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抗战中鲜为人知的关键战役——保卫石牌镇(组图)
avatar
抗战中鲜为人知的关键战役——保卫石牌镇(组图)#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j*p
1
抗战中鲜为人知的关键战役——保卫石牌镇(组图)
石牌镇(网络图片)
一、五年前的部署,就是为了今天的决战
石牌是个不足百户的古镇,在宜昌县(今宜昌市夷陵区)境内,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右
岸,距离宜昌城30多里,扼守长江天险,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日军侵占宜昌后,石
牌便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道可以称作“天险”的门户。
石牌一旦被攻陷,在日军的水陆空配合下,重庆将无险可守,中国将无险可守。
中日双方都看到了这里的重要性,中国海军于1938年冬就在石牌设置了第一炮台,安装
大炮共10尊,配备漂雷队、烟幕队和100余名官兵,用于封锁长江。果然,1941年3月上
旬,日军以重兵从宜昌对岸进攻石牌正面的平善坝,并以另一路进攻石牌侧翼之曹家畈
。两路日军当时都遭到我守军的严重打击,惨败而归。吸取教训的日军不敢贸然从正面
夺取石牌要塞,于是,1943年5月,日军采取大兵团迂回石牌背后企图攻而取之。
身在重庆的蒋介石自然对石牌要塞的安危极为关注,他不止一次地给六战区陈诚、江防
军吴奇伟拍来电报,强调确保石牌要塞。5月22日,蒋介石又发来电令:“石牌要塞应
指定一师死守。”如此重任即落在十八军第十一师身上,师长胡琏,这位国军的名将。
胡琏(网络图片)
二、该来的战斗必然要来,打吧!
1943年5月25日,日军逼近石牌要塞。双方的兵力对比如下:
日军:两个师团、一个旅团,其中有被称为“钢铁猛兽”的也是日军在中国战场唯一纯
野战部队的第十一军,一共10万兵力直面扑来。
国军:胡琏率领的十八军第十一师驻守核心阵地,第十集团军第九十四军主力掩护右翼
,空军战机协同作战,并对日军后方实施轰炸,切断敌之增援和补给。
在此关键时刻,从重庆传来蒋介石5月26日颁行的手令。蒋公指出,石牌乃中国的斯大
林格勒,是关系陪都安危之要地。并严令江防军胡琏等诸将领,英勇杀敌,坚守石牌要
塞,勿失聚歼敌军之良机。接到手令的胡琏当即立下遗嘱,决心与石牌共存亡,并把师
指挥所推进到离火线很近的虫客蚂包,亲临指挥。
5月28日,日军第三、第三十九师团开始向石牌推进,向我第十一师第一道防线南林坡
阵地发起攻击。同时,右邻之十八师阵地也受到日军的袭击。至此,一场争夺石牌之战
在西陵峡展开。战斗之激烈,为八年抗战中鄂西战事所绝有。
三、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成建制地殉国
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三营驻守的南林坡阵地是日军主攻目标,在九连、八连相继打光之后
,七连坚守阵地四天四夜,没有后退一步,在对方的飞机、直射钢炮和数十次冲锋的进
攻下,仅存70余人奉命撤出战斗,迫击炮炮手全部牺牲,重机枪排死亡惨重,技术兵幸
存无几。
5月29日,日军第三十九师团主力分兵两路向我十一师阵地大举进犯。日军为了攻占主
峰大松岭,在飞机支援下,向我坚守主峰阵地第十一师的一个连发起数次冲锋。终因众
寡悬殊,该连亦伤亡过半,被迫撤离牛场坡。由于失去屏障,5月30日朱家坪被敌攻占。
与此同时,日军第三师团另一部越过桃子垭,向桥边南之天台观一线我十八军暂编第三
十四师阵地进犯。天台观是我军这一带的制高点。这天,日军沿点心河从天台观背面向
我攻击,企图夺取天台观。当敌进至点心河时,即遭到我军阻击,一举毙伤敌300多人
。日军无奈遂转攻王家坝,又遭我军分头迎击,无法进展。这时,第三师团的中火田部
队前来驰援,卡断了天台观与大军的联系。守卫天台观的暂三十四师一排战士与敌顽强
拼搏。日军几攻不下,又调来飞机助战。我一排战士聚集在冬荆树下坚持战斗,飞机竟
把冬荆树炸成秃桩,山头土翻几层,一排全部殉国。
日军攻下天台观后,骑兵队突入窄溪口,又遭到我龙家岩阵地守军迫击炮的攻击,迫使
敌骑落荒后撤。不久,日军步兵在飞机掩护下强行通过窄溪,向八斗方我十一师二线阵
地突进。
石牌要塞保卫战打得非常艰苦,一方志在必得,一方拼命死守。5月29日,胡琏对团长
们发令:“从明天起,我们将与敌人短兵相接……战至最后一个,将敌人枯骨埋葬于此
,将我们的英名与血肉涂写在石牌的岩石上。”自日军进入我石牌外围主阵地后,由于
这一带丛山峻岭,其步兵仅能携山炮配合作战,抵挡不住我军之打击。于是便用飞机轰
炸以代替炮击,每天保持9架飞机低飞助战。到了5月30日,越来越多的日军突破外围防
御,开始强攻石牌要塞。敌在空军掩护下,分成若干小股向我阵地猛攻,只要有一点空
隙,日军即以密集队伍冲锋,作锥形深入。当敌我双方都以不惜生命为代价摧夺着石牌
前沿的阵地时,战区总司令陈诚上将曾给胡琏打过电话:“守住要塞有无把握?”胡琏
斩钉截铁地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其英雄气概可见一斑。几个小时
之内,国家的命运就要被决定,而胜利的天平似乎又在向日本方向倾斜。越来越多的中
日两军士兵开始上刺刀——他们已经近到能够清晰地看到彼此的面庞了。在这个时候,
成千上万中日两军的士兵正端着刺刀冲向彼此。
四、近身肉搏,三个小时没有枪声的战斗,阵地没丢
我十一师官兵在胡琏指挥下奋勇作战,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曾有3个小时听不
到枪声,这不是双方停战,更不是休息,而是仗已经打到无法开枪的程度了,敌我两军
扭作一团展开肉搏战,他们在拼刺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白刃战就此爆发。
攻击三角岩、四方湾之敌1000余人,为争夺制高点黔驴技穷,一度施放催泪瓦斯弹。我
军无防化设备,用血肉之躯与敌相拼,竟奇迹般将敌歼灭殆尽。八斗方之争夺,是这次
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敌每一寸土地之进展,必须付出同等血肉之代价。两军在此弹丸
之地反复冲杀,日月为之黯然失色。我军浴血奋战,击毙日军近2000人,阵地前沿敌军
尸体呈金字塔形。中央社向全国播发消息称:“宜昌西岸全线战斗已达激烈.每一据点
均必拼死争夺。”这是当时战役的真实写照。《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描写在这场白刃
战中战死的少年:“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
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
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橘园里吸着小口的香茶,悠闲地看着儿孙,温
暖地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死掉了。”在那个残酷的午后,无
数壮士的鲜血浸透了长江南岸的土地。三个小时没有枪声的拼杀后,白刃战落下了帐幕
,1500名中国士兵静静地躺在中国最美的江山中。他们曾英勇地战斗,此时却安静、腼
腆,犹如他们短暂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那样。中国军队的阵地没有丢失,败退的是日本
人。
五、民国最后的空军和海军精锐尽出,空战开始了
为配合陆军作战,保卫石牌,我空军和美国盟军战机频频出动,在战场或战场附近对日
军进行攻击,断敌增援和补给。5月29日,我空军攻击了宜昌城,炸死、炸伤日军30余
人;30日又攻击了宜昌东之日军土门垭机场,炸死日军2人,炸毁飞机1架;5月31日,
在石牌大战的最后时刻,我空军与地面部队联合作战,同日军飞机展开激烈的空战,击
落敌机6架。空军出动,大振了我军士气。石牌要塞的海军官兵,除不断向长江江面布
放漂流水雷,阻止日军舰船溯江西上与陆军协同外,他们坚守炮台战斗岗位,沉着应战
,任凭日军飞机、大炮猛烈轰击,临危不惧,决心与炮台共存亡。
由于守军意志坚决,日军久攻石牌不下,损兵折将惨重,士气和信心完全丧失。到了5
月31日夜晚,战场上的枪炮声突然沉寂下来,进犯石牌之敌纷纷掉头东逃。石牌要塞虽
历经烽火,但仍屹立在西陵峡之滨,固若金汤,如同一座铜墙铁壁。此次石牌大战,我
军打死打伤日军达7000人,缴获器械无数。
石牌保卫战从1939年3月设立江防军开始,到1943年6月石牌决战取得胜利止,历时5年
,中间发生不下百场的战斗,战线铺漫到了整个鄂西宜昌辖区。尤其是1943年5月5日至
6月18日决战期间,中国军队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为指挥,率形成石牌三条重要防
线,于5月5日,与日军第十一军军长横山勇率日军第3、第13、第39师团展开殊死决战
。战至6月2日,中国军队全线反攻,日军溃不成军,节节改退,取得了以“太史桥大捷
”为标志的石牌保卫战主战场的彻底胜利。
这场决战,中国军队投入兵力15万人,日军投入10万兵力,日军伤亡兵力25718人,损
失飞机45架,汽车75辆,船艇122艘;中国军队仅伤亡一万余人取得战争胜利。
avatar
r*e
2
胡琏是猛将;解放军也没少吃苦头。不像薛岳,内战外行。
另外石牌吃紧的根子是当年五战区张自忠战败,丢了宜昌。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