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宝剑孤臣泪,请君莫作等闲看
薛依云
1楼
秋风宝剑孤臣泪,请君莫作等闲看
(一)
前些时候,疫情喧嚣,深居简出;以“闲”解诗,写了九篇:言似已尽,实而未然。今天脑海突然冒出一句“请君莫作等闲看”,一时想不起曾在那里读过。上网查询了一下,才知道是李鸿章的遗诗(或称绝命诗-临终诗),全诗如下:
但网上也有议论其原作真伪。
(1)有说李鸿章在临终之际(1901年11月7日)感念一生中万事种种,口述了这首七律,当时跟随四十年的老臣周馥,在床边眼看老李已咽,但双目炯炯不闭,遂哭出声来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去吧!”,言毕目乃瞑,犹溜涕,口动欲语,可伤也。(参阅周馥拟写的《李文忠公七律诗》)。
查周馥(1837~1921)初为李鸿章文牍,协其兴办洋务三十余载,在北洋海军、武备学堂、天津电报局及开平煤矿创办过程中均有作为,是后期洋务运动实际上的操盘手,而且助开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与安徽公学,有功于教育。马关议和后,以身体病弱自请免职。
(2)也有学者认为,若按照诗言志来说,此诗之气魄和高度或只有李鸿章能为之,就诗论诗,对仗韵律工整有致,也契合其生平、学识、功业、遭遇和心境,且气魄宏伟,苍凉日暮,确非凡品。
学者认为常理上作为朝廷重臣,其临终前留下的上奏遗折和遗言都会被记录在案,但原始资料终未能寻获,能查到的最早出处为台湾著名史学家高拜石的《南湖录忆》,视为这首“临终诗”的惟一原始“史料”依据,而此时已是1960年前后,离李鸿章去世近六十年,故真伪存疑。
根据高拜石《南湖录忆》(第一集)中有《李鸿章泪盎秋风》文一篇,记述李鸿章“易箦前”(即临终从换床)吟有七律一首,高氏叙述如下:“辛丑九月,李鸿章呕血死于燕都之贤良祠,易箦前,惓念危局,老泪纵横,吟有:‘……’凄恻辛酸,无穷愤憾,而于暴俄迫签苛约,犹痛其遗患无穷也。”高氏接着又记叙李于庚子之变后奉旨入京收拾残局,“甫抵津门,与迎候之周馥等相晤,执手唏嘘,竟至号啕大哭”。认为仅从高氏这一记述来看,有“诗”无证,所谓李鸿章“临终诗”属于自说自话,孤证不立。
查悉高拜石(1901~1969)历任新生晚报、华报、寰宇新闻、民国日报及中央日报编辑及主笔,台湾省政府新闻处主任秘书等职。高氏善属文,工诗词,长于近代史事,熟谙人物掌故,故文名籍甚。著有《南湖录忆》、《浮沤识小》、《茗边脞记》等。
(3)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康有为(1858~1927年)凭悼李鸿章(1823-1901年)的一首诗,但缺乏史料支持。
(二)
更多研究李鸿章的学者,揽读对比其诸多诗文及人生经历,判断应为原作,诗作阐述了李鸿章一生为国操劳,四方奔走,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慨叹几百年来国步多舛,国势衰微而民生多艰,个人竭尽孤忠以力挽狂澜,最后终于在萧瑟秋风中老去,眼看空荡荡的拜将坛,只剩下旗子在残阳夕照中飘动;大局着实堪忧,乃殷切叮嘱后继者:国境上战云犹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诗作的语意语境比较准确地描绘了他身为人臣、朝之重臣临终前的心绪与感怀,希望朝庭感念他一生为政的忠真与勤勉,希望后人能够公正评价他忧国忧民、不断进取的一生。
笔者参阅了多份研究分析观点,谨分享这首诗逐句经典翻译如下:
劳劳车马未离鞍
劳劳车马是舟车劳顿,辛苦操劳的意思。未离鞍,则指劳碌老臣,呕心沥血,忧国忧民,身未离鞍,马不停蹄,丝毫不敢懈怠。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一死难’是全篇56字的诗眼,亦是李鸿章最最凄苦的心理写照,背负骂名,却还得忧国忧民。大清的困局,不是死了就能一了百了解决问题,对死不瞑目的李鸿章本身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三百年来伤国步
就文法来说,诗句‘三百年’以及后续对仗‘八千里’,都是虚数词,实际上满清统治是从1644~1912总共268年,期间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缓慢发展,落后列强太多而伤感。
八千里外吊民残
“八千里”引自岳飞《满江红》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里泛指大清河山国土。“民残”指的是征战民伤惨重。
这上下两句,描写身居京城,望着幅员辽阔的大清,民生凋敝,哀悼国力孱弱不堪,受尽欺凌而,那种无力感,让人绝望。
秋风宝剑孤臣泪
寓意大厦将倾之际,身居庙堂之高,国之重臣的自己,却独木难支,受尽屈辱,老泪纵横。秋风乃悲凉的晚秋,指大清气数将尽。宝剑即手持(尚方)宝剑,意指身居高位,掌握国之重器。孤臣泪为老臣孤掌难鸣,不得已流下悲伤的泪水。
海外尘氛犹未已
面对外敌环伺,大清江山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再遭受欺凌的时候。
诸君莫坐等闲看
呼吁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
近读姜鸣的《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及其续编《秋风宝剑孤臣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8月版),本书通过晚清显赫一时的人物,来追寻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蹒跚历程,饱含历史深处之个人起落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深意。其史料多取诸新近公布的档案、奏折、禀报、批牍,结合书信、日记、诗歌、报章、旧影像和国内外报刊,勾玄索隐,娓娓道来,作者用论文的规范,写散文的笔法,读之令人忘倦。
书名引用《天公不语对枯棋》及《秋风宝剑孤臣泪》诗句,其中‘天公不语对枯棋’其字面的意思是说:仰望苍天,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如同面对着一盘困顿的枯棋,无能为力。原句出自末代帝师陈宝琛的《感春》:
一春无日可开眉,未及飞红已暗悲。雨甚犹思吹笛艳,风来始悔树幡连。
蜂衙撩乱声无准,鸟使逡巡事可知。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
这首诗作于1895年,是为中日甲午战争而作,字字看似咏落花,句句却寄寓家国之慨。诗人借抒发对花落的弥天悲伤之情,传达对国是日非的悲慨,在近代诗坛享有盛誉,当时就已传诵海内。
另一句‘秋风宝剑孤臣泪’,原诗就是本文提到李鸿章在临终之际的口述七律诗句。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笔者以为李鸿章有两句诗可以概况他的一生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1)组建淮军。(2)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3)剿灭了捻军。(4)发起洋务运动,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海军。(5)代表晚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涉外条约。一句就是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21岁时写的《入都》诗十首,其中有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之句的意气风发,气魄宏远,世所传诵;另一句是78岁临终时的“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之悲凉心态,又让人无限感喟!
这五十八年之间的宦海浮沉,国祚兴衰的经历,对比“欲封侯”到“吊民残”:从一个不可一世的愣头青小子的踌躇满志,变成了一位踽踽独行,充满悲悯情怀的老者,不再有一眼望穿万年的高谈阔论,而更关心三百年来的国步艰辛。但清朝气数已尽,民智未开,李鸿章的悲剧,在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也许每个王朝,气数尽时,总有一些孤独的殉葬者吧,李鸿章亦是如此自喻。
是为读史读诗都作等闲看笔记。
写于2020年7月22日
(一)
前些时候,疫情喧嚣,深居简出;以“闲”解诗,写了九篇:言似已尽,实而未然。今天脑海突然冒出一句“请君莫作等闲看”,一时想不起曾在那里读过。上网查询了一下,才知道是李鸿章的遗诗(或称绝命诗-临终诗),全诗如下:
但网上也有议论其原作真伪。
(1)有说李鸿章在临终之际(1901年11月7日)感念一生中万事种种,口述了这首七律,当时跟随四十年的老臣周馥,在床边眼看老李已咽,但双目炯炯不闭,遂哭出声来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去吧!”,言毕目乃瞑,犹溜涕,口动欲语,可伤也。(参阅周馥拟写的《李文忠公七律诗》)。
查周馥(1837~1921)初为李鸿章文牍,协其兴办洋务三十余载,在北洋海军、武备学堂、天津电报局及开平煤矿创办过程中均有作为,是后期洋务运动实际上的操盘手,而且助开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与安徽公学,有功于教育。马关议和后,以身体病弱自请免职。
(2)也有学者认为,若按照诗言志来说,此诗之气魄和高度或只有李鸿章能为之,就诗论诗,对仗韵律工整有致,也契合其生平、学识、功业、遭遇和心境,且气魄宏伟,苍凉日暮,确非凡品。
学者认为常理上作为朝廷重臣,其临终前留下的上奏遗折和遗言都会被记录在案,但原始资料终未能寻获,能查到的最早出处为台湾著名史学家高拜石的《南湖录忆》,视为这首“临终诗”的惟一原始“史料”依据,而此时已是1960年前后,离李鸿章去世近六十年,故真伪存疑。
根据高拜石《南湖录忆》(第一集)中有《李鸿章泪盎秋风》文一篇,记述李鸿章“易箦前”(即临终从换床)吟有七律一首,高氏叙述如下:“辛丑九月,李鸿章呕血死于燕都之贤良祠,易箦前,惓念危局,老泪纵横,吟有:‘……’凄恻辛酸,无穷愤憾,而于暴俄迫签苛约,犹痛其遗患无穷也。”高氏接着又记叙李于庚子之变后奉旨入京收拾残局,“甫抵津门,与迎候之周馥等相晤,执手唏嘘,竟至号啕大哭”。认为仅从高氏这一记述来看,有“诗”无证,所谓李鸿章“临终诗”属于自说自话,孤证不立。
查悉高拜石(1901~1969)历任新生晚报、华报、寰宇新闻、民国日报及中央日报编辑及主笔,台湾省政府新闻处主任秘书等职。高氏善属文,工诗词,长于近代史事,熟谙人物掌故,故文名籍甚。著有《南湖录忆》、《浮沤识小》、《茗边脞记》等。
(3)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康有为(1858~1927年)凭悼李鸿章(1823-1901年)的一首诗,但缺乏史料支持。
(二)
更多研究李鸿章的学者,揽读对比其诸多诗文及人生经历,判断应为原作,诗作阐述了李鸿章一生为国操劳,四方奔走,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慨叹几百年来国步多舛,国势衰微而民生多艰,个人竭尽孤忠以力挽狂澜,最后终于在萧瑟秋风中老去,眼看空荡荡的拜将坛,只剩下旗子在残阳夕照中飘动;大局着实堪忧,乃殷切叮嘱后继者:国境上战云犹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诗作的语意语境比较准确地描绘了他身为人臣、朝之重臣临终前的心绪与感怀,希望朝庭感念他一生为政的忠真与勤勉,希望后人能够公正评价他忧国忧民、不断进取的一生。
笔者参阅了多份研究分析观点,谨分享这首诗逐句经典翻译如下:
劳劳车马未离鞍
劳劳车马是舟车劳顿,辛苦操劳的意思。未离鞍,则指劳碌老臣,呕心沥血,忧国忧民,身未离鞍,马不停蹄,丝毫不敢懈怠。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一死难’是全篇56字的诗眼,亦是李鸿章最最凄苦的心理写照,背负骂名,却还得忧国忧民。大清的困局,不是死了就能一了百了解决问题,对死不瞑目的李鸿章本身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三百年来伤国步
就文法来说,诗句‘三百年’以及后续对仗‘八千里’,都是虚数词,实际上满清统治是从1644~1912总共268年,期间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缓慢发展,落后列强太多而伤感。
八千里外吊民残
“八千里”引自岳飞《满江红》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里泛指大清河山国土。“民残”指的是征战民伤惨重。
这上下两句,描写身居京城,望着幅员辽阔的大清,民生凋敝,哀悼国力孱弱不堪,受尽欺凌而,那种无力感,让人绝望。
秋风宝剑孤臣泪
寓意大厦将倾之际,身居庙堂之高,国之重臣的自己,却独木难支,受尽屈辱,老泪纵横。秋风乃悲凉的晚秋,指大清气数将尽。宝剑即手持(尚方)宝剑,意指身居高位,掌握国之重器。孤臣泪为老臣孤掌难鸣,不得已流下悲伤的泪水。
海外尘氛犹未已
面对外敌环伺,大清江山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再遭受欺凌的时候。
诸君莫坐等闲看
呼吁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
近读姜鸣的《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及其续编《秋风宝剑孤臣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8月版),本书通过晚清显赫一时的人物,来追寻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蹒跚历程,饱含历史深处之个人起落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深意。其史料多取诸新近公布的档案、奏折、禀报、批牍,结合书信、日记、诗歌、报章、旧影像和国内外报刊,勾玄索隐,娓娓道来,作者用论文的规范,写散文的笔法,读之令人忘倦。
书名引用《天公不语对枯棋》及《秋风宝剑孤臣泪》诗句,其中‘天公不语对枯棋’其字面的意思是说:仰望苍天,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如同面对着一盘困顿的枯棋,无能为力。原句出自末代帝师陈宝琛的《感春》:
一春无日可开眉,未及飞红已暗悲。雨甚犹思吹笛艳,风来始悔树幡连。
蜂衙撩乱声无准,鸟使逡巡事可知。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
这首诗作于1895年,是为中日甲午战争而作,字字看似咏落花,句句却寄寓家国之慨。诗人借抒发对花落的弥天悲伤之情,传达对国是日非的悲慨,在近代诗坛享有盛誉,当时就已传诵海内。
另一句‘秋风宝剑孤臣泪’,原诗就是本文提到李鸿章在临终之际的口述七律诗句。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笔者以为李鸿章有两句诗可以概况他的一生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1)组建淮军。(2)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3)剿灭了捻军。(4)发起洋务运动,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海军。(5)代表晚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涉外条约。一句就是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21岁时写的《入都》诗十首,其中有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之句的意气风发,气魄宏远,世所传诵;另一句是78岁临终时的“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之悲凉心态,又让人无限感喟!
这五十八年之间的宦海浮沉,国祚兴衰的经历,对比“欲封侯”到“吊民残”:从一个不可一世的愣头青小子的踌躇满志,变成了一位踽踽独行,充满悲悯情怀的老者,不再有一眼望穿万年的高谈阔论,而更关心三百年来的国步艰辛。但清朝气数已尽,民智未开,李鸿章的悲剧,在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也许每个王朝,气数尽时,总有一些孤独的殉葬者吧,李鸿章亦是如此自喻。
是为读史读诗都作等闲看笔记。
写于2020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