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曲学名词--上下须慎与二仄宜调 ZZ
avatar
曲学名词--上下须慎与二仄宜调 ZZ# Xiqu - 粉墨春秋,梨园夜话(戏曲)
n*n
1
【慎用上声】
平、上、去、入四声,惟上声一音最别。用之词曲,较他音独低,用之宾
白,又较他音独高。李渔曰:“填词者每用此声,最宜斟酌。”(《闲情
偶寄》卷二)上声利于幽静之词,不利于发扬之曲,即幽静之词,亦宜偶
用、间用,切忌连二、三、四字,盖曲到上声,字不求低而自低,如十数
字高,而忽有一字之低,亦觉抑扬有致,若十数字皆低,不特无音,且无
曲矣。平、上、去、入,平居其一,仄居其三,,然上声实可介于平仄之
间,其音较之于平略高,较之于去、入又略低, 如声音之过文,又有妙
用。如两句三句皆平或皆仄,求一可代之字而不可得,即可用一上声字;
皆平之句间一上声字,其声是仄不必言矣;皆去、入之句间一上声字,则
其字明为仄却似平,令人听之不知其为连用数仄者。
【慎用入声】
曲之有入声字,如药之有甘草,一遇缺乏,或平、上、去三声字面不妥,
得一入声便可代之。然南北曲自有区别,制曲填词者须慎用之。北曲以入
隶三声,派有定法,某入声字作平声,某入作上,某入作去,一定不移,
《中原音韵》甚详。入派三声音变腔不变,如元杂剧《东堂老》[醉春风]
“倘来之物”,“物”字《中原音韵》读作务,是变音;谱应去声,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