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研发新冠合成毒株,致死率高达80%?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觉醒来,coivd-19又变异了?
据福克斯新闻等美国媒体报道,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的Dayuan Chen(陈大元)等在bioRxiv上传了一篇预印本文章引起了巨大争议。
这个研究本身很简单,用SARS-CoV-2原始型作为骨架,选用了Omicron BA.1 Spike基因,构建了一种嵌合活SARS-CoV-2病毒。
也就是一个人工合成的新型新冠病毒。
此举搅动了全球无数被新冠困扰的神经,人们纷纷发出质问和担忧:
这是什么实验?万一泄露怎么办?
在报道中,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合成了一种新的新冠病毒毒株,其杀伤率为80%。
当小白鼠只接触Omicron时,它们只是会出现了轻微的症状。
但当它们接触这种新的毒株时,80%感染该病毒的老鼠死亡。波士顿大学表示,该变种是Omicron和武汉原始病毒的结合。
这是一项由来自佛罗里达州和波士顿的科学家团队在传染病实验室中进行的研究。
他们从Omicron中提取了尖峰蛋白,并将其与中国武汉疫情爆发时首次检测到的毒株相连。然后,他们记录了小鼠对杂交毒株的反应。
他们在一篇研究论文中写道,虽然Omicron会导致轻度、非致命的感染,但携带Omicron S的病毒会造成严重疾病,死亡率为80%。
研究人员表示,该新毒株的传染性病毒颗粒是Omicron的五倍。
新泽西大学化学家理查德:“这种研究可能引发新的实验室病毒泄露和全球大流行!”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曾发出一则警告,内容就涉及致命病毒“天花”。
当时他正在参加英国智库机构“政策交流”(Policy Exchange)的活动,他提出建议:
各国政府必须通过投资数十亿美元进行研发,为未来的流行病和天花“恐怖袭击”做好准备。
当时,他还提了一个假设:
“如果有一个‘生物恐怖分子’将天花(病毒)带到10个机场呢?全世界对此会如何应对?”
在全球范围内40岁以下人群,对天花病毒几乎没有什么免疫力,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2004年,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图书馆,人们在一本泛黄的医学书中夹得信封里发现了天花残留(scabs)。
2014年7月1日,在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立卫生研究院实验室的冷藏室里,发现了6个密封的1954年的天花玻璃瓶以及其他病原体的样品瓶。
关键是,这些病毒在被检测到的时候,还有活性。
这正说明,天花病毒并未远离人类,只是以某种方式“隐藏”了起来,等待时机复活。
1979年12月,WHO正式宣布天花已被消灭,同时达成了一项协议。
协议规定,将销毁所有剩余的天花病毒,只把少量的样本转移到两个安全实验室中。
但就在全球消灭天花前夕,英国实验室还发生过3次病毒泄漏的严重事故,造成78人感染天花,3人直接死于天花。
全世界仅两个被授权拥有活天花病毒储备的实验室,分别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与俄罗斯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1986年,WHO建议销毁实验室里的所有天花病毒,最后销毁期限定为1993年12月30日。
然而,销毁的日期先是推迟到1999年6月30日,后来又推迟到2002年6月30日。
终于到了2002年,WHO又允许为特定研究目的暂时保留少量病毒库。
最终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没有被销毁,而是保留了下来,于是关于“天花病毒”是否应该被销毁”的国际辩论依然经久不息。
科学是把双刃剑,有可能救人,也有可能害人。
在探寻科学的路上,谁能保证万无一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