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卖这么贵还赔钱,都因为这个垄断全球的国产厂商。科技2022-10-19 16:10当你打开购物软件,准备在五花八门的品牌里,买一个心仪的泡面盖。定睛一看,你会发现它们的屏幕类型,怎么都叫 E ink 墨水屏。可能你以为,E ink 是一种屏幕技术的统称。就好像什么 LCD 显示屏。但其实,它只是一家公司的名字,中文名叫元太科技。了解墨水屏的人,肯定对它非常熟悉。这家来自中国台湾的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墨水屏供应商。这个最大,大到了什么程度呢?元太科技在全球的电子纸行业里,市场占有率在 90% 以上,最高达到过 95%。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电子书,屏幕都来自 E ink。就连苹果传出来说要做的墨水屏手机,供应商也是 E ink。就是这样一个垄断老大,它的发家史却异常艰辛。曾经两度业务停摆,工厂被迫关门,项目做一个黄一个。混到最后,得靠老板洗脑“ 传销 ”,才能留得住员工。一切的故事,还得从 1924 年讲起。元太科技的母公司叫永丰余,是台湾省造纸业市值第一的龙头。1924 年成立,距今已经有 98 年历史。刚成立的永丰余,干的其实是肥料买卖。后来台湾省政府不让肥料民营了,一夜之间没了生意做的永丰余,不得不被迫转行。于是,当时的老总何寿川想了个办法,他们开始在广东肇庆种起了树来,跨界造起了纸。结果,靠着研究各种新型的制纸技术,这生意还真的做成了。并且,永丰余还慢慢爬到了,台湾省的纸业龙头老大哥的位置。柔情、五月花、得意这些纸业品牌,都是他们旗下的产品。结果,做了快 50 年纸的永丰余,却被兴起的电子出版打垮了。他们的文化用纸,受到了电子出版物的严重影响。“ 铜版纸我们做了 50 年,做得那么好,看到电子出版把它打垮,我们也有几年在转型当中,也是一路亏损 ”,永丰余集团的总裁何寿川说。何寿川 ▼眼看着生意又不好做了,永丰余再次被逼入了转型的三岔路。于是,何寿川果断决定——打不过,就加入。既然电子出版物占走了我的市场,那我也去做电子产品,不就好了。1992 年的时候,子公司元太科技诞生了。两年之后,它们架起了台湾省第一家 TFTLCD 工厂,建了一条 2.5 代生产线。所谓的 TFTLCD,就是咱们说的液晶显示屏中最常用的一种,主要用在电视、显示器和投影仪上。 可是,虽然元太上学上的早,却卷不过入学晚的同学。后来出现的几家面板企业,比如什么友达光电、京东方,都已经建到了 4 代、5 代工厂了。但元太还在用着最开始的 2.5 代工厂,产量完全拼不过别人。当时的面板五虎之一“ 友达光电 ” ▼后来元太尝试过做便携式 DVD 播放器,才赚了一年。友达光电这些大厂,又一股脑涌进来,把价格从 199 美金打到了 149。几次摔倒的元太这才明白,没核心技术,就是干不过别人啊。在一帮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何寿川的儿子带来了转机。1997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里,教授 Joe Jacobson 终于把纳米级的黑白胶体粒子,塞进了一个个头发丝大的胶囊里。电子墨水技术被发明了出来。而, Joe Jacobson 就是何寿川儿子何奕达的老师。何奕达 ▼在现场的何寿川和何奕达亲眼看到,蓝色显影是如何在一个薄片上显现出来。两个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后来,这帮麻省理工的大佬们,就创立了一家公司,起名为了——E ink。元太当然第一时间就想跟 E ink 合作。可是,红人身边哪里轮得到他们这个无名小子啊。依托电子墨水技术,E ink 不光获得了一大批风险投资基金,还轻松拉到了例如飞利浦、三星等电子巨头,给自己做配套的电子驱动和模组。但是,巨头们体积太大,反应效率肯定很低。合作了一段时间之后,E ink 还是改选了规模小,但是反馈效率更快的元太科技。于是,E ink 负责上游的电子墨水材料,元太科技负责电子驱动和模组。两家联手没多久,就在 2007 年的时候,迎来了第一位重量级客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马逊和 Kindle。一开始,元太科技还觉得亚马逊你不行。因为早在 2004 年的时候,索尼就做出了一款电子阅读器,配置了 3.5 英寸的屏幕。但设备不光有整整 1 公斤重,价格更是飙到了 550 美金,压根就没啥人买。索尼 DATA Diskman DD-10 ▼后来,元太给索尼做了款 eBOOK reader,出货量也很小。老大哥 Sony 都做不到,你一个亚马逊能行吗?结果,Kindle 一问世,直接让元太科技的电子纸业务以每年三倍的速度增长。也让墨水屏和它背后的元太科技,名声大噪。元太科技的账面,第一次出现了盈利。Kindle1 ▼可能是这个开门红,给了元太科技的信心添了把火。虽然在 Kindle 之后,再没有其他像样的墨水屏产品问世。但是,元太科技相信,不远的未来,纸张一定会被电子纸取代。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元太科技开始疯狂地收购合并,借此来壮大自己。Kindle 问世后不久,为了增加产能,元太科技跨国收购了韩国的一家面板工厂——Hydis。当时的 Hydis,因为行业不景气,被甩卖给了京东方。收购之后,Hydis 还是连年亏损,又被丢给了元太科技。但这次,Hydis 的到来,却使得元太科技的产能扩大了 4 倍。Hydis产品 ▼2009 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下。就连当年的红人 E ink,也因为亏损,陷入被迫拍卖的窘境。于是,元太见缝插针地用 2.15 亿美元加上部分股份,收购了 E ink 。故事到这,两家总算从合作伙伴,变成了一家人。而元太也沿用了 E ink 这个名字。他们后来又从飞利浦手里买下了电子纸生产线,几波收购下来,元太科技至少花了 160 亿( 新台币 )以上,与此同时,账面亏损也飙到了 8.41 亿新台币。但是,杀红了眼的 E ink 压根顾不上什么亏损。一心就想着:我还能买!甚至把手伸向了,自己 LCD 面板时期的死对头——友达光电。友达光电旗下的电子纸公司 Sipix,掌握着当时第二大电子纸技术 Microcup( 微杯技术 )。在当时,Sipix 的微杯技术和 E ink 的微胶囊技术可是并驾齐驱的两项技术。E ink 用的微胶囊技术,是把黑白的电泳粒子储存在一个个微小胶囊里。而 Sipix 则是把粒子存在杯状凹槽里。本来,Sipix 利用微杯技术,很可能会成为元太科技最有力的对手。结果跟 Hydis 和 E ink 一样,行业不景气,外加经济危机。亏损严重的友达光电,只能通过剥离业务,来给自己回血了。此时,眼红很久的元太,马上就跑来挖墙脚了。2012 年,元太以 15 亿元的价格,收购了 Sipix,把微杯技术收入囊中。而元太现在的三色显示,靠的就是微杯技术。也正是这次收购,让元太得以一统电子纸的天下。至此,元太科技不光占据了电子纸产业的上下游,更是霸占了 95% 的电子纸市场。虽然听起来很风光,但在元太买买买的时候,企业一直在严重亏损。尤其是 2010 年的时候,苹果 iPad 问世。又把元太科技,往悬崖边推了一把。Kindle 这个唯一的救命稻草,受到冲击。光是 2012 年,元太就蒸发了超过近百亿新台币的营收。而疯狂收购甩出去的大把钞票,也快把元太科技掏空了。被逼入绝境的元太不得不孤注一掷。当时的董事长李政昊决定:关闭了电子纸以外的所有产业。元太成了一家彻底的【 三单 】企业。也就是单一技术( 电子纸 ),单一产品( 电子书 ),单一客户( 亚马逊 )。业务萎缩之后,公司害怕员工跑路,元太现任董事长李政昊,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给大伙画饼:“ 未来的世界应该到处都是电子纸!”右李政昊 ▼虽然咱们现在手头上没有钱钱。甚至快要关门大吉,活不下去了。可咱们电子纸的未来,还是一片光明啊!这都不叫画饼了,在我们那叫洗脑。不客气地说,但凡再晚一步,元太就会像自己收购过的电子纸同行一样,在半路倒下。还好,元太科技是幸运的。守了快 10 年的冷板凳后,转机出现了。2020 年疫情爆发,全球的零售业都受到了重创,出现了严重缺工的情况。人力,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像差评君这种臭打字的,还能在家远程办公。但对于零售业来说,在键盘上敲个字,可不能把标签换上去。嗯?等一下,这个事,电子纸不是可以做到吗?只要店员按个键,电子纸制作的商品标签,就能瞬间更新。而且电子纸的效果极其接近纸,还可以做到超低功耗。一块小小的电池,用个五年不成问题。于是,为了解决人工紧张,各个超级零售巨头开始大批量地采购电子纸,来制作电子标签。 零售巨头的标签采购,给元太科技续了一条命。在撑了十几年之后,电子纸的刚需也终于出现了。和电子纸对应的各种产品开始问世,比如电子看板、汽车车漆、手机等等。元太科技的毛利率从 2009 年的 3.24%,翻了 15 倍,爬升到了 49.9%。去年的营利,达到了 30 亿元。面板头部京东方 2020 年的毛利率,也只有 19.71% 而已。如果元太当初继续做面板,毛利率很可能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而这还只是刚起步,元太表示今年产能还会扩充 3-4 倍。2025 年,电子纸市场更是将达到 735 亿( 新台币 )规模。谁都能看得出来,电子纸的时代正在到来。但是,电子纸行业却并没有因此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十年前,有电子纸量产技术的只有元太科技。十年后,有电子纸大批量量产技术的,也只有元太科技。元太科技这是硬生生把电子纸行业,完成了自己的单机游戏。你想想看,就咱一个玩家,那不得把溢价权死死抓在手里。在元太科技的官网里,一块 10.3 寸的屏模组,卖到了 349 美刀。其中应用最广、采购率最高的 13.3 寸模组,更是卖到 449 美刀,算一下得 3031 人民币。但采购商基本上没有和元太科技议价的能力。。就拿掌阅的新品 Ocean 2 来说吧,售价大概在 1399 元左右。而光这块 7 英寸的电子屏,价格就快千把块了。再算上 CPU、DDR 之类的硬件和模具,基本只能赔本赚吆喝。看看掌阅的财报,就能发现这块业务一直在亏。掌阅 2020 年年报 ▼前段时间,老大哥 Kindle 退出中国市场,很可能也是受不了国内厂商这种不要命的卷法。去年 4 月,元太更是大手一挥,呼朋喝友,带头建了个电子纸产业联盟。基本上,行业里有头有脸的大哥们,都加入了。除了电子纸相关的企业,像阿里、腾讯、联想这些互联网企业也都在里面。▼电子纸联盟部分成员元太这算是把自己从游戏的参与者,升级成了规则的制定者。可是,这个从行业里孵化出来的新星,却似乎正在慢慢成长为行业里的一条恶龙。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其他电子纸厂商出现。比如广州奥翼电子,号称是全球唯二掌握电子纸专利技术,而且具有量产能力的企业。但是,奥翼刚打开德国市场的时候,就吃了元太的官司。虽然奥翼最后胜诉了,但也已经花费了两年时间,和一千多万的律师费。如果公司体量再小一点,恐怕就被告倒闭了。就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里,兔子需要狐狸,狐狸也需要狼一样。在行业的生态里,同样也需要更多的厂商进入,才能维持生态平衡。只有良性竞争才能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养分。也只有这样,我们消费者才有可能,用上更便宜、更优质的电子纸产品。但我也怀疑,在元太科技一手建立起来的温室里,真的能孕育出撼动它本身的企业吗?撰文:四大 编辑:面线 美编:萱萱部分图片、资料来源:维基百科:元太科技、E ink《南方都市报》|揭秘电子纸演进史:二线小厂15年咸鱼翻身《今周刊》|造紙事業起家,永豐餘集團卻要用電子紙革自己的命!元太如何從「三單」企業,一步步取得全球壟斷地位?《环球企业家》| 激荡纸帝国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