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刷网页上的问答,我一不留神就刷到了一点多。注意,是网页,不是 App;是问答,不是短视频。这个让我完全停不下来的网页地址是:http://www.chinajade.cn/jianding/ 来自新疆的和田玉鉴定师岳工几年前就在微博上很是火爆了一段时间,然后和所有的网络热点一样归于沉寂。当初他的鉴定风格就让我印象极深刻,昨晚我偶然又跑去再看,发现几年下来,网站页面已经暴增超过800页,岳工的鉴定还是我熟悉的风格:
我喜欢看的是这一类鉴定结果,但是一页里就会出现一两条,所以得不断地去翻。网页又有800多页,一旦翻起来就没完没了。经常咬着枕头闷笑,猫咪在一边困惑地看着我,不明白我为什么半夜里抖得跟筛糠一样。
看了一百多页下来我很感慨,而且这些感慨很复杂,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首先我对岳工产生了一种隔行共鸣:当初我第一次去看岳工鉴定时,大概只有300-300页,几年下来,已经累计到了800页。无论是暴得大名,还是归于沉寂,可见岳工都用同一种态度在对待他的工作,而且是日复一日地做同一份工作,和我的写作何其相似?
然后虽然有800多页,但是有网络流传潜质的,兼具急智和风趣的精彩鉴定内容,一页里也就一两条。又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那句话:量是质的基础。在海量的一般之上,才会出现大量不错,在大量的不错之上,才会出现一点精彩。人们看到的是精彩,关注的是岳工语录,但是都会忽略那800页的基础。而且,那800页只有一个人撑住全场。具体到和田玉这个行当,当我开始刷岳工的鉴定结果,不断看“这是和田玉”、“这是岩石”,看了几百次之后,发现自己对和田玉的真假依然一无所知。有些网友提供的石料我看了也觉得很喜欢,但岳工说是染色的石头,或者是入门级假货,这就让我颇受打击。因为意识到如果我去买和田玉,估计也逃不脱韭菜的命运。现在我在线上笑那些送检的网友,但是转念一想,我和他们也差不太多。任何一行水都很深,都需要专门花时间认真学习。但是网上的娱乐会给人一种错觉,因为我笑得出来,因为我看了很多,所以我就已然是个专家。感谢岳工,帮我治好了自我膨胀。
此外,我还有一点很深的感慨,那就是人们其实并不是在提问,而是在网上给自己的欲望找个落脚的地方。那么多人拿了块石头就跑来找岳工鉴定,他们要的不是真假,而是落实他们的物欲,暗中希望自己买中一块好石头,能够大发利市。其实他们心中一早就有答案,一分钱一分货,为什么自己用那么少的价钱就可以买到真家伙,为什么自己刚巧就那么幸运继承了一块原石?他们知道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不去问。他们宁可正儿八经地拍照上传问岳工,在生活中无数次的失望之后,希望在一个远方的人那里得到一个不同的答案。然而,岳工回答说:这块岩石作为烧制玻璃的原材料,还是有一点价值的。
其中有一个鉴定结果我个人非常喜欢。有人说自己家人去新疆做生意,买了一堆和田玉矿石回来,拍了一堆照片发给岳工鉴定。岳工看完幽幽地评价说:这怕是把钱都搞没了,然后胡乱弄点石头回来糊弄大家。我喜欢这个答案,是因为它把所有的传家宝故事都给戳破了---我如果有一块好玉石,为什么我不拿去卖了换火锅吃,要留给我儿子我孙子?即便要留给他们,为什么不换成学费和餐费?每次早餐都少一个鸡蛋,说是鸡蛋攒都在石头里,怎么说都让人觉得有点怪。
但是我最喜欢的部分还不是这些,而是网友上传图片提问,岳工觉得无聊或者无意义就会删除。800多页只是留存,而在更多被删除的内容里,应该有很多都是重复的骗局,重复的假货,就像是人们重复的欲望如同潮水一般涌来。这样一想,直接把欲望给删除掉,这应该是很让人快乐的事情啊。
最后,如果你没有打开文章一开头的链接,那么最好就别打开了。我担心你今天上午接下来的几小时,怕是会因此彻底荒废。
标题:《小李肖像》
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所有图片AI算法提供:Stable Diffusion
关于Stable Diffuion的详情,请参考文章《介绍一下Stable Diffusion》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诚哉斯言!
南派三叔专区
南派,一路平安,咱们下次再接着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