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Dan Brown的创造者与破坏者——Umberto Eco
avatar
Dan Brown的创造者与破坏者——Umberto Eco#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Connery极帅气。
Eco也帅气——或者说具有磁铁般的魅力。别人介绍他时他专注地对视并做笔记;介绍
结束后他摊开垂在椅边的大手,那人也会意地弯下腰去握手——玩密码符号学的教授很
有趣呀。他不耐久坐,喜欢嚼笔玩:
轮到他说话时姿态生动,眼睛骨溜,手势翩跹:
年近八旬的老人思维依然敏锐,说话直爽诙谐,常引来全场笑声——看台上几位教授笑
得前仰后合没了眼睛,他自己还正儿八经:
台上的教授从左到右依次是意大利语系主任Giuseppe Mazzotta,热情奔放,主持讲座
;多伦多大学St. Michael学院院长Domenico Pietropaolo,他讲Eco如何引领中世纪文
化热——Eco不仅把中世纪当作学术研究对象,他更关心中世纪对现在的影响(他眼里
的一切充满medieval déjà vu),及学术研究对个人生活的意义(Eco的导师对他说
:每个人一生只有一件事要做。学者之心专一;不过我也认识到处好奇的散漫学者);
还有Johns Hopkins大学罗曼语系教授Walter Stephens,他讲Eco对书的热爱,谓之
bibliophilia——书是Eco笔下真正的主角。且Eco喜欢邪门书——他不收藏伽利略,却
收藏托勒密;不收藏信念(faith),而收藏作伪(forgery)。他爱写骗子、骗局,毕
生致力于愚弄他人。但他并不邪。Eco自己说,他想搞清楚为什么人能撒谎(why can
we lie/tell the opposite of the truth);为了搞清楚什么是谎言,必须相信有一
个真实(In order to realize something is false, you have to believe
somewhere there is truth)。这正是我印象中的Eco:思想正统,身段诡异,擅以反
道证正道。
Eco自己谈了几个热点话题:一是Dan Brown的畅销小说《Da Vinci Code》,不少人认
为是模仿Eco的小说《Foucault’s Pendulum》(1988),圣殿骑士团、密码、圣血、
阴谋等内容甚至情节都有类似。Eco的回答语惊四座:
“Dan Brown is a character from Foucault’s Pendulum. I created this
character.”
我想Dan Brown听到一定会开心而笑吧。但事后一查Eco话意,发现他俩其实不是同志。
Eco爱写阴谋诡计,但他的立场是嘲笑阴谋论(conspiracy theories)和搞阴谋论的人
;Dan Brown则宣扬阴谋论,因此Eco说Brown是他的小说中人(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Foucault%27s_Pendulum)。这使我顿悟通俗小说的致命缺陷!有人看过《Foucault’s Pendulum》吗?和Michel Foucault有关系吗?和Poe的悬念小说《The Pit and the Pendulum》有关系吗?一想起Poe的pendulum就揪心。
二是听众问数码书的流行对他这样的古董书迷有何影响。他无动于衷地一言以蔽之:
none。大伙大笑。他不喜欢数码化,不能触摸纸张,不能眉间鬓边批注,没有前人遗留
的精华:“Bibliophilia is an erotic affair”。汗!这不是和jsolomon、qicheji
一个口径吗……男书痴都这样吗……他甚至喜欢书虫——选择性地。那些只会钻洞吃字
的书虫是非文艺的笨虫;文艺书虫像刺绣一般给书页添制精美的花边。他还想象一对男
女文艺书虫的罗曼史:一只从头文艺到尾,一只从尾文艺到头,两位在书的正中页相会
。不好意思,这些玩笑听时有趣,写下来实在酸不可闻。
三是有关历史。他编写了History of Beauty 和History of Ugliness两本书,在别的
国家都按原书名翻译出版,唯有美国的书名翻译去掉了history,变成On Beauty和On
Ugliness。呜呼,history doesn’t sell in America。欧洲人真为自己的历史感骄傲
。不过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哲学家而不是历史学家。我觉得他搞出名的还是中世纪历史吧
?他的符号学对当今哲学有什么重大突破吗?
四是作为意大利人无可避免的宗教话题。不少人问他和前米兰红衣主教Carlo Maria
Martini的历史性会面——我没听清他们见面了没有(压根不知道Martini……),他俩
曾应邀进行过一场非宗教学者和宗教学者之间的书信对话,收录于《Belief or
Nonbelief?》一书里。他说Martini当然很好,不过他不喜欢这种把教徒和非教徒拉在
一起的努力。这感觉如此熟悉,仿佛鲁迅的不合作姿势。
然后我就去上荀况子了,没听他的后一个讲座,也没看法国人给他拍的纪录片《
Umberto Eco derrière les portes》(Umberto Eco Behind the Doors, 2012, 52
mins)——片名很有符号密码学的神秘气息,网上找得到吗?
附录一:
Eco的书总有大量远超正文长度的注解;容我小量效仿一下。网上有他后一个讲座的一
小段视频,可一窥其喜剧色彩:
https://www.rebelmouse.com/CommunityMediaL/292719576.html
就是他的意大利英语听不大懂,开头是不是“I hope the Divinity people will not
be upset if I start with a homage to the Sterling Library” ——听众为啥笑?
他后面说《玫瑰之名》的灵感最初来源于在耶鲁Stirling Library查资料的时候,资料
藏在电梯不及的地方——后面的我又没听懂。只明白Stirling Library是《玫瑰之名》
里的修道院图书馆的原型。
附录二:
网上还找到跟我一样的另一个听众对Eco另一个讲座做的笔记,说Eco提到博尔赫斯小说
里的一个人,看什么都能记住,却因此成了白痴。所以遗忘与记住一样重要。这个故事
听着挺像古希腊神话。我听的讲座上也有人说如果博尔赫斯在世,一定乐意把Eco写成
他的小说中人。然后提起《交叉小径的花园》。博尔赫斯的花园迷宫倒是和Eco的图书
馆密码很合拍。博尔赫斯还把迷宫设在中国,可我读起来怎么不觉得有中国气质?围棋
的布阵设局思路相似,但似乎更有无穷无尽的变幻的潇洒,不像花园迷宫那样变化有限
、重在破解?反正总觉得思维方向不一样。不知道其他读过的人有何感觉?
附《交叉小径的花园》全文链接:
http://www.5156edu.com/page/07-06-23/25417.html
附那个听众的笔记:
http://yalestories.wordpress.com/2013/10/18/umberto-eco-at-yale
Umberto Eco at Yale
He spoke about Libraries. And from the fragments I can gather now, he spoke
of how ‘forgetting’ is as much important as ‘remembering’. He recalled a
story by Borges who storied about a man who remembered everything that he
had ever heard, read or learnt. He had the absolute memory. But it is
essentially that, that made him an idiot, because he was not able to filter
anything from all what he remembered.
This idea of filtering is important, and hence forgetting is important,
since if we remember everything, we do not have an identity. Forgetting is
essential to shape one’s own identity.
I vaguely recollect now – that he spoke of ways of forgetting. Or it is
perhaps something like a painter painting over and over his images in order
to forget the original one. But it can also be counter absolute in a way
that the original image might become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e harder you
attempt to erase it from your memory!
avatar
l*r
2
我心目中的老bos以后就是这样

S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b*s
3
沙发

S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z*i
4
wh的的发散性思维令人叹为观止。

S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wh
5
bos比他时髦,喜欢数码书。
你看过交叉小径的花园吗?我开头都看不进去啊……其他也没看进多少。schemy的东西
完全进不了脑袋。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心目中的老bos以后就是这样
:
: Sean

avatar
l*r
6
握手,co-瞧不进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bos比他时髦,喜欢数码书。
: 你看过交叉小径的花园吗?我开头都看不进去啊……其他也没看进多少。schemy的东西
: 完全进不了脑袋。

avatar
wh
7
那你帮我改改吧……我还以为除了博尔赫斯,其他都紧紧围绕着eco……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wh的的发散性思维令人叹为观止。
:
: Sean

avatar
z*i
8
康纳利的帅气其实你不说也ok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帮我改改吧……我还以为除了博尔赫斯,其他都紧紧围绕着eco……
avatar
wh
9
太好啦。liquer和sasa都很喜欢博尔赫斯是吧。估计bos和satas和波哥也喜欢这些啰哩
罗嗦曲里拐弯的背景细节……我记得liquer还是sasa写过博尔赫斯的评论,找了一圈找
不到。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握手,co-瞧不进去
avatar
d*d
10
赞,流口水!等着把他的那些电影看一遍。

S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w*s
11
赞献给bos~
回头慢慢看。

S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a*e
12
看了他的一个短篇杂文集,带着鲑鱼去旅行,前面还好,后面geek得一塌糊涂,没看完
,估计Bos会比较对口,很多打仗术语什么的。这些杂文是他的专栏合集,有些时效性
比较强,过时了就有点尴尬;还有的是“小圈子”话题,感觉不住在意大利,不在那个
语境里,就比较难入戏。
现在真心觉得,过去的专栏,其实就是今天的灌水。会灌水的我看都能当专栏作家,当
然,灌纯净水的除外。
玫瑰之名没读过,倒是看过电影,相当不错。
avatar
P*e
13
Bibliophilia is an erotic affair --- 真是书痴啊。。。

S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m*y
14
"博尔赫斯还把迷宫设在中国,可我读起来怎么不觉得有中国气质?"
具体的“迷宫”并不是在中国的,楼主没有看完吧。波而和司 算是我的最爱:)
赞美一个楼主的长文,不知道是学什么专业的?
avatar
w*r
15
这篇写得有点象学术论文。谢谢你附了插图。要不我知道该看啥。哈。
avatar
a*m
16

荀况子就是荀子?前些天还在看他的哲学思想。。。
不如文豪zkss?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b*e
17
其实数码书也可以随处加批注,论坛则给读者看
其他人批注的可能。old school拒绝新事务很可能是习惯问题,或者懒得学。
等造纸材料不好获取了,可能只有2数码一条路了

S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z*i
18
其实我觉得old school 可能更高兴啊。
finally we are liberated from the masses.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数码书也可以随处加批注,论坛则给读者看
: 其他人批注的可能。old school拒绝新事务很可能是习惯问题,或者懒得学。
: 等造纸材料不好获取了,可能只有2数码一条路了
:
: Sean

avatar
f*r
19
真巧,前段时间刚看完玫瑰之名,这之前看的是David Lodge的Small World.就两本小
说来看,风格相差太大。前者阴沉厚重,后者轻快俏皮如同Woody Allen的电影。不知
道wh为何将两人比较起来。
不过玫瑰之名看完后有严重的缺失感,其中涉及了大量的中世纪宗教纷争的真实人物和
事件,让人不免有翻阅查询一番的冲动。但又实在是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联,只好作罢
。不过这也正是这部著作的价值所在,内容的厚度远远大于其文字的厚度。
avatar
g*y
20
赞详尽。
《玫瑰之名》电影印象最深的是里面许多修道士的奇葩长相,胖的瘦的丑的残的都异常
到位。
《带着鲑鱼去旅行》看标题很absurdist,其实那篇专栏本身只是说人家送他的鱼怎么
在他的行李箱里发臭而已,就对那个合集失望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m*e
21
前年曾與見Eco機會擦肩而過的我表示強烈妒忌。。。
贊思想正統身段詭異
avatar
i*h
22
没看过,不過应该是中学物理里的傅科摆
估计和你想的福柯不一样
》 有人看过《Foucault’s Pendulum》吗?和Michel Foucault有关系吗?
avatar
L*s
23
汗顏。。。我极其喜欢Dan Brown,但是对艾柯子先生一无所知。谢谢科普,非常有意思

S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wh
24
那怎么引出eco的帅气?其实他俩也没啥帅气,就是讨好一下bos,哈哈。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康纳利的帅气其实你不说也ok啦。。。
avatar
wh
25
name of the rose有电影,其他小说好像没有。你要是找到那个behind the doors纪录
片告诉我噢,谢谢!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赞,流口水!等着把他的那些电影看一遍。
:
: Sean

avatar
wh
26
回头我献阳山碑材给你。能不能献到江苏版,他们在征文……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赞献给bos~
: 回头慢慢看。
:
: Sean

avatar
wh
27
他这个专栏开在哪里?他的小说也充满长篇专业批注,专业性大于娱乐性。引wiki的描
述:
His novels are full of subtle, often multilingual, references to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nd his dense, intricate plots tend to take dizzying turns. Eco'
s work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of intertextuality, or the inter-
connectedness of all literary works. Eco cites James Joyce and Jorge Luis
Borges as the two modern authors who have influenced his work the most.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他的一个短篇杂文集,带着鲑鱼去旅行,前面还好,后面geek得一塌糊涂,没看完
: ,估计Bos会比较对口,很多打仗术语什么的。这些杂文是他的专栏合集,有些时效性
: 比较强,过时了就有点尴尬;还有的是“小圈子”话题,感觉不住在意大利,不在那个
: 语境里,就比较难入戏。
: 现在真心觉得,过去的专栏,其实就是今天的灌水。会灌水的我看都能当专栏作家,当
: 然,灌纯净水的除外。
: 玫瑰之名没读过,倒是看过电影,相当不错。

avatar
l*r
28
献个好吃的给我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回头我献阳山碑材给你。能不能献到江苏版,他们在征文……
avatar
wh
29
碰到好几个男书痴有此联想。这样的女书痴还没碰到过。how about you……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Bibliophilia is an erotic affair --- 真是书痴啊。。。
:
: Sean

avatar
wh
30
没错没错,我看完了但基本等于没看,没耐心去弄明白。又看了一遍,迷宫在英国司塔
福郡范顿县。这回明白了大概。你喜欢他的什么地方?我看这遍时想起matrix,并更觉
得这种解迷宫的思维很是西方人读中文书的分析方式:紧扣字面,然后发散出西式联想
。常常不是中国作者的本意,但多一种思维也很好玩。

【在 m*******y 的大作中提到】
: "博尔赫斯还把迷宫设在中国,可我读起来怎么不觉得有中国气质?"
: 具体的“迷宫”并不是在中国的,楼主没有看完吧。波而和司 算是我的最爱:)
: 赞美一个楼主的长文,不知道是学什么专业的?

avatar
wh
31
辛苦啦。你听力好不好?我想搞明白那段视频里他到底讲了啥……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篇写得有点象学术论文。谢谢你附了插图。要不我知道该看啥。哈。
avatar
wh
32
是啊,为了音节对称,其实不该这么叫的。你先展开,我再开展?我还没上完呢……

【在 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荀况子就是荀子?前些天还在看他的哲学思想。。。
: 不如文豪zkss?

avatar
b*s
33
啊??
choo!

那怎么引出eco的帅气?其实他俩也没啥帅气,就是讨好一下bos,哈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怎么引出eco的帅气?其实他俩也没啥帅气,就是讨好一下bos,哈哈。
avatar
b*s
34
我好像还有一本这个小说的注,搬家如果没有搞丢的话,应该还在,过两天去翻翻……

name of the rose有电影,其他小说好像没有。你要是找到那个behind the doors纪录
片告诉我噢,谢谢!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name of the rose有电影,其他小说好像没有。你要是找到那个behind the doors纪录
: 片告诉我噢,谢谢!

avatar
wh
35
他研究的是中世纪手稿,离数码较远。年纪轻的学者不可能不碰数码书了。我认识的一
个搞中国古典文学的老师,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等等都有数码版,查找起来比纸书更方
便,根本不用看纸书。我感觉以后全用数码资料做研究,思维都会跟以前不一样似的。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数码书也可以随处加批注,论坛则给读者看
: 其他人批注的可能。old school拒绝新事务很可能是习惯问题,或者懒得学。
: 等造纸材料不好获取了,可能只有2数码一条路了
:
: Sean

avatar
l*r
36
似的,一个search,各类用法,在哪儿用过,历代怎么用的,全都有
要隔原来,随便一个search那就是一篇小论文呐。。。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他研究的是中世纪手稿,离数码较远。年纪轻的学者不可能不碰数码书了。我认识的一
: 个搞中国古典文学的老师,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等等都有数码版,查找起来比纸书更方
: 便,根本不用看纸书。我感觉以后全用数码资料做研究,思维都会跟以前不一样似的。

avatar
b*s
37
敦煌古卷都有数码版了:
国际敦煌项目:
http://idp.bl.uk/
New Yorker的介绍:
http://www.newyorker.com/online/blogs/elements/2013/10/dunhuang

他研究的是中世纪手稿,离数码较远。年纪轻的学者不可能不碰数码书了。我认识的一
个搞中国古典文学的老师,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等等都有数码版,查找起来比纸书更方
便,根本不用看纸书。我感觉以后全用数码资料做研究,思维都会跟以前不一样似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他研究的是中世纪手稿,离数码较远。年纪轻的学者不可能不碰数码书了。我认识的一
: 个搞中国古典文学的老师,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等等都有数码版,查找起来比纸书更方
: 便,根本不用看纸书。我感觉以后全用数码资料做研究,思维都会跟以前不一样似的。

avatar
wh
38
就是因为都是学者作家。文科教授写小说,比一般小说多很多学院气。david lodge我
也觉得轻快,很多英式的subtle humor or cynicism。因为轻快,所以觉得气短……哈
哈,比较起来eco厚重悠长——或者说冗长……
嗯,有冰山风格噢,露在上面的只有十分之一。问题是看完没力气去挖十分之九……

【在 f****r 的大作中提到】
: 真巧,前段时间刚看完玫瑰之名,这之前看的是David Lodge的Small World.就两本小
: 说来看,风格相差太大。前者阴沉厚重,后者轻快俏皮如同Woody Allen的电影。不知
: 道wh为何将两人比较起来。
: 不过玫瑰之名看完后有严重的缺失感,其中涉及了大量的中世纪宗教纷争的真实人物和
: 事件,让人不免有翻阅查询一番的冲动。但又实在是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联,只好作罢
: 。不过这也正是这部著作的价值所在,内容的厚度远远大于其文字的厚度。

avatar
wh
39
更加衬托出主角的光明伟大……哈哈。
你看过foucault's pendulum吗?我最早看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pretation时
看到这个书名,就很好奇。当时在国内找不到这本书看。现在又懒得找了。倒是有中文
版,看中文省力些。
你最近在看什么?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赞详尽。
: 《玫瑰之名》电影印象最深的是里面许多修道士的奇葩长相,胖的瘦的丑的残的都异常
: 到位。
: 《带着鲑鱼去旅行》看标题很absurdist,其实那篇专栏本身只是说人家送他的鱼怎么
: 在他的行李箱里发臭而已,就对那个合集失望了。

avatar
wh
40
他看上去身体很好,应该还会做讲座……很久不见!有啥新作?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前年曾與見Eco機會擦肩而過的我表示強烈妒忌。。。
: 贊思想正統身段詭異

avatar
wh
41
多谢!我中学怎么没学过……

【在 i***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不過应该是中学物理里的傅科摆
: 估计和你想的福柯不一样
: 》 有人看过《Foucault’s Pendulum》吗?和Michel Foucault有关系吗?

avatar
b*s
42
文科中学?呵呵……

多谢!我中学怎么没学过……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我中学怎么没学过……
avatar
wh
43
哈哈我给他瞎编的外号。嗯我也喜欢dan brown的书,还有写girl with the pearl
earring的tracy chevalier。就是学者一般要展示一下critical thinking...哈哈。

意思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汗顏。。。我极其喜欢Dan Brown,但是对艾柯子先生一无所知。谢谢科普,非常有意思
:
: Sean

avatar
wh
44
啊,你怎么晚上在?来奔halloween costume吧?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献个好吃的给我吧。。。
avatar
wh
45
注比小说厚是不是?
哎你有空听听那段视频吧?不过只有一小截,弄懂后不知道下文是什么更心痒……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好像还有一本这个小说的注,搬家如果没有搞丢的话,应该还在,过两天去翻翻……
:
: name of the rose有电影,其他小说好像没有。你要是找到那个behind the doors纪录
: 片告诉我噢,谢谢!

avatar
l*r
46
哈哈,不奔,娃儿自己做的,很简单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啊,你怎么晚上在?来奔halloween costume吧?
avatar
b*s
47
说的是真正的傅科摆,Leon Foucault,而不是Michel Foucault……

没看过,不過应该是中学物理里的傅科摆
估计和你想的福柯不一样
》 有人看过《Foucault’s Pendulum》吗?和Michel Foucault有关系吗?

【在 i***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不過应该是中学物理里的傅科摆
: 估计和你想的福柯不一样
: 》 有人看过《Foucault’s Pendulum》吗?和Michel Foucault有关系吗?

avatar
wh
48
是,我就是觉得更强化西式的字面分析方式了,搜索关键词就行。中式的好像更灵气一
点……哈哈。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似的,一个search,各类用法,在哪儿用过,历代怎么用的,全都有
: 要隔原来,随便一个search那就是一篇小论文呐。。。

avatar
wh
49
找一页来看看?我不知道怎么找。你看new yorker,我看人民日报……今天看到说2016
年北京高考要减轻英语比重,增加中文比重,英语从150分降到120分,中文增加到180
分。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敦煌古卷都有数码版了:
: 国际敦煌项目:
: http://idp.bl.uk/
: New Yorker的介绍:
: http://www.newyorker.com/online/blogs/elements/2013/10/dunhuang
:
: 他研究的是中世纪手稿,离数码较远。年纪轻的学者不可能不碰数码书了。我认识的一
: 个搞中国古典文学的老师,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等等都有数码版,查找起来比纸书更方
: 便,根本不用看纸书。我感觉以后全用数码资料做研究,思维都会跟以前不一样似的。

avatar
wh
50
我可是理科生!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文科中学?呵呵……
:
: 多谢!我中学怎么没学过……

avatar
wh
51
这么手巧啊,做了啥?我去申请赞助以后你来奔个吧。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不奔,娃儿自己做的,很简单
avatar
wh
52
你看过啊?他这几本小说你都看过?哪本感觉最好?你老说墓地,是不是最喜欢那本?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的是真正的傅科摆,Leon Foucault,而不是Michel Foucault……
:
: 没看过,不過应该是中学物理里的傅科摆
: 估计和你想的福柯不一样
: 》 有人看过《Foucault’s Pendulum》吗?和Michel Foucault有关系吗?

avatar
b*s
53
那个视频效果好差。
给你听几个访谈吧:
Umberto Eco on Ugliness
http://www.wnyc.org/story/54844-umberto-eco-on-ugliness/
以前读过的Umberto Eco's Novel, The Prague Cemetery
http://www.wnyc.org/story/169094-umberto-ecos-novel-em-prague-c
赞一下问号的勤奋,我读完了书,总是还没有写一下就匆匆忙忙开始下一本书了,总想
着以后有空再写写,但是总是忙不迭的pick up书单的下一本,感觉颇有囫囵吞枣的感
觉……

注比小说厚是不是?
哎你有空听听那段视频吧?不过只有一小截,弄懂后不知道下文是什么更心痒……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注比小说厚是不是?
: 哎你有空听听那段视频吧?不过只有一小截,弄懂后不知道下文是什么更心痒……

avatar
b*s
54
New Yorker的文章比人民日报有趣多了,哈哈
高考出题的那种中文,不学也罢……

找一页来看看?我不知道怎么找。你看new yorker,我看人民日报……今天看到说2016
年北京高考要减轻英语比重,增加中文比重,英语从150分降到120分,中文增加到180
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找一页来看看?我不知道怎么找。你看new yorker,我看人民日报……今天看到说2016
: 年北京高考要减轻英语比重,增加中文比重,英语从150分降到120分,中文增加到180
: 分。

avatar
b*s
55
还有一本The Island of the day before没有看
他的书比较有味道,里面总是藏着一点东西,阅读的时候促进联想,让你不由自主地去
research他故事里面的题外话,真真假假也挺好玩的。读Neal Stephenson的时候也有
这种感觉

你看过啊?他这几本小说你都看过?哪本感觉最好?你老说墓地,是不是最喜欢那本?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过啊?他这几本小说你都看过?哪本感觉最好?你老说墓地,是不是最喜欢那本?
avatar
l*r
56
没,不巧,简陋的狠,自己觉得好玩就行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手巧啊,做了啥?我去申请赞助以后你来奔个吧。
avatar
g*y
57
没看过 FP呢。最近看的大多是scifi。
他的书中文翻译会很辛苦吧,比如《玫瑰之名》有许多宗教,建筑上的专用名词,英文
至少是一个文化体系的,中文就离了十万八千里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更加衬托出主角的光明伟大……哈哈。
: 你看过foucault's pendulum吗?我最早看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pretation时
: 看到这个书名,就很好奇。当时在国内找不到这本书看。现在又懒得找了。倒是有中文
: 版,看中文省力些。
: 你最近在看什么?

avatar
d*d
58
这个纪录片youku有,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3MzczMTA0.html
可惜我一个字也听不懂。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name of the rose有电影,其他小说好像没有。你要是找到那个behind the doors纪录
: 片告诉我噢,谢谢!

avatar
i*h
59
喜欢玫瑰之名的话
我推薦另一个大部头 An Instance of the Fingerpost,
我觉得比达芬奇密码好多了
作者还有另一个艺术侦探系列,也很好看
avatar
r*r
60
看来他是饿了,这笔好吃么

S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L*s
61
呵呵,再握手一下。我书柜里有限的几本英文小说,其中之一就是Girl with the
Pearl Earring,虽然那也是朋友送给我的,嘻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我给他瞎编的外号。嗯我也喜欢dan brown的书,还有写girl with the pearl
: earring的tracy chevalier。就是学者一般要展示一下critical thinking...哈哈。
:
: 意思

avatar
b*n
62
那他为什么还要接受与红衣主教的书信往来呢?

S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献给bos——bos对Eco的热情促我瞎写一气,请多点指……)
: 上周路过历史系墙壁,抬头发现一页广告纸:Umberto Eco来访意大利语系——天哪意
: 大利人那么低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若非撞墙差点漏掉!次日忍痛牺牲一堂荀况子,
: 去听做讲座的艾柯子——我最早读的他的书倒不是那本大名鼎鼎的畅销小说《玫瑰之名
: 》(Il Nome della Rosa, 1980),而是他一本正经驳斥“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
: 特”的主观自由阐释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Interpretation and
: Overinterpretation, 1992)。当时觉得这位学者端方正直;后来再读充满阴谋诡计凶
: 杀温情的《玫瑰之名》,又觉得这位学者作家亦正亦邪,机智调皮。比David Lodge悠
: 长,比Malcolm Bradbury喜气。顺便提一提,1986年的同名电影省略了小说的学院气,
: 突出通俗的侦探气;山顶孤独的修道院很有中世纪空气,扮演威廉修士的007演员Sean

avatar
a*e
63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写得真不错啊,技术感受并重,强烈推荐一个。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再握手一下。我书柜里有限的几本英文小说,其中之一就是Girl with the
: Pearl Earring,虽然那也是朋友送给我的,嘻嘻。

avatar
a*e
64
好像是个意大利报纸

literature
Eco'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他这个专栏开在哪里?他的小说也充满长篇专业批注,专业性大于娱乐性。引wiki的描
: 述:
: His novels are full of subtle, often multilingual, references to literature
: and history and his dense, intricate plots tend to take dizzying turns. Eco'
: s work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of intertextuality, or the inter-
: connectedness of all literary works. Eco cites James Joyce and Jorge Luis
: Borges as the two modern authors who have influenced his work the most.

avatar
m*y
65
迷宫 不是具体的迷宫啊。中国间谍祖先写的小说才是迷宫,“一个象征的迷宫”,这
个故事其中折射出的不同可能性的世界才是迷宫。
我喜欢他的原因,可能就是这种世界是迷宫的感觉。所有的一切折射出不同的可能,谁
也不比谁虚假,鬼魂和行人并肩在街上行走、互换角色。每一个意象的背后都可以看到
不同的故事。
就好像 卡而为落 一个故事里写到的一次会面 “我就是你选择左转时向右转的那个人
,我就是你从左边杯子里喝酒时从右边杯子里喝酒的那个人,我就是你娶黑发姑娘时娶
了金发姑娘的那个人”。波而和司 的故事总是能够用他不确定的口吻给我塑造出这个
无限可能的迷宫。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错没错,我看完了但基本等于没看,没耐心去弄明白。又看了一遍,迷宫在英国司塔
: 福郡范顿县。这回明白了大概。你喜欢他的什么地方?我看这遍时想起matrix,并更觉
: 得这种解迷宫的思维很是西方人读中文书的分析方式:紧扣字面,然后发散出西式联想
: 。常常不是中国作者的本意,但多一种思维也很好玩。

avatar
m*y
66
英国人的花园只是迷宫的一个象征。真正的迷宫是有着无穷可能性的世界。
“在其中一个,您是我的朋友。在另外一个,您是我的敌人。”大意如此。

【在 m*******y 的大作中提到】
: 迷宫 不是具体的迷宫啊。中国间谍祖先写的小说才是迷宫,“一个象征的迷宫”,这
: 个故事其中折射出的不同可能性的世界才是迷宫。
: 我喜欢他的原因,可能就是这种世界是迷宫的感觉。所有的一切折射出不同的可能,谁
: 也不比谁虚假,鬼魂和行人并肩在街上行走、互换角色。每一个意象的背后都可以看到
: 不同的故事。
: 就好像 卡而为落 一个故事里写到的一次会面 “我就是你选择左转时向右转的那个人
: ,我就是你从左边杯子里喝酒时从右边杯子里喝酒的那个人,我就是你娶黑发姑娘时娶
: 了金发姑娘的那个人”。波而和司 的故事总是能够用他不确定的口吻给我塑造出这个
: 无限可能的迷宫。

avatar
wh
67
bso朋友多,哈哈。我还读过她的一本the lady and the unicorn,也是从一幅著名的
挂毯引申出背后的故事。她在英国上的写作班,导师还是我主帖里提到的malcolm
bradbury,也是像eco那样的学者作家。她技巧有点嫩,书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出彩。
不过故事都很有创意。回头要多找几本来看看。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再握手一下。我书柜里有限的几本英文小说,其中之一就是Girl with the
: Pearl Earring,虽然那也是朋友送给我的,嘻嘻。

avatar
wh
68
赞!你去质问他!他是不是会回答书信往来以后才确信其不可理喻性?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他为什么还要接受与红衣主教的书信往来呢?
:
: Sean

avatar
wh
69
噢。赶时间写专栏不容易写好。好作家可以写烂文章——不过eco的好文章我看得也很
头疼。我记得你以前说过喜欢他的哪本书。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是个意大利报纸
:
: literature
: Eco'

avatar
wh
70
我又读了一遍……这回看到“所有的人都以为这是两项工作,谁也没有想到写小说和造
迷宫是一回事”。我看得好粗。
你说的也像yeats说的古爱尔兰的daemon,就是alter-ego,他总是做和你相反的事,实
现你内心无法实现的欲望。Ego Dominus Tuus诗里说但丁的面容像石刻一样冷酷禁欲,
生活却很放荡。keats小时候贫穷病弱,长大却花天酒地纵情享乐,走另一个极端。
http://www.bartleby.com/148/33.html
borges如果对迷宫的各种可能性一视同仁,那和eco似乎有点不一样,eco的迷宫似乎有
个清晰的道德指向。或许因为eco是学者,他的理论倾向性更大;borges可能更“自由
”。

【在 m*******y 的大作中提到】
: 迷宫 不是具体的迷宫啊。中国间谍祖先写的小说才是迷宫,“一个象征的迷宫”,这
: 个故事其中折射出的不同可能性的世界才是迷宫。
: 我喜欢他的原因,可能就是这种世界是迷宫的感觉。所有的一切折射出不同的可能,谁
: 也不比谁虚假,鬼魂和行人并肩在街上行走、互换角色。每一个意象的背后都可以看到
: 不同的故事。
: 就好像 卡而为落 一个故事里写到的一次会面 “我就是你选择左转时向右转的那个人
: ,我就是你从左边杯子里喝酒时从右边杯子里喝酒的那个人,我就是你娶黑发姑娘时娶
: 了金发姑娘的那个人”。波而和司 的故事总是能够用他不确定的口吻给我塑造出这个
: 无限可能的迷宫。

avatar
wh
71
你还推荐borges的其他什么小说?多谢!

【在 m*******y 的大作中提到】
: 英国人的花园只是迷宫的一个象征。真正的迷宫是有着无穷可能性的世界。
: “在其中一个,您是我的朋友。在另外一个,您是我的敌人。”大意如此。

avatar
m*y
72
恩恩,我觉得borges是对迷宫有各种可能的这种繁复性本身感兴趣,而并不是对某一个
甚至是所有的可能性感兴趣(当然是相对而言)。所以他感兴趣的是整个世界,在其中
故事们可以被折射出无数个角度。
Borges喜欢的另一个形象是镜子,“镜子和XX都是污秽的,因为它们都使形象增加”。
或者是黄帝诗人写的一句诗,短短的几句话里包含了整个世界。
或者是印加祭司在豹子花纹中悟道的十几个词,说出来就成为全能。
Calvino 那个故事风格其实和borges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只是那个人物本身总让我联想
到borges的风格。命运交叉的城堡 倒本来就是他写folklore的一个尝试,所以你联想
到古爱尔兰的故事还真不是没有原因。
话说这些古老故事里的形象其实真的是简明深刻,最近由于纠结一个妹纸,总会感慨
calvino的这个故事。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又读了一遍……这回看到“所有的人都以为这是两项工作,谁也没有想到写小说和造
: 迷宫是一回事”。我看得好粗。
: 你说的也像yeats说的古爱尔兰的daemon,就是alter-ego,他总是做和你相反的事,实
: 现你内心无法实现的欲望。Ego Dominus Tuus诗里说但丁的面容像石刻一样冷酷禁欲,
: 生活却很放荡。keats小时候贫穷病弱,长大却花天酒地纵情享乐,走另一个极端。
: http://www.bartleby.com/148/33.html
: borges如果对迷宫的各种可能性一视同仁,那和eco似乎有点不一样,eco的迷宫似乎有
: 个清晰的道德指向。或许因为eco是学者,他的理论倾向性更大;borges可能更“自由
: ”。

avatar
m*y
73
恩基本上所有的短篇吧,比较著名的那些就可以。象什么 巴比伦图书馆 玫瑰街角的汉
纸,不死的人。有一个风格比较不同也不太有名,但我非常喜欢的是 乌尔里克。
诗的话我读的不多,因为是读英文版的缘故,自己西班牙语又不通,计划什么时候自学
中~~~ 你可以google一个Delia Elena San Marco
网上可以搜到的另外一个英文诗我也很喜欢:
What can I hold you with?
I offer you lean streets, desperate sunsets, the moon
of the jagged suburbs.
I offer you the bitterness of a man who has looked
long and long at the lonely moon.
I offer you my ancestors, my dead men, the ghosts
that living men have honored in marble:
my father's father killed in the frontier of
Buenos Aires, two bullets through his lungs,
bearded and dead, wrapped by his soldiers
in the hide of a cow; my mother's grandfather
-- just twenty-four -- heading a charge of
three hundred men in Peru, now ghosts
on vanished horses.
I offer you whatever insight my books may hold,
whatever manliness or humour my life.
I offer you the loyalty of a man who has never
been loyal.
I offer you that kernel of myself that I have saved,
somehow -- the central heart that deals not
in words, traffics not with dreams, and is
untouched by time, by joy, by adversities.
I offer you the memory of a yellow rose seen
at sunset, years before you were born.
I offer you explanations of yourself, theories about yourself,
authentic and surprising news of yourself.
I can give you my loneliness, my darkness, the hunger of my heart;
I am trying to bribe you with uncertainty, with danger, with defeat.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还推荐borges的其他什么小说?多谢!
avatar
m*y
74
我感觉中Borges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纯粹的讲故事的人的,不过这纯粹是一个普通读者的
感觉拉。
另,我读这篇估计得有不下上百遍。。。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又读了一遍……这回看到“所有的人都以为这是两项工作,谁也没有想到写小说和造
: 迷宫是一回事”。我看得好粗。
: 你说的也像yeats说的古爱尔兰的daemon,就是alter-ego,他总是做和你相反的事,实
: 现你内心无法实现的欲望。Ego Dominus Tuus诗里说但丁的面容像石刻一样冷酷禁欲,
: 生活却很放荡。keats小时候贫穷病弱,长大却花天酒地纵情享乐,走另一个极端。
: http://www.bartleby.com/148/33.html
: borges如果对迷宫的各种可能性一视同仁,那和eco似乎有点不一样,eco的迷宫似乎有
: 个清晰的道德指向。或许因为eco是学者,他的理论倾向性更大;borges可能更“自由
: ”。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