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后疫情时代,律所还需要国际化吗?

后疫情时代,律所还需要国际化吗?

其他


作者 | 智合研究院 陈元
来源 | 
智合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跨境法律纠纷难免发生。为更好满足客户日益复杂的法律需求,国际化成为了法律服务发展一大趋势。2017年,中国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1](后文简称《意见》),对涉外法律服务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国内律所纷纷响应号召“走出去”。

然而近年,疫情反复不断、地缘政治矛盾凸显、逆全球化趋势盛行,不少原本打算走国际化道路的律所无奈受挫。前段时间,广东省一家律所的负责人曾在访谈中表示,律所原本计划开设巴黎办公室,手续已基本办妥,但因为这两年疫情影响,双方往来都成问题,合作进度不得不缓下来。

与此同时,中国法律行业的竞争并未因疫情暂停。随着律师、律所数量不断增长,蛋糕越分越小,疫情下本就不乐观的形势雪上加霜,“内卷”愈演愈烈——“0元中标”、“1元中标”等现象的出现,让不少律所苦不堪言。


国际局势动荡、国内竞争狂热,律所可能对国际化产生动摇:国内市场生存这么困难,还有必要做国际化吗?诚然,每家律所有各自的战略考量,虽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以参考全球头部律所的选择以资借鉴。



全球头部律所都坚持国际化吗?


上个月,2022年Global 200榜单公布吸引了业内关注,凯易(Kirkland & Ellis)以超过60亿美元的年度营收稳居榜首,其律师人均创收近200万美元,亦位列第一[2]。值得关注的是,WLRK(Wachtell, Lipton, Rosen & Katz)虽然年度营收排在55名,但其在权益合伙人平均利润(PPEP:profits per equity partner)数据上以840万美元超越凯易登顶。

凯易和WLRK均为上世纪创立的美国律所,尽管都是全球律所中的佼佼者,但两家律所在国际化上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凯易

业务主要覆盖交易、诉讼、知识产权、重组四大领域,其中私募股权、商事诉讼、银行金融三项业务的实力属全球顶级。作为一家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的律所,凯易在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共6个国家设立了19个办公室。

·WLRK

业务非常聚焦,除高端公司并购以外的业务一概不接。以《专业服务公司的管理》中提出的分类而言,WLRK提供典型的“专家型”服务[3]。尽管在全球始终只保持纽约1家办公室,但得益于合伙人极高专业能力创造的成功,其对人数、规模没有刻意追求。

国际化显然不是律所成功的唯一路径。优势来说,国际化形成的全球网络,能够更好地适应跨国客户的需求,并且能在不同地区市场创造更多收入。同时,国际化也会遇到不少阻碍,管理难度大、沟通成本高、各地文化差异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近年“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服务于企业的“走出去、引进来”,国际化是中国律所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行业大势所驱。


中国律所的国际化模式


目前,中国律所的国际化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设立境外办公室、以瑞士法人结构(Swiss Verein Structure)加盟外所、建立与外所的战略联盟、加入国际律师联盟(Law Firm Network)、吸引国外当地小型律所加盟、吸收合并当地中小型律所、设立联营律所。本文主要介绍其中四种:

1.境外办公室

以“直投”模式在海外注册设立办公室,是最直接的国际化模式。国内如泰和泰,已通过该模式在华盛顿、悉尼、加德满都、曼谷等国外城市设立办公机构。

2.瑞士法人结构

瑞士法人结构下,加盟律所共享同一名称,但各自保持一定经营管理独立性。该模式由贝克·麦坚时于2004年首次采用,国内如金杜、大成均采用该模式。

3.国际律所联盟

国际律所联盟是由独立律师事务所,以扩大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资源为目的,组成的会员组织[5]。近年,越来越多律所选择加入国际律所联盟,其中君合等律所加入了多家联盟。


4.联营律所

联营,即两家律所合署办公,共享行政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6]。2014年上海自贸区首次试点该模式,奋迅与贝克·麦坚时随后设立第一家联营机构。此后,粤港澳大湾区、临港新区等多地也开始关注联营模式[7]。截至2021年底,已有23家港澳律所与内地律所建立合伙型联营律所,有8家外国律所在上海自贸区与中国律所实行联营[8]。

可见,国际化并非“大所”独有战略,尤其当下国家大力建设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推进法律服务业开放,律所不应错过自贸区、大湾区建设契机。


律所国际化积累与建设途径


受疫情限制,“走出去”设立境外办公室存在较大难度,但国际化的道路并未堵死。律所可通过以下举措,着手开展国际化积累与建设,以实现疫情后的弯道超车。

1.培养吸纳涉外人才

人才是律所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近年,司法部高度重视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全国及各地律协积极举办“涉外律师领军人才提高班”。今年7月,首批港澳律师已获准在大湾区九市执业。上述皆为律所在培养、选取人才时可考虑的方式。同时,在吸纳人才时,律所可重点关注以下素质:


 外语能力;


境外留学/执业经历;


境外执业资格。


2.开拓涉外业务

涉外业务是律所走向国际的一条路径。尽管当下国际形势并不算乐观,不少业务受到影响,但环境也催生了值得关注的业务蓝海。2022年,国际知名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在其《大中华区指南》中新增了2个业务领域——数据保护与隐私;海关、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对尚未明确国际化方向的律所而言,未尝不可先人一步挺进蓝海。

3.积极探索合作模式

得益于政策支持,身处自贸区的律所拥有得天独厚的国际化优势。截至2021年底,外国律所驻华代表机构的数量为208家,香港律所驻内地代表机构70家、台湾律所驻大陆代表机构14家,而港澳、外国律所代表机构与中国律所实现联营的合计仅31家。与我国律所在境外设立167家分支机构相比,联营模式还有很大探索空间。


结语

世界正处于快速变化的不稳定期,全球各地人民仍受疫情困扰,尽管律所国际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受此阻碍,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优势与时下政策仍蕴含机遇。基于多年实践形成的国际化模式,律所可从涉外人才、涉外业务、合作联营等方面进行国际化积累,在国际化建设中赢得先机。



向上滑动阅览


[1] 司法部:《司法部 外交部 商务部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印发<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的通知》,2016-12-30.

[2] The 2022 Global 200 Report at https://www.law.com/international-edition/2022/09/20/the-2022-global-200-report/,Sep. 20, 2022(Oct. 13,2022).

[3] [美]大卫·梅斯特著:《专业服务公司的管理(经典重译版)》,吴卫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4] 法制日报——法制网:《中国律所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2019-08-26.

[5] Law Firm Network, a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w_firm_network., Oct. 13,2022.

[6] 智合-李晓雨:《是什么让上海迎来了第六家自贸区律所联营办公室?》,2019-08-14.

[7] 智合-吴梦奇:《联营,涉外律所的一条理想出路》,2021-09-29.

[8] 司法部:《2021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2022-08-15.




责编 / 蔡凡Becky
编辑 / 刘元坤Kern
分类 / 原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后疫情时代,我爱上了这101个故事···会议预告丨“后疫情时代的智库建设与舆论传播 ” 线上圆桌论坛毕业即失业? 后疫情时代,留学生身份解决方案大盘点![照片] 太平洋上的珍珠--夏威夷欧胡岛,后疫情时代的远行(1)访谈笔记 | 后疫情时代,食品行业的品牌化战略内卷时代,律所为何需要“产品经理”?后疫情时代,律所领导者如何决策最安全?国际学校消失的后疫情时代,家长关注热点转这里……小腿疼痛的原因分析跑步看世界-沙洲港彩苑新潮粤式午餐后疫情时代的防护尼亚加拉风情【时间修改】哈佛学联校友说 | 后疫情时代如何在中国做科技投资咨询出国留学的人又悄悄多起来了,后疫情时代的留学潮或正在来临!“无接触”式健康住宅,这才是后疫情时代的硬核设计!有人逃回公立,有人提前出国,疫情下帝都国际化学校进入“裸泳时代”如何打赢后疫情时代下市场品牌之战?自媒体播主VS文学城女作家就业压力小,福利领到手软,后疫情时代如何选择能逆风翻盘?分析:“后疫情时代”手游公司如何破局开辟新增长曲线?免费网络研讨会 | 后疫情时代,如何借助最新科技优化工程师工作流程后疫情时代,“第二身份规划”缘何成为必需品?市值观察丨后疫情时代,为什么最看好酒店?后疫情时代的留学选择逆风鼓棹!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律所管理者应该怎么办?后疫情时代,一定要改变的7种生活习惯在线讲座——后疫情时代西雅图的住宅及商业地产投资机遇后疫情时代,俄罗斯人也需要"重新发现中国"终章: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广东拼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后疫情时代存量商业调改升级与创新研究报告硅谷吴军:后疫情时代,全球数字经济格局将如何发展?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进入后疫情时代,美高申请也变了?后疫情时代的生活注重什么?有远见的温哥华居民都在准备这件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