direct 估计能到 100mbps
高清没问题了

【在 p****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东西传输距离能有多长?
: 假如能有100ft,还是有点实用价值的

avatar
g*t
11
C plus plus ecosystem included some useful tools and vehicles.
If you did not need these tools,
I personal felt that C was the best choice to develop
production ready code.(not R&D demo)

【在 b****u 的大作中提到】
: C++ OOP固然强大,但很难编,维护麻烦,找人干活也麻烦。我也很久没用了。
: Python固然方便。到了优化的部分其实还是借助其他接口,比如numpy, numba, etc,
: 本质还是用其他语言搞,最后不三不四,最后花的时间更多。
: 感觉不如把核心算法用C给做了。开个接口给python用。
: 上次有人贴链接,我就看了一下魏老师和卫东的C++代码,说实话,看上去奇丑无比,
: 但是效率可能非常高。
: 其中的美我有点不会欣赏。一个人做当然没问题,要是一个小团队搞这个就不好弄了。

avatar
P*a
12
光纤版是300尺的,铜缆版今年临时推的,不知道能多长,估计不会超过50ft,
而且线可能还死贵。

【在 p****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东西传输距离能有多长?
: 假如能有100ft,还是有点实用价值的

avatar
y*j
13
老式的package一般是fortran,也有一些是c的,新一点的有不少是cpp 的。
avatar
d*e
14
目标应该是集 数据+显示 接口为一体,有了这个应该什么usb 3.0, display port都
不需要了。intel 搞这玩意很久了,据说不积极推usb 3.0 也是为了这个。
avatar
m*n
15
C#
Go
都是替代者
avatar
p*t
16
不行的,wifi很多时候稍微远点就远远小于最大速度了

【在 N****w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必要,无线 WiFi Direct 估计能到 100mbps
: 高清没问题了

avatar
x*l
17
about 20m.

【在 p****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东西传输距离能有多长?
: 假如能有100ft,还是有点实用价值的

avatar
M*y
18
果果的线一向是死贵的。现在好了,有了个新的噱头,还不正好符合果果与众不同的高
贵。话说intel这个烂人老是想推些不同的东西,大家齐心协力把USB3.0搞搞好。

【在 P***a 的大作中提到】
: 光纤版是300尺的,铜缆版今年临时推的,不知道能多长,估计不会超过50ft,
: 而且线可能还死贵。

avatar
p*t
19
USB 3.0想不出来有啥大用处啊
除了外置硬盘,貌似也没啥设备既可以用USB又需要高速度,而外置硬盘可以用eSATA,
比USB 3.0也慢不了多少
intel这个东西看起来要promising一些,貌似可以建局域网,也可以代替hdmi
要是能把电脑的所有外接设备的数据接口统统统一就好了,机箱背后就是两排一样的
接口,想怎么插就怎么插
更进一步,所有内部零件也统一就更好了,无论硬盘、显卡、CPU还是内存都模块化,
打开继续就是两排格子,想怎么插就怎么插(显卡、声卡什么的都不自带借口,通过
主板的统一接口对外通讯

【在 M********y 的大作中提到】
: 果果的线一向是死贵的。现在好了,有了个新的噱头,还不正好符合果果与众不同的高
: 贵。话说intel这个烂人老是想推些不同的东西,大家齐心协力把USB3.0搞搞好。

avatar
x*s
20
问题是apple的机器没有esata,也没有usb3.0
我印象中这两种接口应该统治着外置硬盘吧?

【在 p****t 的大作中提到】
: USB 3.0想不出来有啥大用处啊
: 除了外置硬盘,貌似也没啥设备既可以用USB又需要高速度,而外置硬盘可以用eSATA,
: 比USB 3.0也慢不了多少
: intel这个东西看起来要promising一些,貌似可以建局域网,也可以代替hdmi
: 要是能把电脑的所有外接设备的数据接口统统统一就好了,机箱背后就是两排一样的
: 接口,想怎么插就怎么插
: 更进一步,所有内部零件也统一就更好了,无论硬盘、显卡、CPU还是内存都模块化,
: 打开继续就是两排格子,想怎么插就怎么插(显卡、声卡什么的都不自带借口,通过
: 主板的统一接口对外通讯

avatar
x*l
21
MBP has firewire 800

【在 x*********s 的大作中提到】
: 问题是apple的机器没有esata,也没有usb3.0
: 我印象中这两种接口应该统治着外置硬盘吧?

avatar
P*a
22
按照intel写的规格,铜缆版thunderbolt线只有3m长,组个p局域网……

【在 p****t 的大作中提到】
: USB 3.0想不出来有啥大用处啊
: 除了外置硬盘,貌似也没啥设备既可以用USB又需要高速度,而外置硬盘可以用eSATA,
: 比USB 3.0也慢不了多少
: intel这个东西看起来要promising一些,貌似可以建局域网,也可以代替hdmi
: 要是能把电脑的所有外接设备的数据接口统统统一就好了,机箱背后就是两排一样的
: 接口,想怎么插就怎么插
: 更进一步,所有内部零件也统一就更好了,无论硬盘、显卡、CPU还是内存都模块化,
: 打开继续就是两排格子,想怎么插就怎么插(显卡、声卡什么的都不自带借口,通过
: 主板的统一接口对外通讯

avatar
P*a
23
即使不比较lacie那些装b用的外置硬盘,普通的外置硬盘,配firewire800的也贵
个20-30刀啊

【在 x**l 的大作中提到】
: MBP has firewire 800
avatar
n*2
24
You get trade off, if you are doing video editing.

【在 P***a 的大作中提到】
: 即使不比较lacie那些装b用的外置硬盘,普通的外置硬盘,配firewire800的也贵
: 个20-30刀啊

avatar
P*a
25
fw800快还是usb3快?
fw800快还是esata快?

【在 n*****2 的大作中提到】
: You get trade off, if you are doing video editing.
avatar
n*2
26
又要被围攻了,呵呵
fw800是啥年代的技术
USB3是啥年代的技术
esata是啥年代的技术

【在 P***a 的大作中提到】
: fw800快还是usb3快?
: fw800快还是esata快?

avatar
P*a
27
usb3.0比fw800晚,可是esata比fw800早多了吧

【在 n*****2 的大作中提到】
: 又要被围攻了,呵呵
: fw800是啥年代的技术
: USB3是啥年代的技术
: esata是啥年代的技术

avatar
P*a
28
不知道你的trade off指的是什么

【在 n*****2 的大作中提到】
: 又要被围攻了,呵呵
: fw800是啥年代的技术
: USB3是啥年代的技术
: esata是啥年代的技术

avatar
S*w
29
fw800快一点吧

【在 P***a 的大作中提到】
: fw800快还是usb3快?
: fw800快还是esata快?

avatar
t*t
30
要说早还真是firewire800早一些. 苹果promote自己的firewire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 P***a 的大作中提到】
: usb3.0比fw800晚,可是esata比fw800早多了吧
avatar
P*a
31
嗯,俺错了,两个都是2003年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要说早还真是firewire800早一些. 苹果promote自己的firewire也是可以理解的.
avatar
n*2
32
俺再抛砖引玉一下。
所谓trade off:
当年 firewire 400 和 USB 相比, 表面数字并没有优势 (400 vs 480)。
但是 firewire 的CPU占用率比较低,另外firewire 能保证单一传输的带宽,降低传输
时延。而后者对于影像编辑来说很重要。因此基本上当时的专业设备都是用firewire接
口采集。
avatar
d*b
33
1394比USB最大的优点是对device和host的要求比较低,device不需要很复杂的设计,
这也是当年1394能火的主要原因。但现在连电池都带MPU,1394的这点优势就不很明显
了。现在出了水果机外,带1394的机器很少见了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fw800快一点吧
avatar
d*b
34
apple的1394 data也有延迟,后来sony给1394加了1394 video才能”保证单一传输的带
宽“, sony的1394 drop了电源pins,是4 pin的,现在的video editing机器的1394都
是4pin的1394 video. 早期还有1394的机器不带1394 video功能的。

【在 n*****2 的大作中提到】
: 俺再抛砖引玉一下。
: 所谓trade off:
: 当年 firewire 400 和 USB 相比, 表面数字并没有优势 (400 vs 480)。
: 但是 firewire 的CPU占用率比较低,另外firewire 能保证单一传输的带宽,降低传输
: 时延。而后者对于影像编辑来说很重要。因此基本上当时的专业设备都是用firewire接
: 口采集。

avatar
p*t
35
以前用磁带的DV流行的时候,普通PC基本上都不带firewire
反而是现在大家都用flash memory的DV了,好多desktop反而带firewire了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1394比USB最大的优点是对device和host的要求比较低,device不需要很复杂的设计,
: 这也是当年1394能火的主要原因。但现在连电池都带MPU,1394的这点优势就不很明显
: 了。现在出了水果机外,带1394的机器很少见了

avatar
n*2
36
苹果前一段时间不是还打算放弃firewire么?低配的13寸都放弃了firewire接口了。
但是现在Mac下的确缺少高速接口,他们好像近期也没打算支持usb3.0和esata。
关于速度,我曾经搞过express转eSata的转接卡,和firewire800比较过。
Firewire800 大约能达到60MB/s 的连续写入速度,而且比较稳定;
转接出来的 eSata大约能有80MB/s (这个好像远低于理论带宽了),不太稳定,不知
道是外接硬盘的限制,Jmicron的驱动不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外置硬盘用的是WD的四接口,Mybook Studio那种。
总之,放弃了eSata,接着安心用firewire800了。
avatar
n*2
37
那时候好像采集卡更流行吧。
现在desktop的firewire好像很多还是firewire400, 不知道咋想的。

【在 p****t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用磁带的DV流行的时候,普通PC基本上都不带firewire
: 反而是现在大家都用flash memory的DV了,好多desktop反而带firewire了

avatar
P*a
38
可能你的express card是usb2.0的,没有走pci-express x1的通道

【在 n*****2 的大作中提到】
: 苹果前一段时间不是还打算放弃firewire么?低配的13寸都放弃了firewire接口了。
: 但是现在Mac下的确缺少高速接口,他们好像近期也没打算支持usb3.0和esata。
: 关于速度,我曾经搞过express转eSata的转接卡,和firewire800比较过。
: Firewire800 大约能达到60MB/s 的连续写入速度,而且比较稳定;
: 转接出来的 eSata大约能有80MB/s (这个好像远低于理论带宽了),不太稳定,不知
: 道是外接硬盘的限制,Jmicron的驱动不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 外置硬盘用的是WD的四接口,Mybook Studio那种。
: 总之,放弃了eSata,接着安心用firewire800了。

avatar
P*a
39
俺机器上的1394还是创新声卡带的

【在 p****t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用磁带的DV流行的时候,普通PC基本上都不带firewire
: 反而是现在大家都用flash memory的DV了,好多desktop反而带firewire了

avatar
n*2
40
是PCI-Express 1X 的通道。

【在 P***a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你的express card是usb2.0的,没有走pci-express x1的通道
avatar
a*e
41
火线400能稳在30+M,估计800能到60M,不过太贵
USB2.0只能在25M左右到顶,因为USB通讯管理信号太浪费带宽
esata就是sata,根本不需要驱动翻译,对厂商基本就是个接口钱
速度稳定在75M+是没有问题的,俺拷贝3万个小文件观察的结果,
这个速度基本就是俺绿盘持续写的能力了
esata最恶的是没供电,现在的pesata也就是个补丁
这年头一个esata+usb2.0的dock也就25刀,还不够一个fw800的钱

【在 n*****2 的大作中提到】
: 苹果前一段时间不是还打算放弃firewire么?低配的13寸都放弃了firewire接口了。
: 但是现在Mac下的确缺少高速接口,他们好像近期也没打算支持usb3.0和esata。
: 关于速度,我曾经搞过express转eSata的转接卡,和firewire800比较过。
: Firewire800 大约能达到60MB/s 的连续写入速度,而且比较稳定;
: 转接出来的 eSata大约能有80MB/s (这个好像远低于理论带宽了),不太稳定,不知
: 道是外接硬盘的限制,Jmicron的驱动不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 外置硬盘用的是WD的四接口,Mybook Studio那种。
: 总之,放弃了eSata,接着安心用firewire800了。

avatar
n*2
42
看来瓶颈已经不是接口,是存储了。
怪不得Lacie Thunderbolt的原型机用的是SSD。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火线400能稳在30+M,估计800能到60M,不过太贵
: USB2.0只能在25M左右到顶,因为USB通讯管理信号太浪费带宽
: esata就是sata,根本不需要驱动翻译,对厂商基本就是个接口钱
: 速度稳定在75M+是没有问题的,俺拷贝3万个小文件观察的结果,
: 这个速度基本就是俺绿盘持续写的能力了
: esata最恶的是没供电,现在的pesata也就是个补丁
: 这年头一个esata+usb2.0的dock也就25刀,还不够一个fw800的钱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