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IPAD的人,比如我,是从第一眼看到它,就明白它满足了我平时一些情况下的需求
。比如坐车,坐飞机,凡是在等候的状态,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很快的浏览书/电影。
这些需求电脑目前取代不了,一个是因为开关机的缓慢,另外就是阅读时不方便。手机
又太小了。所以,IPAD是一个补充电脑的工具,能上网就更好了,这一点又使它稍微好
过电子书。
大多数没有买IPAD的人,显然生活中没有这个需求。比如会长时间的使用电脑,或者有
家有孩子事情多,没有这种闲暇。所以,他们的思维总是把IPAD和一个电脑来比较,把
IPAD的能力往电脑从事的功能上靠。比如内存多大,几个核,几个接口,以后能扩展什
么外设,等等。这个思维因为IPAD对于他们的现状没有什么作用,如果他们要买IPAD,
就是要看IPAD能替代他们手里的电脑什么功能。
从我周围的观察,西方人用IPAD的显然比中国人多!这跟生活方式有关。首先西方人的
经济条件不限制他们能多买个电子设备给自己用。中国人,比如国内,许多从经济条件
出发,还是想买一件设备解决所有问题,而这不是IPAD的使命。另外,西方人更多的使
用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公交,地铁,火车,飞机,本来大多数人都有阅读的习惯,所以
IPAD和电子书满足了相当一部分这些人。而中国人,不仅生活习惯,特别是国内的交通
拥挤状态,想在地铁里拿出IPAD比较不现实。所以,国内IPAD的功能现在以手机来完成
。而经济条件好的开车人群,在办公室和家里用电脑,工作忙压力大,对IPAD的需求也
不大,除非是有闲情玩玩。但是如果在国内坐飞机,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之间的
航线,那些公务出差的人群,拥有量就很大。用我弟的话说,一排6个人能有4个看IP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