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厂,心脏跳不到下岗科技新闻2022-03-03 15:03 互联网大厂,996的福报,毕业生的终极梦想。 但最近两年,大厂祛魅不少。 接二连三的猝死新闻,员工被迫辞退的纠纷。 资本运转下,你我皆是螺丝钉的现实打碎幻想。 尽管如此,仍有无数人削尖脑袋想进入大厂,留在大厂。 毕竟,大厂背后的光环与福利,没有几个社畜能抵挡。 但成为真正的大厂人,拿到offer只是第一步。 转正,才是通往大厂的最后一道验证。 大厂试用半年为期,有人张望入口,有人起身逃离,有人继续留下… 关于转正,大厂人都有一个共识:实习生是最卷的。 这涉及到一个大厂常用的名词:head count(企业预计招聘的员工数量,也就是转正名额,以下简称hc)。 正职员工是一个萝卜一个hc,但实习生可能是好几个人竞争一个hc,甚至没有hc。 同部门的正职员工跟我说过,在这撑过半年,才算是活下来。 活下来有两个含义,一是能扛住大厂飞速运转的压力不走人,二是在经历这一切过后拿到hc。 当时进的小部门实习生加上我只有2个,直到实习结束,我们两个谁也没留下来。 12月份进公司,五月份离开。 半年时间从前辈带着做小任务到能独立负责项目,我的抗压能力呈倍数增长。 在大厂做项目能明显感觉出自己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一个商单项目同时覆盖好几个部门。 你负责的环节弄错数据耽误进度,可能拖累好几个部门同事加班来收尾。 也是从这个时候我开始焦虑到整晚整晚睡不着觉。 项目涉及的金额和数据越大越心慌,下班时间从7点、8点、9点…越拖越晚。 同部门的实习生要么是985名校毕业要么是国外海归,同辈压力具像化到简历的标点符号。 更割裂的是,实习生和正职员工的区别待遇对比,让归属感几乎降为0。 项目上接触不到太核心的业务内容,公司的内部邮件很多没有查看权限。 公司专属软件不必下载,节假日福利也是没有。年底公司开线上年会,我全程是在隔壁同事手机上看完的。 尽管同事和上司氛围都很好,福利红包什么的都特地分我点。 但身在其中还是很像被无形屏障隔离的外人。 一月份我开始试探性地问leader能不能转正,得到的答案是到时候再看有没有hc。 4月份再次询问,leader说可以看其他工作了,明确知道自己留不下来了。 中间我们也有过面谈,他的意思也都是含糊。 后来偶然在小红书上刷到延迟转正的画饼话术,才发现好几条都在leader嘴里听过。 更离谱的是,离开后才发现我们组是一直有hc的,其他方向还在招人。 而隔壁部门的同期实习生,因为领导满意,特地给她调换到有hc的部门转正。 两个消息叠加冲击力不小,我第一反应除了失落难过,还有无限的自我怀疑。 要好的前同事安慰我:“如果领导一开始就说没有hc,怕你不好好干活。” 其实道理我都懂,站在leader立场上,他这么做的缘由我也能理解。 但我难过的点在于,不管留不留下在职期间我都会努力干活,没有hc可以早点跟我说的。 也不至于错过春招,两头落空。 后来投简历我也没有刻意避开大厂,只是在某些被画饼的时刻提醒自己: 认清现实,小心落空。 我,大厂内容运营正职,已转正。 说起我的转正经历,可能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波折。 正常申请,正常考核,正常通过。 没有电视剧里的勾心斗角,转正当天还是我提醒了领导一句记得通过申请。 大厂都是有多少hc招多少人,同事之间不存在竞争一个hc的关系,但及格线悬在你自己的头顶。 我们没有同期这个概念,职位有空缺就会招人,和我同时间差不多进来8个人,有两个没有通过最终考核。 转正考核标准基本从3个层面判定,业务能力,制度规范,当然也包括KPI。 但KPI的划定很有意思,我在试用期的时候其实是不太清楚自己的KPI具体是什么,直接主管会有很大的裁量权。 说实话,有些能力可能只存在于领导对你的主管判断中,如果领导对你的观感不好,对你并不有利。 同事平行之间不形成竞争关系,但模糊的标准线难免会想让人再往上够一够。 比如我刚入职第二个月就加班加满36小时了。 加满36小时不是因为只加了36小时,而是劳动法规定一个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 再比如我曾经做到过在这个月的二三号左右,就用光了这个月的加班份额。 朋友857蹦迪,我在旁边摸黑打字,这场面都已经见怪不怪。 有次我生日当天晚上还在加班,打车回家因为建党庆典还堵路上了好久,那滋味我现在还记得。 说回没通过考核的那俩同事,我倒不觉得和加不加班关系有多大。 毕竟,他俩工作态度都挺端正,该加班的班一次也没少过。 其实在你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领导对你的能力就会有个基本的概念了。 如果认可你的能力,那转正是很自然的事,但如果觉得你能力还是有所欠缺,会先试图去教你 但如果一段时间后还没有起色,就无法转正。 认真负责的加班算得上是锦上添花,但不会成为你留在大厂的决定性因素。 大厂外包转正难,老生常谈。 但我只花了半年时间就转成了正职,算是我们部门里用手指头能数过来的幸运儿。 这份运营的活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对于外包、转正这些字眼完全没有概念。 入职前leader说有机会转正,入职后从同事嘴里才知道,这个机会无限接近于0。 大厂工作title表面听起来光鲜,但挂上外包这俩字,总多了点说不清的尴尬。 跟正职同学在同一个地方办公,但什么都不一样。 工资可能只够到人家的零头,没有年终奖,没有等级评定,没有节假日福利,工作内容也是垂直类目,没有太多KPI。 入职不到俩月,已经听过不下10个关于同事转正失败离职的例子。 有人是试探性跟leader提过,直接被拒绝,理由是没有hc。 有人从入职到离职,也没有拿到转正名额。 有人在这呆了三四年一直转不了正,最后也不抱希望了,给多少工资干多少活。 转正的机会近乎渺茫,大家的工作态度开始出奇地一致:转不了正,那就躺平。 半年呆下来,我只感觉与其在这混吃等死,倒不如出去搏搏别的机会。 跟leader提了离职,手上也拿到了跟现在薪资待遇差不多的offer,准备走人。 leader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说现在活多人少新员工也不好找,正巧手里有个hc,可以给我争取转正的机会。 先找hrg,再找大团队的领导沟通,按面试流程给我进行转正申请,不到一周转正审批就通过了。 但转正之后,人和人的关系变得很微妙。 拿我身边的一对朋友来说,一个即将要转正,一个即将要离职。 要转正的那个,开始有明显的加班倾向加班,多干活,让领导看到自己在辛苦的工作。 要离职的那个,情绪恹恹的,不爱搭理人,包括他朋友。 本来以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有次隔着洗手间的门却听见部门同事那句“肯定和leader有一腿,要不转正的咋是她。” 现在回头想想我整个转正经历,能力和运气的占比我也说不出来几比几。 但跨过进入大厂的那条线,我才发现,围墙另一边的风景也未必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 大厂这俩字,对年轻人来说像是一个盛大的淘金幻梦。 拼命想进去的人看到的是优越的平台,高于平均水准的薪资,快速锻造自我的速度; 在围墙内想走出来的人厌倦于它制度的冷漠,高速运转的内耗,人与人之间的倾轧。 好与坏,只有风暴中心的人看得清。 半年的转正期,就像是最后一根价值认同绳。 续上了,继续留下追梦。 没续上,起身寻找方向。 毕竟,大厂只是人生的一段经历。 不是人生的终点。 采访 / 从不喝奶茶 策划 / 姜 姜 视觉 / 幽灵糖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互联网大厂 不是梦工厂 ↓↓🏃♀️↓↓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