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四,我有幸为陈丹青先生来波士顿做了两天全程的地陪zz# Arts - 艺术殿堂
s*y
1 楼
征得原作者同意,转贴在这里。谢谢小九和他的朋友。
这周四,我有幸为陈丹青先生来波士顿做了两天全程的地陪。我是被当做司机召去,同
行去迎接先生的还有促成这次活动的主办方负责人。于是有了从纽约到波士顿,这一路
近五个小时车程的交谈,以及后面活动全程的参与,在此要再次感谢能给我这个机会。
这两天,抛去各种拘谨客套不说,只说几个让我有所感慨的细节。
第一天
一路的话题以历史政治题材为主,陈先生很健谈,但因我们孤陋寡闻,就成了科普性质
的了。我体会到他的孤独,一方面面对四面八方的仰慕者、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不好浇灭
他们的热情;而另一方面却因名望地位的差距,而更重要的是个人智识与修为的悬殊难
以形成平等而有价值的交流。他说他多希望有年轻人能挑战他,反驳他,甚至骂他,我
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诚,只可惜我们显然还不够格。这种孤独我们可以在所有天才身上找
到,比如米开朗基罗晚年的痛苦,当达芬奇等可以在智识上挑战他的天才不在人世之后
,名望成了他的负担,而智慧就成了他痛苦的根源。
人的孤独感是我最爱玩味的人生体验,没有之一。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会孤独,越有智慧
就越需要交流,同时也越难找到可交流的对象,孤独感便油然而生。但有智慧不意味着
有名望,而名望在这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是不是一个智者的孤独感在当他获得了公众
的某种认可,既功成名就之后, 就会烟消云散呢?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获得名望让
智者的孤独从喜剧性转化为悲剧性,从求之不可得的痛苦转化为求之既得的虚无。名望
,将一个智者从一种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却杳无回音的状态转变为时刻被绑架在圣坛之
上,打嗝儿放屁也要被人顶礼膜拜的状态。试问这前后两种情景哪个更为孤独呢?在获
得名望之前,人起码有着要得到世人承认的欲望作为引领,虽然可能要经历长久的默默
无名的痛苦,但一个心智坚韧的人是不会轻易气馁的。然而,在获得名望之后,人会发
现自己虽然已经一呼百应,却仍然改变不了什么。庸者们追捧他与当初的无视他同样的
毫无理性,态度虽然得到180度的转变,但对他的理解却从未有丝毫增进。这时候,人
对自我的渺小,对世界的悲观的体验则更为深刻。而最为要命的是:已经功成名就了,
连下一步该往哪里走都不知道了,这时就容易导致绝对的悲观,跌入虚无感的深渊。
这人世间最智慧最孤独之人,尼采应算其一,他虽长久的被孤独折磨摧残至精神崩溃,
却从未被其征服。就像海明威所说的,他被孤独摧毁却从未必打败(destroyed, but
never defeated)。 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时代尚未到来,直到生命的终点,而历史也验
证了他的信念。所以,即便他终生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但他悲惨的一生却在终极意义
上是喜剧性的。相比之下,我总是爱长久的回味杰克伦敦与托尔斯泰的死。前者是写下
了《热爱生命》的人,却似疑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者眼看着自己成为了
全人类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却以82岁的高龄离家出走去流浪,最后暴死街头。他们两
个都是在生前就已经功成名就之人,在吾辈眼中看来拥有及其完美的一生,究竟是什么
让他们居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我无法妄言,但我相信那必定是一种及其终极的苦恼
,一堵让人绝望的高墙,横亘在吾辈凡夫俗子们永远无法企及的远方。
陈先生在跟我们交谈时引了张爱玲的一句名言说:“出名要趁早。”我的理解是人若能
早些获得名誉便可以让人早些获得话语权并有时间将自身的浮躁冷却下来,早些看破这
世间的功名利禄才好利用余下的人生向更高更远处攀登,做点儿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但
我今天这番议论,算是反驳一下吧。虚无,就像一个恶魔,在一个个被欲望(或“权力
意志”,maybe)牵引着向前奔跑的人的耳边,阴险的提醒到:“小心,你可以跑,但
不要跑的太远;可以看,但不要看的太开;可以攀登,但不要登得太高;我在那人生的
终极之处等着你,等着与你算总账。”
我们在路上问陈先生今天晚上公开演讲打算讲点儿什么,他说他没有什么好讲的,就跟
大家扯扯淡,最好是小范围聊聊天,他其实最想听大家说话,想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在
想些什么。他也说他在国内大学四处演讲的时候也觉得无聊,走到哪里都是粉丝无数,
问的问题都如出一辙,宽泛空洞,希望这次来到哈佛能有所不同。很可惜,我感觉这两
个愿望都没完全实现。“扯淡会”终归还是变成了一个人在圣坛上接受几百人膜拜的仪
式。好在陈先生确实没讲什么,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互动问答上,所以这仪式没有变
成完全单向的无聊的布道。但也难免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面对诸如“请问陈先生怎么
看待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请问陈先生怎么看待中国与美国教育制度的差异?”
,“请问陈先生您觉得历史在现实中是工具还是阻碍?”(变相的问历史对现实的意义
,并居然给出了只能二者选一的高度概括!)等等这样的问题。结束之后,也依旧是签
名照相、恭维拍马的时间,以及其在时空上的延伸到若干小时之后并通过互联网遍及世
界的微博上传、留言装逼等一系列人类活动,直至时间冲刷掉一切喧嚣热闹,只留下智
者在圣坛上的孤独,和庸者在人群中的寂寞,亘古不变。
第二天
这一天发生了很多事。一为陪伴陈先生参观哈佛的福格美术馆(Fogg Art Museum),
二为奥运会开幕,三为刚刚发生在中国的一个不可说的敏感话题事件。这三件事交织在
一起,无法不让我感觉时空错乱,难以不感慨层出。
先说一。福格美术馆我一直想去,但由于有目共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办事效率低下,这
个美术馆自从我来美之时就一直在修,历经四年竟还没有修完,我就不再打念头去。但
直到昨天才知道这个美术馆其实还有一个藏品有限的副馆是开放的,所以虽有遗憾,但
陈先生还是决定去看一看。我在美国这几年,美术馆没少跑,逼也没少装。但这次是我
逛过的最小的美术馆(没有之一),却是跟最牛逼的人一起逛的(也没有之一)。最触
动我的一幕是陈先生发现了一副法国英年早逝的印象派画家巴齐耶(Jean Frédéric
Bazille)的藏品,非常喜爱,于是便与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攀谈起来。留着大胡子的
馆员Dan并不认识陈先生,不知他是一个在国际上有声誉的艺术家,但也显然为这位黄
皮肤的客人的见识所惊讶了,因为他说很多法国人都并不知道巴齐耶。于是陈先生与他
聊起了画家的生平,讨论他的死与参加普法战争时的心态。大胡子Dan显然知道的不少
,而真正打动我的是他在谈论自己喜爱的事物时的那种热情,那种眼神中的熠熠发光是
在任何任何让人昏昏欲睡的大学课堂中所找不到的。据他说他自己也曾学过绘画,并曾
一直做人体模特。Dan问陈先生是不是大学里的教授,陈先生立刻说不,并谦虚的自称
自己只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家(free artist)。联想起陈先生当年愤然离开清华的决定
,他可能觉得“大学教授”是句骂人的话也说不定吧。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个触动我的
场景:在外人看来,一个蜚声国际的艺术家竟然在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博物馆馆员探讨
请教,而实际上,只有两个对绘画充满热爱的人在对他们所热爱的共同事物做着平等的
交流。这一刻,没有身份、收入、名望的差异,人被还原成为真实的人,爱被还原成为
真诚的爱,我真不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纯粹美好的事。再请诸位对比着想一想到中国特
色的领导视察时的景象,自不必说,大家都懂的。
然而,有很多人不懂的是,有那么多人,一对比起中美就动辄是什么民主、人权、意识
形态、经济模式等等大字眼,说起来慷慨激昂,通古博今。我不禁感叹他们是怎么有把
握确定自己知道自己究竟在谈什么的?而实际上,一个人的个人修为越深则越不愿意轻
易的发表什么宏论。否则即便是出于严肃真诚的讨论,也会迅速的落入空泛的语言堆砌
,并很可能堕落为粗鄙互相人身攻击。网络上“愤青”们的讨论,大多都落入了这个范
畴,毫无价值。在我看来,犯这个毛病的根源依然是无知,是无知带来的一种妄自尊大
,自以为自己可以把握驾驭这些宏大的概念。殊不知,一切社会变革最终是人的改变,
我不认为任何绕过了对于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的个人的人性的深入探讨与体验的社会
实践能结出什么丰硕的成果。记得看一个对王小波的采访中主持人问他:“你想达到的
目标是什么?”王小波回答说:“能够让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当做一个人来对待
。”我对这句话有相当的共鸣。在左与右的争论之外,在民粹与普世的争论之外,我只
知道自己希望中国能变成一个可以看到一个普通的绘画爱好者能与一位名声斐然的艺术
家不卑不亢的平等交流的社会,一个让人可以被当做人来对待的社会,除此之外,我不
承认一切所谓“主义”的核心价值。此时此刻,大胡子Dan在我面前所展示的是一个个
人的自信,也是整个社会的自信。陈先生在跟我们聊天时说青年们的问题往往是热情有
余却缺乏质感,其实我也深以为是。一个人在认清这个世界之前所表现出的任何改变这
个世界的热情都难免让我心存提防。陈先生有幽默的“狼羔子”一比,以警告大家缺乏
足够智识做依托的浪漫主义的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热情往往会酿成怎样的悲剧。只可惜,
这样的悲剧却一遍又一遍的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重演。所以,在个人交往上,我也往往
对那些将热情更多的寄予求知的geek,比那些将热情更多的献于社会实践的人更有好感。
第二件事,奥运会的开幕式。四年前,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当天,我在天津的家里从电视
上看罢了开幕式的直播便直奔北京机场坐飞机来到了美国。于是,伦敦的奥运会就成为
了我来美国整整四周年的纪念。四年时间,白驹过隙,刨去对逝去青春的各种矫情的怀
念不提,只说说对奥运的感受的不同。还记得北京申奥成功那天,我还在上初中,看着
电视里的申奥宣传片激动得哭了。时隔这么多年,再次看到开幕式,我还是忍不住激动
,因为我总是感觉看台上那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和炫丽的焰火似乎在昭示着人类大同的梦
想触手可及了。这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情怀迅速的被点燃了。但与之前相
比,无论是伊莉莎白女王的面容还是自己的理智貌似都在提醒自己,这人类大同世界和
平的景象只是个错觉,其实还远不是那么回事儿!全人类的境况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根
本性的好转,如果没有更为激化的话。于是,就在此时,我开头所说的这一天中发生的
第三件事就跳出来了,狠狠的确认了残酷的现实,戳破了焰火与闪光灯搭起的幕布。这
事稍后再提,在此我只想纪念自己那永久丧失掉了的单纯。我无法再在看到奥运的时候
不想起以前不知道的各种兴奋剂与反兴奋剂事件,在看到中国运动员得到金牌的时候也
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单纯的骄傲幸福,因为联想到中国体育事业背后整体的功利的运作模
式。我没法不反感人们和媒体对数金牌的热衷与对获得了金牌的运动员们的追捧和赞誉
。我无法再将他们作为一个个单纯的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励志榜样看待,等等等等。
告别单纯的快乐,勇于直面“惨淡的现实与血淋淋的人生”,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而
很多人在这一生中连这第一步都没有迈出过,让人不得不羡慕这些终此一生都可以在单
纯的梦境中度过的人们。我的导师给我讲过一位他的同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儿子
(同时自己也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告诉他的关于他父亲的轶事:这位诺贝尔奖得主想买
一辆车,于是他被卖车行的dealer极其热情的接待了(dealer根本不认识他,也并不知
道他是一名诺奖得主)。这位车行的dealer在一通巧舌如簧的介绍之后,极其慷的慨宣
称自己为这位诺奖得主(再次强调他根本不知道他是谁)给出了一个final personal
discount,那么还犹豫什么呢,赶快买吧!于是,这位诺奖得主便惊喜若狂的跑回了家
向家人宣告了自己多么幸运的遇到了一个慷慨的dealer,和一个无与伦比的优惠!善哉
,这位诺奖得主的人生中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与谎言!这种近乎于“弱智”的纯洁
,在很多理科学者的身上都可以找到,而越是卓越的学者则越明显。因为他们早已远离
了尘世的喧嚣,视线全部汇集于大自然之中。大自然从来不会对人有虚伪的谎言,而相
反,却有着无数让人惊异的美丽等着人们去发现。难以想象,一辈子徜徉于其中的人的
精神世界能够纯洁到什么地步。相反,人文学者则往往有相反的命运,容易陷入痛苦与
悲观的境地,前面举得几个例子皆然。若以音乐作比,则理科者犹如莫扎特(个别作品
例外),而人文者就好比肖斯塔科维奇了。
我虽然羡慕他们,但自知自己不会成为他们。精神上的破处已经发生过了,智慧之果吃
过了,伊甸园也就住不下去了。我所向往的,是眼界的宽广。尼采说:“人和树一样,
他愈求升到高处和光明,他的根就愈往下扎,向黑暗,向深处,—— 向罪恶。”这是
在我极其有限的对尼采的知识里最为欣赏的话之一。悲观与乐观,阴暗与阳光,一个拥
有强大人格的人,其两极必然同样强大。没有深刻的体会人生的痛苦,就不可能同样深
刻的体验人生的快乐。不能直面血淋淋的现实,经历彻底的悲观,就无法寻找到真正的
出路,获得真正的乐观。这是简简单单的辩证法,却道出了人生的维度。先绝望,再寻
找希望,这样一个人便“复活”了。
我近期的参与公益事业的想法,就与我个人的经历相关。我在申请哈佛种子班的时候,
就说过自己惭愧自己没有过任何社会实践的经验,但要说慈善,却是一直在以一己之力
做着。做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无外乎帮助身边的人买买菜、搬搬家、接接机、送送
人、借借宿、练练车、考考驾照而且我对这种帮助的提供从不以亲疏不同而另当别论。
所以我既帮过很多朋友,也同样帮过很多注定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这种圣人般兼爱的情
怀,让人都觉得可疑,以至于让种子班的评审人员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宗教信仰。对于我
具体做过的事,我无意一一列举,也列举不过来,总之不客气的说一句,若要改善社会
风气,不用提倡学雷锋,学我足够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想法慢慢改变了。明白了这样单打独斗的纯粹个人英雄主义
似的慈善行为其实是大有问题的。除了感觉到个人单打独斗的能力有限之外,最主要的
精神危机是自己时常会感到一阵阵心寒。一个人的一片真诚热情一次又一次的被有些人
的虚伪冷漠刺伤的感觉真是难受啊!具体的事件就不方便说了,都还活蹦乱跳着呢,谁
看着了去人肉一下就不是我本意了。我只是想说自己想法的变化。在受到了这样的伤害
之后,我一开始也是极度的怨恨苦闷与想不开,不明白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将心比
心?有时自问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让自己去受这种伤害,这样一次一次下去,自己到
最后还有没有勇气再去向他人敞开心扉?但后来,我就不再痛苦了。因为我想明白了其
实自己是有问题的。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善意其实也是一种霸道,在看似是为他人“好
”的表面下,其实隐含着价值观的强制输出。而且自己过分的圣人姿态也会打破人与人
之间的平等,给他人以道德上的压迫感,有时候自己其实不自觉的扮演了尼采最恨的道
德家的身份,虽然这本也是我最恨的。所以,我明白了自己既然天性是一个giver,就
更要呵护好这份天性。所谓助人为乐,为他人施予自己无法从中得到快乐的帮助,与人
于己都是不可取的,是不可持续的。相比之下,这次接待陈先生的任务,自己虽然仍是
有所付出,但却更有收获,是非常快乐的。这样的活动才是自己以后要多多参与的。
从奥运说起,不知怎么扯了这么远anyway,反正我扯爽了。最后再说一下奥运开幕式上
拉特尔与伦敦交响乐团还有憨豆先生的桥段吧。这段的创意与幽默我非常欣赏,今天从
微博上学到了一个有趣的知识,与我的家乡天津有关,特此应景转过来,与大家分享:
“今天开幕式奏响的"Chariots of Fire"(烈火战车)电影主题音乐是来自以苏格兰
短跑名将Eric Lidell(李爱锐)在1924年奥运事迹改编的电影。 他1902年生于天津,
1945年去世于潍坊日军集中营。关于他的事迹可以百度。 第一个出生于中国并获得奥
运金牌的不是中国人,很奇怪吧?他把魂倒是留给了中国。”
好了,终于,第三件事。这第三件事不可说啊!那好吧,我们就尊奉伟大的先知维特根
斯坦先生的教诲“不可说的事就不要说”罢。我引一句我的偶像兼朋友沈诞琦小姐日志
中我很喜欢的话作为结尾吧!“愿一个人的渺小和伟大,懦弱和勇敢,映射到千千万人
的身上。”
这周四,我有幸为陈丹青先生来波士顿做了两天全程的地陪。我是被当做司机召去,同
行去迎接先生的还有促成这次活动的主办方负责人。于是有了从纽约到波士顿,这一路
近五个小时车程的交谈,以及后面活动全程的参与,在此要再次感谢能给我这个机会。
这两天,抛去各种拘谨客套不说,只说几个让我有所感慨的细节。
第一天
一路的话题以历史政治题材为主,陈先生很健谈,但因我们孤陋寡闻,就成了科普性质
的了。我体会到他的孤独,一方面面对四面八方的仰慕者、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不好浇灭
他们的热情;而另一方面却因名望地位的差距,而更重要的是个人智识与修为的悬殊难
以形成平等而有价值的交流。他说他多希望有年轻人能挑战他,反驳他,甚至骂他,我
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诚,只可惜我们显然还不够格。这种孤独我们可以在所有天才身上找
到,比如米开朗基罗晚年的痛苦,当达芬奇等可以在智识上挑战他的天才不在人世之后
,名望成了他的负担,而智慧就成了他痛苦的根源。
人的孤独感是我最爱玩味的人生体验,没有之一。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会孤独,越有智慧
就越需要交流,同时也越难找到可交流的对象,孤独感便油然而生。但有智慧不意味着
有名望,而名望在这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是不是一个智者的孤独感在当他获得了公众
的某种认可,既功成名就之后, 就会烟消云散呢?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获得名望让
智者的孤独从喜剧性转化为悲剧性,从求之不可得的痛苦转化为求之既得的虚无。名望
,将一个智者从一种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却杳无回音的状态转变为时刻被绑架在圣坛之
上,打嗝儿放屁也要被人顶礼膜拜的状态。试问这前后两种情景哪个更为孤独呢?在获
得名望之前,人起码有着要得到世人承认的欲望作为引领,虽然可能要经历长久的默默
无名的痛苦,但一个心智坚韧的人是不会轻易气馁的。然而,在获得名望之后,人会发
现自己虽然已经一呼百应,却仍然改变不了什么。庸者们追捧他与当初的无视他同样的
毫无理性,态度虽然得到180度的转变,但对他的理解却从未有丝毫增进。这时候,人
对自我的渺小,对世界的悲观的体验则更为深刻。而最为要命的是:已经功成名就了,
连下一步该往哪里走都不知道了,这时就容易导致绝对的悲观,跌入虚无感的深渊。
这人世间最智慧最孤独之人,尼采应算其一,他虽长久的被孤独折磨摧残至精神崩溃,
却从未被其征服。就像海明威所说的,他被孤独摧毁却从未必打败(destroyed, but
never defeated)。 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时代尚未到来,直到生命的终点,而历史也验
证了他的信念。所以,即便他终生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但他悲惨的一生却在终极意义
上是喜剧性的。相比之下,我总是爱长久的回味杰克伦敦与托尔斯泰的死。前者是写下
了《热爱生命》的人,却似疑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者眼看着自己成为了
全人类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却以82岁的高龄离家出走去流浪,最后暴死街头。他们两
个都是在生前就已经功成名就之人,在吾辈眼中看来拥有及其完美的一生,究竟是什么
让他们居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我无法妄言,但我相信那必定是一种及其终极的苦恼
,一堵让人绝望的高墙,横亘在吾辈凡夫俗子们永远无法企及的远方。
陈先生在跟我们交谈时引了张爱玲的一句名言说:“出名要趁早。”我的理解是人若能
早些获得名誉便可以让人早些获得话语权并有时间将自身的浮躁冷却下来,早些看破这
世间的功名利禄才好利用余下的人生向更高更远处攀登,做点儿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但
我今天这番议论,算是反驳一下吧。虚无,就像一个恶魔,在一个个被欲望(或“权力
意志”,maybe)牵引着向前奔跑的人的耳边,阴险的提醒到:“小心,你可以跑,但
不要跑的太远;可以看,但不要看的太开;可以攀登,但不要登得太高;我在那人生的
终极之处等着你,等着与你算总账。”
我们在路上问陈先生今天晚上公开演讲打算讲点儿什么,他说他没有什么好讲的,就跟
大家扯扯淡,最好是小范围聊聊天,他其实最想听大家说话,想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在
想些什么。他也说他在国内大学四处演讲的时候也觉得无聊,走到哪里都是粉丝无数,
问的问题都如出一辙,宽泛空洞,希望这次来到哈佛能有所不同。很可惜,我感觉这两
个愿望都没完全实现。“扯淡会”终归还是变成了一个人在圣坛上接受几百人膜拜的仪
式。好在陈先生确实没讲什么,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互动问答上,所以这仪式没有变
成完全单向的无聊的布道。但也难免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面对诸如“请问陈先生怎么
看待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请问陈先生怎么看待中国与美国教育制度的差异?”
,“请问陈先生您觉得历史在现实中是工具还是阻碍?”(变相的问历史对现实的意义
,并居然给出了只能二者选一的高度概括!)等等这样的问题。结束之后,也依旧是签
名照相、恭维拍马的时间,以及其在时空上的延伸到若干小时之后并通过互联网遍及世
界的微博上传、留言装逼等一系列人类活动,直至时间冲刷掉一切喧嚣热闹,只留下智
者在圣坛上的孤独,和庸者在人群中的寂寞,亘古不变。
第二天
这一天发生了很多事。一为陪伴陈先生参观哈佛的福格美术馆(Fogg Art Museum),
二为奥运会开幕,三为刚刚发生在中国的一个不可说的敏感话题事件。这三件事交织在
一起,无法不让我感觉时空错乱,难以不感慨层出。
先说一。福格美术馆我一直想去,但由于有目共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办事效率低下,这
个美术馆自从我来美之时就一直在修,历经四年竟还没有修完,我就不再打念头去。但
直到昨天才知道这个美术馆其实还有一个藏品有限的副馆是开放的,所以虽有遗憾,但
陈先生还是决定去看一看。我在美国这几年,美术馆没少跑,逼也没少装。但这次是我
逛过的最小的美术馆(没有之一),却是跟最牛逼的人一起逛的(也没有之一)。最触
动我的一幕是陈先生发现了一副法国英年早逝的印象派画家巴齐耶(Jean Frédéric
Bazille)的藏品,非常喜爱,于是便与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攀谈起来。留着大胡子的
馆员Dan并不认识陈先生,不知他是一个在国际上有声誉的艺术家,但也显然为这位黄
皮肤的客人的见识所惊讶了,因为他说很多法国人都并不知道巴齐耶。于是陈先生与他
聊起了画家的生平,讨论他的死与参加普法战争时的心态。大胡子Dan显然知道的不少
,而真正打动我的是他在谈论自己喜爱的事物时的那种热情,那种眼神中的熠熠发光是
在任何任何让人昏昏欲睡的大学课堂中所找不到的。据他说他自己也曾学过绘画,并曾
一直做人体模特。Dan问陈先生是不是大学里的教授,陈先生立刻说不,并谦虚的自称
自己只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家(free artist)。联想起陈先生当年愤然离开清华的决定
,他可能觉得“大学教授”是句骂人的话也说不定吧。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个触动我的
场景:在外人看来,一个蜚声国际的艺术家竟然在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博物馆馆员探讨
请教,而实际上,只有两个对绘画充满热爱的人在对他们所热爱的共同事物做着平等的
交流。这一刻,没有身份、收入、名望的差异,人被还原成为真实的人,爱被还原成为
真诚的爱,我真不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纯粹美好的事。再请诸位对比着想一想到中国特
色的领导视察时的景象,自不必说,大家都懂的。
然而,有很多人不懂的是,有那么多人,一对比起中美就动辄是什么民主、人权、意识
形态、经济模式等等大字眼,说起来慷慨激昂,通古博今。我不禁感叹他们是怎么有把
握确定自己知道自己究竟在谈什么的?而实际上,一个人的个人修为越深则越不愿意轻
易的发表什么宏论。否则即便是出于严肃真诚的讨论,也会迅速的落入空泛的语言堆砌
,并很可能堕落为粗鄙互相人身攻击。网络上“愤青”们的讨论,大多都落入了这个范
畴,毫无价值。在我看来,犯这个毛病的根源依然是无知,是无知带来的一种妄自尊大
,自以为自己可以把握驾驭这些宏大的概念。殊不知,一切社会变革最终是人的改变,
我不认为任何绕过了对于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的个人的人性的深入探讨与体验的社会
实践能结出什么丰硕的成果。记得看一个对王小波的采访中主持人问他:“你想达到的
目标是什么?”王小波回答说:“能够让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当做一个人来对待
。”我对这句话有相当的共鸣。在左与右的争论之外,在民粹与普世的争论之外,我只
知道自己希望中国能变成一个可以看到一个普通的绘画爱好者能与一位名声斐然的艺术
家不卑不亢的平等交流的社会,一个让人可以被当做人来对待的社会,除此之外,我不
承认一切所谓“主义”的核心价值。此时此刻,大胡子Dan在我面前所展示的是一个个
人的自信,也是整个社会的自信。陈先生在跟我们聊天时说青年们的问题往往是热情有
余却缺乏质感,其实我也深以为是。一个人在认清这个世界之前所表现出的任何改变这
个世界的热情都难免让我心存提防。陈先生有幽默的“狼羔子”一比,以警告大家缺乏
足够智识做依托的浪漫主义的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热情往往会酿成怎样的悲剧。只可惜,
这样的悲剧却一遍又一遍的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重演。所以,在个人交往上,我也往往
对那些将热情更多的寄予求知的geek,比那些将热情更多的献于社会实践的人更有好感。
第二件事,奥运会的开幕式。四年前,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当天,我在天津的家里从电视
上看罢了开幕式的直播便直奔北京机场坐飞机来到了美国。于是,伦敦的奥运会就成为
了我来美国整整四周年的纪念。四年时间,白驹过隙,刨去对逝去青春的各种矫情的怀
念不提,只说说对奥运的感受的不同。还记得北京申奥成功那天,我还在上初中,看着
电视里的申奥宣传片激动得哭了。时隔这么多年,再次看到开幕式,我还是忍不住激动
,因为我总是感觉看台上那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和炫丽的焰火似乎在昭示着人类大同的梦
想触手可及了。这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情怀迅速的被点燃了。但与之前相
比,无论是伊莉莎白女王的面容还是自己的理智貌似都在提醒自己,这人类大同世界和
平的景象只是个错觉,其实还远不是那么回事儿!全人类的境况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根
本性的好转,如果没有更为激化的话。于是,就在此时,我开头所说的这一天中发生的
第三件事就跳出来了,狠狠的确认了残酷的现实,戳破了焰火与闪光灯搭起的幕布。这
事稍后再提,在此我只想纪念自己那永久丧失掉了的单纯。我无法再在看到奥运的时候
不想起以前不知道的各种兴奋剂与反兴奋剂事件,在看到中国运动员得到金牌的时候也
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单纯的骄傲幸福,因为联想到中国体育事业背后整体的功利的运作模
式。我没法不反感人们和媒体对数金牌的热衷与对获得了金牌的运动员们的追捧和赞誉
。我无法再将他们作为一个个单纯的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励志榜样看待,等等等等。
告别单纯的快乐,勇于直面“惨淡的现实与血淋淋的人生”,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而
很多人在这一生中连这第一步都没有迈出过,让人不得不羡慕这些终此一生都可以在单
纯的梦境中度过的人们。我的导师给我讲过一位他的同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儿子
(同时自己也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告诉他的关于他父亲的轶事:这位诺贝尔奖得主想买
一辆车,于是他被卖车行的dealer极其热情的接待了(dealer根本不认识他,也并不知
道他是一名诺奖得主)。这位车行的dealer在一通巧舌如簧的介绍之后,极其慷的慨宣
称自己为这位诺奖得主(再次强调他根本不知道他是谁)给出了一个final personal
discount,那么还犹豫什么呢,赶快买吧!于是,这位诺奖得主便惊喜若狂的跑回了家
向家人宣告了自己多么幸运的遇到了一个慷慨的dealer,和一个无与伦比的优惠!善哉
,这位诺奖得主的人生中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与谎言!这种近乎于“弱智”的纯洁
,在很多理科学者的身上都可以找到,而越是卓越的学者则越明显。因为他们早已远离
了尘世的喧嚣,视线全部汇集于大自然之中。大自然从来不会对人有虚伪的谎言,而相
反,却有着无数让人惊异的美丽等着人们去发现。难以想象,一辈子徜徉于其中的人的
精神世界能够纯洁到什么地步。相反,人文学者则往往有相反的命运,容易陷入痛苦与
悲观的境地,前面举得几个例子皆然。若以音乐作比,则理科者犹如莫扎特(个别作品
例外),而人文者就好比肖斯塔科维奇了。
我虽然羡慕他们,但自知自己不会成为他们。精神上的破处已经发生过了,智慧之果吃
过了,伊甸园也就住不下去了。我所向往的,是眼界的宽广。尼采说:“人和树一样,
他愈求升到高处和光明,他的根就愈往下扎,向黑暗,向深处,—— 向罪恶。”这是
在我极其有限的对尼采的知识里最为欣赏的话之一。悲观与乐观,阴暗与阳光,一个拥
有强大人格的人,其两极必然同样强大。没有深刻的体会人生的痛苦,就不可能同样深
刻的体验人生的快乐。不能直面血淋淋的现实,经历彻底的悲观,就无法寻找到真正的
出路,获得真正的乐观。这是简简单单的辩证法,却道出了人生的维度。先绝望,再寻
找希望,这样一个人便“复活”了。
我近期的参与公益事业的想法,就与我个人的经历相关。我在申请哈佛种子班的时候,
就说过自己惭愧自己没有过任何社会实践的经验,但要说慈善,却是一直在以一己之力
做着。做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无外乎帮助身边的人买买菜、搬搬家、接接机、送送
人、借借宿、练练车、考考驾照而且我对这种帮助的提供从不以亲疏不同而另当别论。
所以我既帮过很多朋友,也同样帮过很多注定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这种圣人般兼爱的情
怀,让人都觉得可疑,以至于让种子班的评审人员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宗教信仰。对于我
具体做过的事,我无意一一列举,也列举不过来,总之不客气的说一句,若要改善社会
风气,不用提倡学雷锋,学我足够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想法慢慢改变了。明白了这样单打独斗的纯粹个人英雄主义
似的慈善行为其实是大有问题的。除了感觉到个人单打独斗的能力有限之外,最主要的
精神危机是自己时常会感到一阵阵心寒。一个人的一片真诚热情一次又一次的被有些人
的虚伪冷漠刺伤的感觉真是难受啊!具体的事件就不方便说了,都还活蹦乱跳着呢,谁
看着了去人肉一下就不是我本意了。我只是想说自己想法的变化。在受到了这样的伤害
之后,我一开始也是极度的怨恨苦闷与想不开,不明白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将心比
心?有时自问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让自己去受这种伤害,这样一次一次下去,自己到
最后还有没有勇气再去向他人敞开心扉?但后来,我就不再痛苦了。因为我想明白了其
实自己是有问题的。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善意其实也是一种霸道,在看似是为他人“好
”的表面下,其实隐含着价值观的强制输出。而且自己过分的圣人姿态也会打破人与人
之间的平等,给他人以道德上的压迫感,有时候自己其实不自觉的扮演了尼采最恨的道
德家的身份,虽然这本也是我最恨的。所以,我明白了自己既然天性是一个giver,就
更要呵护好这份天性。所谓助人为乐,为他人施予自己无法从中得到快乐的帮助,与人
于己都是不可取的,是不可持续的。相比之下,这次接待陈先生的任务,自己虽然仍是
有所付出,但却更有收获,是非常快乐的。这样的活动才是自己以后要多多参与的。
从奥运说起,不知怎么扯了这么远anyway,反正我扯爽了。最后再说一下奥运开幕式上
拉特尔与伦敦交响乐团还有憨豆先生的桥段吧。这段的创意与幽默我非常欣赏,今天从
微博上学到了一个有趣的知识,与我的家乡天津有关,特此应景转过来,与大家分享:
“今天开幕式奏响的"Chariots of Fire"(烈火战车)电影主题音乐是来自以苏格兰
短跑名将Eric Lidell(李爱锐)在1924年奥运事迹改编的电影。 他1902年生于天津,
1945年去世于潍坊日军集中营。关于他的事迹可以百度。 第一个出生于中国并获得奥
运金牌的不是中国人,很奇怪吧?他把魂倒是留给了中国。”
好了,终于,第三件事。这第三件事不可说啊!那好吧,我们就尊奉伟大的先知维特根
斯坦先生的教诲“不可说的事就不要说”罢。我引一句我的偶像兼朋友沈诞琦小姐日志
中我很喜欢的话作为结尾吧!“愿一个人的渺小和伟大,懦弱和勇敢,映射到千千万人
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