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b*4
1
以前有人推荐的一本修仙的书,三观正,有许多感悟和体会,这是别的书里没有或少见
的,不是徐公子的书。
紫府仙缘进城之前真是写得好,非常宁静,没有见过其他书有这样的宁静,后来作者把
这个好处不知怎么丢掉了。
avatar
f*n
2
大家觉得护短符合三观否?
神游其他尚可,就是稍有种马倾向。肉戏过多,可能是吸引不同的读者需要?
avatar
b*4
3
某个范围内,护短的三观很正啊,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在这个
范围之外,就难说了。
孔夫子其实是一个深查人心的人。比如他有两个学生,都从别国把鲁国人赎回来。一个
接受了国家的赏金,另一个很富有,没有接受赏金,当时大家称赞还是怎样。孔子说,
这个富人做的不对。他这样做,以后别人赎了人,就不好意思再接受赏金,这样下去,
以后就没有人赎人了。
在我理解,这就是他监察人心,如果一件事利人利己,做的人就会很多,如果只是利人
,而要损己,比如赎人是要赎金的,却要求大家不取赏金,做的人就会很少。哪怕不损
己,谁愿意找麻烦呢。所以道德的标杆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大家达不到,索性连向
善的努力都放弃。
人本来就是感情的动物,父母天生会爱护照顾子女,子女也天生就会依恋尊重父母,这
都是人天生的本能,身心健康的父母子女在一起,一定会互相之间产生深刻的依恋爱护
的感情,父慈子孝是自然结果。当然这是说健康家庭。换句话说,作为子女,孝养双亲
是人的本能心理需求,作为父母,抚养后代也是本能心理需求。
在这种感情下,要求人“帮理不帮亲”,对于疏远的关系这问题还不大,对于父母子女
这种强烈感情,恐怕就做不到了,违反人的本性,做到的人恐怕极少,要求所有人去做
的话,对社会而言是在摧毁某种人的本能,结果恐怕不好。
难道没有人知道我在说的是哪本书吗。
avatar
n*m
4
不知道啊,不过你这套说辞挺好。
挖个地域坑。网上经常有人抱怨上海人怎样怎样的,说是小气,精明,等等。我倒不这
么看,上海人看似理性在前,感性在后,实则这种先小人后君子,是考虑了人的本性的
一种更合理的应对。你可以对自己要求高,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把丑化说在前头
,倒更利于今后正常的发展。

【在 b******4 的大作中提到】
: 某个范围内,护短的三观很正啊,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在这个
: 范围之外,就难说了。
: 孔夫子其实是一个深查人心的人。比如他有两个学生,都从别国把鲁国人赎回来。一个
: 接受了国家的赏金,另一个很富有,没有接受赏金,当时大家称赞还是怎样。孔子说,
: 这个富人做的不对。他这样做,以后别人赎了人,就不好意思再接受赏金,这样下去,
: 以后就没有人赎人了。
: 在我理解,这就是他监察人心,如果一件事利人利己,做的人就会很多,如果只是利人
: ,而要损己,比如赎人是要赎金的,却要求大家不取赏金,做的人就会很少。哪怕不损
: 己,谁愿意找麻烦呢。所以道德的标杆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大家达不到,索性连向
: 善的努力都放弃。

avatar
w*w
5
上海人就是小市民,眼光短浅。一点小亏都不能吃。不吃小亏怎么能占大便宜?
我说的占大便宜,不一定是占对方的。可以共赢的。
你跟其他地方人做生意,就是有钱大家赚。
你跟上海人谈生意,硬要把你砍的没钱赚才罢休。
avatar
f*n
6
我同意护短是人之常情,符合生物自私的本能。儒家是讲同心圆的吧,由我及人,从亲
到疏。我的问题是矛盾了怎么办?忠孝不能两全怎么办?为尊者晦,和大义灭亲是对立
的。仁者爱人,是否逆己则不爱?网文太多三观有问题的例子,为了护短可以不讲道理
。我不太明白儒家怎么讲爱人和取义的,尤其在护短会不利他人甚至反天下仁义的时候
avatar
l*s
7
儒家是反对大义灭亲的吧
一个著名的命题是舜窃负而逃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同意护短是人之常情,符合生物自私的本能。儒家是讲同心圆的吧,由我及人,从亲
: 到疏。我的问题是矛盾了怎么办?忠孝不能两全怎么办?为尊者晦,和大义灭亲是对立
: 的。仁者爱人,是否逆己则不爱?网文太多三观有问题的例子,为了护短可以不讲道理
: 。我不太明白儒家怎么讲爱人和取义的,尤其在护短会不利他人甚至反天下仁义的时候
: 。

avatar
f*n
8
孔子可能反对,孟子呢?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儒家是反对大义灭亲的吧
: 一个著名的命题是舜窃负而逃

avatar
f*n
9
大义灭亲很容易支持犯上作乱,但孟子也说过舍生取义,难道是因为君父高于臣子所以
舍身也不能冒犯?那么尊卑的确是按天地君亲师排的?
avatar
l*s
10
窃负而逃就是孟子说的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孔子可能反对,孟子呢?
avatar
f*n
11
谢谢各位指点。看了下窃负而逃的原文,似乎是要主持正义但要牺牲自己把老爹救走,
艰难地达到忠义和孝的两全。我觉得还是和流行的护短不太一样。是认罪而逃罪,不能
再加新罪了。和网文里的包庇还不太一样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