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蛟龙号下潜5000米拍摄海底稀奇大型生物 ZT
avatar
蛟龙号下潜5000米拍摄海底稀奇大型生物 ZT# Animals - 动物园
h*h
1
“蛟龙”号在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查区,开展了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
洋第31航次)第二航段首次应用下潜。在我国取得海星、柳珊瑚、海绵、玄武岩、多金
属结核等丰富样品和资料,拍摄到鼠尾鱼、盲鱼、耳状章鱼、铠甲虾等种类丰富的大型
生物。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家王春生随“蛟龙”号下潜至最大深度
5268米,成为我国第一位在大洋乘坐“蛟龙”号下潜的科学家。
早晨7时,蓝天白云,空气清爽。执行“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应用下
潜任务的队员各就各位。主驾驶员傅文韬以及左舷潜航员叶聪、右舷科学家王春生依次
进入“蛟龙”号载人球舱。此次下潜的主要任务包括:确认载人潜水器的技术状态,开
展沉积物、底栖生物、多金属结核采样等综合作业,进行近底结核和生物等综合观测。
随着潜水器布放入水,傅文韬、叶聪、王春生各司其职,很快进入工作状态。10时许,
“蛟龙”号下潜至5200多米,开始海底作业。观察、取样、拍摄、航行……
在紧张工作了4个多小时后,“蛟龙”号获得了3只两个不同种类的海参、1只海星、1株
柳珊瑚、2个底栖巨型原生动物、3种海绵(各1只)、1只海百合等海洋生物样品,以及6
管PUSHCORE(柱状)沉积物、5块玄武岩样品和数十粒多金属结核,并拍摄到鼠尾鱼、盲
鱼、水螅、耳状章鱼、海葵、铠甲虾等丰富的大型生物种群视频。
当地时间14时31分,“蛟龙”号抛弃压载上浮。
傅文韬将此次下潜比喻为刘姥姥进大观园。他说:“很多海洋生物都是第一次见到,一
闪而过的铠甲虾、姿态优美的耳状章鱼、漂亮的海葵,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鱼和虾,
真是大饱了眼福。”
“有一条四五十厘米长、淡红淡紫的鼠尾鱼跟着鱼饵游了很长时间。当时我最深的感受
就是,鱼挺孤独的。”傅文韬颇有感触地说。
海洋生物令下潜人员惊喜不已。叶聪也将看到的一个生物形容为“小飞象”。
初次下潜深海作业的王春生异常兴奋,他激动地表示,这一个潜次的发现和收获,比十
多年来我们在该区域发现的巨型底栖生物总和还要多。通过此次下潜,发现该区域底栖
生物量和生物种类比预想的要丰富得多,海参在此区域属优势种类,海绵至少有8个种
;生物斑块状分布明显,在海盆区海参占优势,在海丘斜坡上海绵、海葵、珊瑚等固着
生物较多;多金属结核覆盖率海丘斜坡高于海盆;海底微地形变化很大,未来开展深海
采矿须提前进行微地形地貌调查;2000米以浅发光生物较多,3000米以深稀少。
据悉,当地时间8月10日,“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科考队开展了常规调查作业,8月
11日(北京时间8月12日)初步计划在“魏源海山”区开展第二航段第3次下潜作业。
avatar
S*t
2
两个打气筒是采样用的? 用机械手么
avatar
h*h
3
貌似装样品的? 里面看着有东西。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两个打气筒是采样用的? 用机械手么
avatar
I*i
4
“蛟龙”很牛
avatar
w*g
5
蛟龙不知道装的什么相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