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9
2 楼
3月9日,美国沃伦·阿尔珀特奖授予五位科学家
上排:Rodolphe Barrangou(左)、Philippe Horvath(右)
下排:Jennifer Doudna(左)、Emmanuella Charpentier(中)、Virginijus
Siksnys(右)。图片来源: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
编译 | 陈晓雪
● ●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博士是当今最为关注的华人生物学家之一。这位年轻有为的科
学家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饰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他为此率先获得了美国
专利,并被视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然而,张锋却无缘新近颁发的、专门奖励这一革命性技术的科学大奖阿尔珀特奖(
Warren Alpert Prize),获奖的五位科学家中也没有另一位热门人选、哈佛医学院遗
传学家乔治·切奇(George Church)。
今年1月,国际基因测序先驱埃里克·兰德(Eric Lander)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Cell)发表综述文章,总结CRISPR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认为在张锋利用CRISPR在真核细
胞生物实现基因编辑之后,CRISPR技术带来了“暴风骤雨般的改变”(编者注:兰德的
这篇综述当时引发极大争议,《知识分子》曾对此有报道,详见《从科学男神到公众的
出气筒》)。
评论认为此次阿尔珀特奖的人选是为了竞争诺奖的热身。一种意见是张锋被排出,一种
意见是张锋的工作不够。另外一种意见是这次颁奖把理解生物学原理与发明应用生物学
技术分开了,张锋和切奇因此不在五人中。
美国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Warren Alpert Prize Foundation)官网3月9日的消息
显示,2016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授予五位对理解CRISPR的细菌防御系统及其在基因编
辑方面的革命性发现做出重要杰出的五位科学家。
“这五位科学家极具变革性的洞察力带来了一项为全球所迅速拥抱的技术,改变了我们
研究和理解真核生物遗传学的方式,为开发新的基因和细胞疗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哈佛医学院院长杰弗里·弗莱尔(Jeffrey Flier)说,他是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科
学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1
五位科学家做出“基础性的贡献”
这项为“全球所迅速拥抱”的技术即CRISPR系统。CRISPR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这一短语
的首字母缩写,这是基因组DNA上的一段特殊的序列,能够识别出入侵细菌的病毒,并
通过一种特殊的酶破坏入侵的病毒。目前,CRISPR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基因编辑技术,
被誉为编辑基因的一把“魔剪”。科学家通过它可以高效、精确地改变、编辑或替换任
何动物身上的基因,甚至是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这也意味着人类的诸多遗传性疾病有
望通过CRISPR技术得到解决。
“(CRISPR)犹如一道闪电划过遗传学领域的上空,而这五位科学家为这一技术做出了
基础性的贡献,”阿尔珀特基金会副主席、哈佛医学院董事会的成员Bevin Kaplan说。
此次获得沃伦·阿尔珀特奖分别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鲁道夫·巴郎格(
RodolpheBarrangou)、法国杜邦公司的菲利普·霍瓦特(Philippe Horvath)、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瑞典于默奥大学的埃马
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的维吉尼泽斯·
斯克尼斯(VirginijusSiksnys)。
据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官网的消息,这五位获奖人分别在理解CRISPR的细菌防御系
统及其在基因编辑方面的革命性发现做出了杰出贡献。霍瓦特和巴郎格发现细菌通过一
种被称为CRISPR的系统切掉入侵病毒的DNA特定片段保护自己,避免遭到病毒等病原体
的破坏;杜德纳、卡彭蒂耶和斯克尼斯则在他们发现的基础上,认识到CRISPR系统可以
在包括人类等众多生物体的任意基因序列上进行编程,这一极具目的性的切割可以用来
随意改变或替换靶向DNA。
哈佛医学院遗传学系主任克里夫·塔宾(Cliff Tabin)也是阿尔珀特基金会科学顾问
委员会的成员,他在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的通告中说,“大量的研究人员对CRISPR系统
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也共享这一荣誉,但是选择今年的阿尔珀特奖获
得者时,我们奖励的是在理解这一系统和其潜力方面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研究人员,而后
其他人能够将之优化为有用的工具。”
沃伦·阿尔珀特奖由美国已故慈善家沃伦·阿尔珀特(1920-2007)先生于1987年设立
,以表彰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去年,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曾获此殊荣。
2
对张锋的又一打击?
令人略感意外的是,拥有CRISPR专利最多的华人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核心
研究员张锋未在阿尔珀特奖的获奖名单之列。
与此同时,与张锋存在专利之争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杜德纳则在2014获得生命科学
突破奖之后,再次摘得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奖项,获得学界的认可。
英国媒体《独立报》(the Independent)评价说,虽然阿尔珀特奖不是诺贝尔奖的高
度,但张锋此次被排除在获奖人之外,对深陷CRISPR专利苦战的博德研究所而言,又是
一记打击。
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张锋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博德研究所与杜德纳所在的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就CRISPR相关专利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执。
2012年6月,杜德纳和其合作伙伴卡彭蒂耶报告可以在试管中使用CRISPR-Cas9切割DNA
的任意位置。2013年3月15日,杜德纳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了CRISPR相关专利的申
请。
让杜德纳他们没有料到的是,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与CRISPR相关的第一项专利授予了比
他们晚七个月提交专利申请的张锋,而不是更早提交的自己。
2014年4月15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与CRISPR相关的第一项专利授予麻省理工学院和
博德研究所。截止到去年11月,张锋实验室以及博德研究所关于CRISPR-Cas9的相关专
利在美国已经有14个被批准,在欧洲也有4个已经被批准。
博德研究所核心研究员张锋/Youtube
3
谁第一个发明CRISPR技术?
张锋为何能够在专利上后来居上呢?
2013年3月16日是美国专利系统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
签署批准美国发明法案,正式确定了美国专利法系统于2013年3月16日转向谁先申请谁
获得专利的系统。也就是说,在这天之前,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专利授予第一个发明的
人,而此后,第一个申请专利的人会被授予专利。而如果在这天后申请专利,但发明时
间早于这一时间,专利的归属也可按照旧规则执行(并与在此之前的专利申请竞争)。
因此,博德研究所的专利申请虽然是在2013年10月,但张锋公开发表CRISPR-Cas9可以
用于编辑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的论文是在2013年1月,要早于2013年3月16日,也遵循旧的
专利规则。
很多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博德研究所的专利律师申请了快速审查(fast-track
patent),抄了近道,但是专利应该属于谁,更重要的是谁第一个发明。
谁第一个发明了CRISPR技术?双方各有说辞。
去年11月,张锋在清华大学回答《知识分子》记者提问时表示,他在2011年就开始有了
把Cas蛋白和tracrRNA(编者注:这是CRISPR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放到哺乳动物
细胞中的想法,也第一个证明了CRISPR-Cas9整个概念, 使CRISPR-Cas9从最初的构想在
(哺乳动物)细胞里成功展现应用,这也是他和博德研究所能够得到CRISPR-Cas9相关
专利的原因。
然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不认可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决定。他们认为,杜德纳和卡
彭蒂耶取得了CRISPR的关键突破,特别是确定了使CRISPR系统工作的三个关键分子,而
张锋在动物细胞中的成功只是她们工作的延展。
2015年4月,在经过精心的准备之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要求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启动
干预程序,重新审核CRISPR相关专利的归属。今年1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这一请
求得到通过。这意味着,即使麻省理工学院和博德研究所现在拥有有关CRISPR的大部分
专利,现在双方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都需要拿出最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是
CRISPR技术的第一发明人。
3月10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开始启动对CRISPR相关专利归属的干预程序。阿尔珀特奖
宣布奖励对理解CRISPR和其在基因编辑革命性发现的研究人员,张锋遭到忽视,在美国
专利与商标局启动干预程序前的重要时刻,这并不是利好消息。
据了解,专利评审小组此次不仅可能要查明谁第一个使用CRISPR用于基因编辑,可能还
会弄清楚谁第一个产生构想。
“过程将会非常混乱,”《自然》(Nature)新闻评论说。
评奖,是人为主观的判断,不可能达到所谓“客观”,但公平与否是值得争议的。这次
大奖的争议将不止一个。按兰德叙述在这一工作最先驱的科学家、西班牙的Francisco
Mojica也被排出。很多人认为他当年单独一人发现现象并独步研究立下了CRISPR的首功。
参考文献:
1. 英国《独立报》关于阿尔珀特奖的报道: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science/crispr-scientist-who-awarded-patents-on-gene-editing-excluded-from-warren-alpert-foundation-prize-a6921541.html
2. 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公告:https://hms.harvard.edu/news/alpert-prize-
recognizes-crispr-pioneers
3. Nature关于CRISPR专利之争的报道:http://www.nature.com/news/how-the-us-crispr-patent-probe-will-play-out-1.19519?WT.mc_id=TWT_NatureNews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A2NTI4Mg==&mid=406381691&
上排:Rodolphe Barrangou(左)、Philippe Horvath(右)
下排:Jennifer Doudna(左)、Emmanuella Charpentier(中)、Virginijus
Siksnys(右)。图片来源: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
编译 | 陈晓雪
● ●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博士是当今最为关注的华人生物学家之一。这位年轻有为的科
学家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饰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他为此率先获得了美国
专利,并被视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然而,张锋却无缘新近颁发的、专门奖励这一革命性技术的科学大奖阿尔珀特奖(
Warren Alpert Prize),获奖的五位科学家中也没有另一位热门人选、哈佛医学院遗
传学家乔治·切奇(George Church)。
今年1月,国际基因测序先驱埃里克·兰德(Eric Lander)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Cell)发表综述文章,总结CRISPR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认为在张锋利用CRISPR在真核细
胞生物实现基因编辑之后,CRISPR技术带来了“暴风骤雨般的改变”(编者注:兰德的
这篇综述当时引发极大争议,《知识分子》曾对此有报道,详见《从科学男神到公众的
出气筒》)。
评论认为此次阿尔珀特奖的人选是为了竞争诺奖的热身。一种意见是张锋被排出,一种
意见是张锋的工作不够。另外一种意见是这次颁奖把理解生物学原理与发明应用生物学
技术分开了,张锋和切奇因此不在五人中。
美国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Warren Alpert Prize Foundation)官网3月9日的消息
显示,2016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授予五位对理解CRISPR的细菌防御系统及其在基因编
辑方面的革命性发现做出重要杰出的五位科学家。
“这五位科学家极具变革性的洞察力带来了一项为全球所迅速拥抱的技术,改变了我们
研究和理解真核生物遗传学的方式,为开发新的基因和细胞疗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哈佛医学院院长杰弗里·弗莱尔(Jeffrey Flier)说,他是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科
学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1
五位科学家做出“基础性的贡献”
这项为“全球所迅速拥抱”的技术即CRISPR系统。CRISPR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这一短语
的首字母缩写,这是基因组DNA上的一段特殊的序列,能够识别出入侵细菌的病毒,并
通过一种特殊的酶破坏入侵的病毒。目前,CRISPR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基因编辑技术,
被誉为编辑基因的一把“魔剪”。科学家通过它可以高效、精确地改变、编辑或替换任
何动物身上的基因,甚至是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这也意味着人类的诸多遗传性疾病有
望通过CRISPR技术得到解决。
“(CRISPR)犹如一道闪电划过遗传学领域的上空,而这五位科学家为这一技术做出了
基础性的贡献,”阿尔珀特基金会副主席、哈佛医学院董事会的成员Bevin Kaplan说。
此次获得沃伦·阿尔珀特奖分别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鲁道夫·巴郎格(
RodolpheBarrangou)、法国杜邦公司的菲利普·霍瓦特(Philippe Horvath)、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瑞典于默奥大学的埃马
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的维吉尼泽斯·
斯克尼斯(VirginijusSiksnys)。
据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官网的消息,这五位获奖人分别在理解CRISPR的细菌防御系
统及其在基因编辑方面的革命性发现做出了杰出贡献。霍瓦特和巴郎格发现细菌通过一
种被称为CRISPR的系统切掉入侵病毒的DNA特定片段保护自己,避免遭到病毒等病原体
的破坏;杜德纳、卡彭蒂耶和斯克尼斯则在他们发现的基础上,认识到CRISPR系统可以
在包括人类等众多生物体的任意基因序列上进行编程,这一极具目的性的切割可以用来
随意改变或替换靶向DNA。
哈佛医学院遗传学系主任克里夫·塔宾(Cliff Tabin)也是阿尔珀特基金会科学顾问
委员会的成员,他在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的通告中说,“大量的研究人员对CRISPR系统
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也共享这一荣誉,但是选择今年的阿尔珀特奖获
得者时,我们奖励的是在理解这一系统和其潜力方面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研究人员,而后
其他人能够将之优化为有用的工具。”
沃伦·阿尔珀特奖由美国已故慈善家沃伦·阿尔珀特(1920-2007)先生于1987年设立
,以表彰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去年,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曾获此殊荣。
2
对张锋的又一打击?
令人略感意外的是,拥有CRISPR专利最多的华人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核心
研究员张锋未在阿尔珀特奖的获奖名单之列。
与此同时,与张锋存在专利之争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杜德纳则在2014获得生命科学
突破奖之后,再次摘得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奖项,获得学界的认可。
英国媒体《独立报》(the Independent)评价说,虽然阿尔珀特奖不是诺贝尔奖的高
度,但张锋此次被排除在获奖人之外,对深陷CRISPR专利苦战的博德研究所而言,又是
一记打击。
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张锋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博德研究所与杜德纳所在的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就CRISPR相关专利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执。
2012年6月,杜德纳和其合作伙伴卡彭蒂耶报告可以在试管中使用CRISPR-Cas9切割DNA
的任意位置。2013年3月15日,杜德纳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了CRISPR相关专利的申
请。
让杜德纳他们没有料到的是,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与CRISPR相关的第一项专利授予了比
他们晚七个月提交专利申请的张锋,而不是更早提交的自己。
2014年4月15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与CRISPR相关的第一项专利授予麻省理工学院和
博德研究所。截止到去年11月,张锋实验室以及博德研究所关于CRISPR-Cas9的相关专
利在美国已经有14个被批准,在欧洲也有4个已经被批准。
博德研究所核心研究员张锋/Youtube
3
谁第一个发明CRISPR技术?
张锋为何能够在专利上后来居上呢?
2013年3月16日是美国专利系统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
签署批准美国发明法案,正式确定了美国专利法系统于2013年3月16日转向谁先申请谁
获得专利的系统。也就是说,在这天之前,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专利授予第一个发明的
人,而此后,第一个申请专利的人会被授予专利。而如果在这天后申请专利,但发明时
间早于这一时间,专利的归属也可按照旧规则执行(并与在此之前的专利申请竞争)。
因此,博德研究所的专利申请虽然是在2013年10月,但张锋公开发表CRISPR-Cas9可以
用于编辑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的论文是在2013年1月,要早于2013年3月16日,也遵循旧的
专利规则。
很多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博德研究所的专利律师申请了快速审查(fast-track
patent),抄了近道,但是专利应该属于谁,更重要的是谁第一个发明。
谁第一个发明了CRISPR技术?双方各有说辞。
去年11月,张锋在清华大学回答《知识分子》记者提问时表示,他在2011年就开始有了
把Cas蛋白和tracrRNA(编者注:这是CRISPR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放到哺乳动物
细胞中的想法,也第一个证明了CRISPR-Cas9整个概念, 使CRISPR-Cas9从最初的构想在
(哺乳动物)细胞里成功展现应用,这也是他和博德研究所能够得到CRISPR-Cas9相关
专利的原因。
然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不认可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决定。他们认为,杜德纳和卡
彭蒂耶取得了CRISPR的关键突破,特别是确定了使CRISPR系统工作的三个关键分子,而
张锋在动物细胞中的成功只是她们工作的延展。
2015年4月,在经过精心的准备之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要求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启动
干预程序,重新审核CRISPR相关专利的归属。今年1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这一请
求得到通过。这意味着,即使麻省理工学院和博德研究所现在拥有有关CRISPR的大部分
专利,现在双方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都需要拿出最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是
CRISPR技术的第一发明人。
3月10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开始启动对CRISPR相关专利归属的干预程序。阿尔珀特奖
宣布奖励对理解CRISPR和其在基因编辑革命性发现的研究人员,张锋遭到忽视,在美国
专利与商标局启动干预程序前的重要时刻,这并不是利好消息。
据了解,专利评审小组此次不仅可能要查明谁第一个使用CRISPR用于基因编辑,可能还
会弄清楚谁第一个产生构想。
“过程将会非常混乱,”《自然》(Nature)新闻评论说。
评奖,是人为主观的判断,不可能达到所谓“客观”,但公平与否是值得争议的。这次
大奖的争议将不止一个。按兰德叙述在这一工作最先驱的科学家、西班牙的Francisco
Mojica也被排出。很多人认为他当年单独一人发现现象并独步研究立下了CRISPR的首功。
参考文献:
1. 英国《独立报》关于阿尔珀特奖的报道: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science/crispr-scientist-who-awarded-patents-on-gene-editing-excluded-from-warren-alpert-foundation-prize-a6921541.html
2. 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公告:https://hms.harvard.edu/news/alpert-prize-
recognizes-crispr-pioneers
3. Nature关于CRISPR专利之争的报道:http://www.nature.com/news/how-the-us-crispr-patent-probe-will-play-out-1.19519?WT.mc_id=TWT_NatureNews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A2NTI4Mg==&mid=406381691&
l*u
3 楼
identity theft?
i*9
4 楼
Crispr: Scientist who awarded patents on gene-editing excluded from 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Move seen as a blow to the Broad Institute’s on-going claims of scientific
priority in a bitter patent dispute with other American universities over
the Crispr technique
The scientist who was awarded most of the patents on a revolutionary method
of gene editing called Crispr has been excluded from a list of five winners
of a distinguished science priz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were found to have
done mos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hnique.
One of America’s most distinguished science panels has effectively snubbed
Feng Zhang of the Broad Institute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who has been
left off the list of winners of the 2016 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overseen by the nearby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lthough the $500,000 prize is not of the stature of a Nobel Prize, the
decision to leave Dr Zhang off the list of prize-winners will be seen as a
further blow to the Broad Institute’s on-going claims of scientific
priority in a bitter patent dispute with other American universities over
the Crispr technique.
Read more
Gene editing technique named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The game-changing insights achieved by these five scientists led to a
technique that has been swiftly embraced across the globe,” said Jeffrey
Flier, dean of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chair
of the 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Scientific Advisory Committee.
Cliff Tabin, head of genetics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a member of the
Alpert Foundation's scientific advisory prize committee, added: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wh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spr system and in no small measure share credit for it, but in choosing
this year's Alpert Prize recipients, we recognized those who establish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and its potential, which others were then able
to perfect as a usable tool.”
The five scientists who share the prize are: Rodolphe Barrangou of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Philippe Horvath, at DuPont in Dangé-Saint-
Romain, France, Jennifer Doudna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Emmanuelle Charpentier, at Umeå University in Sweden and Virginijus
Siksnys, at Vilnius University in Lithuania.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Move seen as a blow to the Broad Institute’s on-going claims of scientific
priority in a bitter patent dispute with other American universities over
the Crispr technique
The scientist who was awarded most of the patents on a revolutionary method
of gene editing called Crispr has been excluded from a list of five winners
of a distinguished science priz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were found to have
done mos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hnique.
One of America’s most distinguished science panels has effectively snubbed
Feng Zhang of the Broad Institute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who has been
left off the list of winners of the 2016 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overseen by the nearby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lthough the $500,000 prize is not of the stature of a Nobel Prize, the
decision to leave Dr Zhang off the list of prize-winners will be seen as a
further blow to the Broad Institute’s on-going claims of scientific
priority in a bitter patent dispute with other American universities over
the Crispr technique.
Read more
Gene editing technique named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The game-changing insights achieved by these five scientists led to a
technique that has been swiftly embraced across the globe,” said Jeffrey
Flier, dean of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chair
of the 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Scientific Advisory Committee.
Cliff Tabin, head of genetics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a member of the
Alpert Foundation's scientific advisory prize committee, added: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wh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spr system and in no small measure share credit for it, but in choosing
this year's Alpert Prize recipients, we recognized those who establish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and its potential, which others were then able
to perfect as a usable tool.”
The five scientists who share the prize are: Rodolphe Barrangou of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Philippe Horvath, at DuPont in Dangé-Saint-
Romain, France, Jennifer Doudna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Emmanuelle Charpentier, at Umeå University in Sweden and Virginijus
Siksnys, at Vilnius University in Lithuania.
s*g
5 楼
if u already see it on ur credit report:
1. ID theft
2. U applied for it but u forgot it, or u did not realize it was a credit
card
if u just received it in mail:
1. 2. +
3. it is not a real card, but just an ad
1. ID theft
2. U applied for it but u forgot it, or u did not realize it was a credit
card
if u just received it in mail:
1. 2. +
3. it is not a real card, but just an ad
i*9
6 楼
3月9日,美国沃伦·阿尔珀特奖授予五位科学家
上排:Rodolphe Barrangou(左)、Philippe Horvath(右)
下排:Jennifer Doudna(左)、Emmanuella Charpentier(中)、Virginijus
Siksnys(右)。图片来源: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
编译 | 陈晓雪
● ●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博士是当今最为关注的华人生物学家之一。这位年轻有为的科
学家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饰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他为此率先获得了美国
专利,并被视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然而,张锋却无缘新近颁发的、专门奖励这一革命性技术的科学大奖阿尔珀特奖(
Warren Alpert Prize),获奖的五位科学家中也没有另一位热门人选、哈佛医学院遗
传学家乔治·切奇(George Church)。
今年1月,国际基因测序先驱埃里克·兰德(Eric Lander)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Cell)发表综述文章,总结CRISPR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认为在张锋利用CRISPR在真核细
胞生物实现基因编辑之后,CRISPR技术带来了“暴风骤雨般的改变”(编者注:兰德的
这篇综述当时引发极大争议,《知识分子》曾对此有报道,详见《从科学男神到公众的
出气筒》)。
评论认为此次阿尔珀特奖的人选是为了竞争诺奖的热身。一种意见是张锋被排出,一种
意见是张锋的工作不够。另外一种意见是这次颁奖把理解生物学原理与发明应用生物学
技术分开了,张锋和切奇因此不在五人中。
美国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Warren Alpert Prize Foundation)官网3月9日的消息
显示,2016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授予五位对理解CRISPR的细菌防御系统及其在基因编
辑方面的革命性发现做出重要杰出的五位科学家。
“这五位科学家极具变革性的洞察力带来了一项为全球所迅速拥抱的技术,改变了我们
研究和理解真核生物遗传学的方式,为开发新的基因和细胞疗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哈佛医学院院长杰弗里·弗莱尔(Jeffrey Flier)说,他是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科
学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1
五位科学家做出“基础性的贡献”
这项为“全球所迅速拥抱”的技术即CRISPR系统。CRISPR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这一短语
的首字母缩写,这是基因组DNA上的一段特殊的序列,能够识别出入侵细菌的病毒,并
通过一种特殊的酶破坏入侵的病毒。目前,CRISPR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基因编辑技术,
被誉为编辑基因的一把“魔剪”。科学家通过它可以高效、精确地改变、编辑或替换任
何动物身上的基因,甚至是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这也意味着人类的诸多遗传性疾病有
望通过CRISPR技术得到解决。
“(CRISPR)犹如一道闪电划过遗传学领域的上空,而这五位科学家为这一技术做出了
基础性的贡献,”阿尔珀特基金会副主席、哈佛医学院董事会的成员Bevin Kaplan说。
此次获得沃伦·阿尔珀特奖分别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鲁道夫·巴郎格(
RodolpheBarrangou)、法国杜邦公司的菲利普·霍瓦特(Philippe Horvath)、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瑞典于默奥大学的埃马
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的维吉尼泽斯·
斯克尼斯(VirginijusSiksnys)。
据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官网的消息,这五位获奖人分别在理解CRISPR的细菌防御系
统及其在基因编辑方面的革命性发现做出了杰出贡献。霍瓦特和巴郎格发现细菌通过一
种被称为CRISPR的系统切掉入侵病毒的DNA特定片段保护自己,避免遭到病毒等病原体
的破坏;杜德纳、卡彭蒂耶和斯克尼斯则在他们发现的基础上,认识到CRISPR系统可以
在包括人类等众多生物体的任意基因序列上进行编程,这一极具目的性的切割可以用来
随意改变或替换靶向DNA。
哈佛医学院遗传学系主任克里夫·塔宾(Cliff Tabin)也是阿尔珀特基金会科学顾问
委员会的成员,他在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的通告中说,“大量的研究人员对CRISPR系统
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也共享这一荣誉,但是选择今年的阿尔珀特奖获
得者时,我们奖励的是在理解这一系统和其潜力方面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研究人员,而后
其他人能够将之优化为有用的工具。”
沃伦·阿尔珀特奖由美国已故慈善家沃伦·阿尔珀特(1920-2007)先生于1987年设立
,以表彰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去年,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曾获此殊荣。
2
对张锋的又一打击?
令人略感意外的是,拥有CRISPR专利最多的华人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核心
研究员张锋未在阿尔珀特奖的获奖名单之列。
与此同时,与张锋存在专利之争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杜德纳则在2014获得生命科学
突破奖之后,再次摘得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奖项,获得学界的认可。
英国媒体《独立报》(the Independent)评价说,虽然阿尔珀特奖不是诺贝尔奖的高
度,但张锋此次被排除在获奖人之外,对深陷CRISPR专利苦战的博德研究所而言,又是
一记打击。
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张锋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博德研究所与杜德纳所在的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就CRISPR相关专利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执。
2012年6月,杜德纳和其合作伙伴卡彭蒂耶报告可以在试管中使用CRISPR-Cas9切割DNA
的任意位置。2013年3月15日,杜德纳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了CRISPR相关专利的申
请。
让杜德纳他们没有料到的是,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与CRISPR相关的第一项专利授予了比
他们晚七个月提交专利申请的张锋,而不是更早提交的自己。
2014年4月15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与CRISPR相关的第一项专利授予麻省理工学院和
博德研究所。截止到去年11月,张锋实验室以及博德研究所关于CRISPR-Cas9的相关专
利在美国已经有14个被批准,在欧洲也有4个已经被批准。
博德研究所核心研究员张锋/Youtube
3
谁第一个发明CRISPR技术?
张锋为何能够在专利上后来居上呢?
2013年3月16日是美国专利系统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
签署批准美国发明法案,正式确定了美国专利法系统于2013年3月16日转向谁先申请谁
获得专利的系统。也就是说,在这天之前,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专利授予第一个发明的
人,而此后,第一个申请专利的人会被授予专利。而如果在这天后申请专利,但发明时
间早于这一时间,专利的归属也可按照旧规则执行(并与在此之前的专利申请竞争)。
因此,博德研究所的专利申请虽然是在2013年10月,但张锋公开发表CRISPR-Cas9可以
用于编辑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的论文是在2013年1月,要早于2013年3月16日,也遵循旧的
专利规则。
很多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博德研究所的专利律师申请了快速审查(fast-track
patent),抄了近道,但是专利应该属于谁,更重要的是谁第一个发明。
谁第一个发明了CRISPR技术?双方各有说辞。
去年11月,张锋在清华大学回答《知识分子》记者提问时表示,他在2011年就开始有了
把Cas蛋白和tracrRNA(编者注:这是CRISPR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放到哺乳动物
细胞中的想法,也第一个证明了CRISPR-Cas9整个概念, 使CRISPR-Cas9从最初的构想在
(哺乳动物)细胞里成功展现应用,这也是他和博德研究所能够得到CRISPR-Cas9相关
专利的原因。
然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不认可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决定。他们认为,杜德纳和卡
彭蒂耶取得了CRISPR的关键突破,特别是确定了使CRISPR系统工作的三个关键分子,而
张锋在动物细胞中的成功只是她们工作的延展。
2015年4月,在经过精心的准备之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要求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启动
干预程序,重新审核CRISPR相关专利的归属。今年1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这一请
求得到通过。这意味着,即使麻省理工学院和博德研究所现在拥有有关CRISPR的大部分
专利,现在双方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都需要拿出最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是
CRISPR技术的第一发明人。
3月10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开始启动对CRISPR相关专利归属的干预程序。阿尔珀特奖
宣布奖励对理解CRISPR和其在基因编辑革命性发现的研究人员,张锋遭到忽视,在美国
专利与商标局启动干预程序前的重要时刻,这并不是利好消息。
据了解,专利评审小组此次不仅可能要查明谁第一个使用CRISPR用于基因编辑,可能还
会弄清楚谁第一个产生构想。
“过程将会非常混乱,”《自然》(Nature)新闻评论说。
评奖,是人为主观的判断,不可能达到所谓“客观”,但公平与否是值得争议的。这次
大奖的争议将不止一个。按兰德叙述在这一工作最先驱的科学家、西班牙的Francisco
Mojica也被排出。很多人认为他当年单独一人发现现象并独步研究立下了CRISPR的首功。
参考文献:
1. 英国《独立报》关于阿尔珀特奖的报道: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science/crispr-scientist-who-awarded-patents-on-gene-editing-excluded-from-warren-alpert-foundation-prize-a6921541.html
2. 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公告:https://hms.harvard.edu/news/alpert-prize-
recognizes-crispr-pioneers
3. Nature关于CRISPR专利之争的报道:http://www.nature.com/news/how-the-us-crispr-patent-probe-will-play-out-1.19519?WT.mc_id=TWT_NatureNews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A2NTI4Mg==&mid=406381691&
上排:Rodolphe Barrangou(左)、Philippe Horvath(右)
下排:Jennifer Doudna(左)、Emmanuella Charpentier(中)、Virginijus
Siksnys(右)。图片来源: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
编译 | 陈晓雪
● ●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博士是当今最为关注的华人生物学家之一。这位年轻有为的科
学家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饰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他为此率先获得了美国
专利,并被视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然而,张锋却无缘新近颁发的、专门奖励这一革命性技术的科学大奖阿尔珀特奖(
Warren Alpert Prize),获奖的五位科学家中也没有另一位热门人选、哈佛医学院遗
传学家乔治·切奇(George Church)。
今年1月,国际基因测序先驱埃里克·兰德(Eric Lander)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Cell)发表综述文章,总结CRISPR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认为在张锋利用CRISPR在真核细
胞生物实现基因编辑之后,CRISPR技术带来了“暴风骤雨般的改变”(编者注:兰德的
这篇综述当时引发极大争议,《知识分子》曾对此有报道,详见《从科学男神到公众的
出气筒》)。
评论认为此次阿尔珀特奖的人选是为了竞争诺奖的热身。一种意见是张锋被排出,一种
意见是张锋的工作不够。另外一种意见是这次颁奖把理解生物学原理与发明应用生物学
技术分开了,张锋和切奇因此不在五人中。
美国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Warren Alpert Prize Foundation)官网3月9日的消息
显示,2016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授予五位对理解CRISPR的细菌防御系统及其在基因编
辑方面的革命性发现做出重要杰出的五位科学家。
“这五位科学家极具变革性的洞察力带来了一项为全球所迅速拥抱的技术,改变了我们
研究和理解真核生物遗传学的方式,为开发新的基因和细胞疗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哈佛医学院院长杰弗里·弗莱尔(Jeffrey Flier)说,他是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科
学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1
五位科学家做出“基础性的贡献”
这项为“全球所迅速拥抱”的技术即CRISPR系统。CRISPR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这一短语
的首字母缩写,这是基因组DNA上的一段特殊的序列,能够识别出入侵细菌的病毒,并
通过一种特殊的酶破坏入侵的病毒。目前,CRISPR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基因编辑技术,
被誉为编辑基因的一把“魔剪”。科学家通过它可以高效、精确地改变、编辑或替换任
何动物身上的基因,甚至是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这也意味着人类的诸多遗传性疾病有
望通过CRISPR技术得到解决。
“(CRISPR)犹如一道闪电划过遗传学领域的上空,而这五位科学家为这一技术做出了
基础性的贡献,”阿尔珀特基金会副主席、哈佛医学院董事会的成员Bevin Kaplan说。
此次获得沃伦·阿尔珀特奖分别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鲁道夫·巴郎格(
RodolpheBarrangou)、法国杜邦公司的菲利普·霍瓦特(Philippe Horvath)、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瑞典于默奥大学的埃马
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的维吉尼泽斯·
斯克尼斯(VirginijusSiksnys)。
据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官网的消息,这五位获奖人分别在理解CRISPR的细菌防御系
统及其在基因编辑方面的革命性发现做出了杰出贡献。霍瓦特和巴郎格发现细菌通过一
种被称为CRISPR的系统切掉入侵病毒的DNA特定片段保护自己,避免遭到病毒等病原体
的破坏;杜德纳、卡彭蒂耶和斯克尼斯则在他们发现的基础上,认识到CRISPR系统可以
在包括人类等众多生物体的任意基因序列上进行编程,这一极具目的性的切割可以用来
随意改变或替换靶向DNA。
哈佛医学院遗传学系主任克里夫·塔宾(Cliff Tabin)也是阿尔珀特基金会科学顾问
委员会的成员,他在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的通告中说,“大量的研究人员对CRISPR系统
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也共享这一荣誉,但是选择今年的阿尔珀特奖获
得者时,我们奖励的是在理解这一系统和其潜力方面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研究人员,而后
其他人能够将之优化为有用的工具。”
沃伦·阿尔珀特奖由美国已故慈善家沃伦·阿尔珀特(1920-2007)先生于1987年设立
,以表彰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去年,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曾获此殊荣。
2
对张锋的又一打击?
令人略感意外的是,拥有CRISPR专利最多的华人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核心
研究员张锋未在阿尔珀特奖的获奖名单之列。
与此同时,与张锋存在专利之争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杜德纳则在2014获得生命科学
突破奖之后,再次摘得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奖项,获得学界的认可。
英国媒体《独立报》(the Independent)评价说,虽然阿尔珀特奖不是诺贝尔奖的高
度,但张锋此次被排除在获奖人之外,对深陷CRISPR专利苦战的博德研究所而言,又是
一记打击。
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张锋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博德研究所与杜德纳所在的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就CRISPR相关专利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执。
2012年6月,杜德纳和其合作伙伴卡彭蒂耶报告可以在试管中使用CRISPR-Cas9切割DNA
的任意位置。2013年3月15日,杜德纳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了CRISPR相关专利的申
请。
让杜德纳他们没有料到的是,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与CRISPR相关的第一项专利授予了比
他们晚七个月提交专利申请的张锋,而不是更早提交的自己。
2014年4月15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与CRISPR相关的第一项专利授予麻省理工学院和
博德研究所。截止到去年11月,张锋实验室以及博德研究所关于CRISPR-Cas9的相关专
利在美国已经有14个被批准,在欧洲也有4个已经被批准。
博德研究所核心研究员张锋/Youtube
3
谁第一个发明CRISPR技术?
张锋为何能够在专利上后来居上呢?
2013年3月16日是美国专利系统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
签署批准美国发明法案,正式确定了美国专利法系统于2013年3月16日转向谁先申请谁
获得专利的系统。也就是说,在这天之前,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将专利授予第一个发明的
人,而此后,第一个申请专利的人会被授予专利。而如果在这天后申请专利,但发明时
间早于这一时间,专利的归属也可按照旧规则执行(并与在此之前的专利申请竞争)。
因此,博德研究所的专利申请虽然是在2013年10月,但张锋公开发表CRISPR-Cas9可以
用于编辑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的论文是在2013年1月,要早于2013年3月16日,也遵循旧的
专利规则。
很多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博德研究所的专利律师申请了快速审查(fast-track
patent),抄了近道,但是专利应该属于谁,更重要的是谁第一个发明。
谁第一个发明了CRISPR技术?双方各有说辞。
去年11月,张锋在清华大学回答《知识分子》记者提问时表示,他在2011年就开始有了
把Cas蛋白和tracrRNA(编者注:这是CRISPR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放到哺乳动物
细胞中的想法,也第一个证明了CRISPR-Cas9整个概念, 使CRISPR-Cas9从最初的构想在
(哺乳动物)细胞里成功展现应用,这也是他和博德研究所能够得到CRISPR-Cas9相关
专利的原因。
然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不认可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决定。他们认为,杜德纳和卡
彭蒂耶取得了CRISPR的关键突破,特别是确定了使CRISPR系统工作的三个关键分子,而
张锋在动物细胞中的成功只是她们工作的延展。
2015年4月,在经过精心的准备之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要求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启动
干预程序,重新审核CRISPR相关专利的归属。今年1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这一请
求得到通过。这意味着,即使麻省理工学院和博德研究所现在拥有有关CRISPR的大部分
专利,现在双方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都需要拿出最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是
CRISPR技术的第一发明人。
3月10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开始启动对CRISPR相关专利归属的干预程序。阿尔珀特奖
宣布奖励对理解CRISPR和其在基因编辑革命性发现的研究人员,张锋遭到忽视,在美国
专利与商标局启动干预程序前的重要时刻,这并不是利好消息。
据了解,专利评审小组此次不仅可能要查明谁第一个使用CRISPR用于基因编辑,可能还
会弄清楚谁第一个产生构想。
“过程将会非常混乱,”《自然》(Nature)新闻评论说。
评奖,是人为主观的判断,不可能达到所谓“客观”,但公平与否是值得争议的。这次
大奖的争议将不止一个。按兰德叙述在这一工作最先驱的科学家、西班牙的Francisco
Mojica也被排出。很多人认为他当年单独一人发现现象并独步研究立下了CRISPR的首功。
参考文献:
1. 英国《独立报》关于阿尔珀特奖的报道: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science/crispr-scientist-who-awarded-patents-on-gene-editing-excluded-from-warren-alpert-foundation-prize-a6921541.html
2. 阿尔珀特基金会官网公告:https://hms.harvard.edu/news/alpert-prize-
recognizes-crispr-pioneers
3. Nature关于CRISPR专利之争的报道:http://www.nature.com/news/how-the-us-crispr-patent-probe-will-play-out-1.19519?WT.mc_id=TWT_NatureNews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A2NTI4Mg==&mid=406381691&
i*9
8 楼
Crispr: Scientist who awarded patents on gene-editing excluded from 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Move seen as a blow to the Broad Institute’s on-going claims of scientific
priority in a bitter patent dispute with other American universities over
the Crispr technique
The scientist who was awarded most of the patents on a revolutionary method
of gene editing called Crispr has been excluded from a list of five winners
of a distinguished science priz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were found to have
done mos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hnique.
One of America’s most distinguished science panels has effectively snubbed
Feng Zhang of the Broad Institute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who has been
left off the list of winners of the 2016 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overseen by the nearby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lthough the $500,000 prize is not of the stature of a Nobel Prize, the
decision to leave Dr Zhang off the list of prize-winners will be seen as a
further blow to the Broad Institute’s on-going claims of scientific
priority in a bitter patent dispute with other American universities over
the Crispr technique.
Read more
Gene editing technique named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The game-changing insights achieved by these five scientists led to a
technique that has been swiftly embraced across the globe,” said Jeffrey
Flier, dean of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chair
of the 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Scientific Advisory Committee.
Cliff Tabin, head of genetics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a member of the
Alpert Foundation's scientific advisory prize committee, added: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wh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spr system and in no small measure share credit for it, but in choosing
this year's Alpert Prize recipients, we recognized those who establish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and its potential, which others were then able
to perfect as a usable tool.”
The five scientists who share the prize are: Rodolphe Barrangou of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Philippe Horvath, at DuPont in Dangé-Saint-
Romain, France, Jennifer Doudna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Emmanuelle Charpentier, at Umeå University in Sweden and Virginijus
Siksnys, at Vilnius University in Lithuania.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Move seen as a blow to the Broad Institute’s on-going claims of scientific
priority in a bitter patent dispute with other American universities over
the Crispr technique
The scientist who was awarded most of the patents on a revolutionary method
of gene editing called Crispr has been excluded from a list of five winners
of a distinguished science priz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were found to have
done mos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hnique.
One of America’s most distinguished science panels has effectively snubbed
Feng Zhang of the Broad Institute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who has been
left off the list of winners of the 2016 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overseen by the nearby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lthough the $500,000 prize is not of the stature of a Nobel Prize, the
decision to leave Dr Zhang off the list of prize-winners will be seen as a
further blow to the Broad Institute’s on-going claims of scientific
priority in a bitter patent dispute with other American universities over
the Crispr technique.
Read more
Gene editing technique named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The game-changing insights achieved by these five scientists led to a
technique that has been swiftly embraced across the globe,” said Jeffrey
Flier, dean of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chair
of the 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Scientific Advisory Committee.
Cliff Tabin, head of genetics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a member of the
Alpert Foundation's scientific advisory prize committee, added: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wh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spr system and in no small measure share credit for it, but in choosing
this year's Alpert Prize recipients, we recognized those who establish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and its potential, which others were then able
to perfect as a usable tool.”
The five scientists who share the prize are: Rodolphe Barrangou of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Philippe Horvath, at DuPont in Dangé-Saint-
Romain, France, Jennifer Doudna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Emmanuelle Charpentier, at Umeå University in Sweden and Virginijus
Siksnys, at Vilnius University in Lithuania.
w*r
9 楼
谁这么好心给你申请卡
g*0
10 楼
功利心太重的人难成正果。想拿大奖也容易,慢慢等就是了,该是你的跑不了。总想着
急上位是一种心虚的表现。
急上位是一种心虚的表现。
Y*C
11 楼
zhang feng作的不错,但是原创性不足没什么疑问
k*z
12 楼
老美的虚伪一览无余
这么说所有的贡献都是属于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第一个发现DNA的人,第一个发现基
因的人,第一个。。。。,第一个发现显微镜的人。。。。
其他所有人都是推广而已,
不信研究一下第一个发现crispr的人肯定是基于某某其他人的发现
这么说所有的贡献都是属于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第一个发现DNA的人,第一个发现基
因的人,第一个。。。。,第一个发现显微镜的人。。。。
其他所有人都是推广而已,
不信研究一下第一个发现crispr的人肯定是基于某某其他人的发现
相关阅读
后悔死了rrdw: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机构help neededpostdoctoral Opening in Biology (NCTR, AR)求文章Re: 实验做的非常郁闷,上来求建议....(转贴)要崩溃了!!!求助NES序列为啥做overexpression却检测不到蛋白过量表达?在国内做个女PI真不容易看看这个中文夹英文的装逼犯施一公 视频 (转载)氯奎 可以使LC3II增加,为什么还是autophagy的抑制剂呢?alternative splicing对protein structure的影响有什么review推荐吗?请教MD Anderson工作的身份问题盘点:留学美国最没有前途的10个学位---生物居然没上榜??SCRIPPS 一哥们儿翻船了OPT跳到别的实验室在回复审稿人的信里, 可以放Figure 吗?求paper PMID: 21441129 非常感谢!可否/如何推测一个基因的表达受microRNA调控?生物博士压力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