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I*0
2
大家怎么看温室效应?
潜水很久,第一次发文
avatar
r*n
3
if else错了。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分析一个网页时要找出某个字段,但是有的是结尾的,有的是以结尾
: 的,我写了下面的语句,两个re.search各自都能找,
: 但是nested if就只能找第一个了。请问各位python高手,是我的nested if用错了,还是
: re.search用错了?
: data = open("d:\cgi2.html").read()
: pattern=re.search(r'r****t
发帖数: 10904
avatar
F*s
4
80后是温室里成长出来的小花(草)

【在 I*********0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怎么看温室效应?
: 潜水很久,第一次发文

avatar
5
你没把要求说清楚,但是尽量少用 nested if else.
patterns = [re.compile(r'(.*?)<.>'),]
result = filter(None,[p.search(data) for p in patterns])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分析一个网页时要找出某个字段,但是有的是结尾的,有的是以结尾
: 的,我写了下面的语句,两个re.search各自都能找,
: 但是nested if就只能找第一个了。请问各位python高手,是我的nested if用错了,还是
: re.search用错了?
: data = open("d:\cgi2.html").read()
: pattern=re.search(r'r*******e
发帖数: 114
avatar
I*0
6
注意你的素质,我很关注环保的,我试学civil的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80后是温室里成长出来的小花(草)
avatar
7
请问能具体指出错在哪里吗?多谢了!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if else错了。
avatar
b*g
8
温室效应是不存在滴。
avatar
r*t
9
what's your 具体 expectation?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能具体指出错在哪里吗?多谢了!
avatar
I*0
10
我一直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在 I*********0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怎么看温室效应?
: 潜水很久,第一次发文

avatar
r*n
11
你用if else的想法是什么?
两条语句都要执行,为什么放到if else里。
我认为这个问题不需要用。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能具体指出错在哪里吗?多谢了!
avatar
o*e
12
看看戈尔的那部得奖的片子,作为启蒙
avatar
j*h
14
气候变暖: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组图] 2009年08月25日 新华网
上图为2006年玉龙雪山雪后初晴的景色;下图为2009年8月23拍摄的雪山,由于这
个季节没有降雪,雪山显得失色不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以北25公里处的玉龙雪山冰川近20年来出现
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现象。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
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玉龙雪山冰川研究站站长何元庆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
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玉龙雪山是欧亚大陆雪山中距离赤道最近的海洋型冰川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
13公里,山上分布有19条冰川,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1996年以来已经逐步开发成为
我国规模最大的冰川旅游地之一,目前正式获评国家地质公园。据中科院丽江玉龙雪山
冰川与环境观测站显示,从1982年到2002年,玉龙雪山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冰舌大约后
退了250米,厚度和积雪面积也在减小。冰川末端海拔高度由2004年的4255米上升至
2009年的4320米;海拔 4680米处的冰川宽度由2004年的336米缩减为2009年的318米。
新华社记者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温室效应是不存在滴。
avatar
I*0
16
非常好

【在 I*********0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怎么看温室效应?
: 潜水很久,第一次发文

avatar
m*n
18
Why compare 2004年11月 with 2009年8月22日? One is winter and the other is
summer.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气候变暖: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组图] 2009年08月25日 新华网
: 上图为2006年玉龙雪山雪后初晴的景色;下图为2009年8月23拍摄的雪山,由于这
: 个季节没有降雪,雪山显得失色不少。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以北25公里处的玉龙雪山冰川近20年来出现
: 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现象。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
: 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玉龙雪山冰川研究站站长何元庆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
: 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 玉龙雪山是欧亚大陆雪山中距离赤道最近的海洋型冰川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
: 13公里,山上分布有19条冰川,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1996年以来已经逐步开发成为
: 我国规模最大的冰川旅游地之一,目前正式获评国家地质公园。据中科院丽江玉龙雪山

avatar
r*t
19
奇怪,偏不用我贴给你的那几行,最后写了个效果一样的。。。
avatar
m*n
20
Why compare 2004年11月 with 2009年8月22日? One is winter and the other is
summer.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气候变暖: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组图] 2009年08月25日 新华网
: 上图为2006年玉龙雪山雪后初晴的景色;下图为2009年8月23拍摄的雪山,由于这
: 个季节没有降雪,雪山显得失色不少。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以北25公里处的玉龙雪山冰川近20年来出现
: 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现象。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
: 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玉龙雪山冰川研究站站长何元庆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
: 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 玉龙雪山是欧亚大陆雪山中距离赤道最近的海洋型冰川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
: 13公里,山上分布有19条冰川,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1996年以来已经逐步开发成为
: 我国规模最大的冰川旅游地之一,目前正式获评国家地质公园。据中科院丽江玉龙雪山

avatar
r*e
21
不是不想用,是不会用,用了报错。。。

【在 r****t 的大作中提到】
: 奇怪,偏不用我贴给你的那几行,最后写了个效果一样的。。。
avatar
m*n
22
Why compare 2004年11月 with 2009年8月22日? One is winter and the other is
summer.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气候变暖: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组图] 2009年08月25日 新华网
: 上图为2006年玉龙雪山雪后初晴的景色;下图为2009年8月23拍摄的雪山,由于这
: 个季节没有降雪,雪山显得失色不少。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以北25公里处的玉龙雪山冰川近20年来出现
: 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现象。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
: 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玉龙雪山冰川研究站站长何元庆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
: 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 玉龙雪山是欧亚大陆雪山中距离赤道最近的海洋型冰川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
: 13公里,山上分布有19条冰川,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1996年以来已经逐步开发成为
: 我国规模最大的冰川旅游地之一,目前正式获评国家地质公园。据中科院丽江玉龙雪山

avatar
r*t
23
probably I made mistakes somewhere..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不想用,是不会用,用了报错。。。
avatar
j*h
24
渤海黄海海域现近30年同期最为严重海冰灾(图) 2010年01月23日新华网
这是山海关老龙头附近形成的海冰(1月23日摄)。
这是渤海近岸海域密度不同的海冰(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这是冻在山海关附近一处渔港内的渔船(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1月23日,新华社记者登上中国海监北海航空支队的直升机,沿渤海海岸拍摄沿岸
的海冰冰情。来自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消息说,自2009年12月下旬以来,渤海、黄
海海域出现了近30年同期最为严重的海冰灾害,至今海冰发展仍然迅速。最新的卫星遥
感数据显示,渤海海冰分布面积已占到整个海区面积的45%。而在10日前海冰面积还不
足40%。预计渤海、黄海冰情还将继续发展,到2月上旬可能达到今年最重程度。 新华
社记者 任勇摄
这是渤海湾内一处矿石码头附近形成的海冰(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这是渤海近岸海域密度不同的海冰(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这是渤海近岸海域由于潮水推拥形成的堆积冰(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这是渤海山海关海域近岸形成的海冰(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这是辽东湾最大岛屿—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Why compare 2004年11月 with 2009年8月22日? One is winter and the other is
: summer.

avatar
j*h
25
中国海军破冰船渤海湾展开破冰救援行动(图) 2010年01月23日 中国新闻网
1月20日傍晚,一个宽20公里、逾十级的渤海突发“阵风”引发风暴潮,将最大逾500公
斤重的海冰冲上山东东营红光渔港,整个码头被海冰覆盖,最厚处达0.5米,海冰冲出
码头逾百米,9条渔船锚绳被海冰切断遭困。中新社发 李波 摄
中新社秦皇岛一月二十三日电 (王宝德 尹永吉 李晓霞)二十三日,中国海军“海
冰七二一号”破冰船在河北秦皇岛某港口启航,向渤海湾中被海冰所困的货船、渔船实
施破冰救援。
据中国海军驻秦皇岛某部介绍,当日七时五十五分,“海冰七二一号”破冰船从秦
皇岛出发,沿唐山、天津附近的海域前进,然后沿山东半岛直到鸭绿江口,最后沿大连
、营口、葫芦岛的方向返回,总距离达九百海里以上。
据了解,“海冰七二一号”在实施救援的同时,将通过冰情调查,掌握渤海、黄海
海域的结冰规律,进而向海军相关海域作战部队等部门提供预警信息。
从本月上旬开始,持续的低温寒潮天气,导致中国渤海、黄海近海海域出现多年不
遇的海水结冰,对海上航运、油气开采和养殖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渤海黄海海域现近30年同期最为严重海冰灾(图) 2010年01月23日新华网
: 这是山海关老龙头附近形成的海冰(1月23日摄)。
: 这是渤海近岸海域密度不同的海冰(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 这是冻在山海关附近一处渔港内的渔船(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 1月23日,新华社记者登上中国海监北海航空支队的直升机,沿渤海海岸拍摄沿岸
: 的海冰冰情。来自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消息说,自2009年12月下旬以来,渤海、黄
: 海海域出现了近30年同期最为严重的海冰灾害,至今海冰发展仍然迅速。最新的卫星遥
: 感数据显示,渤海海冰分布面积已占到整个海区面积的45%。而在10日前海冰面积还不
: 足40%。预计渤海、黄海冰情还将继续发展,到2月上旬可能达到今年最重程度。 新华
: 社记者 任勇摄

avatar
j*h
26
半个渤海冰封 油田停产 2010年01月24日 香港文汇报
综合报道:中国渤海和黄海北部近日出现近40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大面积海冰覆
盖海面使沿岸渔业、港口和油田生产遭受严重影响。据了解,山东胜利油田8个平台中
有6个被迫停止作业。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统计,截至21日,山东省因海冰灾害受灾
人口达9.5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2亿元。
渤海和黄海出现入冬以来最严重海冰现象,厚达20、30公分冰层让数10万渔民望海
兴叹,养殖业者损失惨重。当前,渤海湾45%已成为海冰,从岸边朝海上走,可走上10
多公里。预计冰情还将继续发展,要到2月上旬才会趋缓。
冰困菊花岛 温总表关注
这次海冰灾害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冰层之厚,是山东省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不完全统计,截止1月21日,山东省渔业受灾人口达9.5万人,
浅海、滩涂、海水养殖池塘受灾面积14多万公顷,损失水产品20余万吨;受损养殖大棚
4,000余个,面积达320万平方米,筏架 5,000多公顷,网箱300余个,渔船500多艘,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2亿元。
此外,海冰冰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辽宁省葫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海军破冰船渤海湾展开破冰救援行动(图) 2010年01月23日 中国新闻网
: 1月20日傍晚,一个宽20公里、逾十级的渤海突发“阵风”引发风暴潮,将最大逾500公
: 斤重的海冰冲上山东东营红光渔港,整个码头被海冰覆盖,最厚处达0.5米,海冰冲出
: 码头逾百米,9条渔船锚绳被海冰切断遭困。中新社发 李波 摄
: 中新社秦皇岛一月二十三日电 (王宝德 尹永吉 李晓霞)二十三日,中国海军“海
: 冰七二一号”破冰船在河北秦皇岛某港口启航,向渤海湾中被海冰所困的货船、渔船实
: 施破冰救援。
: 据中国海军驻秦皇岛某部介绍,当日七时五十五分,“海冰七二一号”破冰船从秦
: 皇岛出发,沿唐山、天津附近的海域前进,然后沿山东半岛直到鸭绿江口,最后沿大连
: 、营口、葫芦岛的方向返回,总距离达九百海里以上。

avatar
j*h
27
海洋局1月22日16时发布海冰警报:做好防冰减灾 2010年01月22日 海洋局网站
海冰警报
2010年1月22日16时发布
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海冰警报。
实况:2010年1月22日辽东湾浮冰范围62海里,渤海湾浮冰范围23海里,黄海北部
浮冰范围20海里;莱州湾浮冰范围约45海里,仍达到警报发布标准。
预计:未来5天辽东湾最大浮冰范围70-80海里,一般冰厚15-25厘米,最大45厘米
;渤海湾最大浮冰范围20-30海里,一般冰厚 10-15厘米,最大30厘米;莱州湾最大浮
冰范围35-45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30厘米;黄海北部最大浮冰范围20-30海里
,一般冰厚 10-15厘米,最大35厘米。
趋势预测: 1月23-25日气温较低,渤海及黄海北部冰情基本稳定, 26-27日渤海
和黄海北部冰情稍有缓解。海冰对港口设施、海上运输和生产作业有严重影响,请有关
部门注意海上作业和航行安全,并密切关注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的海冰预警报,做好防
冰减灾工作。

10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半个渤海冰封 油田停产 2010年01月24日 香港文汇报
: 综合报道:中国渤海和黄海北部近日出现近40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大面积海冰覆
: 盖海面使沿岸渔业、港口和油田生产遭受严重影响。据了解,山东胜利油田8个平台中
: 有6个被迫停止作业。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统计,截至21日,山东省因海冰灾害受灾
: 人口达9.5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2亿元。
: 渤海和黄海出现入冬以来最严重海冰现象,厚达20、30公分冰层让数10万渔民望海
: 兴叹,养殖业者损失惨重。当前,渤海湾45%已成为海冰,从岸边朝海上走,可走上10
: 多公里。预计冰情还将继续发展,要到2月上旬才会趋缓。
: 冰困菊花岛 温总表关注
: 这次海冰灾害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冰层之厚,是山东省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avatar
j*h
28
卫星遥感监测海冰 部分海域冰情有所缓解 2010-01-23 水母网-烟台晚报
水母网1月22日讯(YMG记者 初阳 通讯员 赵谱)昨天,我国海事部门运用卫星遥
感技术,对本次寒潮大风过后山东海域冰情进行了最新卫星监测,结果表明部分海域冰
情有所缓解。
为及时掌握近期寒潮对山东海域冰情的影响,中国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运
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山东沿海冰情进行了连续10天的监测,21日18点获取了最新的卫星
数据,并连夜组织专家处理分析。
卫星图片判读结果表明:莱州湾浮冰最大外缘线约为35海里,冰厚大约为10-20厘
米,航道内有浮冰存在。莱州港港区内没有发现海冰,冰情有所缓解。黄河口冰厚大约
为5-10厘米,宽度大约1-2海里,冰情有所缓解。潍坊港港内有浮冰存在。
目前,莱州、龙口海区有少量浮冰,不影响船舶进出港和正常航行;莱州海庙港受
外围浮冰影响,已停止船舶进出港;东营港港区结冰,受风浪影响港池口门堆集大量浮
冰,影响船舶进出;潍坊港外围有浮冰,船舶进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采取大船
带小船的方式进出港;胶州湾冰情没有对青岛港造成影响,其它港口正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海洋局1月22日16时发布海冰警报:做好防冰减灾 2010年01月22日 海洋局网站
: 海冰警报
: 2010年1月22日16时发布
: 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海冰警报。
: 实况:2010年1月22日辽东湾浮冰范围62海里,渤海湾浮冰范围23海里,黄海北部
: 浮冰范围20海里;莱州湾浮冰范围约45海里,仍达到警报发布标准。
: 预计:未来5天辽东湾最大浮冰范围70-80海里,一般冰厚15-25厘米,最大45厘米
: ;渤海湾最大浮冰范围20-30海里,一般冰厚 10-15厘米,最大30厘米;莱州湾最大浮
: 冰范围35-45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30厘米;黄海北部最大浮冰范围20-30海里
: ,一般冰厚 10-15厘米,最大35厘米。

avatar
j*h
29
30年难遇海冰重创临海经济 2010年01月25日 经济参考报
30年一遇的海冰灾害正在使黄渤海遭受着严峻的考验———一条条渔船牢牢地被海冰封
住、几十厘米厚的冰层随处可见、交通受阻、临海养殖业受到明显影响……
“千里冰封”一片银白冰情30年来最为严重
记者在大连金州湾看到,整个金州湾已经全部结冰,近岸处的沿岸冰堆积物厚度已经超
过1米,而处在近乎同一纬度的杏树屯中心渔港,港池几乎完全被冰封,靠港的几十条
渔船已经完全无法出航。
在营口鲅鱼圈渔港以及锦州中心渔港,海上已经是“千里冰封”,一片银白,看不到海
水,一条条渔船牢牢地被冰封在海里。营口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王威良告诉记者,营口
鲅鱼圈渔港曾被称为我国最北部的不冻港,但今年局部海冰最厚达1米左右,是30年来
第一次遇到。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介绍的情况表明,平均冰层比往年加厚一倍,在大凌
河口和大有渔港岸边最厚冰层达到1米,小凌河口和中心渔港近岸冰层平均厚度为30厘
米-50厘米。
据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相关人员介绍,此次黄渤海冰情是3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
,其主要特征是发生时间早、发展速度快、分布范围广。渤海及黄海北部进入严重冰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卫星遥感监测海冰 部分海域冰情有所缓解 2010-01-23 水母网-烟台晚报
: 水母网1月22日讯(YMG记者 初阳 通讯员 赵谱)昨天,我国海事部门运用卫星遥
: 感技术,对本次寒潮大风过后山东海域冰情进行了最新卫星监测,结果表明部分海域冰
: 情有所缓解。
: 为及时掌握近期寒潮对山东海域冰情的影响,中国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运
: 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山东沿海冰情进行了连续10天的监测,21日18点获取了最新的卫星
: 数据,并连夜组织专家处理分析。
: 卫星图片判读结果表明:莱州湾浮冰最大外缘线约为35海里,冰厚大约为10-20厘
: 米,航道内有浮冰存在。莱州港港区内没有发现海冰,冰情有所缓解。黄河口冰厚大约
: 为5-10厘米,宽度大约1-2海里,冰情有所缓解。潍坊港港内有浮冰存在。

avatar
j*h
30
专家解析今年我国海冰形成原因 建议加强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2010-01-28 科技日报 陈瑜
本报北京1月27日电(记者陈瑜)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林山青今天在《
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渤海海冰占渤海总面积比例由前几日超
过51%下降到35%。他提醒,在海冰消融时安全风险可能更大,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预警
预报体系建设。
林山青介绍说,海冰在融化时可能形成海上浮冰和巨大锋利的冰排,在风和海流的
推动下,不仅会对海上平台、管道等造成破坏,还会严重影响小型船舶的安全。接下来
,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将采取新的观测手段,加密观测站点,加强海洋海冰的观测能力;
同时要加强海冰预警预报体系、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张启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此次冰
情形成原因。首先,去冬今初特殊的气候对整个渤海海域影响很大。“从地理位置上来
说,渤海湾处于北半球结冰带的边缘。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张启文说
,这次海冰增长如此迅速,与去年11月以来几次降温幅度超过10℃的寒潮天气密切相关
,加之连续大雪也加速了海冰形成。另一方面,海冰的生成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30年难遇海冰重创临海经济 2010年01月25日 经济参考报
: 30年一遇的海冰灾害正在使黄渤海遭受着严峻的考验———一条条渔船牢牢地被海冰封
: 住、几十厘米厚的冰层随处可见、交通受阻、临海养殖业受到明显影响……
: “千里冰封”一片银白冰情30年来最为严重
: 记者在大连金州湾看到,整个金州湾已经全部结冰,近岸处的沿岸冰堆积物厚度已经超
: 过1米,而处在近乎同一纬度的杏树屯中心渔港,港池几乎完全被冰封,靠港的几十条
: 渔船已经完全无法出航。
: 在营口鲅鱼圈渔港以及锦州中心渔港,海上已经是“千里冰封”,一片银白,看不到海
: 水,一条条渔船牢牢地被冰封在海里。营口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王威良告诉记者,营口
: 鲅鱼圈渔港曾被称为我国最北部的不冻港,但今年局部海冰最厚达1米左右,是30年来

avatar
j*h
31
山东海冰渐融 渔民生产自救 2010年01月27日 新华网
1月27日,一条渔船(右)正驶离山东莱州海庙港,准备出海捕鱼。
受持续南来暖空气影响,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冰情出现下降趋势。山东沿海各地的
渔民和近海养殖户抓住气温回暖的时机开展生产自救,抢收扇贝、修补渔船、出海捕捞
,努力挽回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据了解,1月3日以来,山东省出现1967年以来最严重
的持续寒冷冰冻天气,全省因海冰受灾人口达9.5万人,浅海、滩涂、海水养殖池塘受
灾面积14万多公顷,损失水产品20余万吨。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1月27日,山东省莱州市虎头崖镇小沟村渔民冷树全在修理渔船,为出海捕鱼做准备。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1月27日,山东省莱州市海庙口边防派出所警官张学杰在帮助渔民整理抢收回来的贝笼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1月27日,山东省莱州市海庙港内几条渔船正在做出海前的准备。新华社记者 李紫
恒 摄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专家解析今年我国海冰形成原因 建议加强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 2010-01-28 科技日报 陈瑜
: 本报北京1月27日电(记者陈瑜)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林山青今天在《
: 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渤海海冰占渤海总面积比例由前几日超
: 过51%下降到35%。他提醒,在海冰消融时安全风险可能更大,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预警
: 预报体系建设。
: 林山青介绍说,海冰在融化时可能形成海上浮冰和巨大锋利的冰排,在风和海流的
: 推动下,不仅会对海上平台、管道等造成破坏,还会严重影响小型船舶的安全。接下来
: ,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将采取新的观测手段,加密观测站点,加强海洋海冰的观测能力;
: 同时要加强海冰预警预报体系、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avatar
j*h
32
图文:黄渤海海冰 相关部门采取补救措施保民生 2010-1-27 人民网·天津视窗
简要内容:1月中旬,黄渤海遭受40年以来最大的海冰灾害。近日出现气温回升迹象
,黄渤海海域部分海冰开始逐渐融化,由固定冰层变为浮冰。为保证生产安全,各地渔政
部门正在组织和指导渔民采取各种补救措施。
1月24日,山东烟台边防支队莱州边防大队启动抢险救援预案,帮助渔民铲除渔船旁的大
块碎冰。
1月23日,莱州湾港口的工作人员和莱州边检站的官兵正在为被困货船吊运给养。
1月26日,在山东威海石岛港,渔民们正忙着把捕来的海产品运上岸。随着气温回暖,黄海
海域的渔民已开始陆续出海作业。
1月24日,在莱州虎头崖渔港,受困的渔民衣食无忧。几家人聚在一起以打牌为乐。
1月23日,山东烟台边防支队的民警帮助渔民维修受困渔船。
1月25日,在滨州岔尖码头,边防民警为受困渔民送去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并和他们一同
包水饺。
1月15日,在山东莱州三山岛渔港附近,一条渔船困被在海冰中。
1月中旬,黄渤海遭受40年以来最大的海冰灾害。近日出现气温回升迹象,黄渤海海
域部分海冰开始逐渐融化,由固定冰层变为浮冰。为保证生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山东海冰渐融 渔民生产自救 2010年01月27日 新华网
: 1月27日,一条渔船(右)正驶离山东莱州海庙港,准备出海捕鱼。
: 受持续南来暖空气影响,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冰情出现下降趋势。山东沿海各地的
: 渔民和近海养殖户抓住气温回暖的时机开展生产自救,抢收扇贝、修补渔船、出海捕捞
: ,努力挽回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据了解,1月3日以来,山东省出现1967年以来最严重
: 的持续寒冷冰冻天气,全省因海冰受灾人口达9.5万人,浅海、滩涂、海水养殖池塘受
: 灾面积14万多公顷,损失水产品20余万吨。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 1月27日,山东省莱州市虎头崖镇小沟村渔民冷树全在修理渔船,为出海捕鱼做准备。
: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 1月27日,山东省莱州市海庙口边防派出所警官张学杰在帮助渔民整理抢收回来的贝笼

avatar
j*h
33
组图:海军辽东湾展开“冰海大营救” 2010-01-27 中国新闻网
1月27日上午,渤海辽东湾海域冰厚达300厘米,一艘“文峰号”货船被海冰围困。
海军破冰船在接到求救信号后,破冰开辟通道,展开紧急营救行动。经过近2个小时救
援,顺利将被困货舱,引领安全海域。中新社发 张雷 摄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图文:黄渤海海冰 相关部门采取补救措施保民生 2010-1-27 人民网·天津视窗
: 简要内容:1月中旬,黄渤海遭受40年以来最大的海冰灾害。近日出现气温回升迹象
: ,黄渤海海域部分海冰开始逐渐融化,由固定冰层变为浮冰。为保证生产安全,各地渔政
: 部门正在组织和指导渔民采取各种补救措施。
: 1月24日,山东烟台边防支队莱州边防大队启动抢险救援预案,帮助渔民铲除渔船旁的大
: 块碎冰。
: 1月23日,莱州湾港口的工作人员和莱州边检站的官兵正在为被困货船吊运给养。
: 1月26日,在山东威海石岛港,渔民们正忙着把捕来的海产品运上岸。随着气温回暖,黄海
: 海域的渔民已开始陆续出海作业。
: 1月24日,在莱州虎头崖渔港,受困的渔民衣食无忧。几家人聚在一起以打牌为乐。

avatar
j*h
34
长兴岛建码头当“防冰” 2010-02-01 半岛晨报
对第一块打捞上来的海冰进行分析、测量和取样。
专家也为“冰层”震惊。
电锯切割冰样。
专家进行数据采集。
6年来首次实现下船作业。
破冰痕迹
放置雷达反射器。
专家进行光谱分析。
“海冰科考队”亲历渤海,疑似南极
1月29日8时30分,辽东湾鲅鱼圈码头。两艘全回转拖轮在海冰中“机敏”地打着旋
转,海冰随之颠簸起伏,悉数成片。“海冰科考船”顺势偏离码头,继续在两艘拖轮一
前一后的辅助中,缓缓出港。
前方,已是满眼苍茫,海风,如同匕首刺入脸庞。
没有命令,科考队便各就各位投入了准备工作。科考队总领队、国家海洋环境检测
中心环境动力室主任陈伟斌径直进入了驾驶室,他目视海面,全神专注,并通过对讲机
与陆地雷达站即时联系、求证:左侧堆积冰,厚度250cm;前方尼罗冰、冰皮、灰白冰
、白冰……
甲板上,北京师范大学博士顾卫则忙着指挥各路专家进行测量和取样。不时,就有
专家向海中抛出“三角铁架”,专家告诉记者,那叫雷达反射器,用来矫正陆地雷达的
程序和参数。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谢锋博士早在船身的两侧安置了相关图像、
光谱的采集装置,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组图:海军辽东湾展开“冰海大营救” 2010-01-27 中国新闻网
: 1月27日上午,渤海辽东湾海域冰厚达300厘米,一艘“文峰号”货船被海冰围困。
: 海军破冰船在接到求救信号后,破冰开辟通道,展开紧急营救行动。经过近2个小时救
: 援,顺利将被困货舱,引领安全海域。中新社发 张雷 摄

avatar
j*h
35
渤海遭遇30年来最严重海冰灾害 45%海面被冰封 2010-02-01 成都商报
渤海海冰30年一遇,海面上商船渔船全被冰封
新疆牧区被暴雪掩埋,渤海海面被冰层覆盖……这不是电影《2012》中的场景,而
是摆在眼前的现实。去年底开始,黄渤海提前出现冰冻,造成30年来最严重的海冰灾害
,结冰面积占整个渤海的45%。港口码头告急、海上油田告急、北煤南运告急、渔船海
岛告急……这场异常的海水冻结,对在渔港里拍照的游客而言是一次难得一见的自然奇
观;但对当地的渔民及养殖业者而言,却是一场灾难;对我们每一个人,则是自然环境恶
化的又一次警钟。
站在辽东湾 恍若置身北极
习惯了南方的温暖,站在辽宁锦州辽东湾的海冰边,有种不真实感,恍若置身冰封
的北极
最初,38%的渤海湾区结冰,后来几乎半个渤海湾被冰上,直至近几天气候转暖,
才又退回至40%,而冰层最厚处达60厘米。
在现场调查的国家海洋局专家李宝辉说,从冰上向海里都可以走到2公里。也许习
惯了海冰,辽宁兴城的菊花岛上,有一个从冰上走到岸边的专用词————— “跑冰
”。今年海冰尤甚,整个菊花岛全被冻住,岛上三千居民困守孤岛,还引起国务院总理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长兴岛建码头当“防冰” 2010-02-01 半岛晨报
: 对第一块打捞上来的海冰进行分析、测量和取样。
: 专家也为“冰层”震惊。
: 电锯切割冰样。
: 专家进行数据采集。
: 6年来首次实现下船作业。
: 破冰痕迹
: 放置雷达反射器。
: 专家进行光谱分析。
: “海冰科考队”亲历渤海,疑似南极

avatar
j*h
36
全球气候变暖有好处? 2010-01-14 《环球财经》
“变暖”教授涉嫌数据造假
全球气候变暖有好处?
“人造气候暖化”所假设的灾难性后果摇身为“近乎真理”,成为政治家们外交博
弈的工具
■ 本刊记者 薛晓明
2009年11月20日对英国东安 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负责人菲尔·琼斯
教授(Phil Jones)来说,是个灾难性的日子。自这日起,从CRU的服务器里被盗走的数
以千计电子邮件和数据文件被陆续张贴在网上。其中一些邮件显示,这个世界著名权威
气候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可能涉嫌伪造和操纵数据,以便支持碳排放愈演愈烈的结论。
还有一封被曝光的电子邮件显示,琼斯教授对几位气候学家谈到了利用一种“手法”来
掩盖气温“下降”。此后几天,琼斯教授一直坚定地为自己和自己的同事进行辩护,坚
决否认存在数据造假行为。然而到11月24日晚,他宣布辞职了。
奇特的“天诛地灭”
CRU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全球领先机构,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的全球气候评估报告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自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公布以来,在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渤海遭遇30年来最严重海冰灾害 45%海面被冰封 2010-02-01 成都商报
: 渤海海冰30年一遇,海面上商船渔船全被冰封
: 新疆牧区被暴雪掩埋,渤海海面被冰层覆盖……这不是电影《2012》中的场景,而
: 是摆在眼前的现实。去年底开始,黄渤海提前出现冰冻,造成30年来最严重的海冰灾害
: ,结冰面积占整个渤海的45%。港口码头告急、海上油田告急、北煤南运告急、渔船海
: 岛告急……这场异常的海水冻结,对在渔港里拍照的游客而言是一次难得一见的自然奇
: 观;但对当地的渔民及养殖业者而言,却是一场灾难;对我们每一个人,则是自然环境恶
: 化的又一次警钟。
: 站在辽东湾 恍若置身北极
: 习惯了南方的温暖,站在辽宁锦州辽东湾的海冰边,有种不真实感,恍若置身冰封

avatar
j*h
37
美国科学家撤回海平面升高论文 被指数据有误
2010年02月28日 中国天气网
据外电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日前发表的一篇关于气候变暖致使海平面上升的论文
因发现数据有误而被迫撤回。
资料图片
据悉,这篇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的报告预测到本世纪末期,地球海平面将比
现在上涨2.7英尺(约合0.8米)。
文章还强调联合国日前发表的第四次气候报告也证实了他的预测结果,并警告人类
活动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然而,文章发表后,由于被发现在时间间隔和在统计数据上存在错误,该文作者被
要求从刊物上收回文章。这也是《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创刊以来第一次官方的论文撤回
事件。
该文作者随后承认论文中一些错误数据是支撑文章最后结论的证据的一部分。
自去年12月的“邮件门”丑闻发生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已经在相关
的高端报告中发现了更多的错误和草率的结论。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全球气候变暖有好处? 2010-01-14 《环球财经》
: “变暖”教授涉嫌数据造假
: 全球气候变暖有好处?
: “人造气候暖化”所假设的灾难性后果摇身为“近乎真理”,成为政治家们外交博
: 弈的工具
: ■ 本刊记者 薛晓明
: 2009年11月20日对英国东安 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负责人菲尔·琼斯
: 教授(Phil Jones)来说,是个灾难性的日子。自这日起,从CRU的服务器里被盗走的数
: 以千计电子邮件和数据文件被陆续张贴在网上。其中一些邮件显示,这个世界著名权威
: 气候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可能涉嫌伪造和操纵数据,以便支持碳排放愈演愈烈的结论。

avatar
j*h
38
2500年前广州曾两受海侵 2005-4-7 《中国海洋报》1246期 陈志龙 刘宜凯
在近1万年的地质发展史上,广州曾遭受两次大规模海侵,约在距今3000年-2500
年前,整个广州地区被海水淹没,是一片汪洋大海!记者近日从广东省科学院获悉,这
一常人闻所未闻的历史,是由广东省地质局与广州地理研究所的科学家经过考察研究后
得出的结论。
7000年前海水首次入侵珠三角
据了解,早在1937年,就有地理学者在广州七星岗发现了海蚀遗迹,其后广州也多
处陆续发现地下海贝壳及海生生物遗骸,说明海水曾经侵入过广州地区。但是广州地区
近期究竟有多少次海侵,范围在哪里?广东省地质局和广州地理研究所的有关专家专门
对此作了考察,根据广州市沉积记录和新构造运动的历史记载,研究出了广州地区1万
年以来的海陆变迁史。
根据地质上的研究,约1万年前,地球处于冰河时期,陆地水大量结冰,冰期过后
,冰川消融,全球海平面迅速升高,约在7000年前,珠江三角洲发生了一次海侵,历史
上叫“中全新世海侵”。广州地理研究所在广州罗村附近的钻孔中采集了含海生贝壳的
淤泥样品,测定年龄是6510年左右,证实了中全新世海侵的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美国科学家撤回海平面升高论文 被指数据有误
: 2010年02月28日 中国天气网
: 据外电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日前发表的一篇关于气候变暖致使海平面上升的论文
: 因发现数据有误而被迫撤回。
: 资料图片
: 据悉,这篇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的报告预测到本世纪末期,地球海平面将比
: 现在上涨2.7英尺(约合0.8米)。
: 文章还强调联合国日前发表的第四次气候报告也证实了他的预测结果,并警告人类
: 活动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 然而,文章发表后,由于被发现在时间间隔和在统计数据上存在错误,该文作者被

avatar
j*h
39
国家地理 海侵线 禹、汉、唐、元、2012 11/14/2009 Mont Luo
下午宅在家,翻看10月份的国家地理,有一篇文章叫作“古海岸线的秘密”,说的是末
代冰期前后的海侵和海退。冰期开始的时候(1.5w年前),大海冻成了冰,开始收缩,
海平面下降,今天的渤海、台湾海峡、琼州、雷州半岛都没有了,台湾和海南并不是岛
,而是陆地的一部分。
在大约7千年前,冰期结束了,冰块融化了,海平面上升,淹没了今天的从昌黎、唐山
、天津、德州、济南、淄博、潍坊、日照、连云港,一直到扬州、泰州、苏州、宁波这
一线,这些地方全部变成了大海的一部分(山东就没有了。。。)。证据就是在这些城
市发现了大量的贝壳堆积,经过时间测试,就是古海岸的存在的依据。
而刚才说的这条线,就叫作海侵线。大禹治水呢,新的说法是,其实大禹治的不是水,
更不是寂寞,而是海。也就是大约在7千年前的那一次大规模海侵的时候,大禹治水发
生了,这是第一个时间点。
第二个时间点是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公元元年-公元200年左右),根据文献记载,沿
海诸侯国的人口密度超过了洛阳、开封,考古学也证明,西汉时代在渤海湾的古城都存
在大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2500年前广州曾两受海侵 2005-4-7 《中国海洋报》1246期 陈志龙 刘宜凯
: 在近1万年的地质发展史上,广州曾遭受两次大规模海侵,约在距今3000年-2500
: 年前,整个广州地区被海水淹没,是一片汪洋大海!记者近日从广东省科学院获悉,这
: 一常人闻所未闻的历史,是由广东省地质局与广州地理研究所的科学家经过考察研究后
: 得出的结论。
: 7000年前海水首次入侵珠三角
: 据了解,早在1937年,就有地理学者在广州七星岗发现了海蚀遗迹,其后广州也多
: 处陆续发现地下海贝壳及海生生物遗骸,说明海水曾经侵入过广州地区。但是广州地区
: 近期究竟有多少次海侵,范围在哪里?广东省地质局和广州地理研究所的有关专家专门
: 对此作了考察,根据广州市沉积记录和新构造运动的历史记载,研究出了广州地区1万

avatar
j*h
40
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 中国百科网 -> 百科词条 -> 百科知识
Zhongguo lishi shiqi hai'anxian de bianqian
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
changes of coast line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大陆自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各具体岸段的历史变迁
各具特殊性。几千年来,山地丘陵海岸的变迁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则由于河流来沙丰
富,变化极为显著。
辽东湾海岸 辽东湾北部下辽河(东西辽河会合以下的辽河河段)平原在第四纪冰
后期海侵后,滨海部分受到淹没,未被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泽。
就西汉时代辽东郡所属各县的方位而言,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
地区空无城邑,其时应为大片沼泽化滩地。这一情况,从晋末,唐初辽西、辽东间往返
的记载中有所反映。唐人描述辽河下游有“辽泽泥潦,车马不通”,“辽东以西水潦坏
道数百里”,12世纪许亢宗使金,途经下辽河地区,“地势卑下,尽皆萑苻,沮洳积水
。是日凡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名曰辽河。濒河南北千余里,东西二百里,北辽河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家地理 海侵线 禹、汉、唐、元、2012 11/14/2009 Mont Luo
: 下午宅在家,翻看10月份的国家地理,有一篇文章叫作“古海岸线的秘密”,说的是末
: 代冰期前后的海侵和海退。冰期开始的时候(1.5w年前),大海冻成了冰,开始收缩,
: 海平面下降,今天的渤海、台湾海峡、琼州、雷州半岛都没有了,台湾和海南并不是岛
: ,而是陆地的一部分。
: 在大约7千年前,冰期结束了,冰块融化了,海平面上升,淹没了今天的从昌黎、唐山
: 、天津、德州、济南、淄博、潍坊、日照、连云港,一直到扬州、泰州、苏州、宁波这
: 一线,这些地方全部变成了大海的一部分(山东就没有了。。。)。证据就是在这些城
: 市发现了大量的贝壳堆积,经过时间测试,就是古海岸的存在的依据。
: 而刚才说的这条线,就叫作海侵线。大禹治水呢,新的说法是,其实大禹治的不是水,

avatar
j*h
41
海岸与河口 中国科普博览> 海洋博物馆 > 海洋揽胜 > 崎岖美丽的海岸
这是长江口及江苏南部海岸,浅色的地方是浅滩、沙洲。
江河挟带大量陆地物质经河口注入海洋。随河水进入海洋的陆地物质主要是泥沙,世界
各地河流每年携带入海的泥沙有170亿吨。除了泥沙外,还有溶解物质,每年入海也有
45亿吨之多。这些溶解物质作为海洋生物的营养成分促进海洋生物生长。海洋生物死去
的介壳和骨骼,也和泥沙一样成为沉积物,参加海岸的塑造工作。
江河流水挟黄河口形态变迁示意图带的陆源物质是海岸沉积物的主要成份。它与海
浪冲击海蚀作用造成的沉积物相比,是99与1之比。
江河泥沙在河口区形成三角洲海岸。三角洲堆积海岸向海伸展很快。长江三角洲近
2000年向海伸展过程中,造陆7500平方公里。现代黄河三角洲每年向海推进33米。珠江
三角洲每年向海伸展70-130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也是造陆能手,三角洲平均每年向海
推进75米。
河流入福建闽江入海口海泥沙引起海岸线位置及轮廓发生变化。例如我国河北省秦
皇岛、山海关一带的海湾内,由于河沙的注入,砂砾质三角洲不断向海中扩展。由于在
河流上建造水库,修水闸,近年来这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 中国百科网 -> 百科词条 -> 百科知识
: Zhongguo lishi shiqi hai'anxian de bianqian
: 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
: changes of coast line in Chinese history
: 中国东部大陆自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各具体岸段的历史变迁
: 各具特殊性。几千年来,山地丘陵海岸的变迁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则由于河流来沙丰
: 富,变化极为显著。
: 辽东湾海岸 辽东湾北部下辽河(东西辽河会合以下的辽河河段)平原在第四纪冰
: 后期海侵后,滨海部分受到淹没,未被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泽。
: 就西汉时代辽东郡所属各县的方位而言,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

avatar
j*h
42
贝壳堤古海岸 中国科普博览> 海洋博物馆 > 海洋揽胜 > 崎岖美丽的海岸
渤海海岸变迁示意图
渤海湾西岸,河北省黄骅市沿海的贝壳堤名闻遐迩。在最近的几十年内,黄骅贝壳
堤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渤海湾黄骅贝壳堤由6条贝壳堤组成。6条贝壳堤都与
现代海岸线平行,代表不同时代的海岸位置。科学家根据离海远近,从西向东,依次把
6道贝壳堤命名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贝壳堤。
贝壳堤是由生活在大港到处可见的古贝壳残遗潮间带的贝类死亡后的硬壳经波浪搬
运,在高潮线附近堆积形成的。黄骅1号贝壳堤形成的时代为距今6150-5340年。从开始
形成到停止发育,前后经历了 810年。在这810年中,该堤就是当时的海岸线。这一时
期,没有大的河流在此入海,海水透明度高,适宜贝类生活。大量贝类死亡后遗留下来
的贝壳,在波浪作用下被堆积在高潮线附近,开成1号贝壳堤。
古珠母贝遗迹(约2千年前)在距今5340年以后,由于黄河在附近入海,海水混浊
,泥沙淤积成陆,海岸线前伸,从而把1号贝壳堤遗弃在高处的陆地上。
由于黄河改道,入海泥沙剧减,海水澄清,淤积停止,海岸线趋于稳定,贝类大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岸与河口 中国科普博览> 海洋博物馆 > 海洋揽胜 > 崎岖美丽的海岸
: 这是长江口及江苏南部海岸,浅色的地方是浅滩、沙洲。
: 江河挟带大量陆地物质经河口注入海洋。随河水进入海洋的陆地物质主要是泥沙,世界
: 各地河流每年携带入海的泥沙有170亿吨。除了泥沙外,还有溶解物质,每年入海也有
: 45亿吨之多。这些溶解物质作为海洋生物的营养成分促进海洋生物生长。海洋生物死去
: 的介壳和骨骼,也和泥沙一样成为沉积物,参加海岸的塑造工作。
: 江河流水挟黄河口形态变迁示意图带的陆源物质是海岸沉积物的主要成份。它与海
: 浪冲击海蚀作用造成的沉积物相比,是99与1之比。
: 江河泥沙在河口区形成三角洲海岸。三角洲堆积海岸向海伸展很快。长江三角洲近
: 2000年向海伸展过程中,造陆7500平方公里。现代黄河三角洲每年向海推进33米。珠江

avatar
j*h
43
海上仙山——舟山群岛
中国科普博览 > 海洋博物馆 > 海洋揽胜 > 海上明珠—海岛 > 山川秀丽的大陆岛
舟山群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在长江口东南海面,坐落着我国最大的岛群,它就是舟山群岛。
舟山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共有大、小岛屿1339个,约相当于我国海岛总数的
20%;分布海域面积22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
屿58个,占该群岛总面积的96.9%。整个岛群呈北东走向依次排列。南部大岛较多,
海拔较高,排列密集,北部多为小岛,地势较低,分布较散;主要岛屿有舟山岛、岱山
岛、朱家尖岛、六横岛、鸟瞰普陀岛金塘岛等,其中舟山岛最大,面积为502平方公里
,为我国第四大岛。
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舟山群岛繁衍生息。唐代开始建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
史。 1950年设周山专区,1987年1月设舟山市。舟山群岛素有千岛之乡的美称。舟山群
岛是我国沿海航线中途的必经之地。现在的舟山群岛港口发展迅速,已成为上海、宁波
水运中转的 卫星港。
舟山群岛的明珠—普陀山舟山群岛是浙东天台山脉向海延伸的余脉。在1万至8千年
前,由于海平面上升将山体淹没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贝壳堤古海岸 中国科普博览> 海洋博物馆 > 海洋揽胜 > 崎岖美丽的海岸
: 渤海海岸变迁示意图
: 渤海湾西岸,河北省黄骅市沿海的贝壳堤名闻遐迩。在最近的几十年内,黄骅贝壳
: 堤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渤海湾黄骅贝壳堤由6条贝壳堤组成。6条贝壳堤都与
: 现代海岸线平行,代表不同时代的海岸位置。科学家根据离海远近,从西向东,依次把
: 6道贝壳堤命名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贝壳堤。
: 贝壳堤是由生活在大港到处可见的古贝壳残遗潮间带的贝类死亡后的硬壳经波浪搬
: 运,在高潮线附近堆积形成的。黄骅1号贝壳堤形成的时代为距今6150-5340年。从开始
: 形成到停止发育,前后经历了 810年。在这810年中,该堤就是当时的海岸线。这一时
: 期,没有大的河流在此入海,海水透明度高,适宜贝类生活。大量贝类死亡后遗留下来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