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秋风宝剑孤臣泪,请君莫作等闲看
avatar

秋风宝剑孤臣泪,请君莫作等闲看

薛依云
1楼
秋风宝剑孤臣泪,请君莫作等闲看
(一)
前些时候,疫情喧嚣,深居简出;以“闲”解诗,写了九篇:言似已尽,实而未然。今天脑海突然冒出一句“请君莫作等闲看”,一时想不起曾在那里读过。上网查询了一下,才知道是李鸿章的遗诗(或称绝命诗-临终诗),全诗如下:

但网上也有议论其原作真伪。
(1)有说李鸿章在临终之际(1901年11月7日)感念一生中万事种种,口述了这首七律,当时跟随四十年的老臣周馥,在床边眼看老李已咽,但双目炯炯不闭,遂哭出声来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去吧!”,言毕目乃瞑,犹溜涕,口动欲语,可伤也。(参阅周馥拟写的《李文忠公七律诗》)。
查周馥(1837~1921)初为李鸿章文牍,协其兴办洋务三十余载,在北洋海军、武备学堂、天津电报局及开平煤矿创办过程中均有作为,是后期洋务运动实际上的操盘手,而且助开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与安徽公学,有功于教育。马关议和后,以身体病弱自请免职。
(2)也有学者认为,若按照诗言志来说,此诗之气魄和高度或只有李鸿章能为之,就诗论诗,对仗韵律工整有致,也契合其生平、学识、功业、遭遇和心境,且气魄宏伟,苍凉日暮,确非凡品。
学者认为常理上作为朝廷重臣,其临终前留下的上奏遗折和遗言都会被记录在案,但原始资料终未能寻获,能查到的最早出处为台湾著名史学家高拜石的《南湖录忆》,视为这首“临终诗”的惟一原始“史料”依据,而此时已是1960年前后,离李鸿章去世近六十年,故真伪存疑。
根据高拜石《南湖录忆》(第一集)中有《李鸿章泪盎秋风》文一篇,记述李鸿章“易箦前”(即临终从换床)吟有七律一首,高氏叙述如下:“辛丑九月,李鸿章呕血死于燕都之贤良祠,易箦前,惓念危局,老泪纵横,吟有:‘……’凄恻辛酸,无穷愤憾,而于暴俄迫签苛约,犹痛其遗患无穷也。”高氏接着又记叙李于庚子之变后奉旨入京收拾残局,“甫抵津门,与迎候之周馥等相晤,执手唏嘘,竟至号啕大哭”。认为仅从高氏这一记述来看,有“诗”无证,所谓李鸿章“临终诗”属于自说自话,孤证不立。
查悉高拜石(1901~1969)历任新生晚报、华报、寰宇新闻、民国日报及中央日报编辑及主笔,台湾省政府新闻处主任秘书等职。高氏善属文,工诗词,长于近代史事,熟谙人物掌故,故文名籍甚。著有《南湖录忆》、《浮沤识小》、《茗边脞记》等。
(3)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康有为(1858~1927年)凭悼李鸿章(1823-1901年)的一首诗,但缺乏史料支持。
(二)
更多研究李鸿章的学者,揽读对比其诸多诗文及人生经历,判断应为原作,诗作阐述了李鸿章一生为国操劳,四方奔走,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慨叹几百年来国步多舛,国势衰微而民生多艰,个人竭尽孤忠以力挽狂澜,最后终于在萧瑟秋风中老去,眼看空荡荡的拜将坛,只剩下旗子在残阳夕照中飘动;大局着实堪忧,乃殷切叮嘱后继者:国境上战云犹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诗作的语意语境比较准确地描绘了他身为人臣、朝之重臣临终前的心绪与感怀,希望朝庭感念他一生为政的忠真与勤勉,希望后人能够公正评价他忧国忧民、不断进取的一生。
笔者参阅了多份研究分析观点,谨分享这首诗逐句经典翻译如下:
劳劳车马未离鞍
劳劳车马是舟车劳顿,辛苦操劳的意思。未离鞍,则指劳碌老臣,呕心沥血,忧国忧民,身未离鞍,马不停蹄,丝毫不敢懈怠。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一死难’是全篇56字的诗眼,亦是李鸿章最最凄苦的心理写照,背负骂名,却还得忧国忧民。大清的困局,不是死了就能一了百了解决问题,对死不瞑目的李鸿章本身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三百年来伤国步
就文法来说,诗句‘三百年’以及后续对仗‘八千里’,都是虚数词,实际上满清统治是从1644~1912总共268年,期间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缓慢发展,落后列强太多而伤感。
八千里外吊民残
“八千里”引自岳飞《满江红》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里泛指大清河山国土。“民残”指的是征战民伤惨重。
这上下两句,描写身居京城,望着幅员辽阔的大清,民生凋敝,哀悼国力孱弱不堪,受尽欺凌而,那种无力感,让人绝望。
秋风宝剑孤臣泪
寓意大厦将倾之际,身居庙堂之高,国之重臣的自己,却独木难支,受尽屈辱,老泪纵横。秋风乃悲凉的晚秋,指大清气数将尽。宝剑即手持(尚方)宝剑,意指身居高位,掌握国之重器。孤臣泪为老臣孤掌难鸣,不得已流下悲伤的泪水。
海外尘氛犹未已
面对外敌环伺,大清江山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再遭受欺凌的时候。
诸君莫坐等闲看
呼吁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
近读姜鸣的《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及其续编《秋风宝剑孤臣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8月版),本书通过晚清显赫一时的人物,来追寻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蹒跚历程,饱含历史深处之个人起落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深意。其史料多取诸新近公布的档案、奏折、禀报、批牍,结合书信、日记、诗歌、报章、旧影像和国内外报刊,勾玄索隐,娓娓道来,作者用论文的规范,写散文的笔法,读之令人忘倦。
书名引用《天公不语对枯棋》及《秋风宝剑孤臣泪》诗句,其中‘天公不语对枯棋’其字面的意思是说:仰望苍天,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如同面对着一盘困顿的枯棋,无能为力。原句出自末代帝师陈宝琛的《感春》:
一春无日可开眉,未及飞红已暗悲。雨甚犹思吹笛艳,风来始悔树幡连。
蜂衙撩乱声无准,鸟使逡巡事可知。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
这首诗作于1895年,是为中日甲午战争而作,字字看似咏落花,句句却寄寓家国之慨。诗人借抒发对花落的弥天悲伤之情,传达对国是日非的悲慨,在近代诗坛享有盛誉,当时就已传诵海内。
另一句‘秋风宝剑孤臣泪’,原诗就是本文提到李鸿章在临终之际的口述七律诗句。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笔者以为李鸿章有两句诗可以概况他的一生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1)组建淮军。(2)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3)剿灭了捻军。(4)发起洋务运动,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海军。(5)代表晚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涉外条约。一句就是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21岁时写的《入都》诗十首,其中有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之句的意气风发,气魄宏远,世所传诵;另一句是78岁临终时的“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之悲凉心态,又让人无限感喟!
这五十八年之间的宦海浮沉,国祚兴衰的经历,对比“欲封侯”到“吊民残”:从一个不可一世的愣头青小子的踌躇满志,变成了一位踽踽独行,充满悲悯情怀的老者,不再有一眼望穿万年的高谈阔论,而更关心三百年来的国步艰辛。但清朝气数已尽,民智未开,李鸿章的悲剧,在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也许每个王朝,气数尽时,总有一些孤独的殉葬者吧,李鸿章亦是如此自喻。
是为读史读诗都作等闲看笔记。
写于2020年7月22日
avatar
薛依云
2楼
当年旅居星洲的一代文士郁达夫(1896-1945)于1940年6月18日在新加坡的《星洲日报-繁星》有诗云“身似苏髯羁岭表,心随谢翱哭严滩。新亭大有河山感,莫作寻常宴会看”。其语境有点借鉴1901年李鸿章的“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个人判断这首李诗不大可能是后人托词瞒作。
avatar
薛依云
3楼
近读涯友诸篇,无独有偶,都提到“杏儿好味”。殊不知到清末政坛有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是1861年至1908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的康熙皇帝以及乾隆皇帝的慈禧西太后老佛爷,通称叶赫那拉氏(实为姓氏,不是名字),其全名是叶赫那拉-杏贞,乳名“杏儿”。
avatar
薛依云
4楼
@u_111665252 谢谢赏读,分享看法。遗言遗诗的真实性,尤其对伟论巨作名人而言,历来多有存疑,正如本帖正文,也是如此引述研究学者研究观点。
笔者尝试从诗句入手,以窥探其中蛛丝马迹,对比他21岁时写的“欲封侯”(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到78岁写的“吊民残”(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来回看李鸿章一生宦海浮沉,国祚兴衰的经历。
以此类推,笔者亦曾尝试以李白62岁《临终诗》“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来对比《李太白全集》开卷首篇《大鹏赋》,溯源其内在精神气质的延续关联。
谨摘录部分文字如下(参阅http://blog.tianya.cn/post-3155598-55704124-1.shtml 化为鹏鸟消失在水波月影里的李白和王勃-写于2014年3月5日)
758年(肃宗乾元元年)李白58岁,自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760年(肃宗上元元年)李白60岁。春由洞庭返江夏。秋至寻阳,再登庐山。决意游仙学道以度余年。冬在建昌(今江西省修水县西北)。岁末至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761年(上元二年)李白61岁,流落江南的金陵一带,靠人娠济为生,闻史朝义势力复盛,李光弼派兵镇压,再次请缨入其军幕,但因病而半道还。冬初,寄宿于当涂县令(县知事)李阳冰处。曾出游历阳,旋归当涂,卧病于斯。762年(代宗宝应元年)早春,卧病当涂。晚春三月,作最后的一次旅行,游宣城、南陵。秋归当涂,病况日下,自知无望。而李阳冰又退隐在即,欲走无路,精神失常。临终之际,将平生所著托李阳冰。十一月,卒于当涂,有绝笔《临终歌》一首。晚年漂泊困苦,病逝於当涂县,享年62岁。
病榻上的李白,留下了他生命的最后一首诗《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首诗表现出人虽将死而气势不减,虽有悲声但不失豪迈。这首《临终歌》让我们看到,李白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
话剧《李白》描写的便是诗人最后乘坐一叶扁舟漂流在大江月色中悄然逝去。当时李白醉倚船舷上,伸出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船夫恍惚看见刚才还邀他喝过三杯的诗人,跨在一条鲸鱼背上随波逐流去了,去远了,永远地去了,多少年来人们宁愿相信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唐代大诗人,是跨鲸仙游羽化而去。
其实,当我们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的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是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在他的眼里,大鹏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甚至觉得自己就真像一只大鹏正在奋飞。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临终歌》发之于声是李白的长歌当哭,形之于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铭。李白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我们读完此诗,掩卷而思,恍惚间会觉得,诗人好像真化成了一只大鹏在九天奋飞,那渺小的树杈,终究是挂不住它的,它将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为后人所瞻仰。
avatar
薛依云
5楼
楼上有涯友提到吴三桂,笔者也来一段历史乱弹:【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 陈圆圆与吴三桂、李自成,崇祯皇帝的乱世爱恨情仇】,时逢周末闲暇,以飨来访朋友。
一个青楼女子,竟然能够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几个明末最有权势的男人,就因为她陷入无休止的战争?
稍微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末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的灭亡。据说吴三桂这么做是为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陈圆圆。
陈圆圆 (1623~ 1695)生于常州武进, 母亲早亡,倾国倾城,能歌善舞,色艺冠时,是秦淮八艳之一,一代名妓。曾被田畹将她献给崇祯皇帝,其时战乱频仍,崇祯无心逸乐;一日吴三桂在田府遇见陈圆圆,一见倾心,后纳为妾。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见吴梅花村《圆圆曲》),遂引清军入关攻破李自成。之后吴三桂带着陈圆圆由秦入蜀,然后独占云南。顺治中,吴氏进爵云南王,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托故辞退,吴三桂别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对吴的爱姬多加陷害冤杀,圆圆失宠后对吴渐渐离心,遂乞削发为尼,从此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
陈圆圆,虽远不如梁红玉英姿飒爽,但她以她的美貌倾倒了吴三桂,倾倒了刘宗敏,倾倒了大顺王朝,也倾倒了许多年后的无数的男人。即便李自成不敌悍满,但吴三桂若不投降多尔衮,满人最少要晚入关几十年。所以说,陈圆圆以她个人魅力的影响着别人而改变了历史。
avatar
薛依云
6楼
闲闲书话诸位好友,最近多在谈吃,谨摘录【李鸿章日记】三则说吃大闸蟹、双黄鸭蛋和荔枝的趣事。
(1)芜湖、扬州一带圩蟹绝佳,向颇嗜之,沪上能觅得否?九、十月团尖脐肥美,望采购二三千只,分批搭交轮船寄津,应如何包裹收拾,不致困毙,并乞与洋船商询妥办。........十月朔日,通永镇专弁送到蟹二千只,多而且旨,此次仅坏千一百只,分给亲友共饫乡味,以后可勿再寄矣。
李家采购的螃蟹,有产自江苏,也有产自安徽,虽未必是阳澄湖的大闸蟹,否则,就近捕捞,又何须每次承担死去半数千只螃蟹的损失?
(2)李鸿章女儿鞠耦从南京给父亲寄食物,出手就是“寄上双黄鸭蛋二百枚,聊佐甘旨”。
查,这位李鞠耦后来嫁给张佩纶为妾(1848年~1903年,亦是晚清时期名臣)近代才女张爱玲祖父,这么说来张爱玲也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
(3)李鸿章馈赠醇王六瓶荔枝,醇王除向慈禧太后进贡部分之外,还将剩余的五百颗分赠另外四十六个朋友,翁同龢就分得十颗,“荐而后尝之”。醇亲王还以此与退休的军机大臣(即宰相)索绰络·宝鋆,及原广州将军-长善反复吟诗唱和。由此一则可知,由于保鲜的不易,晚清荔枝在京师的珍贵,丝毫不比唐朝时“一骑红尘妃子笑”来得逊色。
查翁同龢(1830-1904年),曾任光绪老师。醇亲王(1840~1890年),即七王爷。
广州将军,乃清代官职名从一品官阶与两广总督相同,地位却比其更高。
avatar
薛依云
7楼
有兴趣了解那场浩瀚壮阔的历史画面,可移步笔者于2016年拟写长文【甲午海战惊涛拍岸与马六甲海峡小浪花】(http://blog.tianya.cn/post-3155598-114379414-1.shtml)描述洋务运动的两派人马(1)林则徐(门生左宗棠及女婿沈葆桢)引出槟城土生华人曾锦文参与‘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教习,以及北洋水师与1894年甲午海战一段插曲。(2)曾国藩(门生李鸿章与幕僚容闳)引出新加坡土生华人曾恒忠参与“留美幼童120人计划“它影响了中国近代史进程。

avatar
薛依云
8楼
这首遗诗是否原作,留给学者去考据研究好了,不必太较真。笔者随笔纯属一种趣味解读,即综合一些关联性资料来拼凑其精神面貌轮廓。历史与文学上的质疑悬案不少,但很多已成共识,譬如东晋陶渊明原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宋朝苏轼改为“悠然见南山”,另也有考据说怒发冲冠满江红的原作者不是岳飞,更有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写的。你若读到,除了眼前一亮,也可选择唱首童安格的歌曲“不必太在意“。
avatar
薛依云
9楼
任何来访或扣门或留言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鼓励,我都心存感激,毕竟自己写的文字有人读了认可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