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小丑方是民新作: “天才”韩寒《书店(一)》分析
avatar
小丑方是民新作: “天才”韩寒《书店(一)》分析#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S*g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2dx78.html
“天才”韩寒《书店(一)》分析 (2012-01-31 11:03:45)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他
韩寒在1999年上高一时给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投稿投了两篇文章,除了《求医》,
还有《书店》。在两年前,韩寒还在江苏《少年文艺》发表过另一篇《书店》。据韩寒
父亲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一书中说,韩寒在创作《书店(一)》时,还是个14岁的初
二学生。在我刚刚加入论战时,我对韩寒是否有代笔一事是将信将疑的。直到我开始看
署名韩寒的作品,看到了这篇《书店(一)》,就认定了它肯定是别人写的,因为一个
14岁初二学生绝无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在初中,韩寒是个学习成绩非常差、调皮捣蛋的差生。《儿子韩寒》中说:“所以
几乎是整个初中阶段,韩寒在班级中的名次一直在40一50名之间,而他们班级共有54名
学生。”“韩寒令老师感到头痛的事情一般不外乎丢三落四、作业不完成或者找不到、
上课不遵守纪律等等。”
但是这个差生,在1997年3月如神附体地创造了一个奇迹。据《儿子韩寒》说,事
情经过是这样的:1997年春节过后,当时韩寒念初二第二学期,韩仁均带他去县图书馆
办了借书证。以后韩寒一个人自己去了几次,在那里接触到众多的少儿报刊,认为那些
少儿报刊上的文章写得太滥太幼稚了,自己可以写得比他们好。“1997年的整个三月份
,放学以后,晚上做好作业,韩寒都着了魔似的开始写作。一篇几千字的小说,常常只
一个晚上就写好了。而且他还写得一手很好的钢笔字,写的文章初稿就如别人改定誊清
的稿件一样,基本上是一次‘成型’的。”这一个月里面,他写了十多篇小说、散文,
先后发表在一些少儿刊物上,深受好评,还得了奖。发表在9月号江苏《少年文艺》的
《书店》的简评中说:韩寒“把自己的笔瞄准了书籍出版中的弊端,用少年纯真明亮的
眸子,透视出当代图书种种可笑可悲之处,毫不留情地将其中的荒谬乖戾、欺骗人、蛊
惑人之处揭示出来。在写法上,借用了杂文常用的勾勒形象、比喻、夸张、幽默嘲讽等
笔法,把漂亮外表下的种种花招解剖得淋漓尽致,思想开阔,想象丰富,随手拈来,左
右逢源,辛辣老到,冷峻犀利,让对手在狼狈尴尬中无处可逃……”
对为什么韩寒突然具有远远超出同龄人的创作水平,《儿子韩寒》的解释是:“韩
寒善于观察社会,有一定的积累,所以想到写了就能很轻松地写出一些文章,这是一个
方面。另外,我想:如果韩寒当时不接触那些少儿报刊,不了解中学生写作的总体水平
,不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到底在他的同龄人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程度,那么他也不可能
在1997年的三月份一口气写出那么多的文章。”
韩仁均提出的这两条,接触到少儿报刊,只是创作的诱因,只有善于观察社会才能
算是具有高超创作水平的因素。那么仅仅具有善于观察社会的能力,就可能写出《书店
(一)》这样的文章吗?
《书店(一)》的文字表述成熟、老练,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完全不像初学者的习
作。我们姑且相信韩寒有文学天才,不写则已,一写就是老练的文笔,那么还有一个问
题:从《书店(一)》的内容看,作者是个博览群书的人,熟悉琼瑶、三毛、欧·亨利
的作品,读过许多中国文学作品和现代诗,甚至《雄辩绝技》《写信不求人》《喂猪窍
门》《防骗术》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书都翻过。
在韩寒写作《书店(一)》之前,有没有可能博览这些成年人的书籍呢?韩寒虽然
从小喜欢阅读,但是小学读的还“都是一些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韩寒《正常文章一
篇》)。读初中以后,韩寒对课外书籍的涉猎越来越广了,“我们的这点工资收入远远
满足不了他买书的要求”(《儿子韩寒)),也仅限于父母工资能承担的自购书部分,
从下文到图书馆阅读少儿报刊看,他此时的兴趣还主要是少儿读物,买的可能还主要是
少儿图书。之后有了借书证到图书馆去过几次,看的也是少儿报刊。
所以,从韩家父子的自述看,韩寒在创作《书店》之前,并没有博览成年人书籍的
阅读史,否则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中不会对此一字不提,没有理由不把这归为他具有
超常创作才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也许会说,就算韩寒没有博览群书,就不能通过其他途径(比如从报刊上,或
到书店翻阅)了解到这些成年人书籍的内容,然后把它们写进文章中?
即便如此,还有一个问题:《书店》的写作者对钱钟书的作品非常熟悉,这就不是
能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了。《书店》不仅文风模仿钱钟书,而且一些句子就是直接模
仿钱钟书《围城》等作品的句子写出的,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有一定难度的模仿,对
比如下:
《书店(一)》:“英文情书的最大好处莫过于信的开头便可以直称‘亲爱的某某
某’”
《围城》:“只有英文信容许他坦白地写‘我的亲爱的唐小姐’”
《书店(一)》:“企图躲在英文里兴风作浪,鬼鬼祟祟地好比政治犯躲在国外活
动”
《围城》:“不然真想仗外国文来跟唐小姐亲爱,正像政治犯躲在外国租界里活动”
《书店(一)》:“还有《男人如何博得女人欢心》,其实就等于把‘怎么调情’
说得更加含蓄,就仿佛植物有它的学名一样。”
《围城》:“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
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
《书店(一)》“想必与‘幽默’(humour)最初在英语里解释为‘体液’十分切意
,眼泪鼻涕当算体液,流眼泪便是流‘幽默’。”
《说笑》:“我们不要忘记幽默(humour)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好象贾宝玉心目
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
刚刚告别阅读少儿读物阶段的韩寒,对《围城》和钱钟书的其他作品就已烂熟于胸
,怎么《儿子韩寒》没有对此大书一笔?
韩寒说
从《书店(一)》的某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经历过文革的中年男人。
“必要时可以作撤退的掩护,结合《雄辩绝技》便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化解困难,取
得革命胜利。”
“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不利形势下打得天昏地暗,然后每次奥特曼出现将
敌制服。”
这是用文革时代的语言进行讽刺。
“与武打小说一壁之隔的是言情小说,这里被女士们所包围,人密得针插不进,一
个个故意弄得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她们扭着屁股抵住书柜,细细端详琼瑶的五十部
和三毛的十八集。”
“还有《男人如何博得女人欢心》,其实就等于把‘怎么调情’说得更加含蓄,就
仿佛植物有它的学名一样。买此种书的人往往作贼心虚,付了钱之后就落荒而逃。”
“为了便于辨认,在书中附上作者近照一张,详细介绍,有的甚至连‘未婚’也挑
明了,只算不花钱登个征婚启事。”
这是中年猥琐男的恶趣味。
从《书店(一)》的一些细节描写,可以推测此文的实际写作年代。
“她们扭着屁股抵住书柜,细细端详琼瑶的五十部和三毛的十八集。”
书店里用的不是书架而是书柜,消费者扭着屁股抵住书柜细细端详里面的系列小说
,这表明描写的是闭架售书的情况。金山的新华书店是在1993年才开始实行开架售书的
,那么此文描写的是1993年之前的情况。作为创作时代的佐证,还有:
该文把书店里各类图书都刻薄了一番,涉及武侠、言情、古典、实用、文学、儿童
、教育,却没有提到小平南巡之后大量冒出来的经济、管理类图书,像是90年代初之前
的情形。
该文最后一句:“磁带和碟片的消费对象以青年居多。磁带包罗万象,声音略带呻
吟,唱到‘情丝百结’时突然无声,反复调查才发现原来带子与机器‘情丝百结’了。”
磁带和碟片同时销售,以播放磁带歌曲为主,也像是90年代初之前的情况。“青丝
百结”是1978年香港武侠连续剧《小李飞刀》主题曲里的歌词,是粤语歌曲。1989年,
香港粤语歌手许冠杰在“十万人大合唱演唱会”翻唱了这首歌曲,这首歌又开始流行。
1992年许冠杰在香港体育馆举行创纪录的42场告别演唱会,轰动一时,也许这首并非特
别流行的粤语歌就在那个时候传到了上海。
如果此文实际上写作于90年代初,或者回忆的是90年初的情形,韩寒那个时候才几
岁,那更要让人惊为天人了。
2012.1.31.
avatar
m*l
2
我cao
今天这么热闹, 啥人都出来了
只差emilie123l了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2dx78.html
: “天才”韩寒《书店(一)》分析 (2012-01-31 11:03:45)转载▼
: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他
: 韩寒在1999年上高一时给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投稿投了两篇文章,除了《求医》,
: 还有《书店》。在两年前,韩寒还在江苏《少年文艺》发表过另一篇《书店》。据韩寒
: 父亲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一书中说,韩寒在创作《书店(一)》时,还是个14岁的初
: 二学生。在我刚刚加入论战时,我对韩寒是否有代笔一事是将信将疑的。直到我开始看
: 署名韩寒的作品,看到了这篇《书店(一)》,就认定了它肯定是别人写的,因为一个
: 14岁初二学生绝无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 在初中,韩寒是个学习成绩非常差、调皮捣蛋的差生。《儿子韩寒》中说:“所以

avatar
m*l
3
最后一句多余了。
不写还好, 让读者自己体会。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2dx78.html
: “天才”韩寒《书店(一)》分析 (2012-01-31 11:03:45)转载▼
: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他
: 韩寒在1999年上高一时给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投稿投了两篇文章,除了《求医》,
: 还有《书店》。在两年前,韩寒还在江苏《少年文艺》发表过另一篇《书店》。据韩寒
: 父亲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一书中说,韩寒在创作《书店(一)》时,还是个14岁的初
: 二学生。在我刚刚加入论战时,我对韩寒是否有代笔一事是将信将疑的。直到我开始看
: 署名韩寒的作品,看到了这篇《书店(一)》,就认定了它肯定是别人写的,因为一个
: 14岁初二学生绝无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 在初中,韩寒是个学习成绩非常差、调皮捣蛋的差生。《儿子韩寒》中说:“所以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