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
2 楼
过去的终究还是过去了。
s*r
3 楼
读Edward Abbey的《Desert Solitaire》有感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讲一片我陌生又熟悉的土地。完全是机缘,我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
活了五年。五年中,犹他的大片红色沙漠地被我和我的小车一寸寸的丈量过。看过不少
书里写到的风景,也见过一些书里提到过的印第安人。所不同的是,等我再去这片土地
的时候,早已经不再是属于艾比的“机器的五六十年代”,而是属于“电子的二十一世
纪”了。而等我有幸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离开犹他。但是一句一句的看过来,自
己却好像书里提到的“沙漠里的雨”,若有若无的漂浮在红色石头上空,离得那样近,
却似乎永远都到不了那个彼岸。那些书里描写的风景,我闭上眼睛还仍然可以看到,睁
开的那一瞬间,又要重回现实。所以我想,我读这本书,跟别人的滋味自然是不同的。
艾比的文字,写得真是美。要读过之后,才知道英文原来可以这样写。朋友说这本书是
美国大学里文学课的必读书,实在是名至实归。艾比写风,这样写:这里的风从来不停
,一阵阵的风卷着沙扑打在我脸上。但是从这样的风里看过去,却仍然有那么多值得惊
叹的事情让我们去观察。世界在这个明亮却大风的环境里是那么鲜活,春天的微热在欢
腾,早晨的阳光在雀跃。
艾比写星星这样写:最后一丝炉火卷着烟熄灭了。有那么一刻,我觉得我几乎要抓住掉
下来的星星:这里没有神秘,这里只有矛盾。相悖的真理不容辩驳的结合在一起。那要
掉下来的星星在我要接住的瞬间在空中化作了水汽,却又像水,像青烟那样流过我的指
尖。
艾比写动物,这样写:牛蛇和我相处很融洽。我把他拿起来搭在胳膊或脖子上,他毫不
抗拒。带他到屋外的寒风和阳光里,他却更喜欢躲在我的衬衫里面,盘在我腰上,歇息
在我腰带上。有时他也会从我的衬衣纽扣中间探出头来,观察一下天气。这情景让那些
碰巧看到的游客惊讶欣喜不已。
和大多数的游客描写风景不一样。艾比是生活在这里的。和我这种住在小镇上的人都不
一样,艾比是生活在深深的沙漠,一间小小的蓬车里。一个人。于是他有太长的时间来
观察天光一分一秒的变化,看高原变化莫测的云,星空,还有周围除了他以外一切的活
物。他和他周围的一切是完完全全融合在一起的。是艾比对这片沙漠的爱,一字一句的
写下了这本书。
孤独的沙漠里不仅仅是自然,也有人。旅行者,印第安人。写这本书的时候,艾比处在
一个微妙的年代(也跟现在的我们一样)。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机器已经代替了这个发
达国家的原始作坊。柏油路已经开始延伸到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艾比显然并不喜欢
这个过程。他花了整整一节来抱怨“工业旅行者”给这篇土地带来的破坏。那些坐着汽
车来公园参观的人,不愿意花掉自己任何体力去看仅仅是几个小时脚程的风景,并且仍
然希望随时随地喝到“可口可乐”。艾比甚至花了好大篇幅及其细致的提了三个建议。
包括:1.国家公园里禁车;2. 国家公园里不准修路;3. (既然没有车也没有路)所有
的维护以及调研就应该让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步行完成!
多么可爱的艾比。艾比在1989年去世。89年美国的国家公园的建设已经相当完善了。但
是朋友告诉我说,那时候的南犹他,仍然是相当的荒凉。跟现在比起来,国家公园的的
游客要少许多。管理也不像现在这样严格,因为人少,你几乎可以露营在你想露营的任
何地方。不像现在,仅有的几个允许露营的地方,一到旺季,就要抢得头破血流。读这
个章节的时候,我一直忍不住在心里想,要是艾比活到今天,该怎么想啊?
人类社会工业化,以及电子化的进程是没有办法阻挡的。其实艾比在南犹他生活的年月
,南犹他要更有人气。南犹他多铀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五六十年代铀矿的开采,
着实让这片土地活跃不少。但是毕竟人口少,荒凉了几十万年的土地,在大肆修路之前
,仍然荒凉着。旅行者到底可以给自然带来多大的破坏,我也不知道。至少在我所能观
察的“南犹他”这篇土地上。今天的公路建设已经相当完善的南犹他,在我看来,是刚
刚好。仍然有Canyonland这种不用越野车或者步行,自行车等工具无法好好观赏的地方
,也有Arches这种老少咸宜的公园,需要花一点点力气,但是不需要花太多(话说回来
,我还真听说过国人连Delicate Arch都走不到的,这种体力。。。叹!)。旺季在
Arches里,的确还算挺多人,但是并不恐怖(我觉得跟淡季时的九寨张家界差不多?)
。淡季就根本是鲜见一人了!如果出了国家公园,人就更少。大条马路上其实都没几辆
车,有时候开老远都见不到一个活物。但是却提供给了喜欢自然的人无穷多的选择。停
车场大部分时间小车就可以开到(雪天可能难一些),然后有无穷的可能性让你去徒步
体验。唉,也许是我没有看到艾比那时候的南犹他吧。很难想象在没有这些公路之前,
南犹他能wild到什么程度。
但是我却能理解艾比。这种理解大多来自于对中国一些公园的观察上。中国对公园的建
设着实有点过。不光光是路,只要是个稍微高一点的山包包,就恨不得再建个缆车。电
梯什么的,都到张家界去了。一到黄金周,那个人啊。。。我都不忍心看下去。这么好
的土地。比南犹他只好不坏的土地!可是又能怎么办呢?就像艾比的无力,我们对中国
自然保护和建设之间矛盾的无力,只能是留待时间来解决吧。
艾比的书里,反反复复提到的安静和孤独,今天大概再少有人能体会到。读者读书,诗
一样的语言能描述的也只是个细微末节。我一直向往荒野,也大概是因为真正的荒野已
经很难找到。那末,就让我们抽一个有阳光,或者有细雨的下午,怎样都没关系,但是
要静静的,一定要静静的,来读这本《孤独的沙漠》吧!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讲一片我陌生又熟悉的土地。完全是机缘,我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
活了五年。五年中,犹他的大片红色沙漠地被我和我的小车一寸寸的丈量过。看过不少
书里写到的风景,也见过一些书里提到过的印第安人。所不同的是,等我再去这片土地
的时候,早已经不再是属于艾比的“机器的五六十年代”,而是属于“电子的二十一世
纪”了。而等我有幸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离开犹他。但是一句一句的看过来,自
己却好像书里提到的“沙漠里的雨”,若有若无的漂浮在红色石头上空,离得那样近,
却似乎永远都到不了那个彼岸。那些书里描写的风景,我闭上眼睛还仍然可以看到,睁
开的那一瞬间,又要重回现实。所以我想,我读这本书,跟别人的滋味自然是不同的。
艾比的文字,写得真是美。要读过之后,才知道英文原来可以这样写。朋友说这本书是
美国大学里文学课的必读书,实在是名至实归。艾比写风,这样写:这里的风从来不停
,一阵阵的风卷着沙扑打在我脸上。但是从这样的风里看过去,却仍然有那么多值得惊
叹的事情让我们去观察。世界在这个明亮却大风的环境里是那么鲜活,春天的微热在欢
腾,早晨的阳光在雀跃。
艾比写星星这样写:最后一丝炉火卷着烟熄灭了。有那么一刻,我觉得我几乎要抓住掉
下来的星星:这里没有神秘,这里只有矛盾。相悖的真理不容辩驳的结合在一起。那要
掉下来的星星在我要接住的瞬间在空中化作了水汽,却又像水,像青烟那样流过我的指
尖。
艾比写动物,这样写:牛蛇和我相处很融洽。我把他拿起来搭在胳膊或脖子上,他毫不
抗拒。带他到屋外的寒风和阳光里,他却更喜欢躲在我的衬衫里面,盘在我腰上,歇息
在我腰带上。有时他也会从我的衬衣纽扣中间探出头来,观察一下天气。这情景让那些
碰巧看到的游客惊讶欣喜不已。
和大多数的游客描写风景不一样。艾比是生活在这里的。和我这种住在小镇上的人都不
一样,艾比是生活在深深的沙漠,一间小小的蓬车里。一个人。于是他有太长的时间来
观察天光一分一秒的变化,看高原变化莫测的云,星空,还有周围除了他以外一切的活
物。他和他周围的一切是完完全全融合在一起的。是艾比对这片沙漠的爱,一字一句的
写下了这本书。
孤独的沙漠里不仅仅是自然,也有人。旅行者,印第安人。写这本书的时候,艾比处在
一个微妙的年代(也跟现在的我们一样)。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机器已经代替了这个发
达国家的原始作坊。柏油路已经开始延伸到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艾比显然并不喜欢
这个过程。他花了整整一节来抱怨“工业旅行者”给这篇土地带来的破坏。那些坐着汽
车来公园参观的人,不愿意花掉自己任何体力去看仅仅是几个小时脚程的风景,并且仍
然希望随时随地喝到“可口可乐”。艾比甚至花了好大篇幅及其细致的提了三个建议。
包括:1.国家公园里禁车;2. 国家公园里不准修路;3. (既然没有车也没有路)所有
的维护以及调研就应该让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步行完成!
多么可爱的艾比。艾比在1989年去世。89年美国的国家公园的建设已经相当完善了。但
是朋友告诉我说,那时候的南犹他,仍然是相当的荒凉。跟现在比起来,国家公园的的
游客要少许多。管理也不像现在这样严格,因为人少,你几乎可以露营在你想露营的任
何地方。不像现在,仅有的几个允许露营的地方,一到旺季,就要抢得头破血流。读这
个章节的时候,我一直忍不住在心里想,要是艾比活到今天,该怎么想啊?
人类社会工业化,以及电子化的进程是没有办法阻挡的。其实艾比在南犹他生活的年月
,南犹他要更有人气。南犹他多铀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五六十年代铀矿的开采,
着实让这片土地活跃不少。但是毕竟人口少,荒凉了几十万年的土地,在大肆修路之前
,仍然荒凉着。旅行者到底可以给自然带来多大的破坏,我也不知道。至少在我所能观
察的“南犹他”这篇土地上。今天的公路建设已经相当完善的南犹他,在我看来,是刚
刚好。仍然有Canyonland这种不用越野车或者步行,自行车等工具无法好好观赏的地方
,也有Arches这种老少咸宜的公园,需要花一点点力气,但是不需要花太多(话说回来
,我还真听说过国人连Delicate Arch都走不到的,这种体力。。。叹!)。旺季在
Arches里,的确还算挺多人,但是并不恐怖(我觉得跟淡季时的九寨张家界差不多?)
。淡季就根本是鲜见一人了!如果出了国家公园,人就更少。大条马路上其实都没几辆
车,有时候开老远都见不到一个活物。但是却提供给了喜欢自然的人无穷多的选择。停
车场大部分时间小车就可以开到(雪天可能难一些),然后有无穷的可能性让你去徒步
体验。唉,也许是我没有看到艾比那时候的南犹他吧。很难想象在没有这些公路之前,
南犹他能wild到什么程度。
但是我却能理解艾比。这种理解大多来自于对中国一些公园的观察上。中国对公园的建
设着实有点过。不光光是路,只要是个稍微高一点的山包包,就恨不得再建个缆车。电
梯什么的,都到张家界去了。一到黄金周,那个人啊。。。我都不忍心看下去。这么好
的土地。比南犹他只好不坏的土地!可是又能怎么办呢?就像艾比的无力,我们对中国
自然保护和建设之间矛盾的无力,只能是留待时间来解决吧。
艾比的书里,反反复复提到的安静和孤独,今天大概再少有人能体会到。读者读书,诗
一样的语言能描述的也只是个细微末节。我一直向往荒野,也大概是因为真正的荒野已
经很难找到。那末,就让我们抽一个有阳光,或者有细雨的下午,怎样都没关系,但是
要静静的,一定要静静的,来读这本《孤独的沙漠》吧!
b*n
4 楼
今晚又听了很多遍这首。
苏轼有一句,我思君处君思我。和这首歌歌名形式颇为相近。可惜啊可惜,意境大不同
。怎么不叫人唏嘘。
苏轼有一句,我思君处君思我。和这首歌歌名形式颇为相近。可惜啊可惜,意境大不同
。怎么不叫人唏嘘。
P*s
5 楼
你写的也很美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读Edward Abbey的《Desert Solitaire》有感
: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讲一片我陌生又熟悉的土地。完全是机缘,我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
: 活了五年。五年中,犹他的大片红色沙漠地被我和我的小车一寸寸的丈量过。看过不少
: 书里写到的风景,也见过一些书里提到过的印第安人。所不同的是,等我再去这片土地
: 的时候,早已经不再是属于艾比的“机器的五六十年代”,而是属于“电子的二十一世
: 纪”了。而等我有幸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离开犹他。但是一句一句的看过来,自
: 己却好像书里提到的“沙漠里的雨”,若有若无的漂浮在红色石头上空,离得那样近,
: 却似乎永远都到不了那个彼岸。那些书里描写的风景,我闭上眼睛还仍然可以看到,睁
: 开的那一瞬间,又要重回现实。所以我想,我读这本书,跟别人的滋味自然是不同的。
: 艾比的文字,写得真是美。要读过之后,才知道英文原来可以这样写。朋友说这本书是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读Edward Abbey的《Desert Solitaire》有感
: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讲一片我陌生又熟悉的土地。完全是机缘,我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
: 活了五年。五年中,犹他的大片红色沙漠地被我和我的小车一寸寸的丈量过。看过不少
: 书里写到的风景,也见过一些书里提到过的印第安人。所不同的是,等我再去这片土地
: 的时候,早已经不再是属于艾比的“机器的五六十年代”,而是属于“电子的二十一世
: 纪”了。而等我有幸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离开犹他。但是一句一句的看过来,自
: 己却好像书里提到的“沙漠里的雨”,若有若无的漂浮在红色石头上空,离得那样近,
: 却似乎永远都到不了那个彼岸。那些书里描写的风景,我闭上眼睛还仍然可以看到,睁
: 开的那一瞬间,又要重回现实。所以我想,我读这本书,跟别人的滋味自然是不同的。
: 艾比的文字,写得真是美。要读过之后,才知道英文原来可以这样写。朋友说这本书是
b*e
6 楼
握手銆溛乙渤不墩獗臼椋谟趟罟ス切┕夜啊J芩钠舴⒆芟胧裁词焙
蜃约阂残匆桓鲇渭牵桓鲎约旱陌姹荆呛恰A\0【 在 shaker (看麦娘) 的大作中
提到: 】
蜃约阂残匆桓鲇渭牵桓鲎约旱陌姹荆呛恰A\0【 在 shaker (看麦娘) 的大作中
提到: 】
s*2
7 楼
写得不错。但是你对书名的理解不正确。这里Solitaire是名词,应理解为宝石(准确
地含义是“独钻”),所以书名应翻成“沙漠瑰宝”才对。
如果是孤独的沙漠,那就是Solitary Desert了。
地含义是“独钻”),所以书名应翻成“沙漠瑰宝”才对。
如果是孤独的沙漠,那就是Solitary Desert了。
s*r
9 楼
这样啊,倒是新学了一个词。这本书被翻译的次数不多,最流行的一个版本翻的是《孤
独的沙漠》,我也的确没多想,就照搬啦!不过这里的solitaire,我觉得强调的是“
独自”不是宝石,所以《孤独的沙漠》可能的确不太准确,也许是“沙漠独居者”之类
的更符合文义。
独的沙漠》,我也的确没多想,就照搬啦!不过这里的solitaire,我觉得强调的是“
独自”不是宝石,所以《孤独的沙漠》可能的确不太准确,也许是“沙漠独居者”之类
的更符合文义。
s*2
10 楼
Solitaire 的确可以有“独居者”或者“隐者”的意思。但是这个词在全书里并没有再
出现,至于怎么理解,还是靠读者其人饮水自己体会。
其实,这本书里的Edward Abbey还是比较温和的,除了那篇Polemic: Industrial
Tourism & the National Parks之外,其它小文都以描述荒漠的景色和生活为主(还有
几篇算是讲故事),文字都很美。Abbey后期的作品棱角就很多,他甚至到了反感别人
称他为nature writer,他说他不是nature writer而是一个反叛者。他在序言里也说到
读者手里拿的是一块墓碑(You're holding a tombstone in your hands.),意思就
是说他认为荒漠这样的野地(wilderness),最终会被Industrial Tourism毁掉,所以
我个人觉得Solitaire更多地是表达荒漠如同一块美丽然而易碎的瑰宝。当然理解成隐
者也可以,他的原意可能就是要这样双关罢。
至于孤独的沙漠,那是翻译者根本没读通。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样啊,倒是新学了一个词。这本书被翻译的次数不多,最流行的一个版本翻的是《孤
: 独的沙漠》,我也的确没多想,就照搬啦!不过这里的solitaire,我觉得强调的是“
: 独自”不是宝石,所以《孤独的沙漠》可能的确不太准确,也许是“沙漠独居者”之类
: 的更符合文义。
出现,至于怎么理解,还是靠读者其人饮水自己体会。
其实,这本书里的Edward Abbey还是比较温和的,除了那篇Polemic: Industrial
Tourism & the National Parks之外,其它小文都以描述荒漠的景色和生活为主(还有
几篇算是讲故事),文字都很美。Abbey后期的作品棱角就很多,他甚至到了反感别人
称他为nature writer,他说他不是nature writer而是一个反叛者。他在序言里也说到
读者手里拿的是一块墓碑(You're holding a tombstone in your hands.),意思就
是说他认为荒漠这样的野地(wilderness),最终会被Industrial Tourism毁掉,所以
我个人觉得Solitaire更多地是表达荒漠如同一块美丽然而易碎的瑰宝。当然理解成隐
者也可以,他的原意可能就是要这样双关罢。
至于孤独的沙漠,那是翻译者根本没读通。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样啊,倒是新学了一个词。这本书被翻译的次数不多,最流行的一个版本翻的是《孤
: 独的沙漠》,我也的确没多想,就照搬啦!不过这里的solitaire,我觉得强调的是“
: 独自”不是宝石,所以《孤独的沙漠》可能的确不太准确,也许是“沙漠独居者”之类
: 的更符合文义。
相关阅读
好书告诉你[转载] 余杰,你忏悔吧!!! (collection 1)[转载] 由世界到人--- 村上春树小说评述(3)学术著作岂能一错再错Re: 好玩的一段:)爱到深处是这么美好----王小波致李银河自由社会秩序原理(哈耶克)-2[转载] Recommend a Book读红拂夜奔三年记小王子与狐狸(转帖)Re: 为读莎士比亚 宁愿入狱坐牢格拉斯的寓言小说及其意识形态(傅正明)对存在的勘探(吴晓东)推荐一本书The Secret Garden太阳依旧升起自由社会秩序原理 (哈耶克)-1[转载] 布兰顿·蒂娜的青春与死亡[转载] 评伊莎贝尔·阿连德的《财富之女》小王子(转帖)恋恋风尘恋恋情(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