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华人家庭教育是骗局
广告
广告
摘 要
他奔赴大学的时候,对家没有一丝留恋。因为他说,有家的人才会恋家(Homesickniess was for people who actually had homes)。
《尚气》男主角刘思慕写的自传《我们曾是梦想家:一个移民超级英雄的身世》(We Were Dreamers: An Immigrant Superhero Origin Story),跟《青春变形记》一样,这是一部叛逆之作。
如果说《变形记》是用玄幻的童话暗戳戳地排解对华人父母的不满,那《梦想家》就是通过纪实的方式指名道姓宣泄移二代心中的怨气。
(一)
刘思慕的父母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80年代来到了加拿大留学,从华人餐馆的洗碗工一路奋斗成为飞机制造厂的高级工程师。然而,正是这样的父母,对孩子就有最高的要求——5岁要背完乘法表,6岁要会做多位数除法。
对了,还有背单词。妈妈第一次吼声让他记忆犹新:“我让你背8个单词,你就在桌子前面坐了1个小时。如果8个单词都要学一整天,那你还能做得成什么事?”
从那一刻起,小刘说,他对父母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他不再感觉到无条件的爱,不再能够从父母那里找到安全感。
(二)
在小学里,小刘刻苦学习,成绩拔尖,从不贪玩,从不回嘴,成为亚裔群体的海报孩童(Poster Child)。所以大部分时候,父母依然对他视若珍宝,有求必应。
直到有一次,他在爸爸面前吹了一次牛(说他全班游泳第一),被爸爸拆穿了。他脸红着恳求爸爸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妈妈,爸爸答应了。
但没想到,一回到家爸爸就漫不经心地对妈妈说:儿子今天撒谎了。
妈妈一听之下,立刻把他一把揪住推到门外,锁上门,让他一直关在走廊里。
从此他明白了:父母之言千万不可轻信,因为规不可知;父母之欢务必全力奉承,否则威不可测。
(三)
在刘爸刘妈眼里,青少年时代的唯一目标,就是努力考上哈弗,恋爱、交友、爱好都纯属浪费时间。
但到了高年级,小刘越来越发现,自己跟白人同学玩闹摆酷的世界大相径庭——自己在刷题补习,他们在刷卡逛街;自己在读Celebrity Biography的鸡汤,他们追Jusin Bieber的八卦。
而他的父母,正在费尽心机地要把他塑造成本地人刻板印象中那种“不爱社交,只知学习”的书呆子亚裔。
小刘在学校遭到的社交挫折,到家里就化作了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极度不满。他开始怠工、还嘴、发脾气。孩子想要的摆酷,在父母看来就是摆烂;孩子期待的社交,父母最好是赶快绝交。
于是,家庭中充斥着小刘“真笨”、“没用”、“废物”的声音,也渐渐升级到了打屁股、扇耳光这样的肢体暴力。
(四)
不管怎么样,刘爸刘妈还是花了大价钱,也通过了层层考试,把他送进了多伦多大学附中——加拿大最顶尖的私校之一。
由于他一门心思地要摆酷和社交,成绩一落千丈。学期结束,刘爸刘妈发现他的成绩单上,除了健身课表现优异,其他都掉在了平均分以下。尤其是物理和化学,居然全班垫底。
面对小刘不争气的成绩单,爸妈就像是某个垃圾股的股东,年年都要一脸悲愤地翻阅业绩每况愈下的财报:
我们又不像你朋友家那么有钱,供你上这么贵的学校,容易吗?你知不知道我们每年为你要花多少钱?你到底明不明白你有多么令人失望?
但刘爸刘妈始终没有放弃,他们继续冷嘲、臭骂、拳打、脚踢、偷看日记、拷贝聊天记录。如果不是这样严厉的管教,天知道这小子会走上哪条邪路。
(五)
小刘在学校里依然平庸着,黯淡着,文科学得还成,理科一塌糊涂。他还不务正业,把大把的宝贵时间花在健身、运动、街舞、演唱上面。
不过出于想要早日自立门户的决心,最终他还是考上了一所全国知名的商学院。
但父母的反应小刘已经一点都不在乎了。他说他已经想明白了,父母并不会带给他快乐,也不会聆听他倾诉,更不会给予他爱(I didn't need my parents in order to feel happy, or listened to, or loved)。
他奔赴大学的时候,对家没有一丝留恋。因为他说,有家的人才会恋家(Homesickniess was for people who actually had homes)。
(六)
大学里,小刘的不思进取更上层楼,翘了很多课,拉了很多作业,参加了很多没用的社团活动,还从中找到了表演的乐趣。
终于,他挂科了。他的老师对他说:我觉得你根本不想在这里上学。尽管成绩很糟糕,但作为一个天生的表演家,他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毕业时顺利申请到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的审计职位。这样,总算对父母的付出有了一个交代。
(七)
刘爸刘妈显然对他的工作还比较满意,还帮他垫了首付买了房子。大公司的会计,西装革履的高级白领,中产阶级的薪资,合伙人的职业前景,无论在加拿大华人圈,还是家乡父老好友群,说出去都挺有面子。
但是,就跟大学里的那些学科一样,他对这份工作提不起半点兴趣。他想尽办法地偷懒摸鱼,逃避工作。不到一年,他挂掉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他的会计职业生涯也走到了终点。
(八)
这第一次失业犹如当头棒击,让小刘开始认清了自己:之前二十几年的人生,其实就是骗子的人生(I would finally be exposed as a fraud)。
他欺骗了他的父母,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划得来那几万一年的私校学费,让他们误以为自己配得上那数一数二的商科学位,让他们误以为自己供得起多伦多市中心的高层公寓。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给了父母一丝微弱的希望,让他们相信自己怀有还本付息的潜力,值得他们投入的每一分血汗钱。
这样的教育,就像是一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庞氏骗局——父母一次次怂恿孩子行骗,孩子一步步诱使父母入局。
没有满怀期待的父母,又哪来迎合期待的孩子;没有不敢透露实情的孩子,又哪来不愿探究实情的父母。
父母每一次增资,小刘本可以大声告诉他们:我不想补习,我不想刷题,我不想上精英私校,我不想读商学院,我不想做会计,我不是这块料,我只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他一路隐忍不发,一路奉承欢心,一路磕磕碰碰徐走徐远,却始终无法遏制住摆烂的初心和放飞的野火,最后让这个骗局崩盘了,父母血本无归了,他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走上邪路——他要成为一个演员。
来源:荞爸的澳洲来信
更多文章推荐
广告
广告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