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王朝的续命

王朝的续命

历史


本篇将进度条快进到王朝中期,讲述历史上“续命”的故事。



任何一项制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创造问题;在积德的同时,也是积弊。


因此,当王朝中期帝国运营了上百年后,开国之初的各种制度往往会积弊到无以为继。


仿佛老房子的水管,需要请专业人士来清理了。


纵观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当时间行进到王朝中期时常常会发生一次续命过程。


有的成功,重新焕发生机,史称“XX中兴”。


有的失败,一蹶不振,苟延残喘到末代乱世。


不同王朝续命的方式不尽相同。


一些情况下是对外军事作战,通过战争胜利获得地缘优势,在摆脱高压战备状态的同时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更普遍的情况则是对内财政改革,通过个别关键领域激发社会活力的方式,开辟新的赋税财源。


下面简单梳理一下古代王朝的续命过程——


汉朝:盐铁专卖-匈奴之战-昭宣中兴

唐朝:安史平叛-两税法

宋朝:王安石变法-南迁

明朝:张居正改革

清朝:摊丁入亩-洋务运动


无论是军事作战还是财政改革,亦或者兼而有之,总之得经历一番伤筋动骨的“蜕变”。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改革同样不是请客吃饭。



军事作战的话题之前聊过很多,比如《汉宫往事》等;本篇试着将视角转换一下,放到“开辟新的赋税财源”上。


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家庭,一个组织想要健康运行,必须得有合理的开支循环。


政权的崩溃,首先是财政的崩溃。


朝廷没钱,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了。


道理很简单,可从哪来搞钱呢?


主要是人口。


中国古代政权以农业税为大头,无论是按田亩、按户、还是按人头,本质都是人。


正因如此,《三国演义》中刘备从新野樊城逃跑的时候,不忘带上那十几万百姓;诸葛亮北伐失利撤回汉中时,带着陇西三郡的人一起走。


人口对于政权的重要性极高,土地反倒没有那么重要,毕竟天府之国里地多的是。


从这个角度看,古代统治者的以人为本其实是以人为“资本”,一种生产资源。


有了人口,建立合理健康的农业税赋,再配合上盐铁专卖和少部分商税,一个王朝财政的基本框架便搭建起来了。


当然,随着年复一年土地兼并、官僚系统臃肿腐败、苛捐杂税等现象的产生,朝廷的税源会逐渐枯竭。


此时便到了续命的关口。



说到续命,大清是一个十分顽强的朝代。


清朝初期打过不少仗,像康熙年间的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东北雅克萨、西北葛尔丹……


这一轮轮打下来,百姓的负担很重,苦不堪言。


康熙作为一位封建时期杰出的皇帝,对流民日增、社会动荡的问题非常敏感。


怀揣着体恤民力和稳固帝国秩序的双重考量,康熙于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圣旨。


即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不再承担丁役。


1723年(雍正元年),刚刚上任的雍正皇帝在父亲基础上推出了著名的“摊丁入亩”政策。


简而言之,就是把康熙年间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统一征收。


这样以来,朝廷大部分赋税落到了拥有土地的地主和富农身上,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


有了政策基础,再伴随着红薯、玉米等大宗农作物的输入,此后一百年间清朝人口开启了爆发式的增长。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突破1亿,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突破4亿……


只要人口不停增长,朝廷财政上就可以想办法享受到“人口红利”。


比如虽然田赋固定了,但新增的人总要吃盐吧,那朝廷的盐税便会变多。


可天底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


一项优秀的改革制度能管半个世纪两三代人,已经十分了不起。


人口红利作为大清财政的重要支撑,到了咸丰同治年间难以为继。


对外割地赔款,对内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如火如荼,清朝的人口增长不仅停滞,甚至开始下降。


前文中引述过曾国藩与幕僚赵烈文的对话,其中曾国藩曾发出如下感慨——


“得京中来人所说,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裤。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奈何?


只能靠第二波续命。


与上回誉满天下的康熙爷不同,此番帮助大清再续五十年的主角是谤满天下的慈禧老佛爷。



不同于传统认知,如果大家穿越回晚清采访某一位封疆大吏、总督巡抚,他们对慈禧的评价大概率会高于咸丰、同治和光绪三位皇帝。


道光、咸丰年间,清朝面对列强破门带来的大变局几乎毫无应对措施,一副束手待毙的样子。


而辛酉政变之后,在慈禧和恭亲王奕䜣叔嫂两人的齐心合力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外事机构迅速建立,洋务运动如火如荼。


成立几个衙门机构算容易的事情,文章一开始提到过,王朝续命的核心是“开辟新的赋税财源”。


那么晚清精英们找到的新财源是什么呢?


海关关税。


亚当斯密和市场经济最核心的理论——交易产生财富。



不管是出于被迫还是自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与列强的对外贸易逐步规模化展开。


1863年11月,大清总理衙门宣布解除李泰国(英国人)总税务司的职务,任命同为英国人的赫德为总税务司。


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1835年出生,1861年起在上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升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时只有28岁。


赫德是晚清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洋人。


他执掌清朝海关大权一直到1908年,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


赫德执掌海关之前,清朝的关税每年不到500万两。


他离任时,清朝海关的关税达到了每年3000余万两,成为朝廷最稳定、增长最迅速的一笔收入,基本相当于清廷的“国税”。


正是由于这笔钱的存在,使得晚清财政非但没有崩溃,反而能够红红火火的搞洋务运动,买这买那。


清末向国外洋行借贷,一般也都是以关税作为担保。


凭借着出色的政绩,赫德先后被加挂按察使衔(正三品)、布政使衔(从二品),1889年晋升正一品大员。


虽然是个洋人,但赫德深通大清官场的礼节与中国士大夫习气,备受主管单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好评。


曾任领班总理衙门大臣的恭亲王奕䜣曾评价道:


“赫德虽系外国人,察其性情,尚属驯顺,语言亦多近礼……”


1911年,赫德病逝于英国白金汉郡的马洛,清廷闻讯后还追授了他太子太保的荣誉。


晚清时期,在海关关税和地方营业税的帮助下,实际上已经搭建起一套新的赋税制度。


回顾清朝的失败,其实败在世界大势和外患的成分更多一些。


甲午一战定荣辱,强国逸梦待后人。


十九世纪的蓝星是一种列强竞逐、你死我活的状态,对正在进行改革的国家十分不友好。


换言之,假如换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环境,破解财政密码的清朝再绵延个几十年也说不定。


晚年赫德


最后,对文章内容做一下总结。


按照笔者个人理解,政权开辟新赋税财源无非是以下几个途径:


  1. 人口红利(二胎/三胎)

  2. 市场经济(统一大市场)

  3. 对外贸易(一带一路)

  4. 技术驱动(看运气)

  5. 军事抢劫


1978年之后,尤其是1992年之后中国的迅速发展,实际是叠加了上一个时代的人口红利+市场经济改革+对外贸易(加入WTO)。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尽管人口红利方面没有享受太多,但却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实现突破,诞生了一批垄断全球的新兴科技巨头。


抚今追昔,如今解锁新技能包的任务,已经同时摆在了中美两国面前。




参考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