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头腾大战”只会发生在中国?
avatar
为什么“头腾大战”只会发生在中国?# China - 中国研究
c*n
1
好的商业模式并非凭空而来,有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就会有什么样的公司。
随着腾讯和今日头条两家公司的互诉状先后提交,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成了6月初最
受中国互联网界关注的地方——自2010年的“3Q大战”以来,市场上再没出现过火药味
这么浓的竞争态势了。
发生在PC时代的“3Q大战”,是两家公司以保护用户安全为名,采用弹窗相互诋毁
、限定安装软件,直至走到勒令用户“二选一”的荒谬地步。相比之下,“头腾大战”
的战火还停留在1元对9000万元的赔偿请求,暂时没烧到用户的手机屏幕上。
抛开两家公司各自何患无辞的举证,递交诉状,看上去只会是它们宣泄情绪的一个
阶段性结果。类似“3Q大战”的终局,这场被戏称为“头腾大战”的口水仗很有可能终
结于主管部门的强势介入,以及两家公司的深刻反省、整改,直至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
式。
在此之外,不妨更进一步讨论——为何这类闹剧般的竞争状态,会出现在互联网产
业看似已经发展得很好的中国市场上,而在拥有Google、Facebook、苹果、微软等体量
更大的公司的海外市场,却尚未出现过?
“头腾大战”为何只是中国特色?
市场垄断 中国商业社会的许多基础设施都相对薄弱。只要选对方向,先入局者很
容易在底层能力上建立起优势。阿里巴巴曾说过,今后希望发展成为全球电商体系的基
础设施;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超10亿,每日有大量内容和服务依靠这个应用被连接、分
发。这些公司虽无基础之名,却有设施规模之实。
实际上中国目前仍处在从国企巨头垄断绝大多数资源的时代走出来的阶段。当互联
网企业依靠网络效应、产品特色或是巨额资金投入,逐渐占据极大市场份额时,消费者
和监管部门也很难保持足够程度的警惕。
所谓生态 今日头条这家公司早已不只拥有今日头条,而是一个拥有超过40个产品
的矩阵体系。底层通用的分发算法,以及针对每个产品的独特运营,是头条系产品大获
成功的关键原因。也正是因为头条这样的发展策略,腾讯才会迅速感到公司的业务边界
被袭扰。
因为从公司发展为生态系统后,需要讨论的就不仅仅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过,即
使是在全球市场上,像头条与腾讯这样,横跨多个领域的连续创新成功,以及对于市场
原有玩家的压力,都是相当罕见的。
监管手段 互联网近几年在内容领域的兴盛,很容易让人有监管宽松甚至鼓励发展
的错觉。实际上,中国依然是全球范围内对主流传播路径和内容有着最严格管控的国家
之一。今年针对内容领域的监管整体收紧,乃至《英烈保护法》也在管制中被执行,只
是再次用行动强化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的说法。国内另一个注重算法的明星应用“
快手”也曾认为,自己呈现出的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投影”,但2018年整治期间其风清
气正的主界面,也体现了“让人文的思考指导算法”的现实。
相比于8年前腾讯与奇虎360更多为了一己之利而绑架用户的做法,如今的“头腾大
战”,实际上已经深入到了公司商业模式、管理制度与国内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管理方式
上。
但如果仅以表面上的这些争执,就否定这两家公司之于中国互联网的价值,同样是
不公平的。“3Q大战”后,腾讯决定重构公司体系,改为开放生态的“连接器”,获得
了比以往仅强化社交、游戏两大业务更广阔的前景。今日头条诞生之初,传统媒体与其
大打版权口水仗,但当底层技术孵化出抖音等一系列产品,乃至“出海”后,它同样获
得了极高赞誉。
在互联网时代拥有中国自己的伟大公司,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如今正变得越来越清
晰。但在这个过程中突然迷失于监管要求与不必要的市场竞争,可以说是令人扼腕叹息
的一次失焦。
普通用户看待整个互联网世界时,神经已十分敏感。得人心难,失人心易。竞争加
剧后,管理者本身对市场的野心,以及对商业模式的思考,就更容易曝光于众。好的商
业模式并非凭空而来,有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商业就是这样。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