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后疫情时代,俄罗斯人也需要"重新发现中国"

后疫情时代,俄罗斯人也需要"重新发现中国"

公众号新闻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导读】 本文为作者王文10月6日在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HSE)的英文演讲,该演讲俄文版、英文版于10月21日刊发于俄罗斯瓦尔代俱尔部官网,中文版授权观察者网刊发。


今天是我此次访问俄罗斯的第35天。尽管过去十年,我曾8次来俄罗斯,但每次都是三天、五天或最多一周,开完会就回国,对俄罗斯只是印象层面的了解。此次访问,是我自新冠疫情以来的第一次出国,也是疫情以来第一位访问俄罗斯的中国智库学者,又是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的一次俄罗斯访问。我希望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俄罗斯。

过去的五周时间里,我在莫斯科拜访俄罗斯外交部、欧亚经济一体化委员会、俄罗斯自由经济学会,受邀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参加东方经济论坛,再到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市政府讲学交流。在此,要特别感谢瓦尔代俱乐部的邀请。

9月中旬在莫斯科调整后,出发先后走访了伏尔加格勒、顿河畔罗斯托夫、克里米亚的辛菲罗波尔、塞瓦斯托波尔、雅尔塔、克拉斯诺拉尔、索契、车臣格罗兹尼等城市。

9月底回到莫斯科休息三天后,又飞到雅库茨克讲学与参加论坛,再走访了哈巴罗夫斯克、勘察加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卡姆查茨基。

5个星期,走访14个俄罗斯城市,参加20多场研讨会,与超过100位俄罗斯或当地中国人交谈。接下来,我还计划走访一些城市,比如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摩尔曼斯克。这样的访问经历,中国学者过去应该是没有做过。

我将其定义为“重新发现俄罗斯”之旅。

今天受HSE邀请,希望就四点内容,即重新发现俄罗斯的三点意外、中俄经济合作现状与潜力、重新发现中国的三点推荐、未来中俄合作的建议,与与各位俄罗斯同事交流与分享,更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与修正。

“重新发现俄罗斯”的三点意外

五个星期以来,我有三点“重新发现俄罗斯”的意外惊喜:

第一,俄罗斯社会的稳定性,超乎我的想象。

9月初以来,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出现撤退,西方媒体将其视为“大溃败”,甚至有谣言说,俄罗斯发生政变。在9月21日颁布部分征兵令后,还有一些传言,认为俄罗斯人在集体逃兵役。

然而,我到过俄罗斯14个城市的超市与商场,看到的现实情况是,城市秩序稳定,没有超市货品紧缺,没有市民抢购商品,也没有出现银行挤兑。

人们与往常一样生活,喝酒、唱歌、跳舞,没有出现明显的日常冲击。2022年俄罗斯通胀预计13%,失业率低于5%。尽管我看到多个城市有排队买面包的现象,但整体上社会运行仍是正常的。

特别军事行动之后,俄罗斯社会正常运行

肯定会有少部分人逃兵役,但我曾与约100位俄罗斯人交流,有人焦虑,有人担心,但都相信俄罗斯必胜,都支持联邦政府。

一场被称为“二战以来俄罗斯最大军事行动”、“冷战以来影响最大的国际事件”发生了将近8个月,却基本不影响绝大多数城市民众的生活。这是令我震惊的俄罗斯社会稳定性。

第二、俄罗斯经济基础没有发生崩溃。只要把改革、调整与刺激落实到位,“脱西方化”俄罗斯经济再度崛起并不是梦想。

俄罗斯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粮食等)潜力仍是世界最充足的国家之一。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在俄罗斯都能找到。“与西方脱钩”的俄罗斯经济在未来继续存活,是没有问题的。

美西方制裁孤立不了俄罗斯,俄罗斯经济抗压能力强,在这次“制裁-反制裁”斗争中,俄罗斯通过资源优势,牢牢把握这次货币战争的主动权,推动了全球经济与货币体系的变革。

卢布成为2022年全球最坚挺的货币。2022年9个月,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涨价而额外产生了40%以上财政收入,基本覆盖了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费用。

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估计,战争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是-10%到-5%。我认为,这些结论高估了战争冲击。

从卢布升值、俄罗斯财政增加以及将乌克兰东部四州并入俄罗斯的情况看,俄罗斯实际经济生产总值可能是增长的。

但不得不说GDP只是经济数字,不能代表经济质量。以我的调研经验看,俄罗斯基础设施是相当落后的,经济要素并没有被完全释放,市场活力并没有激发,5G时代的数字化发展尚未开始。

我与多位当地官员交谈,地方政府追求联邦预算转移支付的热情,远远高于通过当地经济增长而提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有学者评价,俄罗斯的城市建设、高铁、高速公路、机场设施、网络速度要比中国落后10-15年。

俄罗斯高铁发展相对缓慢 图自俄媒

这种评价可能会令各位俄罗斯同事尴尬,但学者须有客观与诚实的追求,我必须说,所谓“落后10-15年”的评价是客观的,在部分基建领域,俄罗斯可能落后中国20年甚至更长时间。

第三、俄罗斯普通人的高素质、浓郁的文化素养与强大的国家认同,令我敬佩,也使所谓“西方肢解俄罗斯”幻想不可能成真。

即使在雅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勘察加这样偏远的地方,普通人都为“身为俄罗斯人”而感到自豪,即使车臣,对俄罗斯的认同感也远超我的想象。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城市里所有人开车,在人行横道前遇到行人时都会停下来礼让。

俄罗斯城市的基础设施的确陈旧,但是维护细致,即便很老旧的酒店,但房间内仍是干净整洁的。

所有俄罗斯的城市都有若干个高档次的剧院、高质量的博物馆,俄罗斯人的收入不高,但必须享受休假,喜欢上剧院、参观博物馆等精神享受。

俄罗斯各大表演、艺术、绘画大学比中国更多、更优秀,各地都有许多画家、画廊,艺术气息很浓郁。我认为这是目前许多中国人所不如的。

俄罗斯人的生活高品位,支撑了俄罗斯人的自信,甚至是自负与高傲。但我必须说的是,俄罗斯对外国人的态度,似乎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在俄罗斯地方政府看来,“安全”似乎比“发展”更重要。

俄罗斯城市的经济开放程度非常有限。外国投资非常少,且外国投资对俄罗斯营商环境的抱怨相当多。外国人在俄罗斯的长期商务签证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缺少足够的外国投资,将使得“脱西方化”的俄罗斯经济增长出现巨大的障碍。

当然,“重新发现俄罗斯”之旅还在继续,我必须用更长的时间去积累与思考,去挖掘更多的素材与资料。

中俄经济合作现状与潜力

多数人都认为,俄乌冲突将加速俄罗斯与西方的脱钩,“向东看”政策将加速转化为行动,中国是俄罗斯经济最值得合作的全球伙伴。而在美国不断推行遏制中国的政策的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等广大非西方国家的加强经济合作,也是必然趋势。

近年来,中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2021年中俄贸易达到1400亿美元,有史以来最高。

这与两国政府持续推动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与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年均会谈5次的深厚友谊而建立的战略互动有很大关系。

然而,总体上看,中俄经济的合作的总量仍是有限的,巨大潜力仍未开发。

中俄贸易1400多亿美元,与中俄战略互信的程度远远不匹配。中美关系紧张,但2021年中美贸易量高达7500亿美元,是中俄贸易总量的5倍多。中国每年向世界货物进口将近3万亿美元,但从俄罗斯进口的货物只有约2%,且进口贸易结构单一,多集中在大宗商品。

中俄两国金融关系远远落后于两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两国相互投资额规模很小。中国对俄罗斯的年均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不超过10亿美元,不到中国对外投资的1%。中国2020年对外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对外投资国。

俄罗斯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更是仅为1000多万美元,不到中国吸引外资的0.1%。中俄两国金融合作配套机制尚不完善,两国缺乏市场风险规避工具以及足够多的信息交流和监管机制。

另外,在欧美制裁下,中俄两国还缺乏高效的支付清算渠道。这导致两国跨境收支总额不高,本币结算增长非常艰难。中俄两国的私营和国有企业没有采取积极政策与刺激措施来推动本国货币。

每年到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年轻学生约3万人,但大部分都想着毕业后回国。过往30年,年均30万中国学生留学美国,据统计,约12%能留在美国工作,成为帮助建设美国的新力量。

当然,中国学校招收俄罗斯学生的数量也不高。这导致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彼此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基础都很薄弱。

在中国,几乎看不到俄罗斯现代电影、音乐、小说、艺术。同样,在俄罗斯,除了汉语教学,中国的电影、音乐、小说、艺术也几乎看不到。

所以,我想,在后疫情时代,中国人需要“重新发现俄罗斯”,俄罗斯人也需要“重新发现中国”。

“重新发现中国”的三点推荐

中国有哪些方面,最值得俄罗斯重新发现呢?我简要罗列三点:

第一,中国经济政策能力。过去30年,中国保持着年均9%的经济增长率。1991年,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总量是相近的,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是俄罗斯的12倍。1991年,中国人的人均收入约是俄罗斯的1/6,2021年,中国人均收入是俄罗斯的1.2倍。

中国资源禀赋只有俄罗斯的1/3,但中国对内释放市场活力、对外配置全球资源,推动本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能力,是值得俄罗斯重新审视的。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召开,强烈建议俄罗斯朋友们关注党的二十大相关战略与提法。

第二,中国工业制造能力,尤其是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中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666个工业小类在中国都有完整生产链,超过一半工业品的产量是世界第一。中国连续11年是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2021年工业总产值超过G7国家制造业产值的总和。

5月31日,黑龙江大桥顺利合龙,黑河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这两座中俄“双子城”从此深情相拥。图自黑龙江日报

中国连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大国,2021年生产量是美国近3倍,其中新能源车产量与销量均占全球一半以上。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和在建核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建成充电基础设施也是全球规模最大。

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2亿,居世界第一。信息、商务、研发、营销等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均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球高铁建设70%里程在中国。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超过16万公里,是美国的近2倍。全球20大港口,16个在中国。拥有100座以上摩天大楼(150米)的全球10座城市,6座在中国。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大公司数量连续三年超过美国,数量位居世界之首。

列举这些数据,决非是傲慢或炫耀,而是罗列一些基本事实。我担心,俄罗斯人没有看到中国巨大变化,还用老眼光看待中国。

我在顿河畔罗斯托夫的周末市场买了一个冰淇淋,边走边吃,很美味,但迎面来了一位俄罗斯人对我说,你们中国没有吧?我当时对他微笑,我知道,他对我没有恶意。我想的是,如何邀请他到亲自到中国看一看。

第三,中国的高科技增长能力。

过去30年,中国对高科技的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中国对技术革命落后的恐惧,是天生的。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人都缺席,导致落后就挨打。20世纪末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革命,中国人拼命追赶,产生了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公司。

21世纪的智能革命,中国人面临着美国的芯片打压,必须解决大量科技“卡脖子”的难题。2021年,中国科技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已基本与美国持平。但中国已制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必须维持高科技领域的追赶之势。

中俄高科技的合作,势在必行。在符合国际规则、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包括中国、印度、巴西都应该会愿意为俄罗斯的技术进口替代做出贡献。

对中俄经济合作的建议

最后,我想,作为中国的智库学者,必须要为俄罗斯与中俄关系发展提出一些善意的建议。尽管我知道,俄罗斯有许多优秀的学者都在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在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HSE)演讲现场

第一,建议俄罗斯发展地方经济,激发市场力量,改进基础设施。

中国人通常讲,“要致富,先修路”,意思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物流、人流与信息流的效率,节省交易成本,进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

我在克里米亚、符拉迪沃斯托克看到的风景,非常美。但如果能够改变那里的道路狭窄、网络较慢、酒店老旧、餐厅多样化不够等问题,旅游收入还将大增。

在这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大力发挥市场经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但我接触到的多个俄罗斯城市官员,似乎更重视联邦政府的预算转移支付。

事实上,只要改善更多基建,就能吸引更多投资,接着就会出现巨大的经济增长。“基建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第二,建议俄罗斯改善营商环境,开放远东市场,引进亚洲资本。

亚洲是21世纪第三个十年最重要的对外投资区域,尤其是中国资本。建议俄罗斯在劳务签证、项目推广、税收政策、法务环境等方面做出巨大的改革。

我很奇怪,每当我到一个俄罗斯的城市,入住当地酒店时,就被要求落地签证。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奇怪规定。

要感谢俄罗斯外交部、俄罗斯瓦尔代俱尔部、俄罗斯驻华使馆朋友的帮助,给了我一年多次往返俄罗斯的签证。

但是我曾与多位俄罗斯外交部官员建议,中美关系即便如此紧张,但美国政府仍每年发放200万普通中国人“十年多次往返”的签证。

一位俄中商务友好人士对我解释,这是安全问题。我很好奇,自信的俄罗斯人难道在21世纪还不相信来俄罗斯的中国人是在帮助俄罗斯发展吗?

在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勘察加疏浚项目中,我感动得要落泪,那个“寒苦之地”,一批中国公司的年轻人仅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将近7公里、深度-30米、宽度200米的海道疏浚工程。

那个辛苦、困难、极富挑战、且对俄罗斯北极航道的天然气运输极其重要的疏浚项目,没有任何一家欧洲公司愿意承担。

过去30年,中国公司、中国人给俄罗斯带来的合作、是贸易、是建设、是友谊。一些俄罗斯媒体或学者对中国的怀疑或防范,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第三,强化中俄之间的人文交流往来,真正让下一代熟悉对方。

目前,约有10万中国人在俄罗斯从事商贸、基建、农业等工作,为中俄合作做出巨大贡献。在中国的俄罗斯不到1万,主要也是从事商贸工作。

中俄合作还需要更多工程师、科学家、社会学家、学者、艺术家、文学家,等等。这些年,有赖于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年均5次的会面,中俄战略合作与政治信任不断加深,但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合作还须不断跟进。两国社会需要更多了解彼此的电影、小说、戏剧、建筑、科技、学术思想等等。

中俄年轻人加深认识彼此,产生更多亲近感,更多了解相互的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将会有助于提升两国的金融合作与货币使用。

中俄金融和经济合作,目前最紧迫需要提升的,是进一步在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进而在结算支付体系上摆脱过往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下,2022年中俄贸易本币结算的比例有可能达到45%,甚至60%,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

中俄两国的关系不能重走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大国争斗”的老路。中俄之间需要永久和平、互信,走向人类合作、互信、尊重的文明新时代。这就需要有更多高层次的专家来构建。我们这些智库学者也是责无旁贷。

第四,建议俄罗斯强化“向东看”的意识,将其真正转化为融入欧亚一体化的行动。

普京“向东看”政策是正确的。但是,最高决策层提出“向东看”的紧迫感,似乎并没有转化为足够快效率的“向东行”行动。

正如我参加东方经济论坛提交的会议论文《21世纪是远东的世纪》所说,远东代表着中国、东盟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集体崛起与一体化进程。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的远东经济圈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50%以上的份额。

远东正在形成世界最大的工业制造带,中日韩东盟之间形成跨境劳动分工的国际格局,出口总额已超过欧盟和北美的总和,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富转移正在转移至远东。远东正在成为智能革命的创新高地,使越来越多的人才被远东所吸引。

17世纪彼得大帝曾到欧洲学习技术,当时欧洲也才刚刚崛起,当时俄罗斯人的谦虚与勤奋,最终造就了近代俄罗斯的崛起。

21世纪,亚洲在崛起,呼唤新的彼得大帝式的俄罗斯学者、俄罗斯政治家来亚洲调研,重新发现亚洲,重新发现中国。

来源|观察者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骗子的猖獗就业压力小,福利领到手软,后疫情时代如何选择能逆风翻盘?市值观察丨后疫情时代,为什么最看好酒店?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后疫情时代存量商业调改升级与创新研究报告后疫情时代,一定要改变的7种生活习惯感染高峰已经来临:后疫情时代,这是普通人最大的机遇!讲个房客上学的故事。。终章:后疫情时代进入后疫情时代,美高申请也变了?后疫情时代,“第二身份规划”缘何成为必需品?后疫情时代,律所领导者如何决策最安全?【直播预告】后疫情时代,为什么韧性最重要?中国网友编英文版《我为祖国偷石油》,俄罗斯人乐了后疫情时代的防护硅谷吴军:后疫情时代,全球数字经济格局将如何发展?企业如何抓住机遇?“无接触”式健康住宅,这才是后疫情时代的硬核设计!"我们把俄罗斯人推向中国的怀抱…"后疫情时代,做自己心态的第一责任人咨询出国留学的人又悄悄多起来了,后疫情时代的留学潮或正在来临!冰箱的管理国际学校消失的后疫情时代,家长关注热点转这里……后疫情时代,律所还需要国际化吗?后疫情时代,我爱上了这101个故事···后疫情时代,广东拼了!访谈笔记 | 后疫情时代,食品行业的品牌化战略若是当真的话.....后疫情时代的生活注重什么?有远见的温哥华居民都在准备这件事!【时间修改】哈佛学联校友说 | 后疫情时代如何在中国做科技投资会议预告丨“后疫情时代的智库建设与舆论传播 ” 线上圆桌论坛[照片] 太平洋上的珍珠--夏威夷欧胡岛,后疫情时代的远行(1)为文革叫好的, 实际是在调戏老大后疫情时代的留学选择毕业即失业? 后疫情时代,留学生身份解决方案大盘点!免费网络研讨会 | 后疫情时代,如何借助最新科技优化工程师工作流程分析:“后疫情时代”手游公司如何破局开辟新增长曲线?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