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最高年薪204万美元!但美国教授的金饭碗可能要“砸”了?多地开启教授终身制改革……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发布了最新2021/22财报,收入58亿美元,支出54亿美元,其中人工成本占到52%,即哈佛大学2022年教职工的工资总支出约22亿美元(约158.6亿人民币)!
收入最高的商学院教授Kasturi Ragan,2020年年薪达到了2,046,073美元!
真·一超多强。
当然,普通教职工的薪水没有那么夸张,根据最新财报统计,哈佛的教职员工人均年薪为12.33万美元,加上福利部分的话可以到达15.4万美元(约111万人民币),而根据glassdoor网站数据显示,哈佛正教授的年收入平均数为26.1万美元(约188万人民币,亦是十分可观)。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还是会直呼教授是“铁饭碗”,甚至“金饭碗”的好工作了。而且在美国,教授不仅年薪高、社会地位高、稳定、相对自由之外,还是是终身制(Tenure),真香~
Tenure Track,即常任轨制,终身制,是指美国大学对于教授的雇佣制度,要求预聘教师在经历五六年的考核期后能成为长聘教师。
但,其实这两年以来,因为全球经济下行,美国教授的“金饭碗”可能也要碎了……
全球经济下行,
“金饭碗“也有碎的一天?
就在所有人都在羡慕哈佛教授的待遇水平,学子们也以成为终身教授为目标时,一盆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冷水”淋了下来。
上半年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 Carl DiSalvo 的一条推文引起了美国学术圈的热议。
“昨天,教务长办公室的人阐述了佐治亚理工学院新的任期后审查程序。我们所知道的任期制度,在佐治亚理工学院已经消失了。”
“佐治亚理工学院将使用李克特量表按照五个方面进行年度审查,如果任何方面有 1 分或 2 分的结果,教职员工就会进入「观察期」,面临着被解雇的风险。”
直白来说就是,即使获得了「终身教职」,如果5项考核中任何一项拿了1-2分,也可能在1年内被解雇。
董事会如果认为低一级的学术评价委员的解雇不公正,可以干预结果。这意味着董事会可以绕过教授组成的学评会评价学术成员。
而在聊这件事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下tenure-track(预聘)制度,这是实打实的“铁饭碗”。
tenure-track是一种在科研领域教授岗位通向晋升和学术工作保障的发展路径。tenure授予教授永久聘任承诺以保护其不会无缘故被开除。
永久聘任制是为了保护教授可以专注于学术,不被政治和资本左右,可以教授和研究任何课题,包括有争议的课题。
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这次改革,要追溯到2021年10月,佐治亚大学系统(University System of Georgia,USG)董事会通过了包括关于post-tenure review(永久岗在岗评价)改革的决议。各单位根据董事会决议开始起草新的永久职位评价政策。
根据目前的工作进度,该改革内容预计将于2023-2024年生效。
这个改革的重点就在于取消长聘承诺,主要包含一下几点:
长聘后评价将就授课、学生成就、科研/奖金,以及校园服务对长聘教授展开评价;
若评价效果较差,将开展员工提升计划(PIP,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
若未能通过员工提升计划,将采取补救措施(remedial action);
补救措施可以包含收回长聘承诺(tenure)和解聘(separation from employment)。
在这之前,终身教授虽仍然会每年都进行绩效评估,但这决定的是他们的薪水是增加还是减少,以及如何晋升。表现不好的甚至可能拿不到钱,但终归,学院不能解雇教授。
作为一所世界级的大学、美国公立大学里的标杆式的学校,佐治亚理工启动终身教授的人事制度改革,一时间在学术圈内外都引发了强烈的震撼。而更可怕的是,这次的制度改革或许不是佐治亚理工一家的改革。
目前,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也正在逐步进行同样形式的终身教授体制改革。
如此一来,美国高校教职最吸引人的亮点,未来的某一天就将消失了。有人说这是因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降低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都没有重大的科学突破。
也有人说,是因为疫情影响下美国已经无法在持续供养如此庞大的教授团体,孰是孰非就需要由时间来判断了。
而近期,新冠的影响刚刚有所好转,猴痘又接踵而来。目前已在全球造成约2.7万例确诊病例。研究人员还在调查该病毒的传播方式是否与以往的疫情不同,是否带有不同于往常的遗传变化,以及应该如何控制它。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障碍是:
猴痘基因组比很多其他病毒的基因组要大得多,是新冠病毒基因组的6倍以上,这会增加分析猴痘病毒的难度。
新冠加猴痘,终身制取消加经济下行,许多科学家早已对长时间加班、沉重的工作量、低廉的薪酬和有限的职业前景感到不满,现在他们表示,疫情让他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些人在社交平台上向世界宣告他们的退出,并贴上了“#离开学术界”(#leavingacademia)的标签。
文化人类学家、离开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而成为职业教练的Karen Kelsky说:“新冠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留学的尽头是回国考公?
从常规角度来说,一些美国本土的博士或者留学的硕博,“终身制教授”或许也是未来的规划之一。
但是,根据欧洲科学协会采访了2千多名拥有博士毕业的学者后发现,只有53%的学者毕业后得到了大学里永久性职位。
而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外企、私企、互联网行业这些传统认知中的高薪领域,也随着全球就业环境的严峻,迅速缩减就业范围。
甚至,“留学的尽头是考公”渐渐形成了一股风潮。
根据《2021 海外留学趋势报告》显示,将近一半的留学生归国后进入体制内工作,其中 21% 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25% 任职于国企。
去年 8 月,一名中科大本科、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博士后,回国选择到深圳某街道担任起办事处副主任,成功实现了学历上的降维打击。
而没能考上“铁饭碗”的,有入职高薪企业的,也有屈居小公司的,还有没找到工作的。出国留学或许已经不像十年前那样,走一遭便是金光闪闪了。
随着留学费用的逐年增加,要不要留学、留学多久、去哪留学性价比更高,变成了留学生群体的常见话题了。
或许到了这时候,我们应该转变一下思路,留学本质上是希望接受更好的教育,当然把它视作一种消费也未尝不可——接受国际教育是消费,读本科是消费,读硕博依然是消费。
只不过这个消费,有时候可能会得到高额的“返利”,既获得了良好教育,也收获了一份好工作;有时候也可能“返利”不多,那么增长了见地,完善了人生,终归是要强出许多的。
公司摸鱼会被裁员,美国引以为傲的终身教授也可能被淘汰,所谓的“铁饭碗”都难保有碎裂的一天。
只有知识与阅历,或许才是永远的财富。
本期福利
2022美本申请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大礼包:
1、美本申请必做清单
2、美本留学讲座
3、留美学子安全手册
4、爬藤顾问讲座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棒爸”领取▽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