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Re: 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外在世界的征服。。。
avatar
Re: 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外在世界的征服。。。# Thoughts - 思考者
m*u
1
agree mostly.但是如果说恐惧在末世观的环境里导致享乐主义,说
享乐主义是末世观的结果也不是没有道理罢,喝喝。
你说的精神上的享乐主义,应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精神上的东
西是不需要向社会向他人负责的:) 还有所谓精神享乐这个词组很不
好定义啊。感官快乐和意识满足本来就容易confused.举个例子,比
如自慰罢:-)
不知道对这二者您有什么办法来找到一个cutpoint吗?我试图去找,
不过没成功:PPP
avatar
m*u
2
good job!!!
但是有一点我始终不太清楚的是贯穿你整个论述始终的“精神享乐主
义”.我大概能够感觉你用这个词语是希望
概括哪一种群属,但是我还是对“享乐主义”这个表述持保留意见。
在区区不才小生在下看来,享乐主义固然与末世观相关联,但是与其
说是源于巨大的恐惧,我更倾向于把它归结
为一个还在继续时髦的字眼---幻灭。不难明白,继恐惧而来是什么
?应该是对搭救的渴望。这个我们可以从诸多的宗教
里面找到实例。所谓末日审判,所谓天使接引,都是寄望于超出自身
所能及的“神力”。末世论起源于西方社会,也主要
流行于西方。在东方文化与民俗中似乎不常见。总而言之,是哪些人
对末世最感恐惧呢?是那些徘徊在教堂门口的
迷失的羔羊。虔信的教徒知道Jesus会为他们安排好天堂的座位膳食
,是绝对不会恐惧的,最多也就是对人世尚存留恋之情。
还有一群人,就是那拨敞开胸怀拥抱享乐主义的人,通俗点说,就是
“剖开了”,说他们看破红尘也罢,说他们逃避现实也罢,
反正是放弃了挣扎,力图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机体层面的享受中去。恐
惧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唯一有意义的是对生命里每一刻体验的
咀嚼,通俗的说,就是找刺激
avatar
t*a
3
sigh,终于看清楚了,原来我就是一个享乐主义者,想不承认也不行。
不过似乎稍微有点点不同的是,根源似乎不是恐惧,当然不排除我
没有认识到我所恐惧的,甚至很大的原因在于如此。
大概是所谓的仰望星空的一瞬间顿感自己的渺小之类的瞬间情操的
原因。当我发现忙碌一番最后找不到到底何去何从,或者换个说法。
已经知道了最后归宿,还被生命本原动力驱使着去忙碌一番,
真是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最后我选择了一个折衷方案,我告诉自己
知道结果不意味着不需要去经历过程,用一个通俗的比喻,
观察自己的年龄经历,虽然心目中知道找一个什么样的mm会有所谓
幸福的人生,而且这样的candidate也就在眼前,可是直接趋向结果
令我感到乏味,这个想法的结果驱使我去做我不屑(或者有更好的形容词)
做的得行为,我追求一个一个ppmm,just follow feelings.
我告诉自己,当我到达一个临界,我会乐天知命,安贫乐道,高高兴兴
反正无论如何的,回到结果去。但是,现在的我,让清醒的理智做个旁观者吧
我生命的原动力驱使我follow feelings,我不愿意在不合适的时候
走向宿命般的结果,或许这个不愿意是所谓
avatar
m*u
4
这也是我为什么对“精神享乐主义”这个提法持保留态度的原因。我
的看法是:所谓享乐主义包含了对快乐的积极追求。对于享乐主义者
来说,快乐不是他追寻其他欲望的副产品,而是直接目的。就拿你所
举的教徒为例,如果说他们觉得痛苦可以让他清醒,并为之高兴,不
应该算作是一个享乐主义者,除非痛苦直接给予其快乐。不少宗教的
信奉者都相信今生的痛苦是为了换来死后进入天堂或者其它形式的“
极乐世界”,或者是来世的幸福,并且为这一信念所支撑而刻意苦行
,那么此处的痛苦只是一个到达所谓“超越”境界的proxy.当然你可
以争辩说同样是追求快乐,为什么精神的快乐就不算是享乐呢?这种
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们考虑到一切生物,甚至非生物都具有
趋利避害的本性,从这一视角来看,就没有不能被标以“享乐主义者
”的人了。任何概念都必须在有所参照的语境中才有意义,不首先建
立座标系,所有的思考都会走入一个死胡同。
当然也不排除以苦为乐的人。看过A片吧,哈哈,具有受虐倾向的人
,可以说在接受皮鞭“温柔的抚慰”的时候,就是在追求享乐。还有
所谓的“工作狂”,如果他不是为伟大的奉献精神所鼓舞,而单单是
从重负荷的体/脑力劳动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